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故事的人

鄭言慶後來才知道,這個鄭善果是鄭譯兄弟的兒子。藉助鄭譯的關係,鄭善果現如今剛剛從沂州刺史的位置上卸任,升任右光祿大夫,地位遠遠高過了鄭大士。

可在鄭大士面前,鄭善果只是一個晚輩。

哪怕他身爲嫡傳一支,面對官職小過他的族叔,也必須要恭恭敬敬。

鄭善果所說的‘元妃’,正是隋太子楊勇的正妻。

後世的史書裡,對隋太子楊勇頗有同情之意,說他性情溫厚,有長者之風。只不過喜歡奢華,有些貪戀女色。

對這個說法,鄭言慶不太相信。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李唐奪取了楊隋江山,自然會有一番粉飾。隋煬帝作爲亡國之君,不可避免的會遭受詆譭。那麼當年作爲隋煬帝滴對手,楊勇自然會被美化。不如此,又如何能凸顯出李唐的豐功偉績?更何況,這《隋書》出自唐人之手……

楊勇不喜元妃,由來已久。

後來有趣了雲詔訓爲妾,更是把原配拋之腦後。

元妃也是貴族出身,又如何受得了這種冷落。加之身體緣故,最後因心痛而猝死。

滎陽鄭氏,一直都支持太子楊勇。

雖然不知道元妃之死,會出現什麼結果,但鄭家的人都敏銳的覺察到了一絲不妙。

隋文帝的老婆,是獨孤皇后,是個性情善妒的女人。

想當年隋文帝起家,多半有獨孤皇后家族的支持,故而對獨孤皇后也是言聽計從。

楊勇貪戀女色,原本就不得獨孤皇后的喜愛。

元妃又是獨孤皇后爲楊勇選中,她這一死,定然會引發出獨孤皇后和太子的衝突。更何況,現如今身爲晉王的楊廣,從江都回轉長安,對太子之位是虎視眈眈。

所以,元妃的死,必定會引發一場動盪。

而鄭家,必須未雨綢繆,分析判斷之後,做出正確的選擇。

шшш⊕тт kan⊕¢ Ο

歸昌公鄭善願這時候請鄭大士過去,商議的就是這件事情……

不過,對鄭言慶而言,鄭家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他無法參與,也無力參與其中。

數日之後,鄭言慶得到了戶籍,正式落戶在鄭家。

——————————————————

如鄭言慶所想,元妃的死,拉開了晉王楊廣和太子楊勇之間的鬥爭序幕。

而鄭家在楊勇和楊廣之間的選擇上,也出現了巨大的分歧。鄭氏族長鄭善願,力主繼續支持太子楊勇。鄭大士和鄭善果卻認爲,楊勇志大才疏,惡了獨孤皇后,恐怕凶多吉少。最重要的,楊勇雖然一直輔佐楊堅做事,可是在威望上,遠不如晉王楊廣。即便是有高穎、賀若弼、史萬歲這類重臣的支持,仍不是楊廣的對手。

細數楊廣身邊,也有楊素、韓擒虎這樣的能人。

而且,楊廣有徵伐南陳的功勳,特別是駐守江都的一段時間裡,更招攬了大批南朝名士。楊廣本身也工於心計,甚得獨孤皇后喜愛,楊勇只怕難以坐穩太子之位。

這兩個結果,或多或少的產生了鄭氏家族的內部分裂。

鄭善果等人開始尋找與楊廣交好的機會,而鄭善願則繼續明目張膽的支持楊勇。

開皇二十年十月,也就是鄭言慶來到鄭家的第三年,隋文帝楊廣廢楊勇太子極其子女爲庶人。十一月,立晉王楊廣爲太子,並在次年,改元仁壽,結束了長達三年之久的太子之爭。

鄭家在這場爭鬥中,並未受到太明顯的波及。

鄭善願雖然站錯了隊伍,隋文帝卻沒有過於怪罪,反而封鄭善願的兩個兄弟鄭元璹鄭元琮爲成皋郡公和永安男爵。在滿朝文武的眼中,滎陽鄭氏似乎更受恩寵。

“欲取之,先予之!”

鄭大士私下裡和鄭世安說:“善願支持太子,已惡了皇后和晉王,只怕難以長久。”

對於鄭大士的觀點,鄭言慶在心裡表示贊成。

只是,鄭言慶如今不可能把精力放在這種事情上,因爲他要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

鄭家的命運,自有鄭家人操心。

數百年的世族門閥,當然會有他們自保的手段。

轉眼間,鄭言慶三歲了。如果按照隋朝人計算年齡的方法,他實際上已經五歲。

由於鄭世安的緣故,鄭言慶雖然只是鄭家的奴僕,但生活的非常舒適。

鄭大士在安遠堂裡挑選了一個宅院,送給了鄭世安。那是一個狹長四合院型,面積不大,配套卻很齊全。由大門處往裡面走,依次有中堂、後院和正寢。東西兩相各有兩處廊屋,還可以用來住人,以及圈養牲畜。

