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

“如今魏國向我楚國求援。不知衆卿以爲如何應對。”

之前楚國上下沒有想到秦齊兩國會聯合攻魏,如今現在事情發生之後,立即就令楚國上下全都認識到了魏國對楚國的重要性,那是無與倫比的。

這還要超過正在與秦國對持的韓國。

失去魏國,韓國先不說,但是趙燕兩國面對秦齊的圍攻,肯定會倒戈的。

在燕趙兩國叛變聯盟的情況下,韓國這個國家不用多說,肯定也會叛變的。

楚國彷彿已經看見一個反楚聯盟的形成。

雖然對於反楚聯盟楚國上下早就有心裡準備,但是現在就形成,那對楚國來說,這是致命的災難。

陳軫建議道:“大王,無論是汾陰還是濮水,全都離楚國太遠。而且問題的關鍵是,秦國如今的主攻方向依舊不明,攻打汾陰的秦軍現在只有十萬,而函谷關的秦軍也有十萬,所以司馬在宛城聚集的兵力不可輕動,必需嚴防秦軍大舉圍攻宜陽。”

“而且魏國主力在西部防守,加上河水天險渡河困難,秦國短時間內無法攻克汾陰,以及汾陰南方的蒲阪渡口。這一路,我們可以暫時忽略。”

“至於齊國的軍隊,匡章在下邳的軍隊是齊國臨淄的精銳,好在柱國的劫掠行爲,已經把莒大夫手中的軍隊吸引過去。”

“而攻打魏國的軍隊,乃是齊國從臨淄與平陸徵召的軍隊,現在齊國還有餘力的地方,只剩下即墨與高唐兩地。高唐在北,需要防備趙國,可是如今趙國正在與中山大戰,所以高唐的兵力,是有可能南下增援的。即墨在齊長城以北,臨淄以西,東面臨海,即墨大夫手中握有齊國精銳,也是可以隨時增援。”

“即墨與高唐因爲離魏國較遠,所以齊國偷襲魏國的時候,並沒有從這兩地調兵,但是現在則不同了,我楚國想要救援魏國,必需考慮這兩個地方的齊國援兵。”

“而要想支援魏國的東部,那麼有兩條路,其一是從我楚國的陳地,經陸路橫穿魏國。第二條路是走水路,經泗水進入濮水,很快就能支援成陵君。”

“只是泗水不僅要經過數個小國以及宋國,關鍵是柱國所部的軍隊還在淮北與匡章所部激戰,匡章在下邳城已經卡住泗水,柱國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通過泗水。”

熊槐聞言道:“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從陳地出兵了。”

楚國的陳地北面就是魏國,是楚國防備以及進攻魏國的重要基地。

熊槐道:“魏國對我楚國關係重大,不容有失,因此寡人打算支援魏國,派出一位重臣前往。”

熊槐掃了一遍羣臣,昭雎景翠全都派出去了,現在的重臣,除了唐昧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其他人差不多和自己半斤八兩。

而公孫衍爲自己的訓練的親衛,不僅人少還沒有成型,而且連裝備都沒有弄齊,不提也罷。

看着一旁的唐昧道:“司敗,寡人慾以卿爲將,前去救援魏國。”

唐昧應道:“臣領命。”

熊槐沉聲道:“江淮之間的兵力已經被柱國調走,而鄧宛葉的兵力還要應對函谷關的秦軍,寡人從郢都再次徵召五萬兵力,並從在陳蔡之地徵召五萬兵力,共十萬大軍馳援魏國,不可讓魏國倒向秦齊聯盟。”

隨着戰爭機器的開動,楚國各地再次被動員起來。

魏國大梁。

田需拿着各國的消息:“大王,楚國已經答應出兵,並且以唐昧爲主將,領兵十萬馳援成陵君。”

“韓國因爲函谷關的秦軍動向不明,只能從新鄭調兵三萬前來支援,但是韓軍太少,所以韓王決定將會回合楚軍後,組成聯軍一併馳援成陵君。”

“而宋國以士卒疲敝爲由,表示無法出兵相助,但是宋國已經從陶地調出大量的物資送給成陵君,表示對魏國支持。”

“而且宋王願意居中調停。”

“調停?”魏王破口罵道:“宋王這個牆頭草,上次魏宋兩國聯軍伐齊時,他就與齊國勾勾搭搭,不僅接受了齊國的糧食、城池,與齊國停戰,而且齊國的屬國滕國也被宋國吞了。如此這般巧合,要說齊宋兩國背後沒有齷齪,寡人不信。”

“哼,愛來不來。”魏王冷哼一聲:“即便宋王願意出兵相助,寡人還擔心宋國像偷襲齊國那樣偷襲寡人,不來也罷。”

田需對魏王的憤怒沒有任何迴應。

“大王,而燕國則以虛弱爲由,表示只能幫忙牽制齊國的北部兵力,並且將會繼續攻打齊國的盟友中山國。”

“趙國也是一樣,表示願意牽制秦國的上郡、齊國高唐的兵力,並且表示可以增兵中山國,只要中山國願意賠禮道歉割地賠款並與齊國絕交,那麼趙國的兵力就會立即東向伐齊。”

“可恨可惱。”魏國大怒道:“天下本無事,燕趙首禍亂,齊秦兩國不去教訓燕趙,結果卻是我魏國莫名其妙的挨刀,這天理何在?”

魏王原地饒了數圈,大聲詛咒道:“趙王不仁燕王不義,寡人詛咒燕趙兩國大敗於中山國,兵敗地削,否則難解寡人之恨。”

田需在一旁默然無語。

“相國。”魏王停頓許久,才道:“不知成陵君那邊如何了?”

田需答道:“大王,齊國攻勢兇猛,我們奪取的齊國七城,如今已經全部淪陷。成陵君兵少,一開始就在濮水佈防,沒有前去救援範縣。在齊軍攻克範縣時,已經在濮水佈防完畢,並將東方的軍隊撤回濮水以西,如今正與齊軍在濮水對持。”

“而衛君已經施行堅壁清野的計劃,把衛國所有的兵力全都集中在濮陽,以掩護成陵君左翼。另外宋國雖然沒有出兵相助,但是面對齊國的大軍,同樣惶恐,已經封鎖濟水。可是宋國意圖不明,成陵君在右翼上依然有所防備···”

魏王點點頭,而後,突然問道:“相國,若是成陵君頂不住齊國,寡人應該如何是好?”

田需:“······”

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