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

郢都。

“大王,左尹從趙國傳來的消息:左尹一到邯鄲,便受到了趙國君臣的禮遇,左尹已經先後與趙相肥義以及趙王何見面。只是,左尹提出請求趙國出兵牽制齊魏兩國之後,趙相肥義總是含糊其詞,說是要等趙主父親自做主。

而當左尹求見趙主父時,卻遭到了趙人的拒絕,說是趙主父小癢,無法見客。”

熊槐一聽陳軫的稟報,並沒有露出意外之色。

趙國那邊雖然趙王何已經即位,但是現在趙王何年紀太小,且還未行冠禮,並沒有正式接觸趙國政事。

現在趙國的國事,不是相國肥義在處理,就是趙主父親自處理。

既然肥義推脫給趙主父,而趙主父卻避而不見,那趙國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不過,對於趙國的推脫,熊槐早有預料,甚至在昭常與範環還沒有從郢都離去的時候,他就已經預料到趙國的態度。

而他之所以還是派出昭常兩人,不過是爲了支開昭常範環兩人,以及爲了營造出楚國上窮水盡的局勢罷了。

想着,熊槐無所謂的笑了笑,然後看着陳軫道:“如此說來,燕國那邊也沒有好消息。”

陳軫點了點頭,應道:“大王明鑑,與含糊其辭的趙國不同,燕王已經向鹹尹表明燕國的意思了。燕王說他雖有意幫助楚國渡過劫難,但奈何燕國元氣大傷,遠遠還未恢復,是以燕國只能愛莫能助。

不過,燕國雖然無法出兵,但是燕王已經答應支助我們一些物資,不久後,這些物資會從水路運到我們楚國。”

“燕王有心了。”熊槐笑着點了點頭,對燕趙兩國的反應也沒有多加抱怨,因爲他從來都沒有將希望寄託在哪兩國身上。

不過,燕趙這兩個楚國僅有的盟友,面對楚國的求援卻沒有絲毫做爲,卻也讓楚國的外部形勢進一步惡化,更會助長五國的囂張氣焰。

想着,熊槐皺眉道:“陳卿,現在各地的戰況如何。”

陳軫一聽楚王問及戰況,略微沉重的道:“原本我們大張旗鼓派出重臣去燕趙兩國求援的時候,再加上我們國中重臣毀家紓難的消息傳開,五國本來已經放緩了對我們的攻勢,以觀望未來的局勢。

可是,隨着左尹遲遲無法見到趙主父的消息傳開,以及燕王拒絕出兵的消息傳開,甚至是各地貴族對朝中重臣毀家紓難的行爲不爲所動的消息傳開,各國恢復了對我們的攻勢。

目前各處傳回的消息,淮水那邊我們依然還在與齊國對持。淮北那邊,令尹正率軍與三國聯軍鬥智鬥勇,葉郡丹淅那邊,秦韓兩國雖然攻勢強大,但是短時間內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唯有魯陽關那邊,司馬率手中雖有五萬楚軍,但堅守兩月之後,在秦韓聯軍強大的攻勢下,魯陽關的楚軍越來越少,司馬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臣擔心司馬那邊用不了多久就該向大王求援了。”

“嗯!司馬那邊的情況寡人已經知道了。”熊槐聞言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接着,遲疑了一下,這纔開口道:“傳詔給司馬,若是司馬需要援兵,那就將不久前趕到宛城支援的江南楚軍調往魯陽。”

“唯。”

一月後,秦韓聯軍強攻魯陽近三月之後,魯陽關上的楚軍傷亡近半。接着,司馬景缺有感魯陽兵力不足,於是將宛城的楚軍調到魯陽。

其後,各國聽說楚國連僅有的駐紮在宛城的兵力也調往前線,頓時紛紛心動。

郢都。

“大王,左尹從趙國傳回消息,司馬從宛城調兵的消息傳到邯鄲後,之前一直拖着不見左尹的趙主父,十幾天前終於出面接見左尹了。

但是,趙主父接見左尹之後,卻以趙軍苦戰中山國未久,軍隊疲憊,士卒士氣低下爲由,拒絕了爲我們牽制齊魏兩國的請求。”

