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

太子橫死,後不久,公子平亦自殺於獄中。

熊槐聞言,連夜讓公子彘爲太子橫父子收屍並擇地安葬。

次日,太子妃聞太子橫父子皆死,亦死之。

公子彘聞之,將太子橫夫婦合葬一處,又將公子平葬於一側,沒有立下墓碑,也沒有做任何標記,便帶人離開了。

只是,回到壽春後,公子彘並未去王宮覆命,而是直接回了自己府上。

另一邊,熊槐聞太子妃亦死,心中窩火,怒道:“太子全家都死了,寡人唯一能做的,就是送那些跟隨太子謀反的人,還有那些背叛太子的人,送他們下去給太子陪葬,免得太子一家在黃泉路上太過孤單。”

說着,熊槐當即喝道:“來啊,將宮外請罪的人全都押進來。”

“唯。”

不久,那些參加太子橫謀反然後背叛了太子橫,又在宮門外跪了一夜的江淮貴族被士卒粗暴的趕緊大殿。

那些貴族一進殿,便見楚王已經坐在王位上了,而且還正渾身散發着陣陣寒意。

“大王~~”英君等人急忙上前。

熊槐見背叛太子橫的江淮封君來,不等他們請罪,便語氣冰冷的道:“昨天夜裡,太子病死了。”

熊槐話音一落,還在向前走的英君等人一聽太子橫死,全都膝蓋一軟,“咚”的一聲,全都跪在殿中。

接着,英君等人全都露出恐懼之色。

本來,昨天他集體背叛太子,起兵與太子激戰於壽春,就是爲了將功贖罪,祈求楚王繞他們一命。

最不濟,也要效仿江漢貴族,他們可以死,但家族的爵位封地,還能得以保留。

這纔是他們昨夜在宮門外跪了一夜,誰也沒想過逃亡的根源。

但現在,太子橫居然在昨夜就病死了。

要知道,二十多年前,公子子蘭被羣臣逼死,大王一口氣殺了數十位江漢封君,並插手封君繼承人的選擇。

現在,太子竟然病死獄中,那他們這些人···

想到這,英君等人齊聲拜道:“大王,臣等死罪!”

熊槐見江淮貴族請死,面無表情的接着道:“還在昨夜,公子平自殺了。”

“臣等死罪,死罪!”衆人一聽太子橫唯一的子嗣公子平也死了,無不巨恐。

一時間,衆人冷汗直冒,瞬間侵溼了外袍。

此時,熊槐繼續面無表情的道:“就在剛剛,太子妃也自殺了,太子一家全死了。”

“噗通···噗通···”

殿中瞬間癱倒了十餘人,發出一連串的“噗通”聲。

英君一聽太子橫一家除了遠嫁燕國的女王孫,其他人全死了,立即知道不能再繼續請罪了,否則,楚王真的將罪責全都推到自己這些人頭上。那——

那在場的衆人,全都要用全族的性命給太子一家陪葬。

想着,英君急道:“大王,我等先前都是被太子蠱惑的,太子說要請大王回章華宮養老,所以我們才相信了太子,我等並無謀害大王之意啊!

後來,等到太子逼迫大王自縊,臣等才幡然醒悟,然後立即戴罪立功撥亂反正。

還請大王明察,臣等都是忠於大王的。”

其餘貴族聞言,紛紛附和道:“大王明鑑,我等都是忠於大王的。”

熊槐聽到羣臣的辯解,譏諷的問道:“哦,原來你們還是忠於寡人的啊!”

