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

什麼叫做兵敗如山倒?

麥子仲不是沒有見過……當年高句麗之戰,平壤城下隋軍一敗塗地的局面,他不是沒有經歷過。可是他沒有想到,時隔多年之後,他竟然再一次生出同樣的感受。

隋軍還沒有亂,但明眼人可以看出,他們已經無意再戰!

邕州的隋軍,大都是來自本地,有着無與倫比的鄉土觀念。同時,這些居住於嶺南的漢人,又大都是從中原遷移過來。勿論是什麼樣的原因,他們對中原的歸屬感,同樣強烈。

在邕州漢人看來,朝廷只有一個朝廷!

勿論誰坐天下,能讓他們過的好,吃得飽的人,就是明君……

李言慶毫無疑問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所以在李言慶佔領宣化之後,百姓們並無太大的反抗。

麥子仲萬念俱灰,心知大勢已去。

“突圍!”

他突然大聲吼道:“殺出去!”

此時,他別無出路。如果等到那些隋軍調轉槍口來對付他的時候,他斷然沒有活路。

趁着那些黑俚還沒有合圍的時候,且殺出一條血路。

至於以後該怎麼辦?

麥子仲沒有想過,也不想去考慮……

當務之急,殺出去再說!

聚集在山丘周圍的隋軍,大都是麥子仲的親隨。

人數雖然不多,可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隨着麥子仲一聲令下,隋軍迅速開始突圍。而外圍的隋軍心思正亂,根本無意阻擋麥子仲等人。以至於麥子仲在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輕鬆衝了出去。他並沒有下令大開殺戒……所過之處,隋軍自動讓開一條通路。如果他這時候下令殺人的話,勢必會激起大部分隋軍的反感。他不怪這些隋軍,事實上,設身處地的考慮,換做是他也會迷茫。

黑俚並沒有追擊,而隋軍在麥子仲離去之後,也徹底失去了反抗的意識。

這個時候,童環帶着一隊隋軍出現在兩軍陣前,黑俚人順勢後撤,讓開了出路。

“兄弟們一路辛勞,河南王已準備好了營地和飯菜,大家回營之後好好休息……

請兄弟們放心,河南王乃當今名士,昔年大名鼎鼎的鵝公子,半緣君。他說出的話,一言九鼎,絕不會虧待了大家。”

童環是邕州的兵曹,換句話說,當麥子仲不在的時候,他就是隋軍的主將。

事實上,邕州的隋軍有七成以上,是童環訓練出來。所以當他出現的時候,隋軍將士心中最後一點顧慮,也隨之煙消雲散。

“童大人,你說的可是真話?”

“童某何時騙過你們?”

童環大聲回答,也讓隋軍的心思,更加穩定。

河南王是誰?

隋軍將士並不清楚。

身處偏遠蠻荒,說不好聽一點,他們就是被朝廷流放的人。

所以對於中原局勢的瞭解並不算太多,也不知道那河南王,究竟是哪一個。可是,鵝公子、半緣君的名聲,他們卻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當年李言慶首創詠鵝體,作《三國演義》而在民間廣爲流傳,哪怕是身處邕州這種偏遠之地,也聽說過半緣君之名。

原來,河南王就是半緣君啊!

隋唐時期,名士清流在百姓之中,頗有威望。

這也算是名人效應吧……當人們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時,總不免會產生幾分好感。

隋軍將士聽說了李言慶的身份之後,立刻放下心來。

與此同時,麥子仲率部突圍,直奔左水而去。

他也不知道該去哪裡?

只是本能的想要突圍,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整。宣化丟失了,那麼自己的家人……

慢着,家人?

麥子仲突然勒住了戰馬,停了下來。

宣化丟失了,那鳳兒和孩子們,現在怎樣了呢?

剛纔事態變化的太過於突然,以至於麥子仲並沒有考慮太多。可當他冷靜下來的時候,立刻就想到了妻兒老小。李言慶既然奪取了宣化,是不是也意味着……

“大人,咱們去哪兒?”

一名親衛上前,低聲詢問。

麥子仲猶豫不決!

一邊是宣化,一邊是左水,南轅北轍。

難道要不顧妻兒老小的性命,獨自逃生嗎?

