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

當日,熊槐趕在太陽落山之前,率兩萬大軍進入壽春,回到王宮。

熊槐一回到王宮,壽春城的動亂迅速平息下來。

然後,參與太子橫叛亂的江淮貴族,則趕在楚王下令抓捕之前,便集體來到王宮外跪下,並請求楚王賜罪。

宮中。

正準備下詔安撫國人,穩定壽春的熊槐,得知江淮貴族已經跪在宮外請罪後,只是冷笑一下,吩咐道:“現在寡人累了,有事明天再說。想跪的,就讓他們在宮外跪着吧,不想跪的,明天再來。”

而後,楚王的詔令傳到宮外,正在宮外跪着的貴族,無不震恐,然後紛紛深伏在地,一動都不敢動。

不久,隨着楚王出榜安民,隨着大量的士卒在壽春大街小巷巡視,隨着太陽落山夜色降臨,壽春徹底平靜下來。

壽春雖然平靜了,但熊槐卻還在忙碌之中,因爲太子橫謀逆,大量朝中大臣參與其中,再加上北伐齊國,大量朝中重臣出征在外。

於是,此時此刻,國中事物大都落在了熊槐自己身上。

雖然熊槐處理起來得心應手,但架不住現在事情多而且異常集中。

於是,熊槐處理幾件急事後,便吩咐道:“傳召,讓公子彘入宮,協助寡人處理國事。”

不久,熊槐忙碌中,一個士卒走了進來:“大王,公子彘說自己病了,無法理事,所以不能奉召。”

“病了?”正在詔書的熊槐猛然一怔,然後“噹啷”一聲,手中的筆落在案上的詔書上,發生一聲輕響,並染黑了小片詔書。

但熊槐對此毫無感覺,只是怔怔道:“病了,好端端的,他怎麼會病了,如果真的是有病,那就一定是心病吧。”

說着,熊槐心中悲痛,淚水止不住的從眼中流了出來:“萬萬沒想到,寡人竟然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衆叛親離,連親兒子都不信任不親近了,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事到如今,整個楚國之中,還有誰能相信寡人,能真心擁戴寡人呢?

寡人爲楚國付出了一切,結果,到了最後,卻也失去了一切。

其誰我與?其誰之過?其誰之過?其誰我與?

嗚呼哀哉!”

說着,熊槐都沒有心情處理國事了。

就在此時,又一個士卒前來稟報道:“大王,獄中來報,太子病危,太子請求大王去見最後一面。”

“···”熊槐聞言,本來以爲已經對太子橫心硬如鐵的他,此時聽到太子橫病重的消息後,心中還是忍不住涌現出憐憫之意。

“快,在前引路,讓寡人去見太子最後一面。”

不久後,熊槐來到獄中,看到了躺在稻草上,雙眼緊閉,嘴角帶血,面色枯槁,滿臉死氣卻又帶着一臉倔強的太子橫。

見此,熊槐心中更是憐憫,同時泛出些許後悔。

此時,熊槐看着強行撐着殘軀的太子,長長一嘆,然後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寡人來了。”

太子橫聞言,猛地睜開眼睛,然後一邊吐血一邊強行坐了起來。

接着,太子橫雙眼死死的盯着熊槐道:“父王,兒臣心中還有疑問,還請父王解惑,不然,兒臣死不瞑目。”

熊槐聞言,看着太子橫那雙前所未有明亮的雙眼,微微一嘆,然後點了點頭,並驅散了周圍的侍衛。

侍衛還未走遠,已經察覺自己很快就要油盡燈枯的太子橫,便爭分奪秒的道:“父王,兒臣心中有三個疑問,兩日來百思不得其解,還望父王教我。”

說着,太子橫看着熊槐,有氣無力的問道:“父王是什麼時候打算廢我的,是兒臣侮辱襄成君的時候?還是兒臣接受江淮封君重禮爲他們說情的時候?還是母后病死的時候?”

熊槐聞言,長長一嘆:“寡人之所以打算廢你,是因爲太子你難堪重任,不能揹負楚國前行。

在寡人於黑帝廟中祈福遭遇火災之時,太子你舉措失當,導致事態嚴重擴大,最終導致事情不可收拾。

這是寡人第一次冒出廢掉你太子之位的念頭。

而這,不是因爲太子你讓寡人遇劫,而是你面臨危機之時,即便在令尹這樣能臣的輔佐下,都不能帶領楚國走出困境。

而這一次的叛亂,同樣也證明了你的無能,雖然這裡面有寡人算計的緣故,但寡人的大軍還沒有到,結果,你就被自己麾下的軍隊以及城中百姓生擒了。

這樣的人,豈能肩負楚國,而寡人也萬萬不能將楚國交到這樣的人的手中。”

“咳咳~~”太子橫聞言猛地咳出幾口鮮血,心中難受極了。

父王廢他的理由,不是因爲他傷風敗俗大失德行讓羣臣離心;也不是因爲貪圖小利接受賄賂;更不是因爲母后病死,父王移情別戀。

而是因爲自己無能!

