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

景翠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最後由景翠出言道:“大王,齊軍大營異常堅固,武器齊備,根據微臣目測,齊營內大概有五萬兵力左右。若是大軍攻打營寨,必然會遭到齊軍痛擊而損失慘重,所以,依臣之見,爲了避免士卒大量傷亡,還需步步爲營,修建大量攻城武器,以減少士卒的傷亡。”

唐昧公孫衍一同點頭道:“大王,柱國之言甚是,臣附議。”

熊槐也知道,面對眼前的情況,也只有準備打持久戰這一條路了。

頓了頓,熊槐問道:“衆卿,如今齊軍主力打算在鍾吾城與我們對持,你們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繞過鍾吾城,從側翼攻擊齊國後方。以此將齊軍從鍾吾這個堅固的烏龜殼中引出來。”

公孫衍聞言搖頭道:“大王,若是繞過鍾吾城,北面就是薛地以及魯國,薛地雖然好打,但是這就需要借道宋國附近的彭城。”

“臣與宋王打過交道,宋王此人極有主見,而且對齊楚兩國飽含戒心,我們旁邊的彭城有勁十萬宋軍防守,這就是明證,宋王他是不會答應向我楚國借道的。”

景翠也出言道:“大王,上次我們聯合宋國攻打齊國時,齊國戰敗後,宋國就一直與齊國接觸不斷,臣擔心宋國會中途倒戈。若是宋國斷我們後路,那麼我們攻打薛地的軍隊就成了孤軍,恐有全軍覆沒之憂。”

唐昧道:“不僅如此,如今鍾吾聚集了二十五萬齊軍,若是對這裡的齊軍不管不顧,大軍深入敵後,那就是將糧道交給齊國,不妥。若是隻派少量軍隊去攻打薛地,雖然薛地的防禦力弱,但是孟嘗君父子兩代經營薛地多年,深得人心。而且田嬰的葬禮還在進行的時候,孟嘗君就已經在薛地大建城牆,雖然還沒有徹底建成,可一隻偏師恐怕也不能攻下薛地。”

見自己身邊的三個宿將全都反對繞開面前的齊軍,熊槐只好作罷。

熊槐自己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的情況下,只好道:“好,那就依柱國所言,打造攻城武器,穩步前進,與齊軍準備打持久戰。”

說着,想到自己的麥米計劃,不由冷笑道:“打持久戰,寡人還真不怕齊國,看誰耗得過誰。”

“柱國,寡人記得上一次我們楚國應爲時間不夠、兵力不足,並沒有攻破下邳城北面的縣城吧?”

景翠應道:“大王,正是如此。”

“嗯!”熊槐笑道:“既然準備打持久戰,柱國你就派人去把南面已經投降的五縣全都搬空了,雖然齊國堅壁清野,但是故土難離的人大有人在。蚊子雖小,卻也是肉,寡人從不挑食,傳令,無論老幼,全部遷至洞庭,爲我楚國增添人口。”

景翠三人聞言行禮道:“大王英明。”

此時,鍾吾城中。

一身素衣的孟嘗君向匡章行禮道:“將軍,末將奉命徵調魯費兩邾四國之兵,如今完成使命,特來交令。”

匡章笑道:“齊國上下都在傳唱孟嘗君的賢名,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魯費這幾個小國,我本以爲能出兵兩萬就算是對我們齊國忠心了,不想孟嘗君出馬,竟然能讓他們交出五萬兵力,大大超出了本將的預料啊。”

孟嘗君搖頭道:“將軍,此事文不敢居功,全是楚軍的功勞。這四個國家聽說楚國正在鬧饑荒,不僅連救急用的麥米都吃了,而且糧食還仍有不足,只能掠奪他國人口用來充當口糧,無論男女老少,全都會搶回楚國製作肉乾。”

“四國百姓驚恐之下,又聽說一旦鍾吾城失守,楚軍就能長驅直入,劫掠衆多小國,因此紛紛發動舉國之力,幫助我們齊國防守鍾吾城。”

孟嘗君的所說的事情,匡章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

自從上次楚軍劫掠人口後,齊國便大力向各國宣傳楚國威脅論,而父親病死大軍之中的孟嘗君,更是大肆渲染,妖魔化楚國,不遺餘力的向各國以及齊國各地宣傳楚軍掠奪百姓的事情。

如今齊魯大地的百姓,已經聞楚色變。

匡章面帶微笑地點着頭。

孟嘗君繼續道:“將軍,不僅如此,四國爲了能讓我齊國能頂住楚國的攻勢,還紛紛慷慨解囊,向我們齊軍捐獻了十萬石糧食,以備軍用。”

匡章聞言笑出聲來:“好,好,這一戰現在本將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兵法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楚越兩國屢次侵略我齊國,如今我齊國不僅百姓衆志成城,而且還有他國全力相助,這就是佔據人和。如今本將據城而守,這就是地利。而我秦齊兩國兩國幾月前就準備打這一戰了,可謂準備已久,這就是佔有天時。”

“我齊軍天地人俱全,此戰必勝。”

孟嘗君聞言拱手道:“將軍所言甚是,這些話我必然會向軍中宣傳的,此戰我齊軍必勝。”

匡章滿意的點了點頭。

熊槐回到軍營不久,就見上官大夫與陳軫一前一後走來,上官大夫面帶喜色的走過來:“大王,趙國那邊傳來消息,趙王露面,以趙成爲將,屯兵靈丘,隨時準備渡河攻打齊國的河南之地。”

熊槐聞言大喜道:“好,看來趙王並沒有被美色衝昏頭腦,這是一個好消息。”

上官大夫笑了笑:“大王,還有一個好消息,宋魏來報,不久前宋魏兩國聯軍兵出大野澤,已經與齊國交戰,並且攻破齊國四城,齊國抵擋不住。”

“好!”熊槐大喜過望。

雖然宋魏兩國攻破平陸的希望很小,但是卻可以牽制大量齊國軍隊。

此時陳軫道:“大王,探子來報,魯費兩邾四國出兵相助齊國,以孟嘗君田文爲將,帥七萬聯軍已經到達鍾吾城北面。”

“這七萬聯軍中,有兩萬是薛地的壯丁,並且孟嘗君穿着素衣,帶着棺木進入鍾吾城。”

說着,陳軫看了看楚王,見楚王臉色難看,斟酌道:“田文宣言要爲父報仇,與我們楚越聯軍死戰到底!”

感謝書友簡鏡的五百賞!

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