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

熊槐一聽太子橫要推薦州侯爲將,心中不禁微微一失神。

接着,等熊槐反應過來,他先看了一眼同樣震驚失神的看着太子橫的羣臣,接着又用好奇狐疑的目光看向太子橫。

而此時,太子橫察覺到羣臣異樣的眼光,又見自己的父王用探尋的眼光看過來。

對此,他面色絲毫不變,只是用探尋的目光回望坐在王位上父王。

雖然壽郢守軍的兵權他想要,但他更想要的卻是父王的態度。

之前,父王總是對自己說他老了,他身體不行了,他行將就木了等等。

而之前宋夫人懷孕的消息,卻是明白無誤的告訴自己,父王身體好得很,不僅好得很,而且比自己的身體還好。

所以,兵權他雖然想要,但他更想要知道父王內心的真實想法。

父王是不是真的覺得自己老了,並打算交出權力了?

亦或者說,父王其實是另有打算!

而這纔是對他最重要的東西。

另一邊,熊槐見太子橫在自己的注視下不僅沒有半點退縮,反而還敢跟自己對視。

見此,熊槐不僅微微一怔。

他發現太子橫變了。

以前的太子橫微微有些發福,看上去威嚴有些短缺,跟他說也感覺到有些小心翼翼,無論是在面對自己這個父王的時候,還是面對羣臣的時候,全都有些軟弱。

但是,大病初癒的太子橫,看上去有些消瘦,可這卻並不讓人覺得這是病態的瘦弱,反而給人一種精悍之感,而且已經有了許多銳氣。

以前的太子橫,每次看他這個父王的眼神,有些孺慕也有些懼怕。

但現在,他卻沒有從太子橫的眼中看到哪怕一丁點的懼怕,有的卻是滿滿的堅定。

要知道,以前的太子橫,極少在朝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一直都是附議居多。

但是,今天,太子不僅第一次發出了與所有人全都不同的看法,而且他還主要提出要兵權了。

太子橫竟然要兵權了,而且還是守衛壽郢的兵權。

這對其他人而言,這只是一塊跳板,但對太子而言,這卻很敏感,尤其是不久前被楚王痛罵毆打的情況下。

即便是這樣,太子橫還是開口要了兵權。

太子橫變了。

熊槐不知道太子橫在這個短短几天裡發生了什麼,以致讓他覺得太子橫換了一個人一般,似乎變得有了一些君王該有的樣子了。

不過,如此衝動直接的君王,也僅僅只是有了君王之氣概,卻沒有君王之智慧。

現在的太子橫,依然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熊槐注視太子橫許久,在大殿中空氣將要凝固的時候,突然笑了笑:“太子所言甚合寡人之意。”

說罷,熊槐立即看向羣臣中間邊緣地方的州侯道:“州侯。”

州侯立即從席上站起來,然後走到大殿中間行禮道:“臣在!”

熊槐笑道:“既然太子舉薦你,那守衛壽郢的兩萬大軍,寡人就交給卿了,希望卿不要讓寡人失望。”

州侯趕緊應道:“謝大王信任,臣必不負大王所託。”

與此同時,太子橫聽到父王答應自己請求的話,並當場任命州侯爲將後,心中情不自禁的泛出陣陣感動。

“父王將守衛壽郢的軍隊交給了我,這交出的不是軍隊,而是父王的安危與信任啊!”

“看來父王真的是覺得自己老了,真的打算要將楚國託付於我了,所以不僅讓我監國,而且還將壽郢的守軍也交給了我!”

“父王還是寵愛我的!”

想着,太子橫眼睛一陣模糊,然後立即低下頭,沒讓任何人察覺他此時的情緒。

與此同時,無論是昭景屈三族的大臣,還是江淮的貴族,見楚王將壽郢守軍交給了太子,他們心中全都無話可說。

不過,殿中大部分的羣臣,也從最近楚王的一系列動作中,已經清晰的感覺到。無論是之前楚王深居後宮,並讓太子監國,還是現在交給太子軍隊。無不在說明楚王已經開始放權,並着力培養太子了。

想到這,羣臣看向太子橫的目光頓時變了。

另一邊,熊槐宣佈完守軍主將後,微微等了一下,見羣臣全都偃旗息鼓,沒有任何反對聲音。

見此,熊槐便開口道:“諸卿可還有事要稟報寡人?”

說着,熊槐等了兩個呼吸,見羣臣無人開口,正欲宣佈退朝。

此時,太子橫的聲音再次從殿中響起。

“父王,兒臣有事要說!”

熊槐微微一怔。

今天的太子究竟是怎麼了,不僅第一次開口要兵權,而且還第一次主動開口說事了。

今天的太子橫與以前的他可是完全不同啊!

心裡雖然奇怪,但熊槐還是飛快的應道:“太子要說何事?”

“父王。”太子橫拱手道:“雖然我楚國已經都城從郢都遷到壽郢,但是目前留在壽郢的貴族百姓依然極多,這對郢都極爲不便。而且,郢都西接巴蜀,北靠秦韓,乃是戰略要地。

是故,兒臣以爲,爲了穩定郢都,爲了防備秦韓兩國,郢都那邊理應有一位重臣駐守。”

“郢都!”熊槐看着太子橫心中一沉,現在太子橫不僅想要壽郢的守軍,而且還想要郢都。

“這該怎麼辦?”

熊槐在心中默默一問,然後又自問自答道:“當然是成全他了。”

想着,熊槐立即點頭道:“嗯!太子所言極是,郢都那邊的確需要一個重臣前去鎮守。”

說着,熊槐問道:“不知太子心中可有人選。”

“父王。”太子橫立即拱手道:“兒臣以爲將軍景陽鎮守江東多年,而江東絲毫不見動亂,由此可見,將軍景陽不僅精通兵事,而且也熟知政事。

是故,兒臣願舉薦將軍景陽鎮守郢都。”

“景陽!”熊槐輕輕嘀咕了一聲。

州侯是太子的心腹,而景陽則是太子的好友。

若是他同意太子橫的請求,那郢都與壽郢就全部留在太子橫手中了。

不過,江東距離壽縣也太近了,而且江東常年駐紮着三萬楚軍,並且還有兩百餘萬百姓,頃刻間便可聚集數十萬大軍,乃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地方。

之前他本來也有意將景陽從江東調走,現在太子橫的請求,卻是正中下懷。

想着,熊槐略一沉吟,便點頭道:“善,準太子所奏。”

“傳詔:令將軍景陽立即與副將交接,然後前往郢都鎮守。”

太子橫一聽父王再次同意了自己的請求,心中大鬆。

此時,熊槐沉吟道:“江東越人復國之心不死,若是沒有重將坐鎮江東,寡人擔心江東可能會有反覆。”

說着,熊槐立即下詔道:“傳召給將軍莊蹻,讓他立即將軍隊交給副將,然後前往江東鎮守。”

說着,熊槐又看着襄成君疾道:“襄成君,方城乃是我楚國最重要的防線,卿既然與韓王交好,那鎮守方城的重任,寡人也一併託付於卿了。

稍後,卿出使韓國後,不必返回壽郢回覆,直接去方城上任吧。”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