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

鄭言慶何嘗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會顯得妖孽?

但不瘋魔,不成活啊……他需要名聲,他需要更多的名聲,需要更多人的關注。

這與他的秉性,並不相合,卻不得不爲之。

一入鄭家深似海,多少雙眼睛在盯着他,多少人在暗中算計他。鄭大士要用他來穩定安遠堂的地位,可鄭家有七個族房,又豈能心甘情願的讓鄭大士稱心如意?

這一點,從鄭大士爲他祖孫歸宗的事情上,可以看出端倪。

族內尚且如此,那族外又會如何?

不受暗算,最安全的方法,莫過於把自己置於大庭廣衆之下,令那些心懷鬼胎者,不得不有所顧忌。當然了,如此鄭言慶也將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置疑和爭議。

但爭議越多,他的目標就越大。

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安全。

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高調,鄭言慶深深理解到,生活與世家大族之中的種種艱辛。

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步步殺機啊……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鄭言慶別無選擇。

天一亮,鄭世安就找到了鄭爲善,把他用田地換取錢帛的想法,告訴了鄭爲善。

同時,他還以住所過於吵鬧,希望用房舍換取龍門山下竹林的想法一併告知。

鄭爲善已受命準備給鄭世安辦理手續,聞聽鄭世安不要田地,鄭爲善可是吃驚不小。

“老管家,你可要想清楚啊。”

鄭爲善勸說道:“此次老太爺分給你的田地,都是上等良田。如若不要的話,日後可別後悔。”

要說,鄭世安的土地情結還是很深重的。

如果沒有昨天言慶一番勸說,他定然會接受這些田地。即便如此,鄭爲善說完以後,他還是忍不住猶豫了許久。最終,他咬了咬牙,還是搖頭拒絕了鄭爲善的好意。

“非是我不願意,實在是……

昨日我去天津橋街市探望老夥計,實在是想幫他們一下。雖說老太爺要恢復月俸,可你也知道,那幫子老東西是什麼脾氣和秉性。夫人的作爲,讓他們很傷心,到現在也不肯接受月俸。有好幾家老兄弟,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我這心裡真不舒服。

現在就算是老太爺出面,怕也沒有用處。

好在當年我和這幫老兄弟出生入死,我若是出面,他們倒是可以接受。我準備換取些錢帛,與老兄弟們一起做點生意。哪怕是幫不上什麼忙,心裡也能舒服點。”

“老管家果然是重情義的人啊!”

天津橋街市的老軍們,在經過了之前的事情之後,很是傷心。

鄭爲善清楚那些老軍火爆的性子,當初他們敢攔阻鄭仁基的車仗詢問是非,也是一羣有血性的人。不受嗟來之食,即便是鄭大士讓人恢復月俸,至今也無人領取。

鄭世安這麼一說,倒是讓鄭爲善頗感動。

於是點頭答應,並保證儘量處理好這件事情。

當天,鄭爲善就把鄭世安的請求告訴了鄭仁基。對於這件事,鄭仁基也不敢做主,連夜派人趕赴滎陽,請鄭大士定奪。

到第三天時,信使從滎陽返回。

鄭大士只寫信說:洛陽一應事宜,由爾決斷,莫事事求問。

“賢弟,你說這鄭世安,究竟是什麼意思?”

鄭仁基無奈之下,找來顏師古商議。最近一段時間,顏師古非常忙碌。晌午要教授徐世績鄭宏毅課業,午後就在房間裡苦讀三國,並加以註釋。其實,魏晉時,已有人註釋過三國志。河東裴氏族人裴松之所著三國,理論上已經非常完美。

顏師古發現,自己註釋三國,想要超越裴松之,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裴松之以十餘年光陰註釋一部《三國志》,而顏師古想要超越他,需要更費心神。

鄭仁基也知道顏師古忙,所以儘量不去打攪他。

顏師古聽罷之後,不禁一蹙眉頭,沉吟片刻說:“鄭世安倒是個重情義的人,由他出面安撫老軍,倒也最爲合適。大兄府上若是寬裕,給他倒也無妨。我只是覺得,這老兒竟欲附庸風雅……嘿嘿,欲效先賢嗎?亦或者,想要做那孟母三遷?”

年紀小,有年紀小的好處。

至少在許多人眼中,鄭言慶做不得主,鄭世安至少能分擔八成風雨。

鄭仁基說:“鄭世安的確是有些才幹,若論手段而言,爲善和他相差卻不止一籌。”

“既然如此,你權且答應他們,看他能有何作爲。”

鄭仁基想了想,點頭表示認同。

反正老爺子要捧這祖孫,他們想要效仿先賢也好,總之得利的都是他鄭家安遠堂。

於是,鄭仁基做出了決斷,命鄭爲善提一千兩百貫,贈予鄭世安。

鄭世安只要一千貫,鄭仁基索性大方一些,六十畝永業田按照官價折算,不過那露田可就算不得數了。你要做好人,那就讓你做,且看你能做出什麼名堂來?

