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

楚國壽春。

熊槐得知齊魏聯軍被秦軍擊敗,齊國打消了獲取九鼎的念頭後,不禁微微一笑:“好好好,秦國這一戰打得漂亮。

齊國先敗於宋,後敗於秦,這兩場失利,徹底撕破了齊國強大的外表,露出疲弱之實,算是將齊王地逼到死角了。

若是齊王地就此修心養性,與各國交好,割地於寡人還有燕趙魏三國,則各國見齊國疲弱,必衆叛而攻之。

若是齊王地不甘地位下降,不願失去霸主的地位,那麼齊王地必強行逞能,然後再次出兵攻打他國,以示齊國之強。

如此,齊國的下一個目標不是寡人這個內憂重重的楚國,就是燕趙兩國。”

說着,熊槐有沉吟道:“若是齊王地選擇退讓,雖然會遭至速禍,且齊國必衰,但齊國也會得以保全。

若是齊王地逞能,則齊國的餘威還能暫時鎮住三晉以及燕國,但當齊國連外表的強勢都維持不住之時,則齊國將有亡國之憂啊。

雖然,在寡人看來,齊王地根本就不是一個會退讓的人,但,這個時候,寡人還得給齊王地鼓鼓勁才行。”

說罷,熊槐吩咐道:“傳詔,以三閭大夫屈署爲使前往齊國,一則送上寡人的禮物,恭賀齊王地走上正途,繼續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二則讓齊楚兩國重歸於好。”

“傳詔,立即讓人前往燕國,讓燕國派人來迎女王孫。”

“傳令,通知齊國那邊親近我們的人,鼓動齊王地攻打趙國。”

“傳令給廣信君田文,告訴他,爲了徹底破壞齊趙兩國的關係,請他立即聯繫齊國大臣,鼓動齊王出兵伐趙。”

詔令一下,楚國知北涯與田文立即開始行動起來。

另一邊。

太子橫得知秦國在洛邑城外擊敗齊魏聯軍後,並沒有繼續追擊齊魏兩軍,而是接受了周天子的饋贈後,直接返回秦國了。

見此,太子橫不禁十分遺憾的道:“可惜,父王太謹慎了。若是之前我楚國也出兵伐齊,與秦軍合兵一處,必能大破齊魏聯軍。

然後,我秦楚聯軍直接殺向魏國,逼迫魏國背叛齊國,並比魏國出兵伐齊,然後號召燕趙韓三國也出兵伐齊,如此,大計成矣。

那還會如現在這般,白白的浪費了這個機會。”

不久後,太子橫聽說楚王將送女王孫於燕後,便立即前去拜訪上將軍昭浪。

因太子橫之女將嫁上將軍昭浪表弟燕公子欣,於是,太子橫以商議婚事爲由,頻頻拜訪昭浪。

其後,太子橫與昭浪日漸走進,隨着太子橫與昭浪關係越發密切,太子橫與江淮貴族的關係也得到了極大的和緩。

半月後。

燕國使者宗室大臣公孫操來楚迎接楚女王孫。

熊槐一聽燕國使者來迎,然後算了算時間,發現自己派去燕國的使者,現在應該還沒有抵達燕國薊都,可燕國使者卻到了壽郢。

熊槐沉默了一下,笑道:“看來燕王與寡人想到一塊去了!如此,大事成矣!”

十日後。

楚國以上將軍昭浪爲使,送女王孫於燕,楚燕正式聯姻。

後二十三日,廷理接子病死。

翌日。

熊槐召見羣臣議接替廷理的人選。

大殿中,熊槐依舊越過羣臣,向太子橫詢問道:“太子,廷理一職,不知你以爲何人可以接替?”

早有準備的太子橫,立即拱手道:“父王,廷理左丞申鵠熟知律法,通於刑事,兒臣以爲可任命左丞申鵠接替廷理一職。”

此時,昭雎一聽太子橫舉薦申鵠,臉色微微一變。

這申鵠乃是江漢的大臣,一向跟太子橫走得極近,之前申鵠曾受太子橫指使,出言逼死公子子青之母鄭袖。

有此可見申鵠與太子橫關係之親密。

現在,司馬景缺與太子橫甚是交好,工尹公輸正已經投靠太子橫,大司農丞潘君乃是太子橫的心腹,壽郢守軍主將州侯更是太子橫心腹重臣。

而且,不久前太子橫通過嫁女於燕公子欣一事,籠絡了上將軍昭浪,並緩和了與江淮貴族的關係。

可以說,現在太子橫在朝中的實力已經非常強盛了。

若是現在太子橫再取得廷理這個重臣的位置,那···太子橫還有大王甚至還有楚國,都真的有危險了。

心思百轉千回間,昭雎又見楚王微微頷首,見此,昭雎不等楚王開口,便搶先開口道:“大王,臣以爲廷理左丞不可接任廷理一職。”

熊槐被昭雎搶話後,沉吟了一下,沒有掃昭雎的面子,便看着昭雎問道:“令尹,這是爲何?”

