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

在洛水河畔,水獺開始捕殺河魚,並將之陳列於河灘上,如同祭祀一般。這也是雨水三侯的第一侯。古人把雨水分爲三侯,故而有一侯獺祭魚,二侯鴻雁歸。三侯草木萌勸的說法。

一侯大約五日。從雨水第一日開始計算。

五天後,大雁將北歸;又五日,草木萌發,顯露嫩芽。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茁壯成長。

鄭言慶閒散的坐在河畔山丘上,背靠着一顆柳樹,默默的看着山丘下,洛水滾滾。奔流大河。河面上,不時有尚未溶解的冰塊,隨着河水起伏,忽而現,忽而滅,漸漸遠去。

回到鞏縣已有中個月的時間,鄭言慶卻再難恢復到從前的心境。

歷經半載慘烈搏殺,每日在生死線上掙扎”一下子平靜下來,總覺得不太適應。以往那種悠閒的生活,似乎再也無法提起興趣。人還是從前的人,可是這心境。卻變得大不相同。

爲愛馬玉蹄兒下葬。並舉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喪禮,鄭言慶那一曲胡馬,登時流傳大江南北。昔日的半緣君又回來了,至少在許多人眼中,鄭言慶還是那個才華橫溢,詩書雙絕,風流倜儻的鵝公子。然則鄭言慶心裡清楚。在鞏縣周遭,不曉得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他。

閉門幽居。倒也不差。

隋焰帝楊廣雖然廢掉了他雲騎尉的爵位,但對於鄭言慶而言,無傷大雅。

鄭世安的精神。好轉許多。不過畢竟年紀大了,經此一場驚嚇,想要完全恢復過來。非常困難。好在,鄭言慶回來了,他心中的愧疚,也減少許多。鄭言慶每天都會陪着他說說話,有時候還爲他點茶品茗,這心情自然也好上百倍。只是爲他診治的醫生說:鄭世安的身子骨極虛,加之早年生機斷絕,故而元氣不足。這一場大病,耗盡了他的元氣,時日無多。

也就是說,鄭世安隨時可能會死掉。

鄭言慶突然感到慶幸,如果他去了洛陽,得了那所謂的封賞之後,恐怕就無法陪伴鄭世安。渡過最後這段時日。田產被鄭家收走了,鄭言慶不害怕;官職被罷免了,他也不擔心。可鄭世安只有一個,雖則他和自己沒有什麼血脈關聯,可十四載養育之恩,鄭言慶不能忘懷。

能陪着鄭世安。走過最後一段日子,也算是盡上一份孝心。

仔細想想,鄭言慶覺得自己還真沒有報答過鄭世安的恩情。從前是年紀小後來鄭世安回了豪陽,等他返回時,自己有遠赴峨嵋。

等到年紀大了。又趕上征伐遼東,實在有些汗顏。

每每想到這些。鄭言慶就越發感覺愧疚。

鄭世安的那些田產。雖被沒收,可並不影響他們的生活。

雄記商鋪的生意依舊火爆,每年都能有萬貫收入。所以,這生活依然照舊,坐落於洛水河畔老大的鄭家大宅,依然屹立不倒。唯一變化的,就是家中有增加了一些人口。蘇烈的到來,二十四虎衛的加入,以及閣棱和他的老母親,都生活在鄭家大宅中,比往日更添熱鬧。

二十四虎衛,大都和鄭家沒有關聯。

雖則迴歸榮陽。鄭言慶卻沒有放鬆對他們的關注。他讓蘇烈擔當了虎衛隊長,專心帶領虎衛操練。又派馬三寶前往金城,拜訪薛舉,購買大宛良駒。他有一個想法。要把這二十四虎衛,打造成一支無堅不摧的近衛鐵騎。爲此。他專門支出三萬貫,用以增加虎衛的裝備。

除虎衛之外,家中還有六十餘名護院,由黨家三兄弟率領。

沈光被委任爲管家。負責處理各種繁瑣雜事。雄闊海和闡棱,則整日跟隨鄭言慶,貼身保護。

之所以這樣安排,自有其中奧妙。

鄭言慶深知,他逼的楊廣殺死了鄭醒,已大大得罪了鄭家。鄭家雖則沒落,但瘦死略鴕比馬大,著經堂四老,無論是鄭善願鄭善果兄弟,還是鄭元壽鄭元綜兄弟,都不是易與之輩。

保不準,他們會有所舉措。,

山下,一匹快馬疾馳而來。

鄭言慶一眼就認出,那馬上的騎士,正是沈光。

沈光和雄闊海兩人打了個招呼,徑直登上工。丘,“少爺,宏毅公子來訪。”

“宏毅來賓”

“是,還有顏箱顏師古先生,隨宏毅公子一同前來。”

鄭言慶笑了笑,“看樣子,鄭家出招了!”

