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

楚國,壽春王宮。

鄧陵光面無表情的稟報道:“大王,探子來報,齊燕魯衛等國二十七萬已經兵圍陶城,而宋國則派大將曹斌率十五萬大軍駐守陶城。

同時,趙魏兩國七萬聯軍,從大梁東進,攻打宋國西北諸城。而宋國則堅壁清野,依託城池,節節抵抗,以拖延趙魏聯軍的步伐。”

熊槐聞言,並沒有太多在意宋國的事情,而是問道:“最近廣信君田文在幹什麼?”

鄧陵光拱手道:“回大王,自從齊國出兵伐宋後,廣信君便開始在壽春城大肆傳播齊國威脅論,說是一旦宋國屈服,那齊國就會聯合各國圍攻我楚國。

並且,廣信君這段時間,還在頻頻遊說令尹、柱國以及太子,試圖說服他們支持出兵救援宋國。

同時,宋國聽說了廣信君的事蹟後,便贈予了廣信君黃金百鎰爲謝,同時派出使者再來我楚國求援。”

熊槐皺眉道:“怎麼?廣信君就只在我楚國散佈齊國威脅論嗎?難道他就沒有去三晉燕國散佈謠言?”

“回大王。”鄧陵光搖了搖頭:“因爲廣信君失去了薛地的財富,所以現在廣信君的聲勢已經大不如前,加上最近廣信君門下食客又增加到近千五百人,所以,廣信君沒錢再大肆傳播謠言了。”

“嗯?”熊槐一怔:“寡人之前可是才送給廣信君萬金,他怎麼這麼快就沒錢了。”

鄧陵光應道:“大王,廣信君之前拿前後,大部分都用來在各國鼓吹大王賢明,以及散佈齊國威脅論上。再加上廣信君爲人奢侈,門客衆多,所以,廣信君早就沒錢了。”

熊槐愣了一下,然後吩咐道:“再給廣信君送去萬金。”

···

不久後,鄧陵光帶着萬金黃金來到田文府上。

“廣信君,最近齊國夥同趙魏燕魯衛邾等國圍攻宋國,這令大王很苦惱。一旦宋國屈服齊國,那齊國的實力範圍就將擴張到淮水北岸。

強大的齊國雄踞淮北,對我楚國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田文一聽,大喜道:“刺史令,難道是大王準備出兵救宋了嗎?”

“不然。”鄧陵光搖頭道:“如今趙魏燕三國全都臣服齊國,與齊國結盟,甚至這次齊國伐宋,燕國還派出兩萬大軍,自帶糧草,千里迢迢的無償幫助齊國伐宋。

如今齊國有這些盟友在,我楚國貿然出兵,勝算太小,大王可不會爲了宋國而犧牲自己的名聲。”

田文一僵。

此時,鄧陵光拱手道:“大王聽說廣信君在魏國有極高的聲望,也在趙國有很多人脈,所以,大王欲請廣信君出面,說服趙魏兩國背棄齊國。

同時,楚王也派人去燕國,讓在燕的谷陽君遊說燕國背棄齊國。

一旦三國背棄齊國,那齊國必定聲勢大衰。”

田文點了點頭,想要答應卻又些爲難的道:“大王的意思,臣已經明白了,但是···這個···”

鄧陵光笑道:“大王也知道廣信君的難意,所以,大王特讓在下來,贈予廣信君萬金。”

田文一聽,立即大喜的應道:“請刺史令回覆大王,還請大王放心,在下一定全力以赴,說服趙魏兩國背棄齊國。”

等鄧陵光一走,田文立即吩咐道:“傳令,立即派人攜帶三千金去齊國,讓齊國大臣遊說暴君田地,就說齊國伐楚伐秦伐趙伐燕伐魏伐宋,已經將天下各國都得罪了一遍,繼續炫耀武力攻伐宋國,對齊國不利,請齊王退兵。”

“諾。”