此時,熊槐看着露出悲痛之色的太子橫,接着道:“而寡人正式決定廢太子,則是決定廢了你,則是朝議遷都,太子你先被寡人說服,轉頭就被令尹說服的時候。

不是因爲你的背叛,而是因爲你沒有主見。

那時候,寡人已經決定放棄你了。”

太子橫愣了愣,然後想起王宮中的密道來:“不,肯定不是這樣,王宮中的密道長達六裡,直達宮外,如此長的密道,必定不是遷都後才修建的,必是惠子擴建壽春城時所修建。

若是那時候父王你還沒有打算廢我,爲何修建密道?”

“糊塗!”熊槐氣道:“寡人修建密道時,雖然還未打算廢你,但是國中變法,以及遷都壽郢,這是寡人在擴建壽春城時便已經決定好的。

吳起變法,國中大亂,寡人第一次變法,國中貴族羣起而動,如此危險的局面,寡人豈能無動於衷,寡人更不能將希望放在貴族的不會謀反上。

所以,當寡人決定遷都壽郢時,便已經做好遭遇不測的準備。

所以,這一條密道不是爲了防備你而準備的,而是寡人乃至未來所有楚王最後的手段。”

太子橫微微鬆了一口氣,然後又問道:“父王既然決定廢我,爲何不直接廢了我,以父王你的威望,廢我易如反掌,爲何要弄得父子相殘,甚至引發國中動亂,是你我父子聲明俱損。”

熊槐看着太子橫,沉默了一下,終究還是開口道:“廢了你對寡人來說易如反掌,即便是羣臣反對,那也沒用。

而之所以鬧到現在這個局面,因爲寡人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你,而是各地的封君貴族。

當年寡人只是決定變法,還沒有觸及貴族的利益,江淮的封君就反了近二十個。等到未來,等新法更加深入後,觸動貴族的根本後,各地的封君一定會反的。

所以,與其等他們造反,還不如寡人引導他們造反,這樣,局勢就還在寡人的掌控之中,這樣,動亂造成的危害纔會最小。”

太子橫一聽自己只是楚王釣魚的魚餌,頓時急道:“父王如此作爲,難道就沒想過,或許我幾年前就病死了呢?又或許我根本就不會謀反?”

熊槐聞言,又沉默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其實寡人一開始準備的人選只是司馬景缺,後來,寡人才換上太子你的。無論是誰,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

太子橫一聽,怒極反笑道:“哈哈哈,可笑,可笑,枉我貴爲楚國太子,本以爲即便是失敗了,也轟轟烈烈的在世間走了一遭,也不枉此生了。

但沒想到,臨死之際,我才知道,原來我不僅只是你的玩偶,而且還是一個可有可無隨時可替換的魚餌。

我···我好···”

“噗——”

太子橫話未說完,便噴出鮮血,然後瞪大了眼睛倒在地上,已然氣絕身亡。

熊槐見太子橫死在自己面前,臉色僵硬,沉默了許久後,才嘆道:

“唉!子橫啊子橫,你糊里糊塗的活了一輩子,臨死之前,寡人本想讓你明明白白的死去,但你···唉~~”

說罷,熊槐又沉默了一下,接着道:“雖然寡人還不知道你第三個問題想問什麼,但寡人可以回答你。

前天夜裡,寡人之所以沒有提前逃跑,反而留在宮中等你,不是寡人要戲耍你,更不是寡人充滿信心,而是寡人冒着風險給你機會。

如果你答應寡人放寡人回章華宮養老,那麼今天,你就可以活下去。

前天夜裡,你答應了寡人兩個請求,現在寡人也答應你兩件事。

第一個,太子妃會被送回魏國,然後寡人會請魏王安置太子妃,並讓太子妃安度餘生。

第二個,如果城陽君夫人魏公主產下男丁,寡人會派大賢教導他,培養他成才,然後讓他回楚國建功立業,洗刷你身上的恥辱,延續你的血脈。

當然,他不會姓熊也不會姓羋,寡人會賜他姓楚。

如果城陽君夫人生下女丁,寡人會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併爲她尋得一位良人,讓她幸福一生。”

說着,熊槐停頓了一下,又開口道:“或許太子你也想問一問下一任楚王是誰,現在寡人也可以告訴,是你的親弟弟公子彘,兄終弟及,也算寡人對太子你有個交代了。”

說罷,熊槐再次長嘆一聲,然後向前走了幾步,來到太子橫身邊,伸出手來,然後往太子橫眼睛輕輕一抹。

但···太子橫的眼睛始終睜得大大的,未能合攏。

“嗯?”熊槐一愣,然後再出手。

太子橫依舊睜大着眼睛。

見此,熊槐沒有再出手,而是搖頭道:“原來電視上演的都是騙人的,若是人去世的時候未能合上眼,那旁人就不能在出手合上他的眼睛了。”

說着,熊槐遺憾的走了,並且邊走邊哀嘆道:“王后啊王后,九泉之下,寡人真的沒臉去見你了。”

熊槐走後,獄中,太子橫久久沒有合上眼,死不瞑目。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四百章 往燕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