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上)

當大清的盛京在慘烈的血與火之中,垂死呻吟着渡過了它在史上的最後一日之時,山海關以外的遼地其餘主要城市,譬如遼陽、錦州、廣寧和女真舊都赫圖阿拉城等,也都相繼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突然出現在城市內的【隨意門】和迅速涌出的武裝部隊;對敵方首腦的狙殺和首先搶佔官衙的斬首戰術;等到癱瘓了敵人的指揮系統之後,便是血與火的殘酷掃蕩……整個作戰過程宛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整個遼地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夠在這樣的連環暴擊下支撐半天以上。

尤其是這片土地上的常備軍,目前基本上都在遙遠的中原戰場上廝殺,在遼地的派駐兵力極爲空虛。

其中,攻略盛京這個女真八旗舊都城的軍隊,主要是海參崴穿越集團之前招募的遼東漢民,這回正好可以讓他們滿足報仇雪恨額心願;而攻略遼陽和廣寧的軍隊,則是海南島穿越集團的漢族部隊,因爲這兩座城市裡的漢人包衣奴才比較多,旗人則寥寥無幾,所以有必要保持較嚴厲的軍紀。

至於努爾哈赤和女真八旗當年發家的赫圖阿拉城,出於某種不好直說的打算,黃石派遣了一批軍紀最爛的非洲黑叔叔和各大懲戒營的武裝服刑犯人——由於如今四處用兵,各個穿越集團的人力都很吃緊,所以只好捏着鼻子從監獄裡徵兵,凡是願意入伍的罪犯,一律就地免罪,編入新設立的懲戒營,投放到最殘酷的戰場……結果,這幫武裝到牙齒的人渣,不出意外地在赫圖阿拉城製造了另一場人道主義災難。

按照事後的統計報告,當時赫圖阿拉城全城的各族青年婦女之中,至少有百分之六十遭到了進攻部隊的侵犯,其中不乏駭人聽聞的血案。比如說一位回鄉探親的皇室格格,就因爲其高貴的身份而格外受到關注,被數十位“器大活好”的黑叔叔們排隊輪♂奸致死……至於在事後製造出的各種混血兒和私生子,更是多得無法統計。整座城市也被焚燒一空,甚至連八旗貴族的墳墓都被挖了出來,屍骨丟得隨地都是。

事實上,黃石將軍在赫圖阿拉城戰場原本只投入了一千五百多人,按理說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破壞。但問題是,那些當地貌似已經被教訓得渾渾噩噩的漢族包衣奴才們,在得到解放之後,便迅速覺醒了暴力傾向,進入了復仇者的角色,很快成爲打砸搶的主力,在一片混亂之中發揮了驚人的毀滅能力。

不過,這些年黃石在明朝看慣了各種人間慘劇,所以對此也沒什麼內疚的,反正從古到今這樣的事情多去了,他的部隊好歹沒把那些女俘虜當成“兩腳羊”下鍋煮成肉湯喝,就已經算是比較有節操了。

更何況,後世那些專家不是說了麼?外族入侵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幸事,因爲這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令我們的祖國大家庭更加繁榮昌盛,即使從遺傳學的角度上講,添加一些新鮮血液也有益於基因優化。而清庭在統治期間刻意搞的那些滿漢不通婚什麼的,簡直就是在分化民族關係,實在是太落後不過了。所以說這樣一場大範圍的強♂奸運動,也有着獨特的進步性和革命性嘛,雖然就短期來看似乎粗暴和痛苦了一點,但就長遠來看也不是沒有好處,在如此充分的體液交流之下,各個民族之間的隔閡不就被打破了麼?

最後,負責進攻錦州這個關寧軍大本營,遼西將門聚居地的兵馬,則是黃石的嫡系部隊福寧軍。跟其他的攻擊目標不同,福寧軍在佔領了錦州之後,依然會跟清軍的控制範圍接壤。除了肅清殘敵、恢復治安之外,還需要防範山海關一線的清軍反擊……因爲盟軍根本沒有進入山海關以內的打算。

看着平板電腦屏幕顯示出的遼東軍事地圖上,剛剛修改好的最新戰略對峙態勢,黃石忍不住憂鬱地嘆了一口氣。毫不客氣地說,憑着現代化軍事裝備的強大火力,還有通過【隨意門】提供的全球實時後勤保障支持,他如今即使想要攻佔北京、坐進金鑾殿,甚至橫掃中原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問題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就如同二十一世紀的美軍可以輕而易舉地征服伊拉克全境,卻無法消化這塊風俗迥異的土地,在中東建立穩固的統治一樣。以大明帝國的體量之龐大,根本不是華盟這樣的小身板可以一口氣消化的,即使有着四五百年的科技進步,也同樣辦不到。

須知,統治和“教化”這種事情,終究是要靠人來着手進行的。固然,從地圖上看,目前華盟的領土已經空前遼闊,版圖橫跨北美、南美、澳洲、東南亞和東北亞,總面積是明朝版圖的好幾倍,但在人口上,這個“泱泱大國”卻存在嚴重的硬傷——即使將“歸化民”和附庸土著也計算在內,在華盟成立之時,其總人口也不過三百萬左右。相比於大明全境的上億黎民,用“以蛇吞象”來形容是一點都不過!

