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

五月上旬,楚國與三晉的軍隊陸續到位。

五月下旬,距離秦國最遙遠的齊國大軍,經過一番長途跋涉之後,聲子帶領的十五萬齊軍趕到汾陰,與魏軍順利會師。

五月底,匡章帶領的十萬齊軍終於抵達藺地。

至此,盟軍軍隊全部到來。

六月初,趙王抵達藺地的後返離石城,魏王抵達汾陰後方的蒲陽城,對聯軍進行督戰。

於此同時,熊槐、韓王、齊王帶領各自的臣子坐鎮洛邑,以洛邑爲攻秦大本營,開始部署對秦國作戰計劃。

六月初七。

也就是張儀稱病不出後不久,各國約定的時間已到,正式舉兵攻打秦國。

洛邑。

“楚韓聯軍從函谷關傳來消息,已經開始佯攻函谷關。”

“楚軍昭雎傳來消息,已經開始兵進於中。”

“齊魏聯軍從汾陰傳來消息,正在架設浮橋,準備渡河。”

“齊趙聯軍從藺地傳來消息,正在架設浮橋,準備渡河。”

展開對秦國的攻擊後,各地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從各地傳到洛邑。

就在汾陰與藺地兩地還在架設浮橋的時候,昭雎那邊率先取得突破,兩天之內,輕取兩縣。

接着,在秦國的不抵抗政策下,一路勢如破竹,十天內,輕而易舉的收復整個於中地區,屯兵於武關之下。

而另一邊,雖然河水洶涌,但是浮橋依然還是緩慢的搭建着,一天天的從東岸向西岸延伸。

數日後,汾陰與藺地先後架設浮橋成功,開始與秦軍在河水西岸展開激戰。

河水大戰贊表不提。

就在河水那邊的大戰爆發三天後,義渠國正式舉兵伐秦,十五萬大軍南下,意圖收復失地,兵進咸陽。

義渠國起兵伐秦的消息,傳到關東,立即令聯軍士氣大增。

洛邑城。

自從楚齊韓三國之君來到洛邑以後,西周公便讓出自己的宮殿,請三國之君居住在自己的宮殿中,自己另外找地方將就一段時間。

接到義渠國傳來的消息後,熊槐與滿臉喜色的齊王韓王不同,笑容的背後,心中冒出一個疑問。

公孫衍去義渠國不是請義渠王出兵攻打上郡的嗎?

爲何義渠王率兵南下了?

不過,算了,義渠王出兵就好,即便不能直接支援趙國,能攻打秦國北面,也是一股主力!

“報······”

三天後,一個信使騎着快馬衝進洛邑城中,接着,直接衝進西周公的宮殿中才下馬,一路快跑進入各國議事的大殿。

“報···報盟主,秦國西部傳來戰報,數日前,義渠軍隊殺到雲陽,遭遇樗裡疾率領的秦軍的埋伏,義渠潰敗,樗裡疾現在正在追殺義渠王。”

“······”

大殿中瞬間窒息,落針可聞。

這一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頓時將衆人震暈過去。

三天前接到義渠國起兵的消息,義渠國大軍南下,這就需要一些時間。

三天時間,也就夠趕路用而已,但是現在,也就是三天之後,義渠國就潰敗了,這也太快了吧···

韓王大恐,又急又怕,不敢相信道:“你是哪國探子,可知謊報軍情,按律皆斬。”

現在由不得韓王不急,義渠國打敗,這極爲影響聯軍士氣。

若是因爲義渠國大敗的原因,讓各國停兵不前,伐秦一事就此破產,那麼秦國一旦在事後報復,趙國不怕,魏國不怕,齊楚兩國更不怕,但是韓國怕呀。

沒錯,弱小就是原罪。

信使大驚道:“回韓王話,我是魏國士卒,此次乃是奉犀武將軍之令,來向衆位大王傳訊,有令信爲憑···”

在韓王令人覈對來人的身份的時候,熊槐不由看向齊王,結果齊王也看了過來,二人的目光中全都流露出震驚之色,對視了數息後,齊王的目光不自然的飄到一邊。

經過驗證,信使的身份果然是真的,但是韓王還是難以置信。

見此,熊槐開口問道:“那麼犀武將軍可曾告訴你,義渠國此戰傷亡情況如何,秦國樗裡疾的傷亡情況如何?”

信使搖頭道:“回盟主,小人不知。”

“那麼義渠王身邊還有多少人?”

“小人不知!”

“···”

好吧,一問三不知。

熊槐嘆了口氣,微笑道:“好,有勞了,賜一金,你退下吧!”

信使聞言大喜:“謝盟主賞賜!”

信使離去後,齊王低聲自語道:“十五萬大軍一戰而敗,難道真的是哀兵必勝嗎?”

接着齊王對熊槐道:“盟主,你看我們現在怎麼辦,經此一役,秦軍肯定士氣大增,現在再想攻破秦國防線,恐怕難了。”

韓王聽到齊王的泄氣話,頓時臉色一白,慌忙看向熊槐。

熊槐淡淡的道:“齊王勿憂,勝敗本是兵家常事,況且義渠國本是意料之外的援軍,勝故則喜,敗亦無悲,本來就不在我們五國的計劃之內。”

韓王聞言附和道:“盟主所言甚是,這次乃是我們五國攻秦,本來就沒有邀請義渠國,義渠大敗,根本無傷我們五國實力。”

齊王聞言不置可否,只是嘆氣道:“寡人擔心不是這個,而是義渠國經此大敗,不僅無法在秦國的西北方牽制住秦國的兵力,而且還被樗裡疾壓服,臣服秦國。”

“到時,樗裡疾帶着秦國西北的大軍,以及義渠國的軍隊,向東增援,集中兵力攻打我們其中一路大軍,屆時,我們應該如何是好。”

熊槐聞言眉心緊蹙,齊王的話雖然不中聽,而且還泄氣,但是這也正是他也擔心的地方。

尤其是昭雎所在的武關,只有十五萬楚軍,可謂是各路軍隊中兵力最少的一路,若是秦軍集中兵力,先攻打昭雎,他肯定擋不住。

韓王剛定了定神,苦思冥想應變之策,聽到齊王的話,頓時腦子一亂,連他身後的申差扯他的衣袖也沒有反應過來。

申差扯了扯韓王的袖子,見韓王沒有理會自己,接着一擡頭,餘光見韓王已經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只好自己出來道:“盟主,齊王,臣有一言,義渠王手中有十五萬大軍,而樗裡疾手中只有秦國西北的偏師。樗裡疾面對義渠過大軍,肯定在兵力上有極大的劣勢,所以,即便義渠王遭遇埋伏,大敗一陣,依然實力猶存。”

“故而,臣以爲,齊王的猜測,肯定是義渠國所面臨的最壞的結果。”

感謝書友青帝321的兩百賞!

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