徐媽母女,就住在前院的廊屋。

鄭言慶所關心的,也正是源自於徐媽母女。

徐媽早已不再是奶媽了。

鄭言慶斷奶之後,鄭世安讓徐媽繼續留在他的宅子當中。

縫縫補補,洗洗涮涮……在鄭世安看來,鄭言慶雖然斷奶了,可畢竟年紀還小,需要人照顧。

而鄭世安在鄭家的地位,又極爲特殊。別看他也是賤口出身,是鄭家的奴僕。但在安遠堂,除了鄭大士和鄭仁基父子以外,就屬鄭世安的權利最大。即便鄭仁基續絃,迎娶的清河崔氏之女也很精明,但取代鄭世安在安遠堂的地位,絕非易事。

所以,鄭言慶也是賤口出身,在安遠堂,卻過得非常逍遙。

他之所以對徐媽母女感興趣,是因爲他發現,這徐媽母女的身上,隱藏着很多秘密。

仁壽元年三月的一天,一身白裳的鄭言慶,坐在中堂門口的臺階上,看着朵朵在堂前舞動拳腳。朵朵已經八歲了,也許是練武的原因,身體發育的很早。纔不過八歲年紀,身材卻很高挑,比鄭言慶高了快一個頭,生的更是亭亭玉立,一副小美人胚子的模樣。

朵朵的拳法,不算很複雜。

兩眼緊盯着手掌,出拳時看似緩慢,但收手時卻快如閃電。

一收一放,一快一慢,變幻莫測,產生出極爲強烈的視覺衝突。鄭言慶不是第一次看朵朵練拳,事實上早在兩年前,他就發現了朵朵會武的這個秘密。也正因此,他對徐媽母女產生出更強烈的好奇心,不止一次的猜測,徐媽母女的來歷。

“朵朵姐姐,你這練得是什麼?”

鄭言慶前世不懂武術,但對於武術,卻極爲好奇和嚮往。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每一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

即便是性情但莫如鄭言慶這樣的人,也不能例外。兩年來,他經常坐在臺階上看朵朵練功,而朵朵呢,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如今的習以爲常,早已無視他的存在。

“降龍功!”

朵朵隨口回答。

如今,她也不再是三年前那個動輒拔刀的小女孩。對鄭言慶,也沒有那麼多敵意。

她也知道,鄭言慶是個很古怪的小傢伙。

他不像同齡的小孩子那樣好動,在大多數時候,他沉靜的好像一個大人。就比如這練拳,一般的小孩子肯定無法耐住性子,即便是朵朵,每天練拳也覺得枯燥。

可鄭言慶經常是一坐大半天,看着她練拳。

平日裡若無事,就拿着一根小棍子,在後院的沙地上寫寫畫畫,顯得有些孤僻。

偏偏徐媽對他的這種行爲很感興趣,甚至還讓朵朵跟他一起練習。

所以,朵朵對鄭言慶談不上好感,但也說不上討厭。只是覺得和鄭言慶在一起時,雖然有點無趣,卻也能心境平和。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朵朵很難說清楚。

“降龍功?”

鄭言慶似是輕描淡寫的問道:“朵朵姐姐,你這是從哪裡學來的本事?”

徐媽此時不在家,鄭世安則在安遠堂書房裡伺候鄭大士,鄭言慶這纔會開口詢問。

“唔……從小就會了。”

朵朵的回答,也好像很隨意,但口風很緊,沒有透露出什麼信息。

但鄭言慶還是得到了一些消息:朵朵的出身不會太低!

俗話說的好,窮文富武。

窮苦人家,沒有太多的手段,只能依靠讀書來尋求出路;可練武之人,要洗髓伐毛,各個方面都要花費金錢,普通人家的孩子,就算想要練武,也支付不了昂貴的費用。

在鄭家三載,鄭言慶耳聞目染,也瞭解了許多事情,當然清楚這句話的含義。

朵朵擦了一把臉,在鄭言慶身邊坐下。

練完功後,她出了不少汗,不過汗味裡有一種淡淡的少女體香,也許就是人們時常說的‘香汗’吧。

“小秀才,你整日看我練功,是不是想學?”

因爲鄭言慶喜歡寫寫畫畫,朵朵戲稱他爲‘秀才’。這秀才,原本是指才能秀異之人的意思,不過到了後來,就變成了一種功名。

朵朵說:“我曾聽人說,男兒大丈夫,當提三尺劍而求取功名。你看你,整天無所事事,就知道拿着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手無縛雞之力,將來如何出人頭地?不如,我叫你練功。說不定有朝一日,還能派上用場。但不知,你能吃得苦嗎?”

