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

壽縣外的戰事徹底平定之後,接着,熊槐與令尹昭雎坐鎮壽縣,以柱國唐昧爲將,率十萬大軍前往廣陵平叛,以司馬景缺爲將,率十萬大軍前去攻打盤踞在淮陰的叛軍,以司敗司馬翦爲將,率十萬大軍前去攻打叛亂的貴族的封地。

另一邊,齊國臨淄。

自田甲劫持齊王地已經過去了三天,這三天裡,田甲一面拉攏田氏宗親,一面驅逐各國來賓,其中,重點就是稷下學宮的各國諸子。

但···

因爲田甲率領齊軍少有勝績,甚至還被楚國俘虜了兩次,導致田甲威望嚴重不足,加上孟嘗君田文因田甲而出走,諸多田氏宗親不僅沒有理會田甲的拉攏,反而在一邊看田甲的笑話。

而田甲驅逐各國來賓的行動,因爲學宮諸子地位甚高,大部分的貴族子弟,包括田氏子弟都是諸子的學生。是以,田甲驅逐諸子的命令,到了稷下學宮便了無聲息沒有下文,甚至他親自帶兵去學宮,也往往因找不到人而不了了之。

而他緊緊能驅逐的,只有住在臨淄賓館在各貴族府上游走的說客策士。

更不妙的是,田甲挾持齊王三天,每天召開朝議而大部分羣臣不到,只剩下田甲與齊王地在議事大殿中大眼瞪小眼。而頒佈的政令出了王宮就石沉大海再無下文,是以,就在田甲挾持齊王的第二天,他就失去了對臨淄的控制。

而臨淄失控後,大量的遊俠、勇士、強人全都冒了出來,一時間,臨淄大亂。

就在第三天夜裡,稷下學宮的王蠋悄悄來到齊國宗室大夫陳舉的府上。

“蠋子何來?”陳舉有些疑惑的看着王蠋。

這兩天,雖然田甲到處派人抓捕驅逐外國來賓,甚至連稷下學宮的諸子也不例外,而他這兩天也有不少各國來賓投奔他,被他藏匿在府上。

可是,他知道,王蠋雖然也是學宮的,但並外國人,而是齊國本土的大賢,並不在田甲的驅逐名單裡。

所以,王蠋完全不用擔心田甲的驅逐與迫害。

“大夫,在下此來,乃是爲大王而來,爲齊國而來,爲社稷而來,請大夫出手拯救大王還有齊國社稷。”

“···”陳舉一怔,沉默了一下,然後詫異的看着王蠋道:“先生走錯地方了吧,在下何德何能,能拯救齊國?”

王蠋目不轉睛的看着陳舉道:“就憑大夫昨夜接納宋子唐子,並在今日白天送他們出城避禍。”

陳舉怔怔地看着王蠋,漠然不語。

此時,王蠋開口道:“自從田甲作亂爲禍以來,雖然田氏宗親並沒有依附田甲,跟他共同作亂,但是,面對田甲驅逐各國來賓一事,大部分的田氏宗親都在推波助瀾。因爲他們以爲是各國來賓影響了他們的權勢,影響了他們的地位。

所以,在下以及學宮的諸子,全都以爲此時想要讓他們出面平定田甲之禍,那是不可能的。”

陳舉聞言點了點頭,自齊威王中期開始,田氏宗親屢屢遭到齊王的打擊,田氏宗親實力大減。

想當年,即使是齊威王拜孫臏爲師,請孫臏做主將,但都被孫臏拒絕了,甘願坐在車中充當軍師。

而現在呢?

聲子加上觸子,已經連續有兩代主將並非出自田氏了。

要知道,之前齊國的兵權一直都在田氏手中,連賢如孫臏而且還跟王室沾親帶故的他,都不敢貿然去碰兵權啊!

所以,齊國現在的這種情況,對田氏而言,是十分危險的。

田甲作亂,雖然田氏沒有多少人蔘與,但是許多人也樂見其成,打算用田甲給齊王一個教訓。

這種情況下,想要讓田氏的人出面平定亂局,顯然是十分困難的。

王蠋見陳舉點頭,便接着道:“而大夫則不然,這兩日來,大夫多次庇護來自各國的來賓,甚至還庇護田甲點名想要抓捕的人,所以,在下知道,大夫心中是以齊國爲重的,並不排擠各國來賓,也不視各國來賓爲威脅,也跟田甲不是一丘之貉。

是故,在下以爲,羣臣之中,能平定田甲之亂的人,那就只有大夫了。”

陳舉長嘆道:“田甲禍亂國家,在下也心急如焚,恨不得提三尺利劍,殺田甲而後快。可是,田甲深居宮中,不僅抓了大王太子,而且還有三千甲士爲爪牙。

而舉不過是平平常常的一個大夫,家中奴僕不過百餘人,更無一個用事,雖有心平亂但實在無力啊!”

“不然。”王蠋見陳舉不再拒絕,立即開口道:“若是前天或者昨日,大夫或許沒辦法,現在卻不一樣了。

田甲爲禍臨淄,臨淄人人自危,田甲口口聲聲說是爲了齊國以及田氏,但是他卻將齊國搞得烏煙瘴氣,而且連田氏的人都不親近他,甚至連丞相田文都被迫出走了。

田甲接連三日召開朝議,可是去宮中議事的人卻寥寥無幾,甚至到了今天,除了田甲這幾日任命的大臣,已經沒有其他大臣去上朝了。

由此可見,田甲已經衆叛親離。”

王蠋快速說着,喘了一口氣,又道:“算算時間,去楚國支援楚國叛軍的大軍,現在大概也快返回臨淄,而田甲手中只有區區的三千士卒加數千地痞流氓,不說十五萬大軍,哪怕就是回來一萬大軍,也足以消滅田甲了。

所以,在下觀之,前兩日叛軍還到處在城中抓人,而今日叛軍卻甚少離開王城軍營,就是出於對齊軍的恐懼啊。”

陳舉聞言,皺眉道:“先生,既如此,咱們何不等上一兩日,等大軍歸來,田甲之亂不久輕易平定了嗎?”

“不。”王蠋連忙搖頭道:“大夫,以我觀之,田甲恐怕是瘋了。要是等到大軍歸來,我擔心田甲會狗急跳牆,對大王不利。

現在大王還有太子俱在田甲手中,一旦田甲來個玉石俱焚,那咱們齊國就危險了。”

“這···”陳舉皺起眉頭。

王蠋跟着皺眉道:“大夫,在下聽說了,丞相田文離開臨淄後,一路直奔魏國,而不是去了薛地。魏國元氣大傷,急需補充實力,趙國籠絡魏韓燕宋,其勢已成。

一旦大王不幸,在下擔心五國會借孟嘗君的名義,打着新君不是合法繼承人的旗號,然後入侵我齊國,另立新君。

若是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麼就算是太子即位,那也無法穩住我齊國。

此時此刻,我齊國萬萬離不得大王啊!”

陳舉腦海中一浮現五國入侵齊國的畫面,心中頓時冒出一股寒意,然後立即緊緊的盯着王蠋,拱手行禮道:“請先生教我,現在在下該怎麼拯救齊國?”

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