熊槐一聽,臉上立即露出兩縷怒色。

左尹昭常已經去趙國近三月,那麼長的時間,趙主父都沒見昭常,一直將事情拖着,既不答應,也不拒絕,既不讓楚國失望,也不給楚國希望。

結果,楚國最後一支可以調動的軍隊一上前線,趙國就立即拒絕了楚國的請求。

雖然熊槐本來就沒有對趙國出兵抱有希望,但是趙國在這個時間點拒絕楚國,卻無疑會極大的助長五國的士氣,尤其是會讓齊魏兩國放心大膽的增兵楚國。

想着,熊槐猛然冷哼一聲,極爲不岔的氣憤道:“趙雍這個混蛋,如此算計寡人,寡人遲早會給他一個報應。”

說着,熊槐立即吩咐道:“陳卿,加派人手去齊魏兩國,寡人擔心齊魏兩國增兵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還有,告訴左尹,寡人已經力竭,現在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趙國身上了,讓左尹繼續留在邯鄲遊說趙國。另外,從寡人的寶庫中啓出隨候珠,再帶上一塊五色石,做爲寡人送給趙王的大禮,務必請趙王出手相助。”

“唯。”

又幾日。

齊魏兩國的消息還未傳來,魯陽關的景缺卻先傳來了消息。

司馬翦一臉凝重的稟報道:“大王,司馬傳來消息,秦韓聯軍攻打魯陽甚急,魯陽關雖得到了援軍補充,但奈何軍隊士氣低下,魯陽傷亡與日俱增,司馬請大王增派援軍,以提振士氣。”

“援軍?”熊槐聞言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回覆司馬,告訴他,現在寡人能調用的軍隊已經全都調用了,寡人已經沒有援軍給他了,讓他堅持住,就算是死,那也要死在魯陽關。”

司馬翦一聽,急道:“大王,魯陽關乃是漢北門戶,魯陽一失,秦韓聯軍殺入漢北,便可從後面攻擊丹淅以及葉郡。若是甘茂與韓憂的軍隊殺入漢北,則方城不守,漢水不守,如此,整個江漢地區都將暴露在秦韓兩國面前,這對我們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說着,司馬翦激動的下拜請命道:“大王,臣冒死以聞,請大王立即從黃城或者江東調兵前往魯陽,力保魯陽不失。”

熊槐一聽司馬翦第三次說起要從黃城江東調兵,沉默了一下,依舊搖了搖頭:“不行,黃城江東的楚軍不可輕動。”

司馬翦見楚王又一次拒絕了他,急得直接站了起來,難以置信的緊瞪着楚王問道:“大王,這是爲什麼,黃地十萬大軍太多了,現在守住黃城只需五萬楚軍便可。

還有,江東那邊,柱國鎮守江東近十年,如今江東已經基本穩定,就算不能將江東的八萬楚軍全都調走,現在調走五萬楚軍卻是完全可以的。

大王爲何不願調兵?”

熊槐聽着司馬翦的質問,一時面露難色。

他雖然有告訴司馬翦令尹昭雎的計劃的衝動,但是,他卻知道,現在楚國面臨危難,羣臣全都人心惶惶,令尹昭雎的計劃僅僅只是告訴司馬翦是不夠的,現在告訴了司馬翦,那麼等其他大臣全都急着來見他的時候,他是不是也要告訴其他重臣呢?

令尹的計劃在羣臣中傳播,這會不會傳到齊魏宋三國哪裡?

就在熊槐遲疑間,一個侍者在殿外稟報道:“大王,左徒有要事求見。”

熊槐一聽,立即吩咐道:“請,快請。”

不多時,屈原快步走進殿中,見司馬翦也在殿中,沒有露出意外之色,直接稟報道:“大王,令尹傳來消息,淮北有變,今日三國聯軍突然加強了對巨陽的攻勢,而且黃城北面的五萬魏軍,突然異動,向西部行進,已經封鎖了黃城前往葉城的道路。”

“什麼?”司馬翦聞言大驚失色。

他纔剛剛想要調黃城的楚軍北上葉郡,但現在,魏軍竟然提前封鎖了道路。接下來再要從黃城調兵,那就要走淮水入江,繞一個大圈子才行。

此時,屈原沒有理會司馬翦的震驚,接着道:“大王,柱國傳來消息,最近江東各地突然出現許多齊魏宋三國的商人,據查,這些商人正在頻頻聯繫吳越貴族。

柱國擔心江東有變,已經下令江東楚王整軍備戰,並開始召見吳越貴族,以防萬一。”

“這···”司馬翦一聽江東也有變故,現在楚國可能出兵的兩地全都異變,不禁一懵。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