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仇人

邕州在哪兒?

李言慶對此全無半點概念。

不過。當‘寧長真’三個字從李淵口中吐出的一剎那,李言慶渾身的汗毛倏的一下子,好像乍起來似地,猛然擡起頭,凝視着李淵,一字一頓道:“俚帥,寧長真?”

李淵驟然鬆了一口氣,頷首表示正確。

邕州,遠在嶺南,也就是後世的廣西地區。此時的邕州,尚屬蠻荒之地,爲俚蠻所佔據。

說實話,把李言慶扔到邕州,李淵有些捨不得。

雖說言慶膽大妄爲,而且還有些恣意驕狂,但終究是他的侄兒,也是李孝基唯一的骨血。

把李言慶派往邕州,說穿了就是流放。

在李世民向李淵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李淵着實有些爲難。

李淵捨不得李言慶,卻又覺得,李言慶繼續留在長安。無疑會破壞掉朝中平衡。

太子已隱隱羽翼豐滿,與李言慶又交往密切。

帝王之道,在於平衡二字。

說穿了就是要手下人無法一家獨大。哪怕太子是李淵的親生兒子,他依舊難免猜忌。如果……只是如果,李言慶有朝一日倒向太子,必然會嚴重影響到李淵的帝位。

雖說,李言慶是李淵留給李建成的左膀右臂,但在自己還沒有交出皇位之前,就不希望李建成威脅到自己。這帝王心術,總有些難以揣摩!李淵就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作用下,做出了這個決斷。讓李言慶去嶺南冷一冷,好過他留在長安,興風作浪。只是,李淵還是有些擔心,如果李言慶不同意,他又該怎麼辦?

李世民說:“父皇何必擔心,河南王乃純孝之人。

父皇只需提一個人,兒臣相信,河南王必不會拒絕,甚至會對父皇感激涕零。”

而這個人,就是寧長真!

寧長真,寧長真……

李言慶下意識的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浮現出一張秀美,帶着慈祥笑容的面孔。

母親……

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詞,在腦海中閃過。

雖然和母親只是一面之緣,而且還是在重生之處倉促的一眼,卻又留下了無法磨滅的記憶。

“寧長真。還活着?”

李淵詫異的看着李言慶,點點頭道:“寧長真如今雄霸欽州,更表現出對朝廷不滿。也幸虧有馮氏壓制,使其無法和蘇州蕭隋連爲一體,否則蕭隋實力大增。

不過,馮家還沒有下定決心,難保不會和蕭隋結盟……

一俟蕭隋得了馮家的支持,又收服了寧長真,勢必會吞併蕭銑,雄霸江南之地……

養真,朕也知道,嶺南甚苦!若你不願意去,朕也不勉強,可以另尋其他方法。”

李言慶擡起頭,語氣格外堅定。

“陛下,臣願往嶺南。”

李淵這心裡面挺不是個滋味。

剛把李言慶從洛陽調過來,又立刻把他趕走。

有心反悔,卻也知道不太合適;可真要李言慶離去,他心裡不免又有些捨不得。

“如此,你回去準備一下。

需要什麼,儘管呈報上來。朕定然准許……至於行期,你可以自行決斷。”

李言慶躬身行禮,“臣,告退!”

說完,李言慶轉身離去,而李淵卻站在迴廊中,呆怔怔看着言慶的背影,久久說不出話來。

“老安!”

“奴婢在!”

“你覺得,讓河南王去嶺南,究竟是對,還是錯?”

安士則猶豫了一下,沒有回答李淵的這個問題。

他很清楚,李淵並不需要他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想借由這個方法,來排解心中的矛盾。

“也罷,讓他去吧。

與其在長安招惹是非,倒不如讓他前往嶺南,說不定……嶺南之地貧瘠,即便他站穩了腳跟,也成不得什麼氣候。”

“陛下聖明!”

安士則依舊佝僂着身子,畢恭畢敬的回答。

只是他心裡如何想?

卻非外人可以知曉……

——————————————————————

夜了,風有些寒意。

李言慶身披大袍,懷抱着玉環,坐在竹樓大堂中。

寶貝兒子李周已經睡了!

但兩個女兒,卻是極爲纏人。玉真靠在他的身邊,而玉環則在他懷中酣睡。裴翠雲,長孫無垢,朵朵和毛小念坐在一旁,而長孫無忌則在另一邊坐下。面露凝重之色。

“好端端,陛下爲何要把你趕去邕州?”

“哥哥,邕州在哪兒?”