言語之間,頗有輕視之意。

與後世的重文輕武相比,隋唐尚武之風頗爲盛行。

剛經歷了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即便是那些以經史傳家的世家大族,也要講究文武雙xiu。就以鄭家而言,著經堂以文,安遠堂論武。鄭大士的祖上鄭連山,就是以武起家,後有鄭先護鄭偉鄭頂等人,也都是勇武絕倫,揚名於大江南北。

鄭大士同樣是善於騎射,年輕時能騎烈馬,開強弓。

只是到了鄭仁基時,由於體質不好,所以改而專攻兵法,但猶屬於武事的範疇。

鄭言慶有些心動。

他知道,等到大業之後,將有亂世到來。

能習得一技防身,倒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記得初唐之時,可是名將輩出的年代。

只不過,他也不知道,能練成什麼樣子。

“朵朵姐姐,我也能練武嗎?”

“爲什麼不能?你才五歲,正是練武的好年紀。只要能吃得苦,堅持下去,一定能練出來。”

鄭言慶想了想,故作天真道:“那我也練!”

“小秀才,練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功法之外,還要有輔助以各種藥物……那需要花費很多錢帛,你最好和你爺爺商量一下,看他願不願意讓你練武。如果你爺爺願意,我可以給你配些丹藥。只是配備丹藥的花費,可是非常驚人!”

朵朵的臉上,露出一抹小狐狸似地笑容。

那語氣頗有引誘之意,讓鄭言慶不由得多了幾分小心。

“姐姐,練武很費錢嗎?”

“當然了,有道是百日築基,千日煉氣,十載化神,甲子還虛。這每一步,都要有大量的錢帛作爲基礎。僅僅是築基,運氣好的話,百日可成,運氣不好,十載未必有結果。更別說築基之後,還要易骨、易筋、洗髓……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以前我練武的時候,哈……教我降龍功的師父說習武需講資質,但更要持之以恆。所以,資質和堅韌,佔居其六,而剩下四分,錢三緣一……機緣固然重要,可如果沒有錢帛支持,打好基礎,也休想練出成就。這四者,缺一不可,你明白沒有?”

朵朵笑容很燦爛,語氣也很溫和。

在一起生活了三年,鄭言慶很少見朵朵用這樣的口吻說話。

這其中固然有鄭言慶的性子秉承前世的緣故,有些清冷,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若非至交,很難有太密切的聯繫。而另一方面,徐媽母女的來歷有些詭異,讓鄭言慶不得不謹慎。朵朵又不是個好相處的女孩子,所以大家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卻很少親切交談。

朵朵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鄭言慶多了幾分小心。

不過他善於掩飾,又是個小孩子,就算成年人也難覺察到他心思變化,更不要說朵朵才七八歲,怎可能看出端倪?她越是笑容可掬,話語親切,鄭言慶越是小心。

“朵朵,你現在可曾完成了築基?”

朵朵先露出驕傲之色,而後又頹然輕輕搖頭,“本來在兩年前就可以完成築基,進入煉氣易骨階段。可是……小秀才,我可不笨,只是因爲條件限制,耽擱了!”

這小丫頭並不是真心想要教自己練武,恐怕是要借自己的方便,完成築基功夫。

鄭言慶是什麼人?

朵朵雖說已儘量小心,可不知不覺間,還是被鄭言慶看破了心思。

想來,朵朵進入鄭家的時候,正處於築基的階段。之所以隱入鄭家,一方面有藏身的目的,另一方面恐怕也迫於生活的壓力。一介奴僕,又能有多少收入?求個溫飽就足矣。可朵朵要練功,要打基礎,需要藥品輔助,沒有錢帛,又如何成事?

“朵朵姐姐,沒有藥物輔助的話,是不是很難完成築基?”

朵朵搖搖頭,“那倒不是……師父說過,持之以恆定能突破,但越早完成越好,因爲年紀越大,突破就越難。如果過了煉氣易骨的最好年紀,日後就休想達到宗師的境界。”

鄭言慶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說法,忍不住問道:“那當今之世,誰是大宗師?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句問話,卻讓朵朵有些不耐煩了。

“小秀才,你問那麼多做什麼?你只需要告訴我,你究竟想不想跟我學習降龍功?”

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69章 末日(二)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7章 哈士奇(下)第14章 平南十策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57章 東都(五)第3章 希譙道長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10章 流言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51章 喜盈門(一)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卅章 坦白第63章 功過相抵第18章 八仙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19章 金堤關(完)第卌七章 漁人下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6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廿九章 平壤一夜二第1章 雨霖鈴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1章 喜盈門(七)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64章 父女第63章 功過相抵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57章 東都(一)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85章 紅土坡鄭善願歸天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卅八章 瓦崗興李當王完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二)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18章 八仙歌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54章 小風口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57章 東都(二)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13章 授藝第81章 鄴城之戰第64章 李神通(二)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9章 無間道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廿二章 緣由第15章 翠雲回家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91章 父子相見第2章 長安,長安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卌二章 武僧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75章 河東第57章 東都(八)第50章 前夜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57章 東都(八)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卌八章 李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