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

景翠見已經有士卒爬上土牆,立即道:

“傳令,弓箭手上前壓制齊軍軍營。”

“傳令,滑車上前射殺齊軍弓箭手。”

“傳令,衝車上前衝擊齊營土牆。”

“傳令,立讓第二隊轒轀車帶好土石,在齊營牆外壘土。”

“傳令,第二梯隊準備攻擊,務必保持對齊軍的攻勢。”

隨着弓箭營的上前,楚軍再次出現三種攻城武器,除了之前已經出現的轒轀車,還有一種長長的衝車以及一種高高的滑車。

衝車下面是輪子,用來推着滑走,上面則是兩排向兩側傾斜的木幔,用來防備箭矢石塊,中間則是一段大木頭,用來衝撞城門。

至於滑車,下面也是輪子,輪子上是四根三丈多高柱子,柱子的頂部掛着一個木框,木框裡面則是弓箭手,用於居高臨下射擊。

所謂滑車,就是木框能用輪子鐵索繩子滑上滑下。

見到楚軍前來增援,尤其是衝車以及滑車,莒大夫冷眼道:“傳令,加快燒炭速度,準備放火。”

“傳令,準備轉射機和牀弩,集中力量攻擊滑車,在滑車正對的牆上升起木幔,攔截楚軍弓箭手的射擊。”

“另外,傳令投石部隊,聽候號令,集中投射滑車。”

“諾。”

不久,齊營內一座高臺觀望的人道:“將軍,楚軍的轒轀車開始在牆下壘土造坡了。”

莒大夫聞言面色不變:“傳令,讓各處高臺上觀望的斥候仔細查看,標出所有土坡位置,調集兵力,準備擊殺造坡的楚軍。”

“諾。”

景翠在後觀看,一見齊軍的投石車,數輪投射就毀掉了一輛滑車,頓時恨聲道:“可惡,投石車的威力太大,滑車扛不住。”

接着下令道:“傳令,令投石車上前。”

一旁的副將道:“將軍,如今我軍正在攻城,投石車投射距離太近,對面又有高牆,恐怕會誤傷我軍···”

景翠想了想道:“無妨,石頭太重那就用籍車的老辦法,在遠處向城內投射炭火,等我軍壓制齊軍後,在靠近齊營投射石塊。”

“諾···”

······

太陽從東邊升起,升到中天,接着又漸漸西移,眼見太陽即將落山,又一天過去。

站在楚軍之後,看着前面的楚軍還在浴血奮戰,熊槐不禁搖頭嘆氣道:“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孫子誠不我欺。”

楚軍與齊軍血戰一日,損失不小,結果連一段土牆都沒有拿下。

上官大夫在一旁憤憤道:“大王,匡章匹夫手握三十多萬大軍,竟然避而不戰,這等行徑,妄爲齊國名將。”

熊槐嘆氣道:“上大夫不必說了,回去吧。”

入夜。

景翠歸來後,熊槐問道:“柱國,寡人想詢問一下攻城的進度如何。”

景翠拱手道:“回大王,臣已經在齊營牆外壘起了十道土坡,按照今日的進程,只要再過三到五天,那就可以將土坡壘到齊營土牆一樣高,到時齊營高牆優勢化爲烏有,攻打齊營就容易多了。”

“···”熊槐愣了一下,道:“卿的意思是,壘土坡還要壘三到五天,才能將土坡壘到與齊營土牆一樣高?”

見景翠點點頭,熊槐愣愣的道:“爲何速度這麼慢!”

景翠一聽楚王質疑,眉心一皺,呆在原處。

這···

自古以來攻城不都是這樣嗎?

公孫衍見狀解釋道:“大王,壘土越到高處越南,三到五天的時間,這已經很快了,若不是齊營的土牆才一丈高,恐怕時間會更加長。若是秦國函谷關那種高達數丈的城牆,恐怕連土坡都造不上去。”

這···

好吧,我是楚王我怕誰!

熊槐在營中來回踱了數圈,訕訕道:“寡人的意思是,我們楚軍爲何要在齊軍眼鼻子低下造坡?這樣我們的傷亡實在太大,而對齊軍根本就造不成傷害。”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造一個木製,不,竹製的坡,然後搬到齊營下,這樣不久減少了造坡時的傷亡了嗎?”

景翠唐昧公孫衍一愣。

這···

三人對視一眼,爲什麼沒有這種東西呢?

三人還未說話,一直充當楚王護衛的鄧陵光開口道:“大王,這種東西以前我們墨家在探討守城時,就設想過這種攻城武器,但是因爲缺陷太大,所以認爲這種東西看着厲害,其實很不方便。”

熊槐把頭轉向鄧陵光,問道:“你們做過這種東西嗎?”

鄧陵光搖頭道:“回大王,墨家善長守城,但要守城必先研究攻城,我墨家先師墨子在世時,正好與魯班同時,魯班是天下僅見的能工巧匠,發明了爲數衆多的攻城武器,我···”

鄧陵光說到這突然停了下來,意識到不妥。

魯班是楚國大臣,發明的武器全是給楚軍裝備,而墨子與魯班的發明競賽,雖然以墨子全盛而告終,但是,當時,楚國上下肯定恨死墨子了。

以至於連幹掉墨子的想法都有了,只是這種想法最後被墨子衆多的門人弟子所打消。

鄧陵光在顧及什麼,熊槐自然知道:“卿儘管說,都幾百年過去了,寡人不會在意的。”

鄧陵光行了一禮:“大王,當時魯班才智過人,各種發明層出不窮,當時也就只有墨子才能比其更勝一籌,爲了應對魯班,我墨家羣賢爲了壓制魯班,同樣也在研究攻城,爲此提前發明了爲數衆多的攻城武器,以提前準備防守武器,其中就有這種竹坡。”

熊槐關心的問道:“效果如何?”

鄧陵光搖頭道:“小城用不上,大城也用不上,攻打營寨同樣也用不上!”

熊槐:“······”

鄧陵光解釋道:“大王,一般的小城,就比如鍾吾城這種,一般不會有大軍駐紮,所以大軍攻城,一擁而上,城就破了,根本用不着竹坡。”

“而,大型城池,城高池深,必需把竹坡造的又高又大,這樣一來竹坡太大,擡不動。”

“至於大軍營寨,一般都選在地形險要的地方,運不過去。”

唐昧眼睛一亮道:“加上輪子!”

鄧陵光搖頭:“加上輪子雖然容易移動,但是竹坡的重量卻沒有減輕,不僅對土地的硬度平整度要求極高,而且移動緩慢,並且因爲是竹製的緣故,還容易遭到火攻。”

“···”

公孫衍哈哈一笑:“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景翠唐昧接着拱手行禮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熊槐大笑道:“天意,天意,若是齊軍在郯城,寡人自然沒有辦法,但是這個鍾吾城,寡人要了。”

笑畢,熊槐又搖頭道:“竹坡這東西缺陷太大,只能用來突襲,用了一次,恐怕就會被針對,寡人看還是留給匡章做一個驚喜吧,希望到時候匡章能給寡人一個面子···”

“柱國,齊軍大營救交給你了。”

景翠行禮道:“臣領命!”

第二日,景翠依舊指揮大軍攻城···

令熊槐沒想到的是,攻城遠比想象中的困難,即便建好土坡,齊軍沒有了土牆優勢,楚軍依舊遭到守營齊軍的猛烈抵抗。

半月後,經過反覆撞擊修復,楚軍終於第一道土牆撞碎了一個大缺口,齊軍第一道防線告破。

又過了十日,第二道防線再次被突破···

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