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

同樣也是在二月初一這一天。

趙國也在舉行大朝議。

趙國王宮大殿。

年僅十六的趙王何在羣臣的注視下,嚴格按照趙王的禮節,不快不慢一板一眼的從殿外走進殿中,然後在羣臣的尊重、輕視、蔑視、敵視中,面無表情的穿過羣臣中間的空地,登上臺階,最後坐在王位上。

此時,羣臣最前列,相國肥義的對面,國尉趙成的身側,公子章先是滿臉慾望的看了一眼王位,然後又用仇視的目光看了一眼趙王何,最後在不甘與落寞中,與羣臣一同行禮道:“拜見大王!”

就在行禮過程中,公子章忽然嘴角一抽,而後行禮的動作比其他大臣慢了半分。

雖然殿中的其他人並沒有發現公子章的不妥,但是,公子章明顯遲緩的動作,卻全部落在王位上的趙王何眼中,以及早就隱藏在大殿側邊簾子後面的趙主父眼中。

趙王何只是用餘光瞥了一眼公子章,然後熟視無睹、面色不變的移開目光。

可是趙主父此時卻在簾後十分關切的看着公子章。

之前,六國伐秦之戰中,爲了儘快攻克絳城,公子章代父衝鋒,力戰奪城,身受數創。

而後,公子章的傷勢纔沒好多久,又在攻打齊國高唐的戰事中身先士卒,並再次負傷。

本來,趙主父今日見公子章上朝,以爲公子章的傷勢已經好了,但現在,他從公子章蒼白的臉色中,卻知道公子章的傷勢還沒好。

其他人不知道公子章爲何遲緩,但他心中明白,公子章不是有意的,而是身上的傷勢還沒好。

此時,趙主父看着公子章蒼白的臉,心中剛剛纔因爲公子章對趙王何無禮而生出的不悅,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唉~~”趙主父長長一嘆。

此時,他看着公子章俊秀而蒼白的臉,情不自禁的想起公子章的母親韓王后來。

當初,他十五歲即位,內有趙成等人的虎視眈眈,外有五國來襲,趙國危難之際,正是韓王后的韓王父親與太子哥哥親自率軍來援,並鼎力支持,這才解決了趙國的內外危機。

等到他行冠禮後,他還沒來得及親政,就派人去韓國迎親。

而婚後,他與韓王后也是極爲恩愛,但不幸韓王后生下一子兩女後,沒幾年就病死了。

此時,趙主父看着公子章的臉,似乎從公子章的眉目中,看到了韓王后的影子。

而公子章蒼白的臉,更讓他想起了公子章的悲慘際遇。

之前,他強力推動胡服騎射的時候,因國中不穩,所以他將年僅十歲的公子章託付了大將軍牛翦。

而公子章十六歲的時候,便跟着他攻打中山國,並立下赫赫戰功。

不久前的伐秦伐齊之戰中,公子章又立下大量功勳······

此時,趙主父立於簾子之後,看着帶着恨意與不岔向趙王何行禮的公子章,看着身爲兄長卻需要向弟弟行禮的公子章,心中頓時充滿了憐惜、不忍、心痛與虧欠。

公子章乃是嫡長子,容貌俊秀,身強力壯,熟知兵事,深的羣臣之望,又屢立功勳。

如此多的優點,這正是完美的太子以及趙王人選啊。

當時自己是如何的昏頭,纔會廢長子公子章而立次子趙何爲王的呢?