昭雎應道:“大王,之前左丞曾在淮陰君在趙爲質時,進言殺淮陰君之母鄭袖,如此不識大體之人,豈可接任廷理重責!”

此言一出,太子橫瞬間變了臉色。

昭雎太狠了。

開口閉口全是淮陰君,話裡話外都在離間他與江淮貴族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昭雎提起淮陰君來,肯定會讓他父王想起被趙國軟禁而且還斷了一條手臂的子青來,這就是離間他與父王的關係啊。

想着,他看昭雎的目光變得冰冷起來。

另一邊,熊槐聽到昭雎提起子青還有其母鄭袖,心中一冷,然後面無表情的看了臉色很難看的廷理左丞申鵠一眼。

而後,熊槐沉吟了一下,開口問道:“那令尹可有人選?”

昭雎一聽,眼睛餘光瞥了一眼太子橫,然後迎着太子橫冷漠的雙眼,應道:“大王,渤海君令尹趙契輔佐渤海君多年,曾力勸渤海君起兵平亂,有功,可爲廷理。”

太子橫一聽,頓時火冒三丈。

渤海君就是上將軍昭浪,趙契是朝廷派去輔佐昭浪的令尹,之前,趙契雖然與昭浪很不對付,但自從昭浪入朝擔任上將軍後,他們二人的關係就變得融洽起來。

甚至,昭浪爲何獲取父王的信任,還將渤海內事全部交給了令尹趙契處理。

現在,昭雎讓趙契來代替他的人爲廷理,這明顯就是分化他與昭浪的關係。

若是趙契真的頂替了申鵠擔任了廷理,那麼,他幾乎可以預料,他麾下的江漢貴族一定會跟江淮貴族打起來的,然後,他好不容易纔籠絡的江淮貴族,也會再次跟他離心。

這老東西太不是東西了。

太子橫在心中罵了昭雎一聲,同時,內心中也第一次對昭雎動了殺機。

想到這,太子橫立即看了司馬景缺一眼。

景缺看到太子橫看過來,立即會意,然後拱手道:“大王,趙契雖然輔佐渤海君有功,但其從未接觸律法之事,若是貿然提拔爲廷理,臣以爲十分不妥。”

熊槐聞言,沒有直接公佈人選,而是看了一眼羣臣,接着沉吟道:“不知羣臣以爲如何,究竟是應該讓廷理左丞申大夫接替廷理好,還是讓渤海君令尹接替好?”

楚王話音一落,昭雎心中立即一涼。

接着,昭雎的親近之人,紛紛開口應道:“大王,渤海君令尹好。”

與此同時,太子一黨的人也紛紛開口:“大王,廷理左丞便!”

隨着羣臣開口,在屈原等人沒開口的情況下,太子黨立即佔據了上風。

見此,熊槐面無表情的開口道:“善,既然羣臣都以爲廷理左丞便,那就以大夫申鵠接替廷理一職吧!”

大夫申鵠一聽,當即拜謝:“謝大王信任,臣一定竭盡全力爲大王分憂。”

不久,退朝後,羣臣皆走,唯獨昭雎一人呆坐於席上。

良久,枯坐席上的昭雎長嘆一聲,然後強行闖入後宮,找到了正在書房看書的楚王。

接着,侍者皆退後,昭雎朝楚王行大禮,憂慮而迷茫拜道:“大王,臣承蒙大王錯愛,擔任令尹一職多年,臣心中甚是感激,常欲以死相報,不負大王厚恩。

但,而今,臣已老,已經老眼昏花,看不清東西,甚至神思混亂,思慮不清。

臣雖欲效死力,但心中更恐思慮不周,以致上誤國家,下累大王。

而這,正是臣萬死也不願看到的。”

說着,昭雎露出悲痛之色,一雙老眼含着淚看來楚王一眼,然後再拜道:“是故,臣欲請辭,請大王另擇賢良,擔任令尹之職!”

熊槐聞言,腦袋一懵!

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