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

方城。

就在楚國軍民與魏韓聯軍殊死搏殺之際,一個信使飛快的跑進方城之中,並且一邊跑一邊大喊道:“淮北大捷···淮北大捷···令尹與柱國聯手大敗齊魏宋三國聯軍,斬俘共三十萬敵軍···”

“淮北大捷···淮北大捷···令尹與柱國聯手大破齊魏宋三國聯軍,此戰共斬俘三十萬餘敵軍···”

這個信使呼喊着進入方城,此時,方城中日漸絕望的軍民一聽淮北大捷,頓時精神爲之亢奮,很快,這個消息便在百姓們的互相轉告間轟動全城。

接着,城中男女老少紛紛走出庭院,想要親自確認楚國大聲的消息。

很快,城中軍民雲動,連巡邏的士卒都難以制止。

旋即,方城便沸騰起來了。

城牆上,熊槐正在督戰,他突然聽到身後的方城中傳來陣陣歡呼聲,聽着這聲音,一臉疲憊的他立即皺起眉頭,回頭一看,見視線被城樓所阻,並不能看到城中發生了什麼事。

於是,熊槐用低沉的語氣怒道:“怎麼回事,城中出了什麼事?”

跟在熊槐身側的接子立即拱手道:“請大王稍後,臣這就去查看。”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立即又將注意力放在戰場上。

很快,接子滿臉驚喜的跑了回來:“大王,大喜啊,柱國派來信使,淮北大捷。”

“淮北大捷!”這個消息如驚雷一般在熊槐腦海中炸響,差點將他炸暈過去。

他等這個消息一經等得太久了。

此時,接子見楚王愣住,以爲楚王同樣也對這個消息難以置信,立即接着道:“大王,信使很快就到,具體戰況,大王一問便知。”

熊槐聞言,晃了晃腦袋,然後驚喜若狂的向牆梯處走去。

到了牆梯處,熊槐果見一個信使正快速穿過人羣中的通道,正向自己方向走來。

很快,信使來到熊槐面前,大喜的高聲稟報道:“大王,淮北大捷···”

熊槐一聽昭雎與唐昧真的大破齊魏宋聯軍,頓時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來,連臉上的積蓄已久的陰鬱之氣也一掃而空。

笑畢,熊槐想起以身爲餌昭雎來,又急忙問道:“可有令尹的消息。”

“回大王,令尹無恙,在壽縣縣尹的搜救下,令尹第一時間被救起,如今令尹正在壽縣休整,淮北的戰事已經由柱國負責。”

熊槐點了點頭,又問道:“軍中將士如何?”

“回大王,在小臣出發之前,壽縣那邊已經找到了胡君等四位封君以及小半軍中將領,而且,壽縣還找到了信君等七位將領的屍首。此外,菱君等五位封君,還有大半軍中將領失蹤,淮水以及戰場上全無蹤跡。”

說着,信使見楚王臉色陰沉了下去,頓時止住了嘴巴。

接着,熊槐見信使不在說話,再次詢問道:“那士卒們呢?”

“士卒們···”信使遲疑了一下,應道:“大王,壽縣的消息,在他們的全力搜救下,他們救回了約三萬大軍,其餘六萬將士,全都夾雜在魏宋聯軍之中,下落不明。”

“唉~”熊槐發出一聲哀嘆:“寡人準備了大半年,向國中徵收了十萬副木甲,全都給令尹他們送了過去,讓每個將士都能穿上木甲應急。不想,事到臨頭,十萬大軍依然折損了大半。”

此時,陳軫見楚王陷入哀傷中,遲遲沒有說話,便開口詢問道:“我剛剛聽說柱國與令尹只是消滅了魏軍以及大部宋軍、小半齊軍,其中並沒有匡章的消息,不知匡章去哪裡了?”

熊槐聞言精神一振,立即向信使看去,他也想知道這個消息。

信使向熊槐行禮道:“回大王,柱國說駐紮在潁東的公子服並沒有按照計劃攔截齊軍,所以匡章已經率軍逃走了。”

“嗯?”熊槐聞言遲疑的向陳軫看去。

陳軫見狀,立即應道:“大王,臣已經讓探子去發動親近我們的宋臣,去遊說太子貞,鼓動太子貞趁忠於宋王的大軍在外,伺機起兵自立爲王,但之前的消息,太子貞在羣臣的遊說下,一直都在猶豫。”

說着,陳軫遺憾的長嘆:“現在看來,太子貞一定是放棄了這個機會。”

熊槐嘴角一抽。

爲了給太子貞創造這個機會,他還特意下詔,讓在宋的左成去宋宮中辱罵宋王,以此激怒宋王,讓宋王全力來攻。

結果,雖然左成冒着生命危險成功的激怒的宋王,但太子貞卻沒有行動。

這···

“可恨,太子貞太讓寡人失望了。天予不去必受其咎,寡人已經爲太子貞創造出這麼好的機會,只要他擲臂一呼,必能即位爲王。

結果,他卻在猶豫中散失了這個大好機會。唉,豎子不足與謀···”

說着,熊槐又是長長一嘆,心中大呼自己看走眼了,當初就不該將寶壓在太子貞身上。如此優柔寡斷的太子貞,即便在未來登上了王位,恐怕王位也會不穩啊

此時,接子見楚王不停的搖頭嘆氣,開口勸道:“大王,雖然因爲太子貞的緣故,而導致淮北戰事未竟全功,但是,令尹與柱國一戰而斬殺俘虜三十萬聯軍,並嚇得匡章落荒而逃,這依然是我楚國少有的大勝。

淮北之戰的勝利,同時也奠定了這次我們抗擊五國之戰的勝利,臣在此恭賀大王。”

熊槐一聽,臉上再次浮現出笑容:“不錯,淮北戰事的結束,同樣也預示着漢北戰事也將結束了。”

說着,熊槐看向城外還源源不斷衝向方城的魏韓聯軍,笑着下令道:“傳詔給漢北全郡,令尹與柱國在淮北大破三國聯軍,取得淮北大捷,並已經攻克陳城,即將率軍前來救援漢北,這次我們抗擊五國的戰事,我楚國已經取得了勝利。”

接子一聽,立即笑着拱手道:“臣領詔。”

熊槐笑着點了點頭,然後又開口道:“傳令,讓全城軍民一起大呼淮北大捷。”

接子又應着:“是大王。”

很快,隨着楚王正式公佈淮北大捷的消息,全城軍民在刻意的引導下,全都高聲歡呼起來:

“淮北大捷···淮北大捷···”

接着,這聲音傳到城牆上,所有城牆上的軍民聽到淮北大捷的消息,全都精神一振,士氣暴漲。

很快,攻城的魏韓聯軍就被士氣暴漲的軍民壓了下去,一時間竟再也無法在城牆上站穩腳跟。

此時,魏軍陣中,魏軍主將倪良先是聽到方城中傳來陣陣淮北大捷的呼喊聲,還沒等他想清楚真假,卻見已經爬上城牆的士卒突然之間被楚人給趕了下來。

見此,倪良臉色一變。

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三百章 會盟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