長孫無垢疑惑的看着長孫無忌問道。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長孫無忌歪着頭想了想,手指東南方道:“很遠,在嶺南……據說那裡到處都是未開化的蠻子,陛下讓言慶取嶺南,分明就是流放嘛……從未聽過,有郡王發配到那種地方。”

“那不是很危險?”

“危險嘛……”

長孫無忌撓撓頭,“倒也不一定。

對了,舅舅好像還留在交趾,不曉得能否聯繫上……大業十年的時候,我聽說他被流放到了交趾,在丘和大人麾下效力。後來時局糜爛,和舅舅就失去了聯繫。”

長孫無垢喜出望外,“舅舅也在嶺南嗎?

不過,那裡真的好遠哦!”

無垢還是不太清楚邕州的具體位置,但卻清楚交趾距離長安,幾乎是十萬八千里。

“陛下爲什麼讓王爺去那麼遠的地方?”

“未必是陛下的主意,恐怕是有人不願意讓養真繼續留在長安。”

長孫無忌臉上,陡然閃過一抹猙獰之色。

他看了一眼李言慶,見言慶神色平靜,旋即就明白。李言慶定然已猜出了端倪。

“這一次,我去也要去,不去也要去。”

李言慶把懷中的孩子交給了裴翠雲,然後又讓小念抱起玉真。

在大廳裡徘徊片刻之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去嶺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那你準備帶多少人去?”

“大黑子和阿棱隨我通行……嶺南多山,非騎戰之地。

大彪與柳亨不適合一同前去,就留在家中守護。萬勝軍抽調三百步卒隨行足矣。”

“帶這麼點人,夠嗎?”

長孫無忌有些不高興的說:“難道你準備要我留在長安?”

李言慶擺手笑道:“輔機,你莫不高興。此次我去嶺南。你還真就必須留在長安。”

“爲什麼?”

長孫無忌站起來,揮舞着手臂表示不滿。

李言慶正色道:“無忌,你且聽我說完……我爲參天之木,洛陽即爲我根基。

柴公在洛陽,我非常放心,所以不需要掛念。

長安,則爲我主幹,是我立身之所。有根無干,有幹無根,都不可取。所以,我必須要留下一個信得過,而且能獨擋一面的人在這裡。而這個人,非你莫屬。

我要你留在長安,責任重大。我去嶺南之後,家中一切,唯有託付於你才能放心……至於幽州,薊州,乃至於河間……都不過是我的枝葉罷了。你留在長安,除了要爲我穩固後方之外,還需留意各方動作,上下疏通,使我無後顧之憂。

而我前去嶺南,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必會返回長安。

我不在長安的時候,洛陽、長安的基業,都交由你來打理,還請你多多費心。”

說着話,李言慶向長孫無忌一揖,無忌立刻閃身躲開。

“你要我留在這邊,我也沒有意見。

只是你一個人去嶺南,身邊也要有個能商量事情的人啊。”

“我會帶祖君彥前往,另外柴公爲我推薦了一人,就是昔日竇建德手下學士凌敬。

有此二人,我想應該足夠……”

朵朵突然起身,“我陪你去。”

“你?”

“我也要去!”

長孫無垢、裴翠雲和毛小念,紛紛起身。

李言慶擺擺手。想了想後道:“讓朵朵陪我前往嶺南足夠。那邊環境惡劣,實不宜你們通行。朵朵身懷絕技,武藝高強,而且她僚人公主的身份,也能對我有所幫助。你們三個留在家中,好生爲我看護……我會請舅舅從少林寺抽調一隊武僧前來守護。

此事就這麼決定,你們休要爭執!”

李言慶一直以來,都刻意在家中保持幾分民主的氣息。

然而他一旦做出決斷,那就不會輕易改變。裴翠雲幾人想了想,覺得言慶說的也並非沒有道理。

此去嶺南,環境惡劣,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危險。

朵朵還好一些,似裴翠雲、長孫無垢,幾乎是手無縛雞之力。讓她們隨行前去,弄不好反而成爲拖累。所以在言慶下定決心之後,裴翠雲和無垢也保持了緘默。

“對了,帶上薛禮吧!”

朵朵再次建議,“你身邊總要有個小廝,薛禮如今武藝初成,也不好就此中斷。

他的身手自保足矣,不需要你我費心。讓他跟着,也能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言慶想了想,點頭答應。

長孫無忌又問道:“那你決定何時動身?”

