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

公孫衍聞言一喜,現在秦王死了,自己剩下的一個目標,就是張儀了,若是幹掉張儀,自己就算大仇得報了!

“大王,此事可行,臣附議!”公孫衍立即出來贊同。

“驅逐張儀!”熊槐一愣。

幾乎就在這一瞬間打開了思路。

不錯,攻破秦關,實在太難,各國應該全都不會抱有這樣的希望。

可是張儀麼!

好吧,除了趙國與張儀的齷齪較少,其他國家,那個國家不痛恨張儀,就說自己,若是上次運氣好,恐怕就被張儀坑慘了。

齊國這次應該也一樣。

魏國···

張儀是魏國人,最先坑的就是自己的祖國魏國,魏國也是被張儀坑的最慘的。

若是各國在寡人的領導下,將張儀這個禍害除掉,相比大家全都滿意的吧。

只是···

熊槐想了想,略帶遲疑道:“賢卿,這司馬來報,現在張儀已經成爲秦王的相父,如何才能逼秦王蕩把自己相父交出來?”

陳軫自信滿滿的笑道:“大王有所不知,秦王蕩雖然拜張儀爲相父,但是這肯定不是秦王自願的。據臣所知,秦王蕩做太子時,與其叔樗裡疾走的極近,一直與張儀不合。雖然秦王蕩與張儀的關係還沒有到秦惠王與商君那種程度,但是也相差不遠了。”

“而且,不僅秦王蕩不喜張儀,秦國上下對張儀同樣也很不滿。張儀仗着秦王對他的信任,排除異己,打擊賢能,任用心腹,旁人難以在秦國出頭。”

聽到這裡熊槐點了點頭,這些年張儀排擠了不少人,陳軫是一個例子,巴蜀的司馬錯又何嘗不是遭到張儀的排擠呢。

接着,陳軫繼續道:“先前只是秦王寵愛張儀,衆人難以插足罷了。現在秦王已死,秦王蕩又不喜張儀,別說張儀只是秦王蕩的相父,哪怕是生父,在國內羣臣議論紛紛,國外衆怒所在的情況下,恐怕也會對張儀下手。”

“所以,臣的計劃,大王率領諸侯之兵在外圍攻秦國,逼迫秦王蕩交出張儀以謝天下。然後重金收買秦國的大臣,讓秦國衆臣勸秦王蕩交出張儀,若此,內憂外患之際,秦王蕩應該會順水推舟,交出張儀的。”

熊槐聽着陳軫的計劃,輕捻着自己鬍子,思緒許久,點頭道:“好,就這麼辦?”

“把齊使叫來,就說寡人同意齊國的意見了。”

“唯!”

······

莒城。

陳賈見到齊王后,笑容滿面道:“大王,微臣不辱使命,已經說動楚國,同意我們齊國一同伐秦,楚王讓微臣與大王相約,一同在洛邑相會,商討伐秦一事。”

齊王大喜過望,與儲子對視一眼,全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喜色。

“好!有勞陳卿了。”

魏國。

楚國使者與齊國使者先後來到魏國,都是來邀請魏王準備謀秦。

“秦王死了,楚王約寡人在洛邑相會,一同探討出兵秦國的事情,到時齊國也會加入合縱盟約,一同出兵伐秦。”

魏王說着,臉色隱隱流露出一股憂色。

“大王,我們魏國與齊楚兩國相交,共同謀劃秦國,這是一件大好事啊!”樓庳見魏王有憂色,斟酌道:“大王,可是擔心齊國?”

魏王點點頭。

“寡人不擔心秦國,此次謀秦,成功了固然可喜,即便失敗了,同樣也對新任秦王顯示了我們合縱國的團結一致,讓秦國自己掂量掂量。”

在魏王看來,這次圖謀的秦國的行動,就是跟以前蘇秦做的一樣,就是在秦王即位之初,利用秦國的不穩定,團結各國恐嚇秦國,讓秦國不敢輕易地出關。

“只是對於齊國,寡人實在是心有餘悸,就擔心這一次與上次五國攻秦一樣,只有我們三晉去和秦國打,而楚國則在後側後面吶喊,齊國吊在後面看戲,擁兵不前。”

“寡人更擔心的是,之前齊國是秦國的盟友,蘇代就是代表齊國去秦國催促秦國出兵的,可是秦國要打哪裡?寡人很擔心,齊國的變化太快,可能其中有詐!”

“要是我們三晉的主力再次被秦國打敗,然後齊國再後偷襲我們魏國,那···我們魏國就損失大了。”

樓庳點頭道:“大王所言極是,趙韓兩國敗了也就敗了,大不了全力防守秦國便是,可是咱們魏國,不僅要防秦國,齊國同樣也要防。可咱們魏國的情況,秦齊兩國同時來攻,即便文侯武侯我魏國最強大之時,同樣也相形見絀,只能先打敗一個國家,然後再打另一個···”

魏王與樓庳對視一眼,頓時心有餘悸,現在的魏國可不是文侯武侯在世時的霸主魏國,而是一個衰弱已久的國家。

殿中瞬間升起了一股壓抑的氣氛,讓兩人全都不自在。

過了一會兒,樓庳出言道:“大王,我們各國與齊國的作戰纔剛剛結束,宋魏兩國的兵力還在前線沒有撤下來,齊國的心思實在難以預料。”

“我們可以聯合趙國與韓國去跟楚王說,齊國與秦國是盟友,爲了防止齊國有異心,必需齊國的軍隊到了以後,這纔可以出兵伐秦。”

“而且還需要立下期限,若是齊軍過期不至,那就是齊國心懷不軌,我們也別打秦國了,立即聯合楚國,先消除後患,再打一次齊國吧。”

魏王點點頭:“相國言之有理,只是齊國強大,寡人又與齊國接壤,若是寡人提出這一件事情,恐怕齊王會惱怒寡人。”

樓庳笑道:“大王無憂,此事我們魏國可以不提,可以重禮讓韓國幫忙,韓王想來是不會拒絕的。”

魏王會意道:“不錯,韓王寡人兄弟也,而且韓國遠離齊國,應該不會拒絕寡人的。”

說着,突然有人在外稟告道:“大王,蘇子求見。”

魏王聞言無語,然後看着樓庳,讓他拿主意。

之前本以爲秦國很快就會出兵的,誰知道秦王居然無緣無故得病死了,導致現在蘇代還沒有離開大梁。

想到這,魏王頓時頭痛,這麼大的坑,現在埋不上了啊。

樓庳嚥了咽口水:“大王,現在齊國態度不明,要不,咱們再留蘇子一段時日!”

魏王:“······”

蘇代:“···········”

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