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

次日。

熊槐便在方城之中親筆書寫詔令。

“詔令,五國接連三次出兵伐我,第一次大戰,寡人痛失漢中上庸兩郡,漢北亦遭到秦韓兩國蹂躪,以致漢北父老兄弟家園破碎、財物被奪,不得已而流離失所,不知其所歸,寡人痛之恨之。

第二大戰,寡人痛失淮北之地千餘里,五國之兵在陳城肆虐三日,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而淮北被佔的土地上的百姓,他們的財物妻女也多有被劫者,寡人深恨之。

而今第三次大戰,齊魏宋三國肆虐淮北,秦韓魏三國再次兵臨漢北,寡人不欲漢北的父老兄弟再次遭到秦韓魏三國的蹂躪,同時也不願陳地的舊事在宛城重演。

是故,寡人心中在無兵可用的情況下,雖萬分不願,但依然痛心的下詔,從即刻起,徵召漢北郡十七縣中所有年滿十四未滿六十的百姓,無論男女,全都需要編制入伍。

一旦編制入伍,所有的男丁全都需要前往前線殺敵,所有的女子,全都需要加入運輸隊伍,或向前線運輸物資,或向戰場運送器械,男女各司其職,不可懈怠。”

寫完第一道詔令後,熊槐立即加印楚王印璽,然後將詔令交給在一旁等候的漢北郡守接子,然後又拿起筆,寫起第二道詔令來。

“詔曰:徵召全郡百姓,雖是爲了保衛漢北之地不受三國蹂躪,但是,全郡百姓亦是爲寡人而戰。

是故,爲了賞賜有功之人,也是爲了激勵百姓殺敵報國,寡人決定,在全郡之中推行爵位制,在國人之上國大夫之下,增設五級士爵。其依次爲士伍、士什、鄉士、縣士、上士等五個爵位。

凡獲得士伍之爵者,其賜田地一百畝,其後每升一爵,加賜土地一百畝。其中縣士加賜奴僕一人,上士加賜奴婢一人。

同時,爲了保證獲得爵位的百姓能長久的保持爵位,寡人決定在漢北郡重啓鄉學以及縣學,凡鄉士之爵者,每代人可以出錢送一族人去鄉學求學;凡縣士之爵者,每代人可免費送一族人前往鄉學求學,並可花錢送一族人前往縣學求學;凡上士之爵者,每代人可免費送兩人去鄉學求學,並免費送一人去縣學求學。

爲保證爵位的尊貴,凡鄉學之中,不接受家中無鄉士及以上爵位之人求學,同時,縣學亦不接受家中無縣士及以上之爵者。

爲激勵百姓,寡人決定,凡這次被徵召的百姓,無爵者之家全都賜爵一級,家中額外出三人,則賜爵兩級,額外出七人,則賜爵三級。

爲避免百姓後顧之憂,凡家中有一人戰死者,加賜一爵,凡戰死五人,再加賜一爵,凡戰死十人,其賜國大夫爵。

並且,爲表彰百姓作戰得力,寡人決定重賞其有功者,凡上陣之後,殺一敵軍士卒,其賜爵位一級,殺六人可賜國大夫。”

第二道詔令寫完,印璽加蓋完畢,熊槐緊接着又寫起第三道詔令。

“詔曰:此次徵召全郡百姓,雖爲不得已爲之,但這也不僅僅只是爲了寡人,更是爲了漢北全郡百姓。

是故,本次徵召百姓不准許任何人逃亡,凡身在戶籍而徵兵不到者,男子貶爲奴隸,女子貶爲奴婢,押往前線效力,殺敵一人方可爲自己贖身。若沒有戰功,且僥倖未死,則戰後賞賜給有功之人。

同時,爲防止百姓逃亡,寡人決定封鎖整個漢北,寡人下詔之後,本次戰事結束之前,凡是在此期間離開漢北的百姓,全部貶爲奴隸,國中百姓貴族全都可以進行抓捕,抓一人,可得賞錢一金。”

一寫完,正在加蓋印璽間,熊槐一怔,想了想,突然擡頭看向一旁的陳軫道:“陳卿,你立即傳寡人詔令給左徒,告訴他,寡人決定在國中提高盜賊的賞金,凡抓捕一個盜賊,活得可一金,死得也可得半金。”

陳軫一愣,立即應道:“大王這是擔心漢北的百姓聽到徵召的命令後,會擔心之下避戰逃亡?”

“不僅僅只是這樣。”熊槐搖了搖頭,一臉沉重的道:“寡人擔心這次立功的百姓太多,到時候,寡人可能會沒有足夠的奴隸用來賞賜。”

陳軫與另一側的接子聞言全都一怔,接着全都變了臉色。

他們知道此刻楚王說這話的時候,他心中有多沉重。

楚王當然不擔心百姓會立功太多,楚王現在擔心的是百姓傷亡太重。

這次徵召的女子以及其中未行冠禮的男丁,可全都是沒有接受軍事訓練的人,這些人上了前線,男丁可能不知如何作戰,而其中給戰場運送器械的女子,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躲避流失投石。

而且,即便是成年的男丁,甚至是已經去各縣接受過軍事訓練的人,可能也有許多人沒有真正的上過戰場。

如此一來,百姓傷亡肯定不會輕的。

想到這,陳軫與接子對視了一樣,全都沉默了下去,此時他們既沒有勸阻楚王,也沒有贊楚王仁厚。

頓了頓,陳軫見對面的接子接過楚王的第三道詔令之後,這才沉聲應道:“唯。”

此時,熊槐見陳軫應詔,又吩咐道:“還有,陳卿你立即傳寡人的詔令給襄陽郡守陳相,讓他封鎖漢水,只要抓到逃亡的百姓,那就立即送到前線來。”

“唯。”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臉色沉重的看向另一側的接子道:“先生,接下來的事情,寡人就拜託你了,告訴百姓,這一戰不僅是全郡百姓需要上戰場,寡人也會上戰場,甚至寡人未成年的兒子,年僅十二的兩個兒子,也會親臨前線。”

說到這,熊槐聲音亢奮而激動的道:“告訴所有的百姓,寡人與他們同在,漢北在寡人就在,漢北亡,寡人還有寡人的三個兒子,就跟所有的百姓一樣,一起給漢北陪葬。”

“唯···”

當日,楚王下達的三道詔令,便以極快的速度從漢北郡的最東方方城向漢北郡的西部各縣傳遞。

緊接着,各縣縣吏便在縣尹的率領下,迅速動員其治下的百姓。

當百姓得知楚王的詔令,同仇敵愾者有之,興奮者有之,無可奈何者有之,恐懼者亦有之。

或因爲仇恨,或因爲服從,或因爲官府的恐嚇,整個漢北郡的百姓知道他們全都要被徵召後,大都響應了官府的號召,逃亡者寥寥無幾。

但無論如何,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縣的大部分百姓都被各縣縣尹組織起來,然後又跟着縣尹奔赴前線。

而隨着漢北郡所有的百姓都被動員起來後,楚王發動所有百姓抗擊聯軍的消息,也飛快的向其他各國傳播。

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百章 會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