他說着話,站起身來,拂去衣衫上的灰塵,邁步向山下走去。一邊走,他一邊沉聲問道:“沈光,可派人去探望孝文家眷?”

“三日前已派人過去。估計這兩日就能有回信了。”

回到鞏縣之後。鄭言慶並沒有忘記,當年那些隨他戰死在高句麗的袍澤兄弟。特別是元從虎衛,他更無法忘懷。回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打探消息。雖則元從虎衛都留有性命,可有不少人。生活在盜匪橫行的區域。兵荒馬亂,想要找到人。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爲此,鄭言慶還專門派人前往陽夏、洛陽,託付謝科和裴行儼,幫忙打聽。

元從虎衛中,不少人來自淮南。而謝家在淮南地區,也算是小有威望,打探起來比較容易。

至於裴行儼嘛”他身爲虎賁郎,做起事情來,更加簡單。

不過,鄭言慶最關心的,還是寰孝文的家眷。他被責令幽居鞏縣,閉門思過。所以無法親自前往洛陽。好在寄孝文是寰家子弟,想要找到他的家眷,並不困難。他和寰家,終歸有些交情。

跨上戰馬。鄭言慶習慣性的一拍馬頭。

若是玉蹄兒,定然會明白他的意思。可玉蹄兒已死,這大米馬雖則不差,卻少了幾分靈性,呆怔怔站在原地,不明所以然。這讓鄭言慶,又是一番感慨。嘆了口氣,催馬緩緩行去。

鄭宏毅,就坐在中堂上,頗有些侷促。

顏師古比之當年,有些蒼老,但氣度更見沉穩。

鄭言慶走進中堂。先向顏師古行禮,“顏先生,別來無恙。”

“半緣君。亦風采更盛當年。”

兩人非常客氣的寒暄。而後鄭言慶才與鄭宏毅招呼。鄭宏毅現在可是非同小可,因征伐高句麗戰功卓著,而被封爲羽騎尉,入偈者檯曆練。看樣子,楊廣也聽說了鄭宏毅在高用一的所作所爲。似平頗有把他打造成外交官的意瑪囂口竟然是司職西域諸國的事務。

麥子仲被加爵雲騎尉,頂替了鄭言慶的爵位。

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麥子仲頗不好意思,不敢來鞏縣探望。那雲騎尉,原本是鄭言慶的爵位,如今被麥子仲得了。而麥子仲,又是被鄭言慶救下。這讓麥子仲,情何以堪呢?也不知道,這損主意是誰出的,楊廣居然還同意了。哪怕麥子仲兩次退讓,楊廣也沒有改變主意。

其實。楊廣肯定不會希望,鄭言慶與麥子仲。走的太近。

一個是關東士族的後起之秀,一個卻代表着南來新興貴族的未來。也許在楊廣心裡,巴不得兩人產生一些裂痕。從目前來看,他的這個想法雖未實現,但至少讓麥子仲。非常尷尬。

“宏毅,聽說你被封爲羽騎尉,入偈者檯曆練,還未能向你道喜呢。”

鄭宏毅似乎很羞愧。低着頭不敢和鄭言慶對視。

“其實,我不想做這勞什子羽騎尉。”

顏師古開口道:“言慶,你莫要責怪宏毅。

論才學,宏毅比不得你,論武功,更是難以比肩。他身上還揹負着一個安遠堂”你也知道,你仁基叔父一直想要重振家聲。可自鄭偉公故去以後,安遠堂一直”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個。機會,他自然不希望錯過。宏毅此次前來。走向你道別。他馬上要趕赴長安,就職。”

鄭言慶笑了,在鄭宏毅身旁坐下,摟住他的肩膀。

“我就說嘛,你這小子當了官,也不該忘了老朋友。結果我都聽說你入偈者臺了,你卻連個。消息都不給。宏毅。你未免也太小看我了,我豈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一日袍澤,一世兄弟,我兄弟如今升官加爵。我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怪罪於你?該罰,你這小子,該罰”。

“言慶,你真不怪幫 ”

鄭宏毅擡起頭,目光灼灼。

“我怪你做什麼?”