想着,趙主父都有些不忍去看公子章了。

另一邊,羣臣行禮之後,趙王何只是淡然的虛看羣臣,然後一本正經應道:“免禮。”

說完,趙王何立即將目光投向相國肥義。

此時他才年僅十六,未行冠禮,是沒有行使趙王大權的權力的,現在趙國的大權依舊還在他的父王趙主父手中,若是他父王出征在外,則他的老師,負責監國的相國肥義,將會接過趙國的內政外交大權。

所以,他雖然坐在王位上,但是沒有任何權力,父王不在此處,那主持國事的全都是相國肥義。

臺下,羣臣之首的肥義一見趙王何看過來,立即拱手道:“大王······”

朝後。

趙主父招來相國肥義,遲疑了許久,最後終究是對公子章的憐愛與虧欠壓倒了理智。

於是,趙主父期待的看着肥義道:“相國,公子章身爲嫡長子,且屢建功勳,理應重賞。

是故,寡人打算分代地、北地以及中山地等三地另立東趙國,然後讓公子章做東趙國的大王。而趙王何統領邯鄲晉陽等趙國故地,做西趙王。

如此,寡人的···”

說着,趙主父見肥義臉色飛快的冷淡了下去,心中立即底氣不足,只得斷斷續續的將自己心中的想法道出:“寡人的兩個···兒子都能···稱王···相國以爲···如何?”

肥義聞言,強硬拒絕道:“主父,臣聞之,昔日周室之所以有天下也······”

趙主父在肥義那裡碰壁之後,在肥義的強烈抵制下,無可奈何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下詔封公子章爲代君。

不久後。

在書房讀書的趙王何聽到自己的父王也就是趙主父,正式下詔將公子章經營多年的代地封給公子章,並封公子章爲代君時,頓時不寒而慄,甚至連身上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他忘不了,當他母后病死,他被封爲太子後,身爲兄長的公子章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還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他,並從此與他決裂,再也不曾說一句話。

他也忘不了,當他即位爲王后,那雙仇恨的眼睛,漸漸變得冰冷起來,如同一條隱藏在暗中毒蛇,隨時都會從背後竄出咬他一口。。

他更忘不了,隨着公子章立下的功勳越來越多,公子章那想要除他而後快的眼神,已經漸漸變得不加掩飾了。此時,已經羽翼豐滿的公子章,如同一隻洪荒猛獸一般,隨時都會將他整個吞噬。

以前,公子章在人前還會稍稍隱藏自己的慾望,而現在,公子章已經完全不掩飾了。就在剛剛,公子章在大朝議上,甚至都不想對他這個趙王行禮。

可以說,公子章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了。

可就這,父王竟然視而不見,而且還將代地封給了公子章。

想着,趙王何心中悲痛莫名。

代地對公子章而言意義非常,公子章十歲的時候,就去了代地。而當時鎮守代地的大將軍牛翦,還是公子章的老師。

而且,公子章十六歲便在牛翦麾下爲將,並率代地之兵攻打中山,期間多有功勳,代地百姓多爲敬服,軍中將士信服。

而現在,公子章成爲代君,加上大將軍牛翦鎮守中山。

一旦公子章起事,那現在手中沒有一兵一卒,且朝中只能依靠老師肥義的他,那什麼抵抗公子章。

不僅如此,公子章還有嫡長子的優勢,在朝中多有擁戴者。

甚至,韓王幾瑟是公子章的表兄弟,當初韓王幾瑟在邯鄲做人質時,二人關係就異常親密。還有,公子章的親妹妹乃是楚國公子子青的夫人,公子子青與公子章關係也很親密。

一旦公子章與楚韓兩國搭上線,那後果不堪設想。

是以,父王在這個將代地封給公子章,這讓他這個趙王如何自處?

想着,趙王何緊緊的皺起眉頭,然後用手重重的按了按眉心,心力交瘁的長嘆一聲:“唉,天不假年,寡人現在才十六啊!若是寡人現在已經行冠禮,已經親政,那寡人也不會如此被動,也不會一點辦法都沒有,也不會什麼都做不了。

嗚呼哀哉,時局之艱,以至於斯,且爲之奈何?”

十幾個呼吸後,趙王何漸漸收斂住思緒,然後再次拿起書冊,面色平靜的讀起書來。

現在的趙王何,已經絲毫看不出他方纔的愁苦之色。

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八百章 退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四百章 往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