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

接着,楚宋聯軍再次與齊魏兩軍對持了三日。

第三日的下午,趙國的消息率先傳來。

“大王,趙國那邊的消息,數日前,趙王以大將軍公子成爲將,率領十萬趙軍南下,直撲衛國都城濮陽。”

“···”聽着陳軫的稟報,熊槐頓時無語。

衛國在三百多年前還是大國,是一個橫跨河水兩側的大國,但是自從衛國被狄人亡國,接着在河水之南復國後,實力就大不如前,淪爲小國。現在的衛國乃是魏國的屬國,國家領土並沒有多大,除了都城濮陽這一座大城外,再加一些附屬的小城,雖然還有一點實力,但是面對周圍齊趙兩國,只能依靠魏國自保,靠衛國自己,那是守不住的。

話說,對於衛國這個國家,趙國一直都是眼饞的,從兩百多年前的趙簡子時起,趙國就已經開始攻略衛國。但,兩百多年過去,衛國依然躲在魏國的羽翼之下,得以自保。

同樣也在這兩百年間,趙魏兩國因爲衛國的關係,多次反目成仇,兵戎相向。但每次趙國全都無功而返,衛國始終攔住了趙國南下的道路。

頓了頓,熊槐詫異的問道:“趙國出兵攻略衛國,這是不是趙王打算趁魏國被寡人牽制,趁機攻略衛國,完成趙國曆代先君的遺志。爲此,趙王連上郡都不想要了。”

羣臣全都驚疑不定。

過了一會兒,唐昧面色沉重道:“大王,上郡貧弱而衛國富庶,況且,只要趙國拿下衛國,那麼趙國的觸手就會越過河水,伸入濟水流域,甚至泗水流域。所以,如果用上郡還衛國,還是很划算的。”

ωωω◆TTKΛN◆¢ o

公孫衍接着道:“大王,司敗所言不錯,衛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距離趙國的都城邯鄲很近。魏國多次圍攻邯鄲,都是從鄴城出發,若是拿下鄴城東部衛國,對趙國防守邯鄲來說,是極爲有利的。”

熊槐難以置信道:“也就說,趙國可能真的會趁機吞併衛國!”

唐昧開口道:“大王,這種可能性很大。”

熊槐皺了皺眉,嘆道:“原本寡人只是想借趙韓兩國逼迫魏國暫時向寡人服軟,也好讓寡人從容從這泥潭抽身,不想,趙國竟藉機攻打衛國。如此,就變成了寡人在滕地牽制魏國主力,讓趙國從容圍攻衛國。失策,這是極大的失策。”

唐昧聞言拜倒請罪道:“大王,臣不自思量,獻上這個拙計,以致楚軍被趙國利用,臣有罪。”

“司敗請起。”熊槐搖了搖頭,自嘆道:“以進爲退的計策,乃是寡人做出的決定,與司敗無關。”

說着,熊槐想了想,開口道:“司敗,現在趙國順水推舟,將我楚國陷在滕地,接下來卿以爲應該如何是好?”

唐昧直起身體,沉吟一下,開口道:“大王,雖然趙國的打算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但是我們借趙韓兩國逼迫魏國的計劃還是成功了。衛國雖然不是魏國的本土,但是也對魏國十分重要。

衛國的西部,乃是魏國重鎮鄴城,鄴城乃是魏國重要的糧倉,對魏國來說不容有失。一旦衛國被攻克,那麼鄴城就深陷趙國的包圍中,這對魏國來說是不能忍受的。所以,臣以爲,眼下我們只需要等待就是。如今遭到切膚之痛的是魏國,而不是我們楚國,魏國肯定會先承受不住壓力,主動從滕國退兵,並向我們求和的。”

熊槐聞言向景翠與公孫衍看去,問道:“諸卿以爲如何。”

景翠拱手道:“大王,臣以爲司敗說的不錯,魏國肯定先扛不住。”

公孫衍應道:“大王,臣附議。”

熊槐點了點頭,向陳軫問道:“陳卿,韓國可曾有消息傳來。”

陳軫搖了搖:“大王,雖然臣先拜訪的韓王,韓國也答應出兵,但是韓王推脫漢軍主力在宜陽防備秦國,所以調兵需要一些時間。

另外,趙國之所以出兵如此之快,那是因爲出征衛國的趙軍,本要是要前去上郡支援的,但是,趙王答應了楚國的請求後,就改變了出兵的方向,故而纔會後發先至。”

“也罷。”熊槐嘆氣道:“那就請賢卿繼續關注韓國。”

“唯。”

正說着,帳外傳來一個聲音:“大王,宋王來訪。”

“宋王!”熊槐一怔。

雖然楚宋聯軍共用一個軍營,但是楚王的大營與宋王的大營是分開的。

宋王一般都是早上來打個招呼,就回到他的營帳,很少會在這個時候前來拜訪。

難道宋王也得到趙國出兵的消息了。

所以才特意來訪!

想着,熊槐立即應道:“請宋王進來。”

一邊說着,熊槐一邊起身向外走去。

不多時,熊槐將宋王迎進大帳。

待宋王做好後,熊槐開口問道:“宋王,此時來找寡人,可是有何要事?”

宋王笑道:“楚王,寡人剛剛得知趙國出兵衛國,故特來相詢,不知楚王可曾知道這個消息。”

熊槐緩緩地答道:“此事寡人剛剛也得到消息了。”

“嗷!”宋王輕輕應了一聲,心中卻是一驚。

宋國得到消息是因爲有仇液傳遞消息,而楚國沒有這麼方便,卻能與宋國同時得知此事,看來楚國的消息很靈通啊。

想着,宋王再次開口道:“楚王,既然楚國也得到這個消息,那就太好了。如今趙國已經提前出兵,寡人在陶邑的軍隊已經準備就緒,不知貴國在陳地的軍隊準備的如何了?是否能儘快出兵攻打魏國?宋軍也好協同楚軍同時攻打魏國。”

“寡人在陳地的軍隊自然也是準備好了,只是···”

剩下的話熊槐繼續說,楚國的軍隊在滕地還沒有脫身,現在又把陳地的軍隊陷進去,實在是糾結無奈。

見楚王似有難言之隱,陳軫立即應道:“宋王,敝國剛剛也在商議出兵魏國的事情。但是,韓王先答應出兵魏國,結果,現在趙國都已經出兵了,而韓國的軍隊依舊沒有見到蹤跡。所以,寡君有些擔心韓國會有變故,這才決定暫緩出兵,然後與韓國約定時間,我們楚宋韓三國同時出兵魏國。”

“不錯。”熊槐連忙點頭道:“寡人就是這個意思,不知宋王以爲如何?”

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