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

熊槐一愣,被陳軫一提醒,立即反應過來,若是再度與齊國爭取肯定會與楚國離心的魏國,似乎完全沒有必要。

頓了頓,熊槐煥然大悟,明白陳軫出言提醒的另一層意思,不是說要爭取魏國,而是要對魏國防一手,免得被齊魏兩國聯手坑了。

想着,開口道:“好,魏國的事情寡人已經知道了!”

陳軫見楚王點頭,便退了回去。

見狀,熊槐知道陳軫這次來見他,就是爲了稟報魏國宋國的情況。

既然宋國已經賣糧給齊國,那麼宋國肯定就會消停一段時日,暫時無事了。

至於魏國······

接着,熊槐看着鬥由道:“鬥卿,不知卿有何要事?”

鬥由拱手道:“大王,臣此來的目的與刺史令一樣,也是與齊國有關。”

熊槐聞言一驚,鬥由一直負責楚國的財政,與他國發生糾葛的情況極少,齊國的事情怎麼會由太府尹來稟報呢!

“賢卿,齊國那邊有出了什麼事?”

鬥由應道:“大王,自從齊國糧食被燒後,齊國因爲缺糧而向各國借糧,不惜出五倍的價格,但是各國應者寥寥。”

“因此,齊國無奈之下只好向百姓購糧,如今齊國臨淄收購糧食的價格已經漲了近兩倍,粟米的價格由之前的三十五錢一路高漲到九十七錢。同時,菽豆麥米的糧價,同樣也漲到了八十錢。”

“接着,齊國臨淄的百姓因爲糧食漲價而怨聲載道,爲此,齊國不敢繼續在國中擡高糧食價格。於是,齊國派出商隊前往各國高價收購糧食。”

熊槐聞言一驚,齊國的事情影響到楚國了。

各國對糧食的控制一直很嚴,齊國前往各國購糧,不僅會拉高各國的糧價,而且還會導致各國嚴厲打擊走私糧食的行爲。

這樣一來,楚國在各國收購麥米的行爲,無疑會變得艱難,而且成本也會急劇上升。

於是,急忙出口問道:“賢卿,那麼我在三晉燕國收購麥米的事情影響多大?”

鬥由點了點頭,面色沉重道:“大王,影響不大但也不小。雖然去年的冬麥已經收穫,今年的冬麥還在田中(十月過年),各國的新麥大部分已經被我楚國收購了。但是,原本各國百姓貴族手中還有一些用來備荒的麥米,也會在冬季陸續出手。”

“這一部分的麥米,因爲齊國的事情,不僅價格大漲,而且許多商人已經中止與楚國合作,準備將糧食運往到齊國了。”

頓了頓,鬥由繼續道:“大王,比起這一小部分糧食,臣更加擔心的是今年四五月份,各國新麥收穫以後,恐怕我們楚國要與齊國競爭了。”

“只是···”鬥由看了看楚王,斟酌道:“大王,前兩年,我們爲了收購麥米已經投入了大量的錢財,太府資金並不充裕。而且,齊國一向都是各國中最富有的國家,所以,臣擔心四個月後,若是正常競爭,恐怕我們會在競爭中輸給齊國。”

熊槐點了點頭。

對於齊國的財富,他心中有數,齊國一直都是各國中最富裕的國家,更別提齊國作爲周室第一批封國,歷時悠久。

更何況,幾年前齊國洗劫了整個燕國,燕國這個和齊國同樣歷史悠久的國家,國內數百年的積蓄全都變成了齊國的財富。

所以,比財富底蘊,楚國是肯定比不上齊國的。

想了想,熊槐開口道:“既然正常競爭沒有勝算,那麼我們就不進行正當競爭好了。”

“天下各國的糧食,我楚越兩國以粟米稻米爲口糧,北面的各國全都以粟米作爲主糧,每年青黃不接之時,北方各國的百姓,還會以菽豆作爲口糧。至於麥米,不過是饑荒時的應急之糧。”

“因此,各國對粟米以及菽豆控制極嚴,不會給齊國擡高糧價的機會的。所以,齊國能收購到的糧食,不過是少量菽豆,以及一些麥米罷了。”

說着,熊槐停頓了一下,向鬥由問道:“賢卿是否確認,各國的麥米已經被楚國收購大部分,各國百姓手中只剩下少量用來備荒的麥米。”

鬥由鄭重的點了點頭:“大王,不僅是其他國家,就連我們楚國也一樣,百姓手中的麥米基本上都已經沒有多少了。”

楚國百姓在麥米收穫時就交了一次稅,等粟米成熟,又交了一次稅,兩次交稅後,手中還剩下的麥米,基本上就是用來閒時舂制面粉貼補家用的了。

對此,熊槐心中有數。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麥米了,那麼我們也別怕,漲價好了。齊國不是以八十多錢的價格收購麥米嗎?”

“那麼咱們就將麥米的價格漲到一百錢!”

“一百錢。”鬥由聞言倒吸一口冷氣。

楚國收購麥米的價錢是三十三錢,但是這是爲了讓各國的商人把糧食運到楚國,而刻意擡高的價格。

正常來說,各國的情況,只有粟米才值三十多錢,而麥米一般都是二十錢左右。

一百錢一石,這就是將麥米的價格擡高了五倍。

“若是···”鬥由看着楚王遲疑道:“大王,若是齊國不惜將價格拉到一百錢以上怎麼辦?”

熊槐笑了笑,不容置疑道:“那還用問,繼續擡高麥米價格好了,二百錢一石,如果齊國的麥米價格超過二百錢,就讓齊國隨意,我們楚國不參與了。”

鬥由嚥了咽口水,應道:“大王,臣明白了。”

熊槐“嗯”了一聲,對陳軫道:“陳卿,這段時間你需要重點關注齊國的糧價!”

陳軫拱手行禮道:“大王,臣明白!”

“還有!”熊槐頓了頓,繼續道:“派出使者前往三晉燕越宋六國,就說我楚國最近走私糧食的奸商特別猖獗,請六國幫忙查一查,我楚國的糧食是不是走私到他們國家去了。”

“另外,告訴他們,寡人打算在淮水一帶關閉一半的關口,以免奸商走私戰略物資以及逃稅漏稅!”

鬥由陳軫聞言拱手道:“大王英明!”

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