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

隨着時間的步伐不斷前行,楚國的變法不僅令整個楚國都沸騰起來,同時,消息傳到各國,整個天下也沸騰起來了。

宋國王宮。

宋王得到楚國變法的消息後,大喜道:“咦~~寡人等了許久的機會終於來了,熊槐那個老小子終於在楚國變法了。”

前來稟報的大臣唐鞅恭賀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宋國的心腹大患終於消失了。”

宋王笑着擺了擺手:“欸!此時向寡人道賀還爲時尚早,待寡人重新拿回朝中權力,再向寡人道賀不遲。”

說着,宋王的目光投向宮殿的前方,那是太子貞處理政務的地方。

自從宋國在淮北慘敗之後,他就一直在後宮裝病不出,國中大事全都交給了太子貞。

而太子貞正如他所預料的一般,先派人去楚國求和,成功的穩住了楚國,然後又將潁東之地歸還楚國,避免了宋國率先遭到魏國的報復,接着太子貞又向楚國稱臣,終使楚宋兩國重歸於好。

如此,不僅他這個被楚王怨恨在心的宋王躲過了流亡危機,而且宋國也渡過了一次巨大的危機。

否則,要是宋國也如魏國,遭到楚國報復,甚至還是幾個大國聯合攻擊,那宋國遠不如魏國的實力,宋國是肯定堅持不住的,說不定還像越國一樣,一戰亡國。

而現在,宋國已經沒有外患,楚國也因爲變法而無暇他顧,那麼現在就到了解決內憂的時候了。

宋王看着前殿的位置微微一笑。

權力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讓自己安心。其他人,哪怕是自己兒子也不行。

想着,宋王立即問道:“賢卿,現在國中局勢如何?”

唐鞅聞言想起太子貞這段時間裡多次與他爲難,他的好友已經被貶斥兩個了。

想着,他立即應道:“大王,國中局勢尚好,因之前國中上下同心協力,共同應對來自楚國的危機,是故朝中平穩如故。

只是,自從楚國答應楚宋和好後,太子便開始多番打擊異己勢力,貶斥公子王孫,幸賴相國出面頂住了太子的壓力,這才讓國中沒有出現大的動亂。”

說到這,唐鞅立即向宋王長拜道:“大王,太子寵幸小人,排擠賢人,倒行逆施,國中人人自危。此時還請大王出面,穩定國中,定鼎朝綱,以安人心。否則,繼續讓太子胡作非爲倒行逆施,則國將不國矣。”

宋王聞言立即露出驚訝震怒之色,怒道:“什麼,竟有此事,寡人將國事託付於太子,本是要將國家託付於他,可是他卻如此做爲,豈對得起寡人的一片真心。

傳詔,立即召集羣臣議事,寡人要重整朝綱。”

唐鞅大喜的應着:“唯。”

“傳詔,讓曹將軍率領軍隊進入商丘,控制商丘大街小巷,以防止宵小之人作亂。”

“唯。”

“傳詔,請太子來寡人寢宮,寡人有大事吩咐。”

“唯。”

另一邊,太子貞府上,太子貞正容光滿面的處理着國事,良久,處理完國事,太子貞這才擡起頭來,然後伸了一個懶腰。

“唉~~”太子貞輕輕一嘆,然後看向宮城的方向充滿了期待。

父王病重不能理事,他已經掌握了宋國的權力。而宋國之外,楚宋兩國重歸於好,且楚國已經開始變法,無暇他顧。魏國主力盡喪,自顧不暇。齊國那邊,匡章剛死不久,好像新任主將又病了,短時間內也無暇他顧。

現在宋國的內外形勢可是一片大好,只要···只要他在趕走代表趙國利益的相國仇液,然後罷黜令人不喜的重臣唐鞅,然後徹底控制宋國的軍隊,那就完美了。

如此···只要父王歸天,那他就將成爲名副其實的宋王。

只是···父王已經病了好幾個月了,但病情既不好轉也不惡化的,在加上相國仇液大臣唐鞅一直在朝中跟他爭鋒相對,而還不是宋王的他也不能名正言順的強行罷黜他們,這令他有些不安。

更令他不安的,還有守衛商丘的宋軍,雖然他多次拉攏,可是守將卻只表示願意效忠宋王而不是宋太子,還說只要他正式即位,那商丘的守軍就全都聽從他的吩咐。

雖然他也想將效忠自己的軍隊調到商丘來,可是這事他纔在朝中開了一個頭,就遭到司馬以及大多數朝臣的強烈反對,是故此事只好作罷。

不過,還好的是,畢竟父王年事已高,已經八十歲了,也沒多長時間了,很快他就可以正式即位了。

這點時間他還等的起,因爲時間站在他這邊!

想着,他內心的不安也微微一鬆。

就在此時,一個侍者前來稟報道:“太子,大王使者來了,說是大王有要事吩咐,請太子立即前往大王寢宮。”

“父王有事?!”太子貞一驚:“難道···”

想着,太子貞立即吩咐道:“來人,備車,我要進宮···”

另一邊,楚國變法的消息也傳到了各國。

韓王:“楚王賢明,從寶庫中挑出一份重寶送給楚王,一則表明寡人的臣服與支持,二則祝願楚國變法成功。”

魏王:“楚王英明神武,能爲人所不能之事,傳詔,從寶庫中挑出一份重器,並帶上五千金,向楚王祝賀,祝賀楚王變法成功。”

秦王:“楚國終於變法了,寡人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傳詔,立即給楚王送去一份禮物,以爲楚王賀。同時,武關那邊只留下一千守軍,其餘守軍全部調回,並解散南鄭的大部分守軍,以示秦楚之好。”

齊王:“傳詔,立即派人去楚國送禮,向楚王表達寡人的仰慕之意,爲楚王賀。”

而在燕國這邊,燕王得到楚王開始變法的消息後,頓時大驚失色。

“齊國滅國之仇,寡人時刻銘記在心,然燕國力弱,寡人雖勵精圖治二十年,也依然遠遠不是齊國的對手。

楚王賢明,而且楚國實力強大,之前寡人一直以爲,能幫助寡人報仇雪恨的一定就是楚國。

可是···可是現在楚王竟然在年事已高的情況下,冒然進行變法。”

說着,燕王一臉的無奈道:“楚國那邊的情況,寡人可是聽在楚國用事的安石君公子安說了,楚國封君上百,遍佈楚國各地,全都有封地中的軍政所有大權,實力異常雄厚。

如此情況下,吳子當年都失敗了,楚王現在又豈能成功?

不行,寡人得勸勸楚王。”

說罷,燕王立即拿起筆來,準備寫信勸說楚王。

只是,纔拿起筆來,燕王又愣住了。

“唉!寡人何德何能,又是什麼身份,豈能勸阻的了千里之外一意孤行的楚王。”

長吁短嘆間,一個侍者匆匆來報:“大王,不好了,剛剛谷陽君府上傳來消息,谷陽君鄂啓病死了。”

“什麼?”燕王大驚,接着反應過來,立即下詔道:“傳詔,立即派人去楚國報喪!”

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