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

衛方看着眼前的蔡瓊,露出恐懼的目光,恨不得拿起劍來一劍砍死他,但是現在殺掉蔡瓊這傢伙,那他衛方就只有跑路這一條路了,否則肯定會被孟嘗君處死!

衛方沉默良久,這纔開口道:“蔡瓊將此事告知君上,這是對君上的忠誠,而前來通知在下,這就對在下的義,如此忠義的人,在下又怎能做什麼呢?”

頓了頓,又道:“蔡兄,多謝閣下冒險前來通知,在下感激萬分,日後必有所報!現在,爲了避免君上起疑,還是請蔡兄速速回去,就當沒有來過這裡。”

蔡瓊見衛方讓自己離去,斟酌再三,開口道:“衛兄,如今你的事情已經被君上得知,繼續留在此處,恐有殺身之禍,何不快速離去。”

衛方聞言,大義凜然道:“雖然在下私通夫人,已經算是對君上不忠了,但是如今薛城被圍,在下此時離城而去,這不就是對君上的更加不忠了嗎?”

“況且,若是在下此時逃亡,這不就是告訴君上消息走漏,一旦君上查起,必然會連累到你,這就是對你的不義。不忠不義之人,又有何面目在世間立足,在下雖不才,但也不屑做這種不忠不義之人!”

蔡兄雖見衛方說的如此正氣凜然,但是心中有所懷疑,懷疑衛方暗中有其他打算,於是,試探的問道:“衛兄,可若是君上追究此事,閣下如何是好。”

衛方理所當然道:“若是君上追究,爲君上計,在下則會向君上請命,請君上放我出城,與敵軍同歸於盡,以報答君上的恩情。”

蔡瓊瞬間被噎了一下,看着衛方一副全心全意爲孟嘗君打算的樣子,完全看不出是假的,只好拱手道:“閣下高義···”

次日,陳通早早跟在田文身旁,打算觀望田文與衛方今日會如何做,若是衛方突然暴起,那他陳通就助其一臂之力。

田文洗漱完畢,用過朝食後,便對身邊的侍從吩咐道:“讓賓客衛方備車,本君要去城牆上督戰!”

“唯!”

陳通跟在田文身後不遠處,低着頭,神經已經極度興奮,只等殺人報恩了。

等田文出門,那邊衛方已經將車馬準備完畢,就在府中等候,一如往常。

田文遠遠的看見衛方,面色如常,雖然知道衛方與他老婆關係不正常,給他帶了綠帽,但是他裝作不知道,一副我什麼都不知道的模樣,什麼也不說,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沒有露出半分生疏之感。

雖然田文沒有任何異常,但是他的護衛可是心臟全都跳到嗓子眼了,唯恐衛方突然暴起行刺。

衛方見孟嘗君到了近前,知道孟嘗君已經知道他與夫人私通,但是此時見孟嘗君一副什麼也沒有發生的樣子,好像不知道他與孟嘗君夫人私通一樣,什麼也不說。

於是,衛方想了想,也同樣裝作自己好像不知道孟嘗君已經知道的樣子,什麼也不說,一如往常,恭敬的行禮道:“君上,車馬已經備好。”

“好!”田文親切的應了一聲,然後在侍從的伺候登上馬車,向城牆上而去。

陳通跟在田文身後,見到這麼一幅情況,頓時看了看田文,又看了看在一旁的衛方。

他知道,他也知道,他不說,他也不說。

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昨夜的事情是一個夢,完全是錯覺,根本沒發生過?

陳通頓時傻眼了。

接着又過了三日,陳通本來已經打算以身報國了,卻始終沒有機會,而田文與衛方,還跟以前一樣,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樣子。

失望···很失望···

城外。

楚營中,熊槐與宋王並列而坐,下方,一個面色有些抑鬱的人,此時心情澎湃的行禮。

“臣登拜見大王,拜見宋王!”

行禮的人正是楚國的薛君薛登。

十幾天前,尚在郢都的薛登接到楚王的詔令,說楚國已經與宋國說好,攻打薛城,復立薛國。

得知此事,薛登欣喜若狂,立即帶着祖宗的牌位以及所有的隨從,馬不停蹄的趕來薛城。

前後一個多月,此時終於趕到薛城。

“免禮。”熊槐與宋王對視一眼,開口道:“賢卿,寡人慾宋王商議,打算復立薛國,故而請賢卿返回薛地,繼承薛君之位。”

“臣謝大王厚賜!謝宋王!”薛登再拜道。

熊槐“嗯”了一聲,再開口道:“原本,按照寡人與宋王的計劃,待楚宋兩國打下薛城之後,再讓賢卿在薛城中即位,向薛地百姓宣佈,薛君已經歸來,薛地已經回到薛君一脈手中。”

讓薛君在薛城中重新即位,這是宋王所要求的。

因爲薛城歸屬宋國,打下薛城後,宋軍勢必要控制薛城,這樣,在薛城即位的薛君,哪怕有楚國背景,也將牢牢的被宋國所控制,成爲宋國的薛君。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之前孟嘗君在薛城撒錢,用錢財收買人心的事情,對楚宋兩國的攻城行動造成極大的困擾。

於是,在連續強攻二十多日,付出了許多代價,而薛城防禦不見減弱的情況下,宋王只好接受楚國的提議,讓薛君在城外直接即位,然後向百姓宣佈,薛地已經回到薛君手中。希望以此進一步瓦解城中戰心。

等熊槐將這個消息告訴薛君後,宋王接着開口道:“薛君,田文已經在城中宣佈,免除百姓一年的稅收,並且打開錢倉,收買民心。”

“所以,寡人與楚王商議後,決定等卿即位之後,立即向薛地所有的百姓宣佈,免稅三年。”

“這···”薛登僅僅遲疑了一瞬間,見楚王點頭,立即應道:“臣領命!”

對薛登來說,免稅什麼的,全都無所謂了。雖然薛地是祖上的土地,但是早在一百年前,薛國就被齊國佔領了,到了他老子那一代,薛君的位置也被齊國廢了。

重新獲得薛地,這就是意外之喜,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見薛君同意,熊槐接着開口道:“事不宜遲,寡人與宋王決定,明日上午暫停攻城,爲賢卿舉行即位大典。即位大典之後,寡人與宋王從薛地招募了兩萬壯丁,作爲薛地的軍隊,歸你指揮,與宋軍一道,從南面進攻薛城。”

薛君一愣,自己與宋王一起進攻南面,而不是跟着大王進攻東面,這有些不合理。

雖然心中有所疑惑,但是還是行禮道:“唯!”

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