“當初,我瞞着你 ,你離開的時候,我又沒有跟你一同走。征伐高句麗,誰也比不得你的功勞,可你卻被罰閉門幽居,我”我擔心你因此生我的氣,所以一直不敢過來見你。”

鄭言慶大笑起來,用力的拍了拍鄭宏毅的後背。

“宏毅,你太看我了!

我不禁沒有生你的氣。還沒麥肥、帶子,我都沒有責備。若是不高興。也是因你等不來探望。”

一旁顏師古,不由得露出一分笑意。

這個小傢伙,年紀雖然不大,可這心胸,到也開闊。

他輕輕咳嗽一聲,鄭宏毅一怔,旋即又露出猶豫之色。

“怎麼,還有什麼事情嗎?”

鄭宏毅說:“言慶。有件事得要提前告知你一聲,免得你將來”我此次過來,聽我爹說,鄭善願那老傢伙,準備把你逐出鄭家。

聽說,族中好多人都同意了,雖然我爹試圖阻止,卻最終沒能成功。估計清明祭祖之時。就會宣佈這件事情。鄭善願他們。可是對你恨之入骨。”

逐出家門?

在這個時代,無疑是一種最爲兇狠的懲罰。

此時,國家這個概念還沒有成型,家天下的思想,極爲盛行。沒有家族。就如同無根飄萍一樣。日後定然,步履維艱。不僅僅走出身會降低,入仕也將面臨種種困難,沒有任何依靠。

鄭言慶眉頭一蹙,目光隨之一凝。

“要把我逐出鄭家嗎?”

說實話,鄭言慶倒是不太在意,他這個鄭家的出身。

雖則沒有了鄭家的扶持。他日後會很困難。但他別有打算”沒有了鄭家,我還有李家嘛。

抱上李二大腿,豈非勝過你鄭家門裙?

所以,鄭言慶不在意。可是他不在意,卻不代表着,鄭世安不在意。鄭世安爲鄭家做了一輩子,最看重這鄭家的名頭。他如今身體不太好。若是知道被革出族譜,又會有什麼反應?

顏師古低聲道:“言慶,你莫要怪罪他們。

而是你在之前的手段。過於酷烈絲毫不顧及鄭家顏面。有些事情,私下裡大家心知肚明也就罷了,可你偏偏”你這樣一鬧,等同於沒有半點迂迴之地。鄭醒被殺,鄭善果請辭,鄭元壽請辭,你等於把鄭家的根基,給撬了起來。如今,蒙陽鄭氏,幾乎等同於笑柄,他們又豈能善罷甘休?我實話。事情出來後,我還和仁基想過各種應對之法,卻偏偏沒想到,你會如此烈性,用如此激烈手段”你知不知道,鄭醒的人頭,是被鄭元壽,親手砍下來?

鄭元壽整個。人,都好像丟了魂兒一樣”我實不知,該如何說你

顏師古的言語中,有責備,也有關懷。

他隱隱提醒鄭言慶:鄭元壽,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可是殺子之仇!鄭元壽焉能嚥下這口氣?

其實,對鄭元壽,言慶心裡也懷有幾分尊敬。當初推鄭世安入族老會的時候,雖說那裡面也有利益交換,可鄭元壽還是很爽快的答應下來。那是一個很爽的人。只是生了一個不肖子。

鄭言慶面頰微一抽出。淡淡一笑,“多謝顏先生提醒。”

他扭頭拍了換鄭宏毅的肩膀,“宏毅,咱們是咱們,我和鄭家,是另一碼事,你別往心裡去。 ”

“可是,”

“好了,莫要再說了,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填。明日事,明日再說,今日咱們一醉方休。”

鄭宏毅爲難道:“言慶。我怕是無法在這裡飲酒。竭者臺命我在驚蟄前抵達長安報到”我這次過來,也只是順道前來,需立刻啓程。顏先生將陪我一同前往長安,還請你見諒。”

鄭言慶說:“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留你了,宏毅,到了長安,好好幹吧。”

鄭宏毅和顏師古起身告辭,帶着隨從離開了鄭家。

二人前腳一走,鄭言慶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他想了想。走出中堂。從夾道行出,直奔後園。鄭府後園,並未大興土木。而是依山傍水,循着地勢修造。花費並不算多,可假山樓臺,園林樹木,曲徑通幽小溪迴廊,應有盡有。

不知何時。桑空飄揚靠靠細雨,後園地塘上,籠罩一層輕霧。

池水不知幾許大,池畔謀繃林中,有座小小的道慶從柳林中碎石鋪成的鬆,”來到道觀門前。他登上門階。輕輕叩響門扉。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聽裡面傳來細碎腳步聲。

裴翠雲一身白色道袍。秀髮披肩,亭亭玉立在門內。

“”

“姑姑在嗎?”

