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

“柱國~~”昭常見唐昧再次拒絕,立即拉長了聲音,憂心忡忡的勸道:“所謂事有緩急輕重,此刻面對逐漸蔓延的大火,些許變通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的。

大火不斷蔓延,而此時郢都也只有城外軍隊能迅速出動救援大火,而其他辦法顯然都不如調用軍隊來的迅捷。”

說罷,昭常悲天憫人的拱手道:“言盡於此,還望柱國三思。”

唐昧聞言,心中越發的以爲昭常意圖不軌了。

“不行。”唐昧搖頭道:“沒有王命,不可調動軍隊。”

“唉~”昭常猛然一嘆,然後一臉焦急的看向太子橫道:“太子,你看,柱國這···”

說着,昭常拱手道:“太子,臣請太子做主。”

“這···”太子橫看了看拱手請命的昭常,然後又看了看態度異常堅決的唐昧,頓時陷入了左右爲難。

誠如昭常所說,此時調用軍隊的確是最快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可是,州侯的話依然餘音在耳,他內心同樣也清楚這一次大火的兇險。

若是他現在跟反對變法的昭常一同向柱國唐昧施壓,逼唐昧交出兵權,那···一旦把父王從黑帝廟中逼出來,那他這個太子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此時,屈原見太子橫左右爲難,立即開口道:“太子,臣以爲昨夜才燒起的大火,雖然有所蔓延,但眼下還沒有到需要軍隊出動的程度。

況且大火蔓延,受災的都是周圍的百姓,所以臣以爲只需徵召火災附近的百姓,並要求郢都城中東南兩面的百姓每戶出丁一人,則只需半日功夫就可聚集數萬百姓。

有了這些百姓,足以快速撲滅城外叢林大火。”

說到這,屈原笑了笑道:“說不定到了今天夜裡,城外大火已經被撲滅了。”

昭雎聞言,立即贊同道:“善,太子,老臣也以爲左徒之策可行。”

此時,昭常見太子橫意動,立即開口反對道:“太子,左徒此乃禍國之言,太子萬萬不可聽從。”

“爲何?”太子橫一怔,然後遲疑的看着昭常。

這麼快捷方便的辦法不用,他卻始終糾纏着軍隊,難道他真的打算髮動兵發嗎?

此時,昭常看出了太子橫眼中的遲疑,但是他面色不改,拱手道:“太子,不久前陰陵君因爲在明知大王下令休養生息的情況,依然徵召百姓供其驅使。結果,這事敗露,大王大怒,對其奪封降爵,削地削民,以示懲戒。

現在陰陵君還在滯留城中未走,大王剛剛祭祀了黑帝還在爲國祈福,大王淳淳教導不絕於耳,太子你現在就大肆徵召百姓。

知道的,會說太子你是爲了救援大火,可是不知道的呢,那他們就不知道會怎麼編排太子您呢。”

太子橫一怔,接着臉色一變,然後心有餘悸地看了看昭常以及提出徵召百姓的屈原。

是啊,父王剛剛纔重申與民休息的國策,要是他現在就徵召百姓救火,那還在城中尚未離去的六君,會怎麼想會怎麼做。

他們一定會羣起圍攻於他,然後爲陰陵君報仇。

甚至,還未徵召百姓的大部分江淮封君,也會藉此事徵召百姓。

那時,父王即便不想處罰他,恐怕也辦不到了。

想着,太子橫立即冷眼看了屈原一眼,然後搖頭拒絕道:“徵召百姓的事情,還是算了吧。”

“太子!”屈原看到太子橫冷淡的態度,立即拱手道:“所謂事權從急,救援火災刻不容緩,即便是臨時徵召百姓,那也是可以的。”

昭常一聽,不等太子橫回答,也拱手道:“太子,所謂事權從急,救援火災刻不容緩,即便是臨時調用軍隊,那也是可以的。”

太子橫聞言臉色一黑,這兩個建議可都不怎麼好,一個是將他往火坑裡推,另一個則是將他往深淵裡推,全都不安好心。

這一刻,太子橫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父王讓他在朝中靜心旁觀,多看多聽多想,少說少做少插手,原來不僅僅是教他怎麼處理國事,更是讓他多觀察大臣的心意。

這個教訓,一定是父王即位之後,經過多年的挫折才總結出來的。

難怪父王總是說王者之道在於平衡,不僅是平衡國君與貴族,而且也要平衡貴族與百姓,而且連朝野之間,貴族之內,百姓之中也要進行平衡,甚至還包括物價土地等等。

君王之道,在於平衡,治國之道,在於治大國樣烹小鮮。

這一刻,太子橫覺得自己悟了,並還在心中默默感嘆,好在自己明白的還不算太晚。

想着,太子橫沒有理會昭常屈原兩人,而是看向昭雎道:“令尹以爲如何?”

昭雎半眯這眼睛瞥了太子橫一眼,然後睜眼看了看屈原與昭常,然後應道:“太子,老臣贊同左徒之言,徵召百姓。”

說着,昭雎拱手道:“太子,大火刻不容緩,雖然徵召百姓情非得已,但百姓也會理解的。畢竟,這僅僅只是徵召百姓一兩天而已。”

太子橫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柱國唐昧,問道:“柱國以爲如何?”

唐昧態度堅決的道:“太子,沒有王命虎符,大軍不可動。”

太子橫依舊點了點頭,然後瞥了一眼一直沒有說話的司馬景缺,問道:“司馬,不知卿以爲如何。”

景缺一聽太子橫主動垂詢,心中閃過一股感動。此時他見太子詢問令尹昭雎與柱國唐昧之後,依然還詢問他這個存在感極低的司馬,他就已經知道太子橫的心意了。

接着,景缺又想起自己漢北的萬戶私屬,心中又是一痛。

頓了頓,景缺沉吟道:“太子,大王宣佈修養生息的詔令已經公佈全國,大王處置不仁的陰陵君,同樣朝野皆知。現在若是太子下詔徵召百姓,哪怕僅僅只是半日,那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臣以爲此事不可行。”

太子橫聞言,點頭道:“司馬所言極是,累及百姓,陷父王於不仁不信,此亦非我所欲也。”

屈原唐昧聞言,全都一怔,然後迅速的對視了一眼,接着看向昭常景缺的目光充滿着警惕。

另一邊,昭常見太子橫明確表達了拒絕徵召百姓的態度後,立即拱手請命道:“太子,請下令調動軍隊吧。”

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六百章 心傷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章 心傷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