——從領土上說,目前的華盟已是世界霸主的等級。但就人口而言,卻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微末小國。

所以,限於人力資源的規模,即使有再多的黑科技加成,華盟的任何擴張行動也必須有所節制。

打個比方來說,眼下,臨高穿越集團光是消化廣東這塊新版圖,就差不多用盡了全力,從幫派鬥爭到情報戰線,從階級問題到少數民族問題,甚至還有宗教衝突,各種各樣的亂象拖住了他們的全部手腳。所以浙江那邊已經是連鄉村工作隊都派不下去,因爲一時間實在湊不出那麼多政治合格、手段過硬的幹部人選……結果浙江戰場各條戰線都不得不開始收縮,許多一度佔領的縣城和村鎮,如今又被放棄了。

同理,華盟本階段的遼東攻略作戰範圍,也僅限於山海關以東,否則就超過了海參崴穿越集團的最大消化能力,那樣就會吃撐了,屆時由於管不過來的緣故,很多被打下來的土地也只能吐回去。

當然,華盟也可以只要人不要地,把人口強制遷走,用於開發美洲、澳洲、非洲的蠻荒沃土。不過,這種做法同樣是有極限的。儘管以華盟現有的版圖之遼闊,就足夠容得下整個大明帝國的全部臣民集體搬家,而【隨意門】這個作弊的黑科技道具,也把進行一場跨洲萬里大移民的成本,成功削減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好似可以無窮無盡地從大明帝國不斷吸收人力資源來建設新天地。

但問題是,正如一堆建材不等於一座房屋一樣,一片蠻荒之地和一羣流浪漢也湊不成一個國家。

想要把任何一塊荒地開發成農莊,任何一座礦山開發成礦場,任何一個海灣開發成港口,都是需要人們爲之付出無數時間、精力與汗水的。而要讓一羣移民適應他們的新家園,對他們的新國家產生認同感,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潛移默化。即使是再怎麼先進的未來黑科技,最多也只能縮短而不是免除這一過程。

在過去的短短一年裡,除了暫時作爲“未來人自留地”的澳洲之外,穿越者在北美、南美和南非設立的各個殖民據點,已經從中華本土吸收了大約一百五十萬移民,甚至超過了他們原先的本國總人口!

縱然在各種黑科技的瘋狂作弊之下,移民所需的糧食、工具和物資都應有盡有。但光是一口氣給這麼多的新移民,逐一安排工作和食宿,宣傳教育他們對所屬國家的認同感,還要處理期間爆發的各種刑事衝突,就已經嚴重透支了各個加盟共和國官僚機構的統籌管理能力,實在是沒有能力救更多的故土黎民於水火之中了……幸好古代中國人沒有太多的飲食和宗教忌諱,否則由此導致的麻煩還會更多。

但即便如此,華美共和國、東岸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的移民安置點,在這一年來也都分別爆發了好幾次騷亂,其起因要麼是移民中混入了野心勃勃的邪教徒,要麼是有前山賊頭領或破落戶縉紳在串聯作亂,其中有幾次甚至鬧得很大,最後不得不出動了騎兵和炮兵才勉強彈壓下來……

由此可見,儘管各個加盟共和國都還有着無限廣袤的荒地,也有着用之不竭的糧食和物資,但限於組織管理能力方面的缺陷,至少在短時間之內,美洲和非洲那邊吸納中國移民的能力都已經達到極限了。如果不顧自己的胃口,在完成消化之前,還要繼續胡吃海塞的話,就會有把肚腸給活活撐破的風險。

更何況,在華盟之前的一系列聯合行動之中,華美、東岸和南非獲得了上百萬的人口,臨高集團則吞下了廣東全省和半個浙江,全都是吃得滿嘴流油,只有海參崴穿越集團基本沒什麼收穫。因此,即使僅僅是出於平衡派系利益的考慮,這回也得把遼東連人帶地都吞下去,從而擴大海參崴方面的基本盤纔是。

不過,想要在遼東站穩腳跟可並不容易,雖然軍事的勝利很容易實現,但社會秩序的恢復就很麻煩了。首先就要對被解救的遼民進行集中管理,在遼河流域儘快建設起道路、碼頭、礦山、農場……而這就是一項很考驗海參崴穿越集團組織管理能力的工作。

