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

齊國臨淄。

齊王地聽到周最的稟報,大喜道:“陳軫那個老匹夫病死了,這實在太好了,寡人現在又少了一個心腹之患啊。”

笑着,齊王地又問道:“相國,楚國龍舒君現在如何?寡人之前聽說他已經被楚太子引爲上賓了,但又聽說他爲了離間楚王與楚太子,行事十分高調,他可曾泄露身份?”

周最搖頭道:“大王,臣得到消息,龍舒君目前爲止還未泄露身份。”

說着,周最遲疑道:“可能是因爲陳軫病重的緣故,所以之前那段時間,楚國知北涯的探子出現了混亂,這纔沒有發現龍舒君的真實身份。”

齊王地哈哈一笑:“相國說是因爲陳軫的緣故,但寡人看來未必吧。這兩年來,寡人前前後後給龍舒君送去兩萬金,這麼一大筆錢,楚國卻絲毫無知。

由此可見,楚國知北涯也不過如此。”

周最聞言,雖然心知這是楚國壽春遭遇戰亂,又碰上遷都的緣故,但他並沒有反駁,而是敬佩的拱手道:“大王聖明。”

齊王地大笑道:“相國,既然龍舒君身份還未暴露,那稍後相國再給龍舒君送去萬金,讓他加大離間楚王父子的關係,最好讓楚王父子變得跟宋王父子一樣。”

“唯。”

“相國,既然如今各國皆已答應伐宋,而楚國那邊又出現混亂,至此天賜良機,該出兵伐宋了。”

“唯。”

一月後。

楚國壽春,王宮。

新任刺史令鄧陵光稟報道:“大王,齊國急報,不久前,齊王以大將觸子爲將,率二十萬齊軍,以及魯衛等五萬屬國聯軍,興師伐宋。

同時,燕趙魏三國紛紛進行響應。

其中,燕王以大將張魁爲將,率兩萬燕軍南下,自帶糧草,助齊伐宋。而趙王則以大將軍趙袑爲將,率五萬趙軍,出兵伐宋。魏王則以將軍魏齊爲將,率兩萬魏軍攻打宋國。”

“終於輪到宋國了。”熊槐微微一笑,然後開口道:“之前齊國夥同五國伐秦,而後兩次伐魏,一度伐趙,後伐燕,現在又開始出兵伐宋,天下各國,除了韓國,其他國家基本上都被齊王地攻伐了一次,甚至不止一次啊。”

此時,鄧陵光又稟報道:“大王,還有一個消息,齊相周最用自己影響力,已經派人說服二週投靠齊國。

不久前,韓王幾瑟派人向西周公與東周公徵糧,結果,二週自持背後有齊國,因此拒絕了韓王,並驅趕了韓王使者。

韓王得知,大怒,但因爲齊國勢大,不敢公然逼迫二週。”

“嗯?”熊槐一怔,他沒想到韓國與二週也鬧矛盾了。

接着,鄧陵光又道:“大王,最近監視江城子的人發現,江城子得到了一大筆金錢,探子順藤摸瓜,發現資助江城子的人,乃是齊國的人。

所以,臣有理由相信,之前壽春謠言四起,可能也是齊國在背後出力。”

熊槐冷冷一笑:“呵呵!齊王地此刻正在準備率領各國攻打宋國,不來巴結寡人也就罷了,竟然還敢來挑撥寡人。真當寡人老糊塗了,真當寡人是吃素的嗎?豈不聞虎老於威在!”

