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

說着,熊槐的目光從羣臣身上掃了一眼,然後看向公孫衍道:“犀首,寡人有一事相詢?”

公孫衍見狀立即拱手道:“請大王吩咐!”

熊槐沉吟道:“這次各國伐秦一事中,寡人看過戰報後,得知義渠攻打秦軍之時,曾用大量單騎從側翼突襲秦軍。而後,趙國接應魏國,同樣派出了大量的單騎千里突襲秦軍後方。而這兩次作戰,犀首都是軍中主帥,不知犀首對大量的單騎同時行動有何看法?對比戰車有何優劣?”

公孫衍聞言一愣,想了想道:“大王,如今各國之中,戰車都已經作爲輔助用,正面對決還是得以步卒爲主。”

“至於戰車與單騎優劣,其實各有優點,論衝鋒的攻擊力,無疑是戰車更強,但是戰車有一個極大的弊端,那就是難以掉頭,而且即便是極爲精銳的戰車大軍,在戰場上也難以偏轉。在這一點上,單騎遠勝戰車。”

“這次臣帶領趙國單騎前去接應魏國,三千單騎突然出現在秦軍之後,然後數輪箭矢之後,就殺崩了秦軍後軍,然後單騎下馬廝殺,僅僅一個衝鋒,秦軍全軍就崩了。”

“但是通過義渠接應趙軍的戰事,臣發現單騎的缺陷同樣也很明顯,至少有兩個極大的缺陷。其一是如同趙軍單騎一般,精通騎射的士卒太少,趙軍的三千單騎還是大量招募胡人而成,趙國本土精通騎射的人實在是太少。”

“另一個,就是單騎難以如同戰車一般,可以正面衝擊敵軍側翼。上次義渠衝擊秦軍過後,三千單騎在秦軍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依舊死傷超過六成,尤其是戰馬的損耗,更是驚人,一場惡戰下來,臣從義渠國帶出來的馬幾乎消耗殆盡,即便是義渠這樣擁有許多馬的國家,恐怕也難以支撐如此大的損耗。”

熊槐聽着公孫衍的話,不停地點頭。

以前單騎根本就沒有被大量使用過,初次使用,單騎的缺點自然也是有很多的,大多數人都能看的很清楚。

要說大規模的使用單騎,各國之中趙國首先遇到這個問題,結果吃了一個敗戰。

現在,趙國又在各國之中率先使用單騎獨自成軍的政策,效果很明顯。

上次接應魏軍過河,單騎戰果顯著,但是自身損失很輕,基本上可以說的上是一場完勝。

憑趙王的眼光,接下來會怎麼做,已經很明顯了。

熊槐自然知道,騎兵取代戰車,這是歷史的趨勢。

話說,中國古代什麼時候開始大量出現騎兵的?

熊槐自己是搞不清楚具體時間,但是,大名鼎鼎的胡服騎射還是知道的,這幾乎與商鞅變法一樣的出名,雖然效果沒有商鞅的好。

如今趙國已經大量準備騎射了,那麼胡服還會遠嗎?

要知道後世都說胡服騎射,從來沒有聽某某某人說騎射胡服的!

對此,熊槐毫不遲疑。

一想到那個才過而立之年不久的趙王,熊槐與他打過數次交道,之前就知道這個趙王很不好惹,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他。

想着,熊槐長嘆一口氣,現在的齊王、燕王、趙王,額,剛剛那個死去的秦王不算,全都不好惹。

至於新即位的秦王蕩,暫時還沒有看出什麼明顯的優點以及缺點,而韓王魏王,算不得賢君,但在戰國這個亂世,中庸之君那就是昏君。

言歸正傳,再說騎兵,楚國現在面臨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楚國不產馬啊!

以前戰車還是各國中間力量的時候,楚國就沒有大量裝備戰車,而是以步卒爲主。一是沒馬,二是楚國的地盤河流山丘衆多,戰車還沒有步卒好使。

同理,出則行舟的越國也是如此,楚越兩國都是步卒爲主,水師稱雄的國家。

以前沒馬的問題還不嚴重,但是趙國那隻擅長騎射的純騎兵軍隊出現在戰場後,這個問題就立即提上了日程,不得不引起重視。

戰車只能直來直往,對地形要求極高,很容易就能針對。但騎兵遠比戰車靈活,一旦騎兵被各國大規模裝備,那麼他的發展速度肯定是極快的。

更何況,雖然純騎兵軍隊是稀罕物,但是單騎這可從來都不是什麼稀罕物,馳騁遊獵,這是貴族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數百年前就有楚王因爲玩的太嗨,結果把自己寶弓遺失了。

而且齊國還有一支遠比技擊士精銳的騎兵隊伍,只是因爲人少,舉國都湊不出多少人,只能淪爲齊王的禮儀部隊罷了。

上次齊國滅燕時,匡章從齊國帶去了六百騎兵,當時這精銳的六百騎,唬得燕國上下一愣一愣的,雖然最後因爲人數過少,這虎皮迅速被人揭破了。

這一系列的情況,全都向熊槐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騎兵的時代已經開始了,而且在這個戰爭基本每年都會爆發的年代,騎兵現在的缺陷,肯定也會迅速被彌補起來。

雖然各國的騎兵纔開始出現苗頭,但是熊槐卻不想在這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決定提前佈局騎兵的事宜,準備組建楚國的騎兵。

一旦楚國真正獲得自己的養馬場,那麼楚國的騎兵就會迅速成熟。

具體怎麼操作,沒見過豬跑,難道還沒吃過豬肉嗎?

騎兵三件套,根本就沒有技術含量,這就跟石磨一樣,今天出一個主意,明天就能看到成品,但是消息一泄露,那麼後天燕趙秦三國那就全裝備上了。

這種資敵的事情,在楚國沒有獲得自己馬場之前,根本不敢55使用。

所以,熊槐這次找公孫衍來的議事,不是想從公孫衍這裡得到伐秦或者備秦的策略,而是想要將組建騎兵的事情拋給羣臣議一議。

想着,熊槐開口道:“犀首所言極是,誠然單騎還有種種缺陷,但是單騎這遠超戰車的速度以及靈活性,足以掩蓋他的不足。”

“所以,寡人召集你們來的第二件事,那就是組建楚國的單騎的問題。”

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