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命題:釋道(上)

丑時過後,電閃雷鳴。

一場通透的大雨,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個多時辰。至黎明時,雨勢減弱,淅淅瀝瀝。

鄭言慶睡的很舒服,清晨起牀,推開竹窗,一股清新的風涌入樓中。

活動了一下身子,感覺精神很振奮。

這時候毛丫端着一盆清水走上樓,放在言慶的面前。鄭言慶洗漱完畢,吃了一點東西。然後穿好了一副,手持竹傘走出竹樓。白龍馬在竹林間奔行,細細的雨絲,如霧一般,馬蹄聲清脆,若隱若現。站在門廊上,恍若置身於仙境中一樣。

毛旺媳婦牽着那頭青驢過來,攙扶着言慶坐好。

鄭世安早已經上了馬,見言慶坐穩之後,輕聲道:“準備好了嗎?”

言慶笑了笑,“爺爺,我們動身吧。”

叮鈴,叮鈴!

青驢脖頸中的鈴鐺響起,祖孫二人在如絲細雨中漸漸遠去,只有那鈴鐺聲似在園中迴盪。

一大一小兩個腦袋瓜子,從另一座竹樓窗戶內探出。

“杜大哥,咱們不去觀戰嗎?”

竇奉節昨夜沒有回家,就住在竹園精舍中。

不過擔心他影響到言慶的備戰,所以杜如晦早早的就把他抓到自己的住處休息。

杜如晦張大嘴巴,打了個哈欠。

“有什麼好看的?

言慶贏了,也是贏了;輸了,還是贏了。

這一場比試從他發出戰書的那一天,他就站在上風處。今天迎戰,只不過看如何收場。

贏了,收的漂亮些;輸了,收的難看些……與其跑去湊熱鬧,還不如留在家中,等候消息。好了,我要再睡一會兒,莫要再吵我。你這傢伙,昨夜吵得我難寐。”

“明明是你翻來覆去的折騰,與我何干?”

竇奉節也打了個哈欠,小腦袋縮回了竹樓。

兩人都沒有去將軍堂觀戰,不過原因卻不相同。竇奉節對言慶有着一種近乎於迷信的崇拜,所以堅信言慶能夠戰勝王通;而杜如晦則不太看好,畢竟王通的實力擺在那裡,他真不認爲言慶能在經辨之中,戰勝王通,更不忍見言慶失落之狀。

細雨靡靡,原野中漂浮着一抹抹,一道道,一層層絲縷般的水霧。

天氣有些涼意,鄭世安下意識的裹緊了衣衫。

朝一邊看去,見鄭言慶恍若無事一樣,悠悠然坐在青驢背上,看兩遍田園景色。

“言慶,你有把握嗎?”

鄭言慶笑了笑,“哪有什麼把握,只不過去應景罷了。

贏了固然好,輸了也不差。反正已經和張三哥說好,這文書都已經立下,爺爺何必驚慌?”

鄭世安說:“我不是擔心商鋪的事情,我是擔心你……”

“我?”鄭言慶說,“我更不會有事兒。我和那王通相差十四歲,他贏了不會光彩,我輸了也不丟人。再者說了,老師臨行之前說過,我近來風頭太盛。借王通之手壓一壓,也不是沒有好處。反正我也想靜一靜,等此事結束,我準備和杜大哥進山一段日子,權作調整心情。爺爺,你莫要擔心我,孫兒不會有大礙。”

鄭世安細一想,覺得這話確有些道理。

沒錯,這一次經辨,經過言慶之前的那一番折騰,王通即便是勝了,也得不到好處。

相反,言慶若真的輸了,也不是沒有好處。

他近來聲名太盛,正需要一次失利,來掩飾一下。反正雄記商鋪已成功的轉入張家人的手裡,鄭世安從臺前進入到了幕後,從此可以逍遙愜意的做一個富家翁。

總之,對大家都有好處。

當然了,鄭言慶若能勝了,當然最好。

但私心裡,言慶並無把握能勝過王通……這十幾年的差距在那裡不說,最重要的,還是在於這根基。言慶哪怕是擁有一個四十年的靈魂,但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他前世所學的那些東西,並無太多用處。至少,他不似王通那樣,熟讀五經。

經試定於將軍堂,是竇家的堂號。

竇家在漢朝時,出現了好幾位大將軍,故而雅號將軍堂,也表明了以武勳爲主的傳統。

不管是竇家三祖,還是竇毅等人,全都是以武勳起家。

堂前陳列一排石雕,有立馬橫刀者,有拄槍伏地者,全都是竇家先祖所留的功績。

進將軍堂,鋪面而來的是一股肅殺氣。

正堂上,坐着十幾個人,堂前則擺放着兩張書案,上置筆墨紙硯。

雨水順着屋檐流落,將臺階下的地面,沖刷的呈現出灰白色彩,透着一股凝重氣息。

鄭世安沒有進去,而是目送鄭言慶走進將軍堂大門。

門外聚集了不少人,有書生士子,也有達官貴族。不過更多的,則是來看熱鬧的普通百姓。

“鄭……世安!”