鄧陵光聞言,只是挺直的站在那裡,並沒有說話。

熊槐噴了齊王地兩句後,見鄧陵光既不符合又不勸阻的站在那一動不動,便意興闌珊的停了下來,然後嘆道:“算了,寡人大度,不跟齊王地計較。”

說罷,熊槐吩咐道:“繼續保持對齊國的關注,至於齊國對我楚國的小動作,暫時不予理會。”

又數日,宋國使者,太子貞之子公子服來。

宮中。

公子服拱手道:“大王,昔日寡君聽說公子富賢,欲重禮聘以爲相,只是正巧遇到公子富成婚,這才耽擱了。

如今公子富已經成婚,也已經安排好封地松陽的事宜,並重新回壽春用事。

是故,敝國欲再提前事,重禮請公子富前往宋國爲相,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熊槐搖了搖頭:“楚宋親近,而公子又是宋夫人的兄長,按說公子親自來請,寡人不應拒絕才是。

但,上次太子來時,寡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只要太子還未即位,只要暗中私通齊國的宋王還在位,那我楚國絕不會干預齊宋之事。”

公子服急道:“大王,如今四國聯軍來襲,寡君已經完全人清了齊國的狼子野心,絕不會再做出向齊國媾和的事情。

而且,寡君已經許諾,只要公子富去了商丘,那宋國必將全部託付家父以及公子富,寡君絕不插手。

請大王明鑑,再續楚宋之好!”

熊槐搖了搖頭。

公子服再道:“大王就算不爲宋國考慮,也請大王爲楚國考慮一二。齊國乃殘暴之國,已經將周圍的所有國家全都打了一遍,就剩下楚宋兩國還沒有臣服。

若是我宋國兵敗國削,淪爲齊國屬國,那下一次,齊國必將再次糾集起七國大軍,圍獵楚國。

彼時,大王還豈能安坐於此。”

熊槐冷笑道:“之前寡人遭到各國三次圍攻,可曾有過任何畏懼,若是齊國敢來,那寡人就與七國聯軍在淮水上再戰一場。”

說着,熊槐揮了揮手:“公子回去吧,寡人信不過那個朝盟夕叛的宋王。”

“···”公子服見狀,最後只能失望的返回宋國了。

宋國。

宋王與太子貞得到楚國不會出兵救援的消息後,全都心中一慌。然後,父子倆相互埋怨了一陣後,又不得不再次面對以齊國爲首的四國大軍。

此時,宋王指着地圖道:“此次四國之兵來,其兵鋒直指我宋國要地陶城。所以,寡人打算將主力聚集在陶城以應敵軍。”

說着,宋王看着太子貞道:“寡人的大軍之前幾經大戰,士卒疲弱,難以守住陶城。是故,寡人覺得應該要從南部調五萬大軍前往陶城駐守。”

太子貞看了看地圖,陶城北部是魏國,東部不遠處便是齊國,乃是宋國戰略要地,也是宋國最富庶的地方。

一旦陶城失守,那麼四國聯軍將會直接揮師南下威脅都城商丘。

雖然陶城對宋國重要,但是如果他派去陶城的五萬大軍被他父王吞了,那他必將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想着,太子貞立即開口道:“五萬大軍太少,我決定最起碼需要從南部調十萬大軍去陶城。”

宋王一聽太子貞不惜血本也要守住陶城,除了難以置信外,更多的是有一些感動,有一些激動,看着太子貞笑道:“太子此言當真?”

太子貞點頭道:“當真,不過,防守陶城的將領,需要是我宋國首屈一指的大將臧子。”

宋王一聽太子貞舉薦他的黨羽臧子,頓時臉色一沉:“不行,臧子乃我宋國首屈一指的大將,需要坐鎮商丘總攬大局。至於陶城,我宋國大將曹斌可守。”

“曹斌不行。”

“臧子更不行。”

“如果臧子不守陶城,那南方大軍就不會北上。”

宋王大怒:“宋國戰敗,對太子你有什麼好處?”

太子貞:“···”

宋王見太子貞不出聲,怒道:“若是南方的大軍不來,那寡人將割北部東部包括陶城在內的三百里地給齊國,以向齊國求和。”

太子貞大怒道:“若是如此,那我將率領治下之臣民投靠楚國,願爲楚國之封君。”

宋王一僵:“逆子···”

太子貞看着宋王默不作聲。

父子二人僵持了一陣後,最後宋王妥協,以彭城爲代價,換取太子貞麾下的五萬大軍北上。

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八百章 退意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八百章 退意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