“一俟朝廷正式發出敕令,我即刻啓程。”

“朝廷發出敕令,恐非一朝一夕。在你動身之前,我建議你最好穩定一下兄弟們的心思。”

言慶一怔,向長孫無忌看去。

長孫無忌正色道:“辛文禮將軍還好說,幽州畢竟是重鎮。

陛下既然命他爲幽州總管,斷然不會輕易動他……但克明、世績還有老姚他們幾個,你還要小心安撫纔是。克明駐守薊州,乃苦寒之地。你要知道,他是個有才學的人!而有才學的人,往往心高氣傲。你此去嶺南,若時間久了,只怕會淡了交情。”

“那你認爲……”

“如果不能令他調出薊州,一定要設法賦予他更大的權力。”

此時,裴翠雲拉着無垢朵朵還有小念,抱着女兒悄然離開竹樓。因爲她們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李言慶和長孫無忌所商議的事情,定然非常重要,不適合她們繼續留下。

“什麼意思?”

李言慶凝目直視長孫無忌。

“大家當年是因爲你,才聚在了一起。

又因爲你,而歸附了關中……而今,他們因你,受到朝廷的排擠和打壓,而你自己,又要遠赴嶺南。養真,恕我直言,交情交情,要常常交往才行。三五載光景,足以令滄海桑田變化。你就一定能夠保證,克明不會改變主意,世績會不會心懷不滿?”

李言慶倒吸一口涼氣,緩緩坐下。

他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件事,但似乎沒有長孫無忌想的這麼周全。

或者說,他過於相信友情,卻忘記了,有的時候,友情更需要經營……

“那你說怎麼辦?”

“給他們一個希望!”

長孫無忌毫不猶豫,脫口而出。

“希望?”

“對,就是希望!”

言慶閉上眼睛,沉思不語。

長孫無忌又道:“養真,我知你心中有顧慮。

其實,舍陛下之外,李氏宗親之中,何人能比你更加適合?當年,你年紀不夠,所以空有聲名,卻難以自立。三五載以後,誰還敢說,你的年紀資歷不夠呢?”

說完這些話,長孫無忌似乎輕鬆了許多。

“克明曾與我言,如若你願插旗,他可爲你外援。

薊州苦寒不假,卻是精兵銳士輩出之地。只要你能給他希望,他就能安心等待。

還有老徐,亦是如此。

論交情,你和老徐的交情,比我還早……你可知,老徐視你爲不二之選,天底下能令他服氣的人,再也沒有。但若你不給他一個希望,他又如何能爲你效命?”

說實在話,言慶有點懵了!

長孫無忌這些話,分明是逼他挑明態度。

其實,李言慶的心思,長孫無忌不是不清楚。但有些事情,他也好,杜如晦也罷,還有徐世績、羅士信、王伏寶、劉黑闥、姚懿……都需要一個明確的態度。

含含糊糊,終究會令人產生誤會。

這些人或是才華出衆,或是野心勃勃。

他們願意臣服李言慶,是因爲他們相信,李言慶會給他們一個光明未來;可如果言慶就這樣一直含糊下去,遲早會令這個團隊分崩離析。就好像李世民,搶戰功也好,爭奪權力也罷,正是因爲他的目標明確,才使得天策府,猶如鐵板一塊。

現在,長孫無忌需要李言慶,表明他的態度。

真的要表明嗎?

李言慶長出一口氣,睜開眼睛,凝視着長孫無忌。

“無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至多五載,我一定殺回長安。”

這句話一出口,長孫無忌頓時笑逐顏開。

他連連點頭,拉住李言慶的手臂,“如此,我們就等你五載……養真,休要令我等失望。”

心頭驟然變得輕鬆了許多!

李言慶邁步走出大廳,站在竹樓的門廊上,仰望蒼穹。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

我,真的可以成功嗎?(!)

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廿二章 緣由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17章 金堤關(三)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下第52章 何爲盛世?第51章 喜盈門(一)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下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廿二章 都棱鎮七第50章 真邪?假邪?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54章 天下大勢第69章 末日(三)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57章 俱傷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3章 海門鎮(一)第廿九章 黃雀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57章 東都(八)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3章 海門鎮(一)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上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9章 種子(上)第63章 功過相抵第59章 擒王第1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9章 種子(下)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57章 東都(八)第4章 所求者何?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五第10章 流言第54章 小風口第63章 功過相抵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1章 雨霖鈴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卅一章 平壤一夜四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11章 僚亂(四)第14章 平南十策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57章 東都(三)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51章 喜盈門(一)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55章 交易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廿五章 招攬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廿四章 傀儡第1章 血案第12章 豎子敢稱霸王?第廿九章 平壤一夜二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1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第69章 末日(二)第6章 山雨欲來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8章 江山一盤棋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63章 功過相抵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五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50章 前夜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94章 麒麟館第13章 詠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