按照黃石昔年在長生島收容和安置遼民的經驗,雖然這些生活在“淪陷區”的遼民都是苦命人,被韃子禍害得家破人亡不說,還得給韃子起早貪黑地幹活,受盡了無數的苦難。但絕不能因爲同情他們的遭遇,就任由他們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爲——要知道,人性若是被壓抑到了一定的程度,心理也會變成扭曲的,做什麼事兒都容易走極端。所以,這些被人欺壓多年的漢人包衣,一旦掙脫了苦難的枷鎖得到自由,瞬間就會把他們心裡多年的激憤釋放出來,做出各種瘋狂發泄的事情來。結果就是反而變成了最危險的一羣人,受不得一點兒管束,也經不起任何有心人的煽動。他們在脆弱和敏感的同時,也有着偏激和扭曲的一面。

千萬不要錯誤地以爲,所有窮人都是質樸淳厚的。很可悲的是,並不是每一個經歷過苦難的人,都會知道珍惜來之不易的平靜,然後安安分分地過一輩子。相反,正因爲他們經歷過最慘絕人寰的事情,而且無牽無掛,一旦爆發起來,就會瞬間釋放出驚人的破壞力——很多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就是這麼來的!

事實上,就在盛京等地的掃蕩作戰之中,這些“火線入伍”的漢人包衣,就已經惹出了無數的亂子。根據前線指揮官的彙報,很多受了刺激的前漢人包衣奴才,根本就不聽他們的命令,只知道一門心思地胡亂殺戮和縱火破壞,甚至還有當場就恩將仇報,搶奪盟軍士兵槍支和輜重物資的事情……弄得很是烏煙瘴氣。

對此,黃石除了祭出嚴刑峻法,拿人頭來立威之外,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反正在接下來的集體勞動之中,那些好吃懶做、心思奸猾的壞痞子,肯定都會逐一暴露出來,然後被填進各處礦坑和採石場裡去。

總之,按照黃石制訂的遼東佔領區善後方針,對待遼東漢民不能一味地鎮壓,但也不能無休止地放縱,現在不是講究人道主義的時代,對待某些人太客氣的話,只會讓對方誤以爲你軟弱可欺,反而會進一步蹬鼻子上臉——雖然儒家不太願意承認人性本惡,但在明末這個羣魔亂舞的時代,各種以怨報德、恩將仇報、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孃的醜陋之事,偏偏還是自認爲高人一等的讀書士子做得最多!

反正,光靠仁慈和善良,是沒法管理好這麼大一片土地的,身爲這片白山黑水的征服者,固然一隻手裡要拿着糖果,但另一隻手也要緊握着刀柄。能不拔刀自然最好,但至少要讓別人都知道,你手裡有刀!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也被擺在了黃石將軍的面前——等到消滅了女真八旗在遼東的勢力,對這片土地建立起初步的統治秩序之後,要怎樣才能滿足遼東百姓的口糧供應?

要知道,之前的天啓年間,他還在遼東長生島練兵的時候,可是從來都沒能解決過這一難題……

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1章 宅女穿越者的憂鬱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第10章 賺錢好辛苦(中)第31章 姑娘們的災難日第11章 異界水門事件(下)第152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下)第24章 驚現T病毒!第15章 荒誕在十月(下)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第21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下)第40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上)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36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上)第48章 砸鍋賣鐵?第51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上)第10章 舌尖上的無限第161章 南京!南京!(下)七隨地大小便的中世紀歐洲人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2章 華夏文明的悲歌第67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中)第127章 樹倒猢猻散的先兆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160章 炮打白宮第46章 再見仙人同志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37章 見怪不怪(下)第145章 核戰默示錄(上)第19章 第一批帶路黨(下)第118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下)第34章 死亡的國度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11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上)第36章 印度人也要打怪獸!第69章 請問要來點氫彈嗎?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69章 迴歸與終結(中)第143章 三帝對峙(下)第15章 三個校長的故事第55章 火燒倫敦第86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中)第51章 牀主市大掃蕩(上)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117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中)第114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中)第6章 懦夫之城第174章 爲淵驅魚(下)第147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上)第27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上)第6章 貞子也來了!第三十八 這個是我姐姐的姘頭嗎第29章 魯濱遜鬼畜島(下)第73章 東方輻射鄉(下)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47章 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第114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下)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131章 杭州無血開城(上)第1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五)第69章 本州治安戰第94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上)第139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上)第72章 墨爾本之冬(中)番外六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三第37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上)第81章 赤道洋之夏(上)第69章 兔子的復仇(下)第9章 異界水門事件(上)第180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六)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189章 南美洲的新年(下)第21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下)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55章 遠方的戰火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第3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下)第118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下)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91章 萬里大移民(中)第54章 滿意與失意(上)第159章 南京!南京!(上)第191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上)第87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7章 衝突世界:咖喱洋的王者第77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下)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20章 高城沙耶的猜疑第170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上)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87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下)第17章 戰鬥的間隙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二十五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五第83章 宣府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