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

另一邊,屈原一大早起來,先後得到城外失火與城中謠言的消息後,立即意識到不好,然後連早膳也沒有吃,便直往宮中而去。

等到了宮外,屈原一下馬車便見令尹昭雎的馬車趕到宮外,見此,屈原立即走向前去,在昭雎下車後,行禮道:“見過令尹!”

“左徒也來了。”昭雎回了一禮後,問道:“左徒可是爲謠言與火災之事而來。”

“不錯。”屈原點了點頭,問道:“令尹也是爲此事而來。”

“正是。”昭雎點頭道:“大王正在黑帝廟爲國祈福,此時國中突發火災,人心不穩以致謠言四起。剛剛雎雖然已經派人讓失火之地官員組織百姓救火,但是在下心中依然心神不寧,所以想要進宮與衆人商議一個章程,以快速撲滅火災,平息城中謠言。”

屈原一聽,心中一鬆,他方纔之所以急匆匆進宮,正是出於同一顧慮。

若是尋常天災,即便是天乾物燥,也只需讓當地官員組織百姓救火便足夠了。

可是,他擔心這一次的火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若真是人禍的話,那僅憑當地官員百姓,恐怕難以撲滅大火。

不過,現在令尹昭雎與他都希望能快速撲滅火災,那救援火災的最大困難就沒有了。

想着,屈原輕鬆的笑道:“國中又令尹主持大局,想來區區一場火災很快就會撲滅了。”

昭雎聞言會意一笑:“只要你我羣臣同心協力,區區火災算不了什麼。左徒,你我一同進宮面見太子。”

“善。”

宮中。

進入議事大殿後,二人看着空蕩蕩的大殿,同時一愣。

太子府距離王宮最近,按理來說太子橫應該來得比二人都早纔是,可是,現在大殿中除了宮中使者,卻並無太子橫的身影。

見此,昭雎看了離他最近的侍者一眼,開口問道:“太子何在?”

一個侍者立即上前應道:“回令尹話,今日不是大朝,是以太子並未進宮。”

昭雎屈原聞言,同時皺起眉頭,國中出了這麼大事,太子橫竟然沒有進宮議事。

頓了頓,昭雎用平靜的語氣道:“快,立即派人去太子府請太子進宮議事,就說本令尹與左徒···”

說着,昭雎見殿外出現柱國唐昧的身影,便接着道:“還有柱國,請太子入宮議事。”

“諾。”

侍者離去後,昭雎屈原與唐昧打了一個招呼,然後三人又等了一會兒,不見其他大臣來,昭雎又吩咐道:“來人,請司馬景缺與左尹昭常前來議事。”

“諾。”

另一邊,太子府。

太子橫聽到宮中侍者的稟報後,不由在內心譏笑:“人人都說令尹左徒柱國乃是我楚國聞名天下的賢良,今日一看,孤以爲言過其實了。

當年各國來楚散佈謠言,下有百姓議論紛紛,上有羣臣聯合逼迫。

可是父王呢!面對這種場景,依然面不改色,該吃就吃,該睡就睡,甚至宮中歌舞不斷,這才穩定了羣臣。

可現在呢,城中這才又些許謠言,令尹柱國左尹三人卻急匆匆的聚在一起想要商出一個辦法,還要讓孤也去。

嘖嘖···區區火災以及些許謠言這算的了什麼呢,只要火災一滅,謠言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令尹等人一點也沒有父王的穩重,人家說,我楚國君明臣賢,這才蒸蒸日上。

哼~~依我之見,楚國能有現在,全是父王的功勞,令尹左徒徒有虛名。”

太子橫搖了搖頭,在心中狠狠的將昭雎屈原唐昧三人鄙視來一番,然後對前來想請的使者道:“你回去告訴令尹他們,就說城中謠言與城外大火的事情,孤已經知道了,而且孤已經派人去催促災情發生之地的官員了。

你回去跟令尹他們說,區區火災,讓當地官員組織百姓救火便是,而城中謠言,只等火災一滅,自會平息。”

“諾。”

宮中,傳訊的侍者回稟道:“令尹,太子······讓令尹柱國還有左徒儘管放心回去,此時交給下面的官員處理便可。”

昭雎三人一聽侍者的回報,同時一怔,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接着,昭雎嘴角一抽,然後上前一步,一腳將那個使者踹倒,接着看着侍者眼睛一瞪,怒道:“混賬東西,你可真的奉命去了太子府,你可真的見到了太子,剛剛的話可真是太子的話,你膽敢有半句虛言,本令尹現在就可斬了你。”

“令尹饒命~~”那侍者被踹到後,見令尹昭雎大怒,立即手忙腳亂的從地上爬起來,然後帶着哭腔頓首道:“令尹,剛剛那些話真的是太子讓小臣帶給令尹,小臣不敢有半句虛言。”

說完,那侍者便對這昭雎連連頓首。

“咚咚咚···”一連數下重磕,那侍者便已然磕破了額頭,鮮血直流於地。

昭雎見此,心中雖然已經信了侍者,但卻更加惱怒了。

“胡鬧,出了這樣大···”昭雎話未說完,感到衣袖被人扯了一下,扭頭一看,卻見屈原正看着宮外。

“令尹,司馬與左尹來了。”

昭雎一聽,立即見殿外看去,果然,景缺與昭常的身影已經出現在遠處。

見此,昭雎立即閉上嘴巴,然後皺起眉頭看着那侍者道:“你再去一趟太子府,就說本令尹請他來議事,讓他速來。”

“諾。”那侍者聞言,心中一喜,連額頭上的血跡也來不及處理,轉身就想跑。

只是,腳還未踏出去,又聽到一個聲音:“慢。”

昭雎一聽屈原制止侍者,立即看着屈原詢問道:“左徒,你還有什麼吩咐嗎?”

屈原聞言拱手道:“令尹,既然剛剛侍者已經去太子府請太子,那麼現在再去恐怕也是同樣的結果,所以,平以爲侍者難以請動太子,還是讓州侯去請,這才能說清楚。”

“嗯?”昭雎一怔,隨後反應過來。

之前太子得到消息卻未主動進宮議事,甚至連剛剛他派人去請,也未能請動太子,這隻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太子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事的嚴重性。

所以,再派侍者去強請太子,只會讓太子心中對他們不滿。

而讓州侯去請則不然,州侯做爲太子心腹,又是一個明事理的,讓他去請太子,一定能夠將事情說清楚,並讓太子速速進宮議事。

想到這,昭雎立即點頭道:“多謝左徒提醒。”

說罷,昭雎又衝那個侍者道:“快,去州侯府上,將城外失火的事情通知州侯。”

“諾。”那個侍者大聲應了一聲,然後等了一個呼吸,見屈原唐昧兩人都未開口阻止,才急匆匆的跑了。

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