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

次日。

城外響起震天的鼓聲後,卻不見聯軍攻城。

此刻,田文正在東面的城牆上,奇怪的問道:“諸位,楚軍這是何意,爲何不來攻城?”

衆門客面面相覷,全都搖了搖頭,事宜不知。

田文擔憂的看了一眼城外,然後下令道:“速度派人前去其他三面打探,提防敵軍的陰謀。”

“諾。”

不多時,一個斥候快步上前,氣喘吁吁道:“報···君上不好了,南面···薛君正在南面不遠的地方準備即位儀式,探子已經發現祭祀用的三牲。”

“什麼?”田文大驚。

雖然早就知道薛君返回薛地的消息,但是薛君在城外即位的事情,還是給了田文當頭一棒。

這是來爭奪民心的!

想着,田文急忙開口道:“快,立即前去南面。”

南面,在一切從簡的原則下,此時薛君已經重新建立宗廟,正式向祖宗祭祀,宣佈繼承薛君之位。

此時的薛登再也不是楚國有名無實的封君薛君,而是薛地的君主薛君。

就在宣佈的一瞬間,準備已久的宋軍,立即在城外大喊:“幸賴社稷神明,薛君即位,薛地有主矣!···”

宋軍不斷的在城外大喊,聲音響徹雲霄,於此同時,東面西面的軍隊,也開口朝城中大喊。

不用多說,城強上的百姓肯定全都聽到了。

此時,田文來到南面的城牆上,聽着城外宋軍的大喊聲,左右緊緊的握住劍柄,一臉鐵青的望向城外。

一盞茶功夫後,這才停下來。

此時,城牆上的百姓,全都茫然四顧,不知所措。

這地方是薛地,以前叫薛國,他們是薛地百姓,以前是薛國百姓,薛君是正統,統治了薛地六七百多年,二十年前才逃到楚國,這事大家都知道。

畢竟才二十年,二十年對一個人來說,不過是從出生到行冠禮成年而已,時間並不長,許多人還見過上代薛君呢!

現在薛君帶着數十萬大軍返回薛地,就在城外即位,那麼薛城的百姓是否阻攔薛君迴歸呢?

這個問題令許多百姓迷茫了。

城外,薛城拜祭宗廟後,對宋王送來的太卜行禮道:“有勞太卜進行占卜,以問吉凶!”

宋國來的太卜點了點頭,隨後進行占卜。

片刻之後,結果出來,薛君看着結果頓時心驚肉跳。

占卜結果大凶。

太卜見薛君露出恐懼之色,不以爲然,而是拱手賀道:“恭喜君上,賀喜君上,大吉!”

薛君聞言頓時想起數年前,宋國小鳥生大鳥的事情,立即知道宋王與這個太卜想幹什麼,思緒萬千,最後只得茫然的點了點頭。

沒過多久,城外又響起一陣聲音。

“祭宗廟,占卜,大吉···”

城牆上。

田文聽的此言,見城牆上的百姓有的露出驚喜之色,有的露出恐懼之色,有的好奇的向外張望,立即開口道:“作假!這肯定是假的,薛君的血祭已經斷絕二十年,宗廟被毀二十年。現在外面的人隨意建一個宗廟,怎麼可能會得到鬼神的賜福!”

田文開口後,他身邊的門客以及將領立即開始安撫薛城的百姓,讓他們不要聽信謠言。

過了好一會兒,薛城的百姓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城外有傳來一陣大喊。

“祭社,占卜,大吉···”

“···”田文頓時無語。

是!即位是不需要挑日子,上一個君主死了,下一個君主就即位,沒什麼好說的。但是祭社這種重要僅次於祭天的活動,是有規定的時間的,必需是當月的第一個天干甲日才行,尤其是以冬季的祭社爲最,現在就是冬天···

田文現在還憤怒的想,若不是薛君地位不足,沒有資格祭天,薛君是不是還想來一次祭天呢?

想着,田文破口大罵:“欺瞞祖先,欺騙上天,愚弄社稷神明,薛君必不得好死!”

薛地的百姓可不會想到這麼多,聽到城外大喊聲,得知薛君祭祖祭社兩大祭祀活動全都得到大吉的結果,全都以爲薛君得到了天命。

另一邊,薛君接連進行了兩場祭祀活動後,回到軍隊中,心驚膽戰的向宋王問道:“大王,欺騙上天,愚弄神明,真可沒事嗎?”

宋王理所當然的道:“無事,薛君請相信寡人,按寡人說的去做,此戰必勝。”

薛君聞言目光堅定的點了點頭。

隨後來到三軍之前,開口道:“想我薛君一脈,傳自先王伏羲,歷經夏商兩代,血食不斷,武王之時,封先君於薛,歷時七百餘年。不想,二十年前突遭橫禍,爲齊國所滅,齊王滅我社稷,毀我宗廟,以致祖先的祭祀爲之斷絕。”

“幸楚王宋王仁義,出兵爲我復國,驅逐田薛,還我家園。登感激不盡,在此立誓,鄙夷楚宋兩國爲尊,並向百姓立誓,薛國復國,向所有百姓免稅三年!”

薛君向宋軍宣佈了攻薛的正義性後,早已準備好的宋軍立即向城中大喊道:“驅逐田薛,薛國復國,復國之後,免稅三年···”

免稅三年,這就是殺手鐗。

城牆上,田文聞言臉色一變,尤其是宋軍免稅三年的宣言,更是直接針對他收買人心的舉動,由不得他不擔心。

接着,田文想城牆上的百姓一看,果然,聽到城外宋軍宣言的百姓,全都露出欣喜之色。別管什麼薛公薛君,能爲百姓帶來實利的,這纔是真正的仁義之君。

還未等田文開口,城外又傳來一陣聲音:

“占卜,大吉,此戰必勝。”

此言一出,城牆上百姓已經露出又驚又喜之色。

田文見狀大怒!

這聲音大喊三遍,然後城外立即傳來一片喧囂一聲。

田文向外一看,前面大喊的宋軍正在撤退,而後面的宋軍已經準備陣勢進攻了。

城外。

宋王親臨前線督戰,另一邊,薛君帶着楚宋兩國準備好的薛國軍隊,親自參與攻城,宋薛聯軍頓時士氣大振,氣勢如虹。

城內,雖然宋軍還沒有攻上城頭,但是田文明顯感到了這一次的攻城非比尋常,若是一着不慎,恐怕薛城就完了。

再看城牆上的百姓,臉上已經出現明顯的退縮之色,而且雙腿也在不自覺的往後退,田文頓時心急如焚。

內外交困,時不我待。

且爲之奈何?

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