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

“除掉甘茂?”熊槐心中一驚,然後同一旁的陳軫對視一樣,見陳軫臉上同樣也有驚色,便知道除掉甘茂的事情,在秦國那邊還沒有傳出風聲,還處於少數人密謀階段。

誠然,熊槐自己也對甘茂很不滿,但是,熊槐心中也明白,甘茂做爲秦王蕩最信任的大臣,並不是說除掉就能除掉的,最起碼秦王蕩那一關就很難過。

想着,熊槐頓時驚疑不定的看着向壽,連他這個楚王都知道除掉甘茂的難度,更何況是身爲秦國大臣的向壽呢。

只是,向壽既然敢在自己面前誇口說除掉甘茂,那麼他一定也是有把握的。

向壽有底氣,而向壽以及公子芾等親楚派並沒有扳倒甘茂的實力,甚至即便加上楚國也不行。

即便如此,向壽依然還是開口了。

這說明···

秦國的親楚派勢力與其他勢力聯合了!

想到這,熊槐一臉爲難的道:“賢卿,雖然寡人也對甘茂很不滿,甚至也欲報仇雪恨。但是,甘茂乃是秦相,而寡人只是楚王,寡人雖貴,但也拿秦相沒有辦法。”

向壽一聽楚王露出除掉甘茂之意,立即欣喜的拱手道:“大王勿憂,除掉區區一個甘茂,哪裡還用得着大王親自出手,這事臣等便可代勞。若是大王放心,還請大王將此事交給臣,臣以及兩位公子必定會給大王一個滿意的答覆。”

“不知兩位公子以及賢卿打算怎麼做?還有,不知賢卿有什麼需要寡人做的嗎?”

向壽笑了笑,高深莫測的道:“大王,如今公子芾、公子悝還有將軍魏冉已經在咸陽遊說寡君,希望秦楚兩國能重新講和,甚至是重新結盟,結爲一體。

對此,寡君已經有所意動,但是因爲之前秦楚兩國的矛盾,寡君心裡擔心大王對寡君有所誤會,擔心大王在心中埋怨寡君,而不願與秦國講和。

所以,寡君雖意動,但依然還猶豫不決。”

說到這,向壽拱手道:“故而,臣有一個不情之請,請大王派出使者前去鹹尹與敝國講和,打消寡君的疑慮。同時,還請大王派去咸陽的使者,表明不願與甘茂談判,表達對甘茂的不信任。

只要大王的使者到了咸陽,有了這一個藉口,那麼兩位公子以及臣等,必然全力出手,一則促成秦楚聯盟,二則爲大王除掉甘茂。”

“秦楚聯盟,除掉甘茂?”熊槐一聽向壽之言,心中頓時生出陣陣疑惑。

事情好像有些不對,好像不是向壽這些親楚派想要除掉甘茂上位,順帶的促成秦楚聯盟。好像是秦王蕩想要與楚國結盟,而甘茂只是秦楚結盟的條件。

若是前者,這只是秦國的一場內亂,熊槐自然可以靜觀其變,坐享其成。

若是後者,那秦國又有大動作了,以致於讓秦王蕩不惜捨棄了甘茂。

不過,無論是哪種情況,似乎秦楚聯盟對此時的楚國而言,乃是有益無害的事情。

既如此,那又何樂而不爲呢!

想着,熊槐笑了笑,答應道:“可,寡人稍後就可以派出重臣前去咸陽,希望能與賢卿達成和議。”

向壽一聽楚王有意讓自己主持秦楚和談,頓時大喜的拱手道:“請大王放心,臣必不負大王所託!”

向壽離去後,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後看着一旁的陳軫問道:“賢卿,如今秦國那邊有意與我楚國和談,甚至是重新結盟。而國中變法在即,寡人也不欲被外事分心,同樣也有意與秦國和談,不知賢卿以爲,何人可出使秦國。”

陳軫聞言沉默一下。

之前楚國沒有與秦國和談之意也就罷了,現在要與秦國和談,那秦國就對楚國很重要,也就不能排除一般的大臣。

現在令尹昭雎已經回到郢都主持國事,柱國唐昧暫時坐鎮陳城,左徒屈原已經去了齊國,左尹鹹尹至今出使未歸,太府尹工尹還在忙着戰後善後事宜,這些重臣全都難以脫身。

所以···

想着,陳軫立即拱手道:“大王,臣與秦國羣臣有舊,臣請往秦國一行。”

熊槐聞言,遲疑了一下,搖頭道:“不可,如今寡人依然還面臨着內憂外患,須臾不可離開賢卿。”

“這···”陳軫想起自己肩負着監視各地貴族的重擔,不禁沉默了。

頓了頓,熊槐開口道:“賢卿,據說左尹已經離開趙國進入韓國了,不知賢卿以爲讓左尹去秦國走一遭,如何?”

陳軫遲疑道:“大王,左尹離楚年餘,而左尹族人爲了守住方城,族人多有傷亡,此時左尹一定是歸心似箭。”

熊槐點了點頭,這也是他爲難的地方,不過,現在朝中重臣,要麼國事纏身無法輕離,要麼與秦國不和不可去秦國議和,現在也就正在返回途中的昭常可以動身了。

況且,昭氏一族一向與秦國親近,讓昭常去秦國,和談一定事半功倍的。

想着,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這樣吧,寡人親自寫信給左尹,讓他走一趟秦國,想來左尹一定不會拒絕寡人的。”

說罷,熊槐當即寫下一份信函,然後派人傳訊正在歸途的左尹昭常。

另一邊,歸心似箭的昭常正快馬加鞭地返回楚國,馬車正走到楚韓兩國邊境時,便接到了楚王送來的信函。

昭常將書信展開一看,對前面的安頓族人轉正嫡子等等安撫之言全都一掃而過,直到最後,當他看到楚王在信中詢問他,是否有意走一遭咸陽,是否願意去除掉甘茂時,不由精神一振。

此時,昭常腦海中全是第二次五國伐楚時,他去咸陽與甘茂議和的一幕幕,被甘茂百般刁難,屢屢受甘茂欺壓,雖委屈求全,但最後還是被甘茂當傻子一樣耍了。

以致他這個楚國的堂堂左尹,竟在咸陽淪爲笑柄,成爲人們飯後的笑料。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對此,他可是一直都耿耿於懷的。

但現在,楚王卻給了他一個機會,一個光明正大去咸陽找甘茂報仇的機會。

這···

楚王厚恩啊!

想着,昭常立即雙拳緊握,然後神采奕奕的道:“來人,立即派人回覆大王,就說臣願爲大王分憂。”

“諾。”

“傳令,轉道去咸陽。”

“諾。”

“傳令,立即讓世子從府庫中拿出千金送到咸陽,本君有大用···”

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