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

衆人聞言,頓時大吸一口冷氣,爲齊王的破楚計劃暗暗心驚,這簡直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啊!

接着,衆人又不由自主的想起楚國之前幾年對齊國的大舉征伐,看來齊王已經將之前的遭遇的屈辱全都算在了楚國頭上。

現在,齊王又不遺餘力的謀算楚國,想必···

接下來的幾十年,齊楚兩國沒法和解了。

這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好事!

就在衆人爲齊王的計劃震驚間。

此時,一直處於半隱身狀態的趙王突然哈哈大笑,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齊王聽到趙王大笑,不由向趙王看去,疑惑的問道:“不知趙王何故發笑?可是寡人的計策有何不妥?”

趙王搖了搖頭,笑道:“齊王的另立楚王計策很好,寡人深以爲然。只是,寡人聽齊王要立楚太子爲楚王,寡人覺得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更好的人選。”

齊王聞言一怔,然後遲疑的問道:“不知趙王說的是那一位?”

趙王笑道:“依寡人之見,與其立楚太子橫,還不如立楚公子子蘭?”

“楚王次子,公子子蘭?”

衆人聞言皆是一怔。

“不錯,正是楚王次子。”趙王點頭道:“楚太子橫在尚在楚國之中,被楚王所控制,這一次楚太子一發表聲音,就被楚王趕出郢都,發配到壽縣。這便證明,楚太子的實力太弱,難以反抗楚王。

而且,楚王不願伐宋,很可能就是因爲已經看出了伐宋的極大弊端。同理,楚太子也未必看不出來,若是楚太子在最後一刻與楚王站在一起,一同反對伐楚,那麼我們引導的楚國內亂的計劃,則是事倍功半,更有可能勞而無功。

但是,如果是立公子子蘭爲楚王則完全不同。”

說話間,趙王便從衆人的邊緣處,慢慢的走到齊王身側,然後與齊王並立道:“如今公子子蘭正在韓國做人質,我們完全可以左右公子子蘭的想法,並且還可以讓公子子蘭立即前來洛邑,在周天子的冊封下,在我們各國之君的見證下,正式即位爲楚王。

接着,我們便可以送楚王回國爲目的,讓我們的楚王聯繫楚國羣臣,驅逐郢都的楚王,讓楚國羣臣主動迎接楚王回國主政。如此一來,我們便可將這次戰爭的打擊目標集中在楚王一人身上,而不再牽涉整個楚國。”

說着,趙王笑了笑,意味深長的道:“尤其是楚國的那些封君,只要我們不再針對整個楚國,承諾楚王即位之後,只割讓丹水以西的土地給秦國,割上蔡給韓國,割陳地給魏國,給淮北給齊宋兩國,讓越國在越地復國。

如此一來,楚國羣臣爲了避免楚國被各國嚴重削弱,必然會有所心動,而不會堅定的進行抵抗。

而楚王乃至楚太子,爲了避免遭到羣臣驅逐,讓我們的楚王正式成爲楚王,必然會主動加快伐宋破局的步伐。

所以,不知諸位以爲立楚太子橫與立公子子蘭,哪個更有利?”

在趙王的敘說下,衆人的思緒紛紛發散開來。

秦王蕩一想到楚國丹淅防線的封君可能會主動放開防禦,讓秦韓聯軍護送楚王子蘭回國,然後秦軍便可順手牽羊,不僅可以獲得淅水以東的土地,還能偷襲上庸,一舉獲取漢中上庸兩地!

丹陽漢中上庸三地,即可解除楚國對秦國巴蜀關中的威脅,又可對楚國形成戰略優勢,這可是先王都一直念念不忘的地方···

故,秦王蕩聽到趙王最後的詢問,立即應道:“當然是立公子子蘭更有利!”

趙王笑了笑,然後看着韓王道:“不知韓王以爲如何?”

韓王聞言呵呵一笑,此時心中已經樂開了花。

原本韓國還擔心這次伐楚之後,等楚國元氣恢復,可能會大舉報復。爲此,韓國提前向秦國靠攏,希望能用秦國的力量來抵抗楚國的壓力。

但是,一旦公子子蘭即位爲楚王,這情況就完全不同。

韓王想起在新鄭呆了數年之久的公子子蘭,韓國因爲楚國的強大,從來沒有虧待過他。

如此,公子子蘭在韓趙兩國的支持下即位爲楚王,他豈能不對韓國感恩戴德!更重要的是,子蘭要想在楚國穩住腳步,做一個真正的楚王,那就離不開韓國的支持。

所以說,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楚國不僅不再是韓國的威脅,而且將成爲韓國的助力。

如此···

韓王瞥了一眼秦王,在秦王差異的目光中,身體不自覺的向趙王靠攏,笑容滿面的臉上,露出討好的神色,連忙應道:“寡人也以爲立公子子蘭爲楚王,甚好!”

韓王話音一落,宋王眼睛的餘光瞄了一眼齊王魏王,然後不待趙王開口詢問,便主動開口道:“趙王之策甚佳,寡人以爲可行!”

此時,魏王見身邊的秦韓宋三國,不,若是此策成功,還得加上一個楚國,現在魏國周圍的四國全都同意了趙王的建議!

想到這,魏王不由向齊王看去,恰巧此時齊王也向他看了過來,魏王見齊王眼中露出期待的目光,而且還在微微搖頭。

見此,魏王沉吟了一下,而後,在齊王的期待中,微微搖了搖頭,然後開口道:“寡人也同意立公子子蘭爲楚王!”

此言一出,憂心忡忡的齊王以及方纔還欣喜不已的秦王,頓時全都臉色大變。

此時,趙王見在場的四國全都同意了之後,嘴角微微一抽,然後語氣平淡的向齊王問道:“不知齊王意下如何?”

齊王聞言目不轉睛的盯着趙王,接着腦海中浮現起上次秦魏趙三國會盟之時,趙王提出孤立楚王,動搖楚國人心的計策。

原本,齊王與儲子二人都以爲這只是趙國一個尋常的散步謠言的計劃,爲此,儲子還冥思苦想,將趙國的謠言與齊國謀算宋國的計劃聯繫在一起,使得趙國的提議變得極具殺傷力。

現在,趙王一祭出公子子蘭這一大殺器,齊王才反應過來,原來趙國早就算計好了,此刻後手一出,一舉將天下各國全都算計了一遍。

虧得齊國上下爲了趙國的計劃,君臣上下窮盡心思,嘔心瀝血,耗費巨大的代價,結果全都給趙國做了嫁衣。

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