“傳令,立即派人攜帶五千金去三晉,散佈齊國威脅論,就說齊國迫使宋國屈服後,下一個攻打的目標,不是趙國就是魏國。

還有,讓人遊說趙王魏王,就說齊國這次並沒有真的打算攻打宋國,而是打算借趙魏兩國之力削弱宋國,然後用宋國削弱趙魏兩國。直到最後,齊王會在趙魏宋燕等國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接受宋國臣服,並離間宋國與三晉的關係。”

“諾。”

“傳來,從府中拿出一千金,繼續在壽春城中鼓吹齊國威脅論,遊說大臣贊同出兵救宋。”

“諾。”

不久,熊槐聽說田文不僅派人去三晉散佈謠言,而且還在壽春城中到處散佈齊國威脅論後,愣了愣,然後又沒再管他。

秦國咸陽。

此時,秦王蕩看着自己身前的右丞相司馬錯以及左丞相魏冉道:“之前秦齊兩國聯合伐魏,寡人破安邑取絳都,大敗魏軍,魏國震恐。

但是,寡人辛辛苦苦打趴下的魏國,卻被大戰數月勞而無功的齊國拿走了,寡人恥之。

現在齊國又夥同趙魏燕等國伐宋,無暇顧及魏國,所以,寡人打算再次興兵伐魏,給魏國一個教訓。”

司馬錯與魏冉聞言,異口同聲道:“大王,臣願爲大王分憂。”

秦王蕩點了點頭,然後看着魏冉道:“寡人知道左丞相對魏國比較熟悉,這次出兵伐魏的事情,還是拜託左丞相了。”

“請大王放心,臣一定會爲大王雪恥,給魏國一個教訓。”

楚國壽春城。

這一日,鄧陵光進宮稟報道:“大王,魏國傳來消息,不久前,秦國派丞相魏冉爲將,率十萬大軍攻打魏國。

結果,魏國以實力不足,放棄了河東所有地區,然後退守上黨。

是以,秦國輕取蒲陽等二十三城,並驅趕蒲陽百姓回魏國。”

熊槐一聽這個消息,不禁愣了愣。

他本以爲之前魏國響應齊國伐宋,卻只派出了區區兩萬軍隊,而且將主將倪良留在國中。這是因爲魏國要防備秦國,結果,魏國直接放棄了所有河東的土地。

想着,熊槐令人將地圖展開一看,卻見魏國失去蒲陽等地後,就只剩下上黨一地與秦國接壤了。

而更關鍵的是,上黨之地易守難攻,且還被趙魏韓三國瓜分。

秦國攻上黨一地,必將面對三晉合力。

如此一來,魏國就從秦國的泥潭中抽身而出,暫時再也不用擔心秦國的攻擊了。

想着,熊槐笑道:“好魄力,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雖然魏國失去了整個河東,但也獲得了喘息之機,看來魏國還是有能人的,而且魏王遫也比他爹強多了。”

說罷,熊槐又將目光轉向韓國:“現在秦國已經無法直接進攻魏國,而攻打我楚國以及趙國的道路又太崎嶇,剩下的,秦國就只有韓國這一個目標了。

所以,接下來秦國的所有壓力全都落在韓國身上了,韓國能頂住秦國嗎?”

說着,熊槐吩咐道:“賢卿,多派探子去韓國,接下來,秦國必定會對韓國動手。一旦秦國動手,立即讓我們的人鼓動韓王向齊國求援。”

鄧陵光應道:“是,大王。”

“還有,開始聯繫齊國那邊與我們交好的大臣,一旦韓國求援,立即全力鼓動齊王出兵救韓,讓齊王將秦國出關的唯一通道堵上。”

“唯。”

“此外,傳訊給左徒屈原與廣信君田文,讓他們也聯繫他們在齊國的好友,讓他們遊說齊王,讓齊王對秦國保持警惕。”

“唯。”

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