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

熊槐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道:“孟子乃是當世宗師,那裡是我楚國發出邀請,他就會來楚國的。”

熊槐沒有說出口的是,接下很長一段時間,楚國將會爲滅亡越國做準備,而不再與諸侯爭霸。

爲了這一目標,同樣爲了消除其他各國的戒心,熊槐打算在自己積蓄實力的時候,對外打出墨家非攻的幌子,對內打出兼愛的旗子,逐步解決楚國的野人問題。

孟子提出的愛有差等,雖然更符合實際情況,但是卻並不適合即將變革的楚國。

如果解決了野人問題,接下來那就是對外戰爭。

儒家的那一套,相對於目前的形勢來說,並不能充分挖掘國家的戰爭潛力,只能暫時捨棄。

所以,若是誠心誠意的邀請孟子來楚,而後孟子見被自己狂噴的墨家禽獸都上位了,自己的思想卻依舊不受重用,然後呆上個三五個月,就離開楚國,那他楚王可能就和現在的魏王一樣名傳天下,被孟子噴得一無是處。

君不見,後世關於魏襄王的傳說,流傳最廣的就是孟子所噴:望之不似人君。

想到這,熊槐打了一個寒磣,搖了搖頭,接着道:

“寡人只是認爲孟子說的這一句話說的很對:天下惡呼定,定於一,兩位賢卿以爲如何。”

昭雎和陳軫心中瞭然,這是楚王在吐露自己接下來的戰略目標,以及未來楚國的戰略走向。

越國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在未來,楚國將不會參與霸業,因爲楚國已經看不上霸業了。

昭雎與陳軫又對視一眼,有種心有榮焉之感。

楚王表露志向,只有兩個人聽到了,自己就是其中一個。

昭雎陳軫拜道:“大王英明。”

熊槐見昭雎陳軫俯首下拜,心滿意足之餘,心中還有一個遺憾。

那就是在滅越之後,楚國的戰略目標轉向哪裡。

遠交近攻沒錯,但是除楚國之外的秦齊魏三個大國都在楚國邊上,楚國應該攻擊哪一個?

這大概就是選擇太多的煩惱吧,似乎選誰都對,又好像選誰都錯。

國家戰略目標總不可能抓鬮抓一個吧!

熊槐搖了搖頭,想的太遠了,現在還是先解決越國。

“賢卿,解除警戒。”熊槐對陳軫道。

陳軫應道:“唯。”

此時,負責監視秦韓聯軍的偏將昭應已經在外側等候許久,見楚王親衛解除警戒,立即快步走向楚王大營。

“末將孫靜拜見大王。”孫靜進來後,行禮道。

“可是秦韓兩國有何異常?”熊槐問道。

孫靜道:“大王,斥候回報,不久前有一輛打着韓王使者的車子進入韓軍大營,而後韓營出現異動,其後,韓王使者的離開韓營,向我楚營而來。”

“向楚營而來!”陳軫一驚,隨後喜道:“恭喜大王,看來齊國戰敗的消息傳到韓國,韓王終於頂不住,要向我楚國求和,打算退兵了。”

熊槐道:“如果韓國求和,那麼想必秦國離退兵之日也不遠了。”

接着,熊槐對孫靜道:“孫將軍,密切監視秦軍大營。”

“唯。”孫靜行了一禮,而後退了出去。

就在熊槐等候韓國使者到來的時候,上官大夫快步走進來,急道:“大王,微臣留在韓國的隨從剛剛傳回急報,韓王不久前病死,韓國太子倉已經即位。”

“什麼?”熊槐眼中露出震驚之色。

韓國大軍在外,韓王去世太子新立,韓國的局勢可謂危險萬分。

要不是現在各國全都在交戰中,以韓國的這種情況,鐵定要吃一個大虧。

陳軫喜道:“大王,韓王新喪,這對我楚國的計劃是一個好消息,韓國已入甕中。”

熊槐深以爲然,如果剛剛聽說韓國使者的消息,還只有七分把握,那麼現在,熊槐已經肯定,韓國是來投誠的。

陳軫建議道:“大王,韓國新君即位,他對我楚國的仇恨,遠遠不如先韓王,韓國更加容易爭取了。”

“偷襲我楚國一事,不可不嚴懲,我們可以重罰韓國財物,但是不向韓國割地,使韓國不至於弱小。另通過趙魏逼迫韓國,令韓國出兵伐秦。”

“天下最令人痛恨的,莫過於來自盟友的背叛。韓國反戈一擊,秦國無論是爲了再次拉攏韓國,還是爲了教訓韓國,都會出兵伐韓。到時我楚國出兵救韓,韓國將不得不依靠我楚國。”

熊槐點點頭。

不久,侍從稟報道:“大王,韓國使者張翠來訪。”

熊槐嘴角一笑,道:“傳韓使進來。”

“唯。”

張翠進入帳中,氣度從容,不急不緩行禮道:“外臣張翠拜見楚王。”

熊槐眼中冒着寒光,目光緊盯張翠,怒道:“寡人不久前派重臣前往韓國,願意用五座城池換取韓國退兵,但是卻遭到韓王的拒絕,現在韓王派你來,是打算向我楚國宣佈國戰嗎?如果真是如此,那麼請你就免開尊口,寡人在陳地的五十萬大軍已經準備好了。”

張翠聞言答道:“回大王話,這件事情並不是這樣,我韓國之前不答應貴國用城池換取兩國講和,是因爲楚國大而韓國小,天下只聽說過小國侍奉大國,卻從來沒有大國無故向小國送禮的道理,這就是楚國無禮於韓。”

“楚國送給敝國五座城池,我韓國上下全都驚慌失措,知道肯定是韓國惹怒了大王,我國羣臣都在想着如何平息大王的怒火,又怎麼敢接受大王的饋贈呢?”

上官大夫冷笑道:“原來如此,只是本次我楚國五十萬大軍前去韓國送禮,不知貴國願意接受與否?”

張翠答道:“鄙王聽說貴國送禮,一時忙於準備迎接貴國大軍,竟忽略了自身,以至不擦之下,辛勞長辭。敝國百姓聽說大王爲國而死,心憐寡君,已經自發聚集百萬百姓,隨時準備迎接貴國大軍到來,進行勞軍。”

張翠不卑不亢,言語中柔中帶剛。

熊槐見佔不到便宜,故作大驚道:“難道韓王病死了?”

張翠一臉哀傷道:“回大王,敝國不幸,已立新君。”

熊槐嘆氣道:“回想昔日五國伐秦,寡人慾韓王約爲兄弟,一同討伐暴秦,不想今日韓王竟早早辭世,寡人哀之。”

張翠拜謝道:“臣代表韓國謝大王。”

熊槐接着道:“常言道:不能因爲別國國君新喪,而妄加刀兵,不能因爲別國發生饑荒,而車馬勞頓,寡人願聽之。”

一聽楚王因爲韓王之死,願意放棄攻打韓國,張翠心中疑惑。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