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

熊槐此言一出,廳中諸多封君頓時爲之一滯。

徵召封君的軍隊,往往會碰到遲到,少到,不到,這三個問題,這是楚國的頑疾,也熊槐最痛恨的問題。

此時,葉公察覺到廳中的寒意,立即開口道:“大王請放心,各地封君一向忠心爲國,斷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自從大王下詔之後,臣等還未離開郢都,便立即下令徵召封地內的所有軍隊,前來丹淅固守,直到數日前,所有的軍隊全部抵達丹淅,沒有任何遲到、少到、不到的情況發生。”

熊槐點了點頭,他相信,大部分的封君都是如葉公所說,沒有一絲耽擱。

畢竟,丹淅這一片區域,一向都是楚國要地,是衆多封君的匯聚之所,這些封君,不會拿自己的封地開玩笑。

想着,熊槐笑了笑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只要我楚國衆志成城,以我楚國之力,區區六國,有能奈楚國何?”

說着,熊槐大聲笑道:“有卿等相助,這越國,寡人吞定了。”

衆封君見楚王露出笑容,頓時爲之一鬆,然後齊拜道:“願爲大王效力,阻擊敵軍。”

熊槐聞言臉上露出一股發自內心的喜悅,然後起身,伸出一隻手,虛擡着手,笑道:“諸卿請起,能有諸卿效力,寡人必可高枕無憂矣。”

衆人起身後,廳中氣氛爲之一鬆,整個廳中,瞬間露出君臣相得,其樂融融的景象。

次日。

熊槐在葉公等人的陪同下,巡視完淅水防禦後,正打算巡視丹水。

此時,陳軫臉色沉重的來到船首,然後走到熊槐身側道:“大王,不好了,洛邑傳來消息,各國已經達成協議,各自返回本國了。”

衆人聽到這個消息,全都臉色一沉。

顯然,隨着各國之君返回本國之後,各國的軍隊很快就會前來伐楚了。

也就是說,戰爭開始了。

此時,熊槐露出一臉冷笑,不屑道:“寡人本以爲他們商量十天半月,就會達成一致,不想,他們竟然在洛邑呆了近一月,算是寡人高估他們了。”

熊槐話音一落,衆人腦海中浮現出六國之君爲伐楚之事,爭得面紅耳赤,口沫橫飛地畫面。

想到這,不僅爲之一笑,爲之一鬆。

顯而易見,各國商議了一月,肯定是矛盾重重,只要抓住這一點,就可以離間各國。

衆人想已經前往燕國行賄遊說的鄂君,又想起楚王準備離間各國的使者,接着又看向淅水東岸的防禦設施,頓時心中充滿信心。

這一戰,沒有想象中困難。

熊槐見衆人臉上恢復了信心之後,便向陳軫問道:“陳卿,可曾查明各國如何解決矛盾,達成一致意見的,還有,各國出兵伐楚的方向,可曾查明?”

熊槐說完,葉公等人全都向陳軫看去,迫切的想要知道,各國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裡。

“回大王,這些消息臣已經通過各國大臣,查探清楚了。”陳軫點了點頭,然後應道:

“之前秦齊兩國僵持不下,但是,隨着秦國將少樑韓城等地割給魏國,魏國便倒向秦國。但是,其後,齊國夥同宋國,依舊堅持要出兵淮北。於是,秦韓魏三國共同逼迫宋國,讓宋國將薛地歸還齊國。

在秦韓魏三國的逼迫下,在齊趙兩國沒有開口的情況下,宋國頂不住五國的壓力,只得將薛地歸還齊國。而齊國得到薛地後,立即鬆口,絕口不提攻擊我楚國淮北之事。”

聽到這,葉公等人頓時臉色一變。

若是各國不攻擊淮北,那麼剩下地方,就只有陳蔡,方城,丹淅了。

這三個地方,陳蔡最容易攻取,其次便是丹淅,接着纔是方城。

按照這難易順序,恐怕丹淅之間壓力不小。

此時,陰君臉色變幻一陣後,立即向陳軫問道:“刺史令,宋國身爲六國的盟友,結果卻被各國威脅,被迫交出百里薛地,宋王心中必有不岔。故,不知能否說動宋王倒戈?”

陳軫聞言搖了搖頭,接着又快速的點了點頭。

“刺史令這是何意,說動宋王究竟有無可能?”陰君奇怪的問道。

陳軫應道:“陰君,宋王割地的同時,已經下令驅逐上官大夫以及左大夫,以示與我楚國絕交之意。故,目前的局勢來看,說動宋王倒戈,沒有這個可能。

但是,若是伐楚之戰陷入僵持,僵持的時間越長,那麼宋王內心動搖的可能性越大,那時,才能說動宋國倒戈。”

熊槐聞言笑了笑道:“無論如何,此事還得一試。”

說着,熊槐看了看身側的羣臣,然後下令道:“傳寡人詔令,以左尹昭常爲使,前去訪問宋王,寡人慾以淮北之地三百里爲禮,請宋王與寡人交好!”

葉公等人聞言,臉色露出笑意,拱手行禮道:“大王英明,宋王剛剛在各國的逼迫下失去百里薛地,結果卻從我楚國獲取三百里土地,孰親孰遠,一看便知,宋王必然會親近大王的。”

熊槐笑了笑,然後看向陳軫問道:“陳卿,不知各國打算如何攻打寡人?”

陳軫應道:“大王,六國商議的結果,是齊魏趙三國攻擊陳城,而秦韓兩國則是攻打丹淅防線。”

熊槐見葉公等人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用手摸着自己的鬍鬚笑道:“齊魏趙三國攻擊陳城,這就是替魏國做嫁衣,而齊趙兩國無直接所得。秦韓兩國攻擊丹淅,這就是爲秦國做嫁衣。

丹水之北的土地,直面秦國武關,就算秦國願意分出一部分土地給韓國,恐怕韓國也未必會要。

是以,不久的將來,韓趙宋三國,便是我楚國破局的關鍵所在。”

羣臣一聽,楚王說的有理有據,似乎在楚王的眼中,各國聯盟轉眼可破一般。

想着,葉公與麾下諸將對視了一眼,一同行禮道:“大王英明,各國不足爲懼!”

熊槐見葉公等人臉色的凝重稍稍鬆弛,便擺了擺手,自信滿滿的笑道:“寡人要想離間各國,還得衆卿再次阻截秦韓聯軍,只要諸卿不給秦韓聯軍機會,一年半載之內,寡人便可瓦解六國聯盟,重新登上天下霸主的地位,讓楚國重新成爲霸主國。”

葉公等人聞言,立即拜道:“願爲大王效力。”

熊槐見狀,立即俯身將葉公扶起到:“諸卿請起,請諸卿與寡人一同努力。”

“唯!”

羣臣起身後,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傳令,寡人要繼續巡視丹水,各國聯軍,在寡人的眼裡,根本不足爲慮!”

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