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

熊槐聽到景鯉的話,不由點點頭。

說實話,這一段時間,楚國也有種筋疲力盡的感覺。

對於楚國的內部困難,昭雎知道比景翠清楚,但是昭雎卻絲毫不提,反對的理由全是軍事的角度,這就是帶了私心,屁股決定腦袋。

當然,熊槐雖然看出了昭雎的這點私心,卻也沒有懷疑昭雎的忠誠,這都是正常的,不然,身爲司馬的昭雎,很難服衆。

臣子有私心,這個可以理解,也無需擔心,真正需要擔心是那些貌似沒有私心的,因爲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善惡只在一念間,這就是要命的。

想到這,熊槐突然想到了秦國,秦國所有的功勞都是向軍功看齊,面對這種情況,秦國那幫從戰場上殺出來的將領,會不會一致要求開戰呢?

微微晃了晃腦袋,熊槐收攏思緒,向鬥由問道:“賢卿,如今太府裡面的錢糧如何。”

鬥由輕咳兩聲道:“回大王,經過數月的收購,如今太府裡面的糧食足以支持一場國戰,至於錢麼!之前微臣已經把郢都的餘錢全部運往各地,準備收購麥米之用。”

“若是大王決定此時攻打越國,微臣可以保證糧草不缺,只是大王欠微臣的錢,不要說雙倍歸還,恐怕數年內連本金都還不了。”

“呃···”熊槐聞言一呆。

此時羣臣才反應過來,的確,若是此時開戰,楚國肯定需要動用麥米,如此一來麥米計劃肯定破產,如此一來,楚王要是還不起錢···

咳咳咳···

楚王不還自己錢倒是沒什麼,關鍵是楚國的那些封君,一旦鬧起來,不僅楚王下不了臺,恐怕自己也得下臺。

一想到楚王黑了那麼多封君近十萬金,封君們羣情激憤的樣子,光是想想就覺得可怕。

尤其是景鯉,臉色瞬間蒼白,若是真的發生這種事情,那麼他身爲令尹,恐怕不僅得下臺,還得自殺以謝國人。

景鯉臉白的瞬間,熊槐自己也反應過來,頓時冷汗溼透了背後的衣服。

在琉璃和造紙術遙遙無期的情況下,好像自己現在真的沒有什麼暴利點。

不過,還好,自己之前雖然沒有想到這一節,但是本來也沒有打算現在就攻打越國,這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歪打正着,吉人自有天相吧。

鬥由見楚王瞬間呆滯,再次開口道:“大王,金錢還是其次,關鍵是屈原嘔心瀝血發現的國之神器,卻不能令楚國搶先一步利用起來,增強實力超越其他各國,反而讓其他各國白白的撿了一個大便宜,恐怕屈原會吐血身亡。”

“國有神器,卻無用武之地,可惜可惜!”

鬥由說到這,羣臣才反應過來。

的確,現階段用麪粉計劃輕輕鬆鬆增強國力纔是最重要的。

至於越國,這可是我們的盟友啊。

“大王,我楚國一向以德服人,哪怕是面對齊國,我楚國都是先絕交,然後再出兵,面對一個小小的越國,我楚國何須用偷襲的手段,只需堂堂正正打過去即可。”昭魚淡淡的道。

景鯉接着道:“大王,司空所言極是,而且越國現在正是我們的盟友,兩國結盟不久,突然開戰,這於理不合。”

景翠見狀蠕動了一下嘴脣,終究什麼也沒有說。

在羣臣最後方的昭滑,見狀只得微微一嘆,感嘆時運不濟。

熊槐見羣臣達成一致意見,開口道:“諸卿所言極是,越國乃是我國的盟友,如今正在替寡人攔下了齊國兵鋒,寡人現在感謝還不急,怎麼可以出兵伐越呢。”

羣臣齊道:“大王英明。”

熊槐:“呵呵!”

羣臣聲音落下後,昭雎從自己位置上走出來,長拜道:“臣冒死進言,請大王恕罪。”

熊槐一怔,不知昭雎此時出來有何要事,於是面無表情道:“賢卿有話儘管道來。”

“謝大王!”昭雎直起身體後,緩緩開口道:“大王,越國小國也,國內混亂不堪而越王卻不思治理,國外與齊楚兩大國接壤,卻攻楚伐齊得罪了齊楚,所謂內憂外患,各國之中沒有那個國家超過越國的了。”

“現在上天將神器送給我們楚國,正是我們楚國越加強大的象徵,楚國越來越強大,而越國越來越衰弱,這正是越國獲罪於天,上天要滅亡越國的徵召,所以臣請大王早作打算,等待時機,效仿齊國,一戰滅越。”

昭雎的話音剛剛落下,就聽見景鯉“噗”的一聲,發出一連串的咳嗽聲。

除了陳軫,其他大臣全都被昭雎的駭人聽聞的言論驚呆了。

剛剛你還反對攻打越國,好不容易大家達成共識,認爲需要交好越國,現在你又提出要做準備攻打越國,而且還是要滅亡越國。

雖然不矛盾,但是你也轉變的太快了吧!

景翠用力的握緊手中的玉圭,深呼吸兩口氣,強行按捺住出言駁斥昭雎的衝動,坐在位置一動不動。

昭滑見羣臣全都無語,不由言語中帶着怒氣道:“司馬豈不聞機不可失不再來乎!若是越國對外掌控了淮北地,對內平復了吳越之爭,我不知道下一次伐越的機會會什麼時候再來。”

“將軍雖然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昭雎淡淡的道。

昭滑強笑道:“恕滑愚鈍,請司馬賜教。”

昭雎笑而不語,沒有理會昭滑的質疑。

熊槐好奇問道:“司馬,寡人也很好奇,不知下一次伐越的時機什麼時候到來。”

昭雎答道:“大王,越王即位已經三十年了,而越王的長子以及次子,都已經羽翼豐滿了。”

熊槐聞言恍然大悟:“不錯,雖然這一次伐越的機會我們沒有抓住,但是以越國的情況,下一次伐越的時機,很快就會到來。”

景鯉見楚王有所意動,急忙出言勸道:“大王,即便越國出現燕國那樣混亂,而我們楚國即便有滅亡越國的實力,此事依然還需慎重,齊國吞燕的教訓纔剛剛過去,我們楚國重蹈齊國覆轍。”

昭魚亦道:“大王,令尹之言甚是,我們楚國比齊國大,而越國又比燕國大,若是我們削弱越國還好,若是我楚國吞併了越國,其他各國一定會合力攻打我楚國的。”

景翠嚥了咽口水,不以爲然道:“令尹與司空太過小心了,且不說我們楚國滅越的事情還沒影呢,就算我們楚國吞併了越國,其他各國來襲又能如何,秦國來襲我楚國有漢水可守,三晉來攻我們也可以扼守方城,至於齊國來伐,我們楚國謹守淮水即可。”

景鯉瞪了景翠一眼,暗道:這傢伙唯恐天下不亂,難道是想學昭陽,想要用蓋世之功強行搶我令尹的位置?

感謝書友白澤飛落、漸開的迷霧、hengly的打賞!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