鄭仁基本就是公子哥性格,頗有些輕視商人的心理。

哪怕讓徐世績過來,也只是爲了將來,鄭宏毅身邊能多一個幫手。若說把徐蓋看在眼中,卻是不太可能。鄭世安不求田而求財,令鄭仁基對他有多了幾分輕視。

不管鄭世安是爲了什麼目的,可他只要經商,鄭言慶的前程就會受到影響。

君不見,鄭爲善的祖父也是商人,結果鄭爲善即便一身武藝,也只是個四品出身。

這,也更符合了鄭大士一方面擡舉言慶,另一方面壓制言慶的設想。

鄭世安領了這一千二百貫之後,倒也沒有客氣。

他立刻拿出五百貫,找洛陽工匠製作包裝錦盒,另一方面把家中的健僕美婢全部送還給鄭仁基,牝馬耕牛都沒有要,只要了那頭青驢,一家人就遷往龍門竹林。

龍門山毗鄰伊水,位於伊水西岸。

竹林依山傍水,佔地大約有五十畝左右。

青竹翠鬱,山色怡人。

以翠竹爲牆,使得整個竹林,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庭院。站在林外,可一目瞭然林中的風景。芳草萋萋,隨風起伏。林中小徑與其說是刻意修整,倒不如說是踏踩出來。

信步於小徑,點點絳綠。

竹幹上,殘留着點點滴滴,若星辰般的水珠,明麗而清秀。

竹林中央,拔地而起三座竹樓。

這竹樓是新建的,營造竹樓並不艱難。洛陽城中本就聚集着各種各樣的工匠,鄭世安花費了六十貫,請人在兩天之內建造出來。其中也不泛田莊和天津橋老軍們的幫忙。

林中幽然,小樓挺秀。

“我要一座竹樓!”

杜如晦一來,就忍不住大叫一聲。

此地景緻優美,到真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所在。讀讀書,看看風景,別有一番滋味。

“中間這座小樓,是爺爺居住。

望伊水這座竹樓,我自己用……杜大哥你若是想要,就只有依山小居。

裡面的傢俱擺設都有了,只是杜大哥你要長住於此的話,不妨爲竹樓取個名字吧。”

“你那座竹樓,叫什麼?”

“我還沒有想好呢……”

“等你想好了,再給我取個名字吧。”

杜如晦如今視言慶爲妖孽,自然不會客氣。

鄭言慶聞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把青驢拴在樓前的一棵青竹上,然後幫着鄭世安,把東西放進樓內。其實,他祖孫也沒有什麼行李,主要還是言慶的書本。

到晌午,一切都安排妥當。

鄭言慶坐在竹樓門廊上,光着腳在半空中搖晃,看着滿園翠鬱,不由得心中暢快。

“小妖,如此美景,何不賦詩一首?”

由於杜如晦在心裡,已經把言慶定義爲妖孽級別,故而對言慶的稱呼,也有了改變。

不再直呼其名,而稱其爲‘小妖’。

對此,鄭世安在獲得了杜如晦的解釋之後,也忍不住笑着答應,稱他做‘小妖’。

沒錯,這個孫兒,真的妖孽!

歷代詠竹詩不少,但大都借物喻人,展現自家風骨居多。言慶現在要求名,又不能展現太多名利心,這可就不太容易了。當初一句‘士甘焚死不公侯’,鄭大士眼中的憂慮和殺機,鄭世安沒有注意到,可言慶卻注意了。如若再這般下去,弄不好適得其反。

要閒適,更要展現出一種風度……

鄭言慶苦思片刻,看了看杜如晦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杜如晦一怔,目光頗有些複雜的向言慶看去。

言慶沒有理睬他,突然站起來說:“好了,我午後還要去學舍聽講,你慢慢拾掇吧。”

“我和你一起去吧。”

“杜大哥,你祖父讓你來,是要你讀書,可不是跟着我東遊西蕩。你若是真覺得寂寞,可以上山去看看魏晉書碑。我那老師不喜歡被人打攪,你莫要讓我受責罰。”

杜如晦呵呵一笑,算是答應了。

言慶回屋換了衣衫,而後牽着他那頭青驢,慢慢走出了竹林。

林中冷幽孤寂,帶着幾分玄奧。

杜如晦在門廊上目送言慶遠去之後,枯坐半晌。猛然,他站起身來,往另一座竹樓走去。

言慶小小年紀,有如此才華仍苦學不掇。而我虛度光陰二十載,難不成連個小孩子也比不了嗎?今日我們可以同坐一席,日後言慶才名日盛,我還有臉再同席嗎?

這幾日來,杜如晦也受了不少的刺激。

鄭言慶不知道,他爲了生存而苦苦掙扎,不斷盜竊詩詞的行爲,令杜如晦無比震撼。

回到房間,杜如晦打開了書囊。

將擺在最上面的那些碑帖放在一邊,取出一冊春秋,靠在竹窗旁邊,認真閱讀。

窗外,風搖翠竹,沙沙響……——————————————————————————————

多謝兄弟們的支持,如今老新上了雙榜,心裡很開心。咱再接再厲好嗎?穩固一下位置,上上下下的,看着讓人心裡發慌……^_^。這是第二更,今天還有兩更,兄弟們給老新紮起,把推薦收藏都拿出來吧。另附龍門山色圖,供大家欣賞!

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11章 大定酒樓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54章 小風口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8章 殺人了(上)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52章 麥子的野望第18章 別惹我!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9章 僚亂(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三)第69章 末日(六)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74章 籌謀第54章 小風口第卌九章 屍山血海五第57章 東都(二)第64章 李神通(一)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51章 喜盈門(四)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15章 彌勒弟子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78章 有子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7章 哈士奇(下)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6章 七學士(三)第10章 僚亂(三)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57章 東都(六)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58章 君何人?(上)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77章 何人死期?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10章 釜底抽薪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卌五章 鳩殺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69章 末日(五)第54章 暗涌(二)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94章 麒麟館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下第12章 班底第93章 夜談第9章 種子(上)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89章 鳳兮鳳兮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82章 河南王(中)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54章 天下大勢第5章 父子情(上)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11章 武德年間的官二代第卅八章 瓦崗興李當王完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卌一章 新羅六第91章 蝴蝶第51章 喜盈門(一)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5章 父子情(中)第16章 未雨綢繆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3章 沉香槊第19章 冼夫人第9章 僚亂(二)第69章 末日(三)第52章 何爲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