英君等人一聽,知道大王不信他們,當然,他們自己也不信。

於是,英君腦海一轉,立即以頭搶地,泣涕連連道:“大王開恩啊,大王開恩啊,我等雖該千刀萬剮,但我等於國有功,於國有功啊!是臣等爲大王平定了壽郢之亂,使國家免於大亂之禍。

所以,我們是有功勞的,有功勞的。”

熊槐聞言,心中更冷了。

正是這些人,先因爲新法背叛了他這個楚王,後因爲太子準備逃亡郢都而背叛太子,前前後後,全都是爲了自己考慮,根本就沒有一點忠義之心,也不曾有半點爲楚國考慮。

就這,他們還敢說忠心,還敢說於國有功。

想着,熊槐語氣冰冷道:“不錯,你們雖然都犯有滔天死罪,但收復壽春,也都有微末功勞。

本來,按照你們的罪行,寡人應該將你們滅族,但看在你們的功勞上,寡人決定放過你們的族人,只是將他們貶爲庶人,發配邊疆墾荒。”

英君等人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

剛剛,他們聽到太子一家全都死了,差點就被嚇死。

但還好,楚王還是講規矩的,功過分明,賞罰分明。

想着,英君等人紛紛行禮道:“謝大王開恩,謝大王開恩。”

就在英君等人謝恩見,熊槐面無表情的吩咐道:“傳詔,英君等人蔘與太子謀反,其罪不赦,但念在你們迷途知返,將功補過。所以,寡人決定賜死所有參與叛亂且有爵位在身者,而你們的族人,將發配零陵墾荒,併爲舜帝守陵。”

英君等人才剛剛鬆了一口,知道自己的族人不用死了。

但轉眼之間,就得知自己的子嗣妻女全部被髮配零陵。

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頓時將他們霹懵了。

本來他們以爲自己的家人會發配洞庭,但結果卻是零陵。

零陵是什麼地方?

那地方可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瘴氣橫生,虎狼橫行,甚至連大雁南飛都只飛到衡山,而不願意去更南方的零陵。

零陵那地方,真是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連舜帝南巡時都在那裡被渴死了,至今還沒有找到屍骨。三皇五帝之中,也只有舜帝死得最慘,屍骨無存,陵寢不明,大家只得在九嶷山外側給舜帝建了一個宗廟進行祭祀。

連舜帝都死在那裡了,他們的子嗣妻女去了那裡,豈能有活路,肯定不是在病痛中痛苦的死去,就是死於虎狼之口。

所以,楚王這這哪裡是看在他們有功的份上留他們族人一命,這分明是要惡毒的磨死他們全族,給太子橫全家報仇。

想到這,衆人紛紛以頭搶地,哭泣道:

“大王饒命啊!”

“大王開恩啊!”

“大王,我等有功,你不能如此無情啊!”

“···”

一時間,殿中全是英君等人的哭泣聲,以及頭撞在地上的聲音,瞬間,整個殿中都瀰漫着悲涼的氣息。

此時,熊槐見英君等人全都撞的頭破血流了,心中不爲所動,一揮手,冷漠的道:“拉出去,拉到宮外砍了。”

聲音一落,立即便有一羣士卒進入殿中,然後拖着英君等人便走。

接着,英君等人見楚王始終不改心意,彷彿鐵了心要將他們滅族。

於是,他們吩咐破口大罵道:

“昏君,你賞罰不明···”

“昏君,你不得好死···”

“暴君,你會遭報應的,我在下面等你···”

“暴君,你殘殺大臣,殺戮無度,必遭天譴···”

“多行不義必自斃,暴君···”

英君等人被拖走後,熊槐才冷冷的道:“三天前,你們跟隨太子謀反,便是背叛了寡人。然後,就在昨天,你們又背叛了太子。

難道你們不知道,太子他終究是寡人的太子,你們背叛太子,就等於背叛寡人!

短短三天時間,你們就背叛了寡人兩次,你們不該滅族,誰該滅族!”

說罷,熊槐又吩咐道:“傳詔給將軍宋遺,讓他立即率五萬楚軍掃蕩江淮叛逆,抓捕叛逆族人,抓到後,全部發配零陵。”

“唯。”

“傳詔給右司馬莊蹻,讓他立即率十萬楚軍掃蕩江漢,凡是參與謀逆的貴族,全部抄家滅族,然後收回爵位以及封地。”

“唯。”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