突然有人叫了一聲鄭世安。

鄭世安循聲看去,就見靠近大門的臺階下,有一輛馬車。

車上豎着一張竹羅傘,青緞子傘面低垂,將雨水都滑落到了車外。傘下,鄭仁基和顏師古正坐着,朝鄭世安招手。車旁邊,還有徐世績和鄭宏毅肅手恭敬的站立。

鄭世安心裡奇怪:怎地這位公子哥,今天這麼主動的和自己招呼?

不過腳下卻沒有停留,連忙走到了車前。

哪怕分立一房,但多少年對鄭家的侍候,讓鄭世安心裡,對鄭仁基還是有幾分恭敬。

鄭爲善也在一旁站立,朝鄭世安微微一笑。

“那個……言慶準備的如何?”

論輩分,鄭仁基應該叫鄭世安一聲族叔。

可讓他這麼叫,還真是爲難了鄭仁基。剛纔就差一點脫口叫出鄭管家來,如今和鄭世安面對面相視,他只好捨去了稱呼,輕聲詢問。

鄭世安也能理解鄭仁基,更不會奢望鄭仁基真正認可他這個族叔。

事實上,整個安遠堂,恐怕沒有一個人會認可他的身份吧。即便是鄭大士也如此。

讓你歸宗,已經是天大的寵幸了!

“大公子,言慶的事情,我從來不過問。您也知道,我這本事,也過問不得啊。”

鄭仁基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對了,雄大錘那邊的生意如何?我聽人說,可是火爆的緊呢。”

“託列祖列宗的保佑,還算過得去吧……大錘子的手藝好,做事情也認真。再有一干老街坊們的幫襯,總算是站穩了腳跟。不過,這件事和我,已沒有關係了。”

鄭仁基一怔,“爲什麼?你不是投了許多錢帛嗎?”

“大公子,我那是做生意的料啊。早先幫幫忙,打打下手而已……再者說了,我年紀也大了,這精氣神也跟不上了。平日裡還好說,忙起來可就不成。這一段時間,我經常算錯賬目……前日吳縣張家的人過來,和雄大錘他們商量好了,決定由他們出錢經營。

那天小少爺也在,張家的人找過去,就是商量這件事。

我現在不過是佔着半成的利益,每年下來,也能有個千八百貫的收益,就已滿足了。”

鄭仁基愣住了!

“張家接手雄記了?出了多少錢?”

“除了退還我之前借給大錘子他們的一千貫外,又投入了一萬貫,以擴大門面。”

鄭仁基對這生意上的事情,還真不太清楚。

聞聽張家出手就是一萬貫錢,只能感嘆這張家財大氣粗,出手不凡。至於剪刀這等生意,他倒不看在眼中。安遠堂名下生意不少,一年數萬貫的收益,還真看不上鄭世安的幾百貫。他只是可惜了一下,就不再過問此事。倒是一旁的徐世績,似乎多了幾分關注……

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89章 鳳兮鳳兮第16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63章 裴世矩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三)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上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63章 裴世矩第84章 洛陽城下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3章 所謂劃江而治第13章 詠鵝(下)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8章 殺人了(上)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廿九章 黃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54章 天下大勢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19章 冼夫人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57章 漢家兒郎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17章 金堤關(三)第3章 海門鎮(一)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第卌七章 漁人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69章 決裂第8章 江山一盤棋第12章 長安一夜(二)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18章 仇人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9章 悍匪解象第11章 武德年間的官二代第57章 東都(七)第18章 金堤關(四)第93章 夜談第5章 父子情(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11章 僚亂(四)第16章 崔道林(上)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10章 流言第90章 伊人遠去第15章 金堤關(一)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90章 伊人遠去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下第73章 三槍第64章 胡馬第53章 養真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廿二章 都棱鎮七第3章 海門鎮(一)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85章 紅土坡鄭善願歸天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16章 出征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五第廿一章 衝突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廿九章 黃雀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8章 江山一盤棋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69章 獅虎兒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80章 兩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