麥子仲一咬牙,驀地撥轉馬頭,“如今我等面前,有兩條路……一條路是逃往番禺,投奔馮家,另一條是殺回宣化……因爲我們的妻兒,都在那羣逆賊手中。

勿論哪條路,都不好走。

我們現在已無家可歸,你們可自行決斷。”

投奔馮家嗎?

自己和馮智玳的確是生死之交,但馮家未必會真心幫助自己。

從之前馮家搖擺不定的舉措來看,馮盎對隋室並無太多的歸屬感。他所要考慮的,是馮家的利益。歸隋亦或者投唐,對於馮盎來說,只看哪一個選擇對馮家更好。

從目前來看,無疑是投唐最爲明智。

李言慶奪取了邕州,佔居了欽州。即便寧長真反應過來,回師救援,恐怕也難是李言慶的對手。李言慶此前所缺少的,只是一個根基。寧長真若不攻打交州,說不得李言慶還難以找到破綻。可他攻打交州,卻生生的給了李言慶一個突破口。

接下來,李言慶定然會對付寧長真。

說不定這個時候,李言慶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麥子仲對李言慶的手段,再清楚不過。此人不動則已,一動必然是連環出擊,不給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寧長真的確是悍勇無比,可他真的能夠對付李言慶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馮家何去何從……

麥子仲深吸一口氣,“我欲攻打宣化,爾等可願助我?”

馮盎也許不會殺了麥子仲,甚至有可能會收留他。但麥子仲也可以保證,馮盎絕對不會幫助自己……與其寄人籬下,倒不如拼死一戰。哪怕是戰死疆場,也心安理得。

也許,自己本就該是戰死疆場的命運!

當年高句麗之戰,如果不是李言慶的話,自己也許已經死去多年。

而今,全當是把這條命還給李言慶。

想到這裡,麥子仲已下定了決心。他目光掃視衆人,道:“大丈夫當戰死疆場,豈能苟且偷生。我們的妻兒老小還在宣化,即便是解救不出,也要奮力一戰。

若今日逃離,哪怕李賊善待我等妻兒,我等卻無臉面,再見她們……”

“願隨將軍一戰!”

將士們齊聲呼喊,麥子仲抄起馬槊,厲聲吼道:“既然如此,我們就殺回宣化。”

他催馬剛要走,卻聽左水上空傳來一陣嗚咽的號角聲。

緊跟着,戰鼓聲隆隆響起,只驚得麥子仲胯下坐騎,呈現出一絲慌亂。

河灣處,一隊人馬如同神兵天降般殺將出來。人數並不算太多,大約有三四百人的模樣。清一色輕裝步兵,手持排鑹,攔住了麥子仲的去路。

爲首一員大將,身高過丈,膀闊腰圓。

黑黝黝的面龐,豹頭環眼。頜下短髯,掌中一對大斧,目露兇光,虎視眈眈。

“麥大人,暫且慢行!”

那大漢身着一件皮甲,上面鑲嵌泡釘。

他咧開大嘴嘿嘿一笑,巨吼一聲道:“雄闊海在此,恭候麥大人多時!”

第54章 暗涌(二)第63章 功過相抵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廿四章 童環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6章 七學士(三)第56章 入榖第3章 所謂劃江而治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74章 籌謀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卌七章 漁人下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57章 東都(八)第52章 破題:原道第57章 東都(三)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69章 末日(三)第57章 俱傷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3章 所謂劃江而治第69章 末日(五)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84章 生當爲豪士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18章 昔日老軍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18章 別惹我!第69章 末日(五)第51章 喜盈門(四)第54章 小風口第79章 滎陽之變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廿九章 黃雀第57章 東都(五)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57章 東都(七)第58章 迴歸第53章 言慶收徒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14章 一封家書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51章 喜盈門(二)第4章 海門鎮(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卅章 坦白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12章 豎子敢稱霸王?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4章 海門鎮(二)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54章 天下大勢第11章 大定酒樓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61章 風滿樓第54章 暗涌(二)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下第60章 大業十四年第57章 東都(七)第卅八章 瓦崗興李當王完第1章 雨霖鈴第51章 喜盈門(六)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廿四章 長孫召見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7章 哈士奇(下)第6章 朵朵失蹤第54章 天下大勢第82章 河南王(下)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57章 漢家兒郎第52章 何爲盛世?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62章 房彥謙的決斷!第84章 生當爲豪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