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

不久後,太子橫帶着滿滿的感動與自責離開王宮,正當他將要上車返回自己在壽縣的太子府時,昭雎悄然出現在遠處。

“老臣見過太子。”

太子橫聞言轉頭一看,見是令尹昭雎,不禁一驚。

朝議早就結束了,而他剛剛在宮中可是與父王說了很久的話,按理來說此刻昭雎早就回去了,不想,他現在竟在宮外見到了昭雎。

昭雎是在等他。

想着,太子橫立即拱手道:“令尹可是有何指教?”

“不敢。”昭雎看了太子橫一眼,見太子橫面有悲色,以爲太子橫已經在楚王的逼迫下屈服,答應贊同遷都壽縣了。

見此,昭雎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然後搖頭道:“剛剛下朝,臣的門客有事,提前將臣的馬車開回去了。此刻老臣無車返回住所,是以想借借一借太子的順風車。”

太子橫立即明白過來,昭雎又話想要私下跟自己說。

想着,太子橫立即笑道:“能與賢者同乘,這是橫的榮幸,令尹請。”

“太子請。”

車上。

昭雎看着太子橫沉默了一下,忽然臉上露出一陣悲色,然後長長的嘆一口氣。

“唉~~”

太子橫皺起眉頭,遲疑的道:“令尹何故發出悲嘆,是橫有什麼做錯的地方嗎?還是令尹有什麼爲難的地方?”

“非也!”昭雎搖頭道:“老臣之所以哀嘆,這並非是爲太子哀嘆,也非爲老臣自己哀嘆,老臣這是楚國的未來而哀嘆啊!”

“爲楚國的未來哀嘆?”太子橫一怔,詫異的道:“令尹爲何如此,如今我楚國內亂已平,外患未興,國家欣欣向榮,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勢。

而令尹你不以爲喜,反以爲憂,這是何故?”

“爲大王遷都壽縣的事情!”昭雎一開口,然後見太子橫眼中頓時露出不快,見此,他心中便知太子橫已經被楚王說服。

於是,他沒有給太子橫開口的機會,立即接着道:“太子,不知你以爲我楚國江漢與江淮兩大地區,那個地區的實力更強大。”

太子橫一陣,想了想,應道:“應該是江漢地區實力更強一些。”

“不錯,老臣也是這樣認爲。”昭雎點了點頭,接着道:“江漢實力本來就強,之前陳蔡淪陷,淪爲焦土,不久前江淮又發生動亂,叛軍肆虐江淮。經此兩聲,老臣以爲江淮的實力已經遠不如江漢了,不知太子以爲然否!”

“令尹說的是。”太子橫確認道。

昭雎又問道:“老臣還有一問,不知太子以爲,太子與大王相比,孰賢?”

太子橫一聽昭雎將自己與父王相比,心中一突,本以爲昭雎是在羞辱他,立即轉頭向昭雎看去。

只是,他一見昭雎肅然擔憂地老臉,心中的不滿頓時消散。

看樣子,昭雎這不是消遣他,而是真的在問他。

想着,太子橫沉默了一下,應道:“父王賢明,功蓋莊王,我不如遠矣。”

“不錯,老臣也是這麼想的。”昭雎不顧太子橫難看的臉色,再次問道:“不知太子以爲,自己與大王比,德行威望,孰高?”

“我不如父王遠矣。”

“善哉,老臣也是這麼認爲的。”昭雎見太子橫深深的被自己打擊道了,便嘆道:“太子,老臣本來就知道太子你在各方面全都不如大王,但老臣之所以這麼問,那是因爲老臣要提醒太子。

即便賢如大王,德高如大王,威重如大王,尚且還發生了江淮百餘家貴族起兵謀反的事情。

將來,大王不幸,太子你即位,而你在賢明、德行、威望上全都不如大王,一旦實力遠勝於江淮的江漢地區反了,那太子你如何平叛?

江漢勝於江淮,江漢貴族實力同樣也遠勝江淮,江漢之地利同樣也遠勝江淮,一旦江漢貴族皆反,那太子你如何自處?”

“嘶~~”太子橫聞言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他剛剛被自己父王的霸氣抱負所感染,自以爲遷都壽縣後,天下十有八九就落在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孫手中,但完全沒想過,他能不能鎮住羣臣的問題。

現在父王才提出遷都壽縣,楚國最強大的昭景屈三族就全部開口反對,其他朝中大臣也反對,軍中將校也不願遷都,江淮貴族同樣也不想。

現在,憑他父王的神威,即便強行遷都壽縣也沒人敢說什麼。

可是,等父王不幸,以他的區區威望,能鎮住那些不滿的羣臣貴族嗎?

太子橫捫心自問,然後立即給了出答案。

不能!

一想到江漢皆反的情況,太子橫瞬間臉色一白。

此時,昭雎見太子橫變了臉色,立即接着道:“當年,六國第一次伐楚,在我楚國與六國相持期間,我楚國還未露出頹勢,召陵君他們三個封君就敢反叛作亂,拜太子之弟子蘭爲王,然後引聯軍入楚。

那一戰,我楚軍在淅水慘敗,漢中上庸全部淪陷,漢北淪爲焦土。”

說着,昭雎看向太子橫道:“此事太子也是經歷過的,甚至太子胞弟子蘭也因此而死。”

太子橫聽着,頓時露出悲色:“不錯,不僅子蘭因此而死,甚至母后也爲此鬱鬱寡歡而死。”

“嗯。”昭雎輕輕應了一聲,然後問道:“太子,如今公子子青在外,甚至不久前江淮叛逆遙尊子青爲王時,趙國還趁機將子青軟禁,試圖趁機要挾我楚國。

臣要問的是,一旦江漢反,江漢貴族請公子子青回國,並趁機引三晉乃至齊秦干預楚國內亂。

不知太子有何策略可以應對這種內外危局?

老臣擔心不是太子你或者公子子青不能消滅對方,而是擔心太子你與公子子青二人相持,然後莫大的楚國如同三晉二週一般,國家分裂,強勢不再啊!”

太子橫瞬間面無血色,方寸大亂,亂間,太子橫突然瞥見面前的昭雎,立即拜倒:“請令尹教我。”

“呵呵。”昭雎笑着搖頭道:“老臣聽說,即便是神靈,也只能知曉接下來一年之內要發生的事情。老臣朽將就木,又如何能在此時拿出辦法呢!”

“這···”太子橫一屁股坐在車席上,慌亂而不知所措。

此時,昭雎拱手道:“太子,老臣言盡於此,還望太子好自爲之,不可自負。”

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四百章 往燕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