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

鄭大仕,時任隋朝驃騎將軍。不過他這個驃騎將軍,和東漢時期的驃騎將軍可不太一樣。隋朝的驃騎將軍,只是府兵制度的基層軍府主官,論品秩不過正四品。

而鄭大仕的獨子鄭仁基,在朝中擔任通事舍人,品秩更低。

由此可以看出,滎陽鄭氏在入隋以來,的確是沒落了。雖然還有鄭譯這一支在支撐,可鄭譯已故去,鄭譯的後人依靠着餘蔭勉力支持,顯然已無法和當年相比。

不過,汜水關距離滎陽不遠,鄭家的名頭,還是很有用處。

最明顯的,就是那汜水關守將在得知鄭世安的請求之後,二話不說,立刻派人打探。

李建國也說不清楚,那言家村是在什麼位置。

但距離汜水關,顯然隔着一段距離。如此追查,自然不可能查找到什麼結果。於是在兩天後,鄭世安從汜水關守將的手中,拿到了相關文書,隨鄭大仕啓程離開。

開皇年間,隋文帝對戶籍的管理,非常嚴格。

特別是針對世族門閥中所隱匿的人口,更格外關注。丞相高穎,更是幾次進行普查,以嚴格戶籍的管理。當然了,世族門閥若是想要隱藏,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不過鄭世安五代服侍鄭家,身份和地位和普通奴僕不一樣。所以當他要收養李建國的時候,自然會爲他辦理戶籍。只不過在相關文書上,李建國的名字,已變成了鄭言慶。待到迴轉滎陽以後,再辦理相關手續,就算有了正式的身份。

鄭言慶?

在鄭世安的懷中,李建國反覆的重複這樣一個名字。

他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就算正式融入進了這個時代。從今以後,他叫鄭言慶!

從汜水關到滎陽,並沒有耽擱太長時間。

鄭世安因爲要在鄭大仕身邊聽命,所以把鄭言慶留在了徐媽母子的車上。

要說起來,徐媽母子並沒有資格坐在車裡。之所以能上車,則是因爲車中的另一個嬰兒,鄭仁基的兒子,鄭弘毅。鄭言慶躺在虎皮褥墊上,側着身子,看着熟睡中的鄭弘毅。但在他腦子裡,卻沒有半刻休息,思索着未來將要面臨的事情。

如果推算不錯,如今應該是開皇末年。

開皇之後,是四年仁壽,接下來就是一代昏君,隋煬帝楊廣的執政期。

待到隋煬帝滅亡時,自己應該是二十多歲,然後他要迎接的,將會是一個盛世的到來。

該如何走?

鄭言慶必須要有一個規劃。

他並不知道,就在他規劃未來的時候,有一雙眼睛,正好奇的盯着他上下打量。

朵朵已經睡着了,蜷縮在徐媽的身旁。

而徐媽則凝視着鄭言慶,心裡充滿了好奇……

這是一個古怪的嬰兒,幾天下來,很少聽到他哭鬧,非常安靜。

一般而言,嬰兒的吃喝拉撒都不受控制。偏偏這個小傢伙,竟好像懂事一樣,根本不用徐媽去操心,更不會像小公子鄭弘毅那樣子,一天要換好幾次的尿布。在大多數時候,小傢伙總是瞪大烏溜溜的眼睛,有時似乎很好奇,有時卻像在思索。

思索?

徐媽的嘴角,浮起了一抹笑意。

她是在嘲笑自己,又有哪一個小孩子,還在襁褓中就開始思索?

不過,這真是個有趣的小傢伙,不是嗎?

鄭家在滎陽,頗有基業。

七房各有住所,但最祖宅只有家主嫡傳纔有資格居住。鄭大仕雖有功名,但也不能住在祖宅,他所居住的地方,名爲安遠堂,也是鄭家在滎陽一處重要的基業。

堂號,也是世家大族的一個代表符號。

與大多數世家不同,滎陽鄭氏擁有兩個堂號,一個叫著經堂,是爲了頌揚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鄭玄命名。只有族長一支,才能居住在著經堂;而另一個堂號,就是鄭大仕這一支所在的安遠堂,因漢宣帝時,鄭吉平定西域,被封爲安遠侯而命名。

這兩個堂號,從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了鄭家文治武功的理想。

鄭大仕在安遠堂門外下了馬車,對鄭世安說:“世安,你先把孩子安頓下來……對了,等一下我再讓人給你安排一個奶媽,正好方便照顧。你安頓好了,再過來找我。”

簡單的一句話,卻表明了鄭世安在安遠堂不同凡俗的地位。

這時候,徐媽抱着鄭弘毅和鄭言慶,走了過來。

鄭大仕看了一眼徐媽,沉吟片刻之後,沉聲道:“這樣吧,就讓徐媽過去照顧吧。”

徐媽雖已年近三十,但徐娘半老,正有風韻。

鄭大仕在洛陽買下徐媽母子,只是因爲鄭弘毅的母親剛故去,孩子也需要奶媽。

可他發現,鄭仁基似乎對徐媽頗有意思。

鄭大仕不得不多一個心眼。鄭仁基也正是年富力強,妻子故去,鄭大仕考慮着給他再找一個門當戶對的續絃。而且心中已有了考校,鄭大仕可不想這時候節外生枝。

世族聯姻,對聲名也很看重。

鄭仁基妻子剛故去,如果和奴婢傳出什麼風言風語的話,德行又虧,會影響到親事。

可鄭言慶一聽,卻是心裡一咯噔。

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爲朵朵那小女孩兒,懷中有綠珠寶刃,而且身份非常詭異,實在不應有太多牽連。本能的,他想要開口拒絕,從襁褓中伸出手,咿呀的反抗。

鄭世安卻笑了,“看起來,這孩子倒是和徐媽挺合緣,就依老爺所說。”

他從小陪着鄭大仕,對鄭大仕的心思,當然也最爲了解。

但鄭言慶卻不願意,實在是因爲朵朵母女,來歷不明,留在身邊的話,太危險了。

只是,這件事卻沒有他反對的餘地。

鄭言慶心裡正糾結着,就見從遠處,一匹白馬疾馳而來。

馬上端坐一名文士,在安遠堂門外跳下了戰馬,快步就走到了鄭大仕的跟前。

“善果,你怎麼來了?”

鄭大仕有些奇怪,開口道:“我正說洗漱之後,就去著經堂祭拜先祖,你卻先過來了。”

男子雖是文士打扮,寬袖大袍,衣帶飛揚。

可是體型卻很魁梧壯碩,透着一股子豪壯之風。

他在鄭大仕面前行禮,而後說:“叔父,歸昌公聽說叔父回來,要我請您立刻過去,有要事相商。”

歸昌公,是鄭譯的長子,名叫鄭善願。

鄭大仕一怔,立刻知道出了大事,連忙問道:“善果,族長要我過去,出了何事?”

鄭善果雖然刻意壓低了聲音,但鄭言慶還是聽了個大概。

只聽他輕聲道:“叔父,長安傳來消息,元妃在十日前,故去了!”

鄭大仕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

八點以後,還有一票,求推薦收藏!

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第19章 冼夫人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51章 喜盈門(四)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51章 喜盈門(二)第73章 三槍第7章 遇故人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九第3章 海門鎮(一)第13章 詠鵝(下)第13章 突厥十不戰第82章 河南王(中)第63章 功過相抵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56章 入榖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82章 罵死虞柔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卌九章 二李王爭第廿二章 都棱鎮二第卌七章 朵朵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7章 哈士奇(下)第87章 歸去兮第57章 東都(七)第5章 父子情(中)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下)第64章 父女第57章 東都(二)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16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13章 授藝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18章 金堤關(四)第10章 流言第3章 海門鎮(一)第廿三章 借糧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下)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廿章 割喉禮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廿三章 借糧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5章 父子情(中)第69章 獅虎兒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71章 勿重滔覆轍第8章 僚亂(一)第8章 僚亂(一)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70章 贏家第75章 河東第廿二章 都棱鎮七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63章 裴世矩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93章 夜談第58章 君何人?(上)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廿八章 安遠堂告急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63章 裴世矩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15章 金堤關(一)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19章 金堤關(完)第79章 滎陽之變第52章 破題:原道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