鄭言慶急急問道。

在他征伐高句麗的時候。裴翠雲曾被裴仁基逼着,險些當了尼姑。幸好裴淑英站出來說項,讓裴翠雲陪她在王屋山修行,裴仁基纔算是作罷。鄭言慶被誣陷的時候。裴淑英帶着裴翠雲,從王屋山趕到鞏縣。也幸虧她二人趕來。才使得鄭世安一家大不至於無家可歸。

鄭言慶回來之後,裴淑英本想離開,但是被鄭言慶死活纏磨着,這纔算留下來。

姑侄兩人,就住在這綠柳觀中,倒也還算幽靜。

裴翠雲一見鄭言慶如此急切,立刻意識到出事了”

“姑姑網做完早課,正在廂房點茶。”

鄭言慶點點頭,“翠雲。我有要事,求見姑姑。”

裴翠雲帶着鄭言慶走進道觀。這綠柳觀不大,正殿裡供奉的是三清祖師。兩旁有兩間廂房。

裴淑英正坐在門廊上。再炭火燒沸了泉水,點茶品茗。

一晃,三載。

裴淑英倒是不見老,一如當年離開氓蜀時,萬種風情。不過在那風情之中,似有平添了幾分清冷之氣。淡淡的,卻似拒人於千里之外,讓人想要親近,又不敢親近。柳林中。霧濛濛。

大殿裡,香菸繚斑

裴淑英如同一尊玉觀音。令鄭言慶不敢生出半點褻讀之心。

見言慶過來,她也只是一擺手,示意鄭言慶落座,而後自顧自點茶。但見恰似凝脂白玉般皓腕輕翻,壺中沸水注入茶盞,猶若白龍直下。茶水翻騰,四溢濃香,令人精神,爲之一振。

“小妖,有什麼事嗎?”

裴淑英的聲音。依舊輕柔、悅耳。

鄭言慶一旁坐下,接過裴淑英遞過來的茶盞,抿了一口。讚道:“姑姑的茶藝,越發出色了。”

裴淑英淡淡一笑。“你這張小嘴,從高句麗回來,卻是越來越油滑了。”

一旁裴翠雲噗嗤笑出聲來,柔情似水的目光膘了鄭言慶一眼,靜靜的坐在一旁,捧杯品茗。

這丫頭,卻是學得,和裴淑英有些相似。

“姑姑,剛纔宏毅過來了。”

“嗯?”

“他告訴我說。鄭家打算把我革出族譜。”

“啊!”

裴翠雲輕呼一聲,瞪大了嫵媚雙眸。出身於世家大族,她比鄭言慶,更清楚被革出族譜的後果。

反倒是裴淑英依舊不溫不火,輕聲道:“那你,又怎麼看?”

鄭言慶放下茶盞。撓撓頭。

“我倒是不太在意,只是擔心爺爺”

“鄭家作此反應,其實也在預料之中。世胄子弟最看重的是什麼?除了家族長存之外,莫過於顏面二字。當初你拒不前往洛陽,迫的鄭家不得不殺死鄭醒。在外人看,你無甚過錯,乃鄭醒該死”可是鄭家的顏面。卻被你掃了個乾淨。如今。他們也要掃了你的顏面,讓你難以立足。”

被家族開革,在當時可算是極爲嚴重的事情。

輕則影響仕途,重則世代受辱。

“言慶,可有挽回餘地?。裴翠雲問道。

鄭言慶,搖了搖頭。

裴淑英突然道:“其實,老太公大病一場,未必是壞事。

你沒有回來時,他曾私下裡與我說過:鄭家薄情,不足以依持。你和老太爺都非嫡傳,即便是再出色,也難進入家族核心。老太爺哪怕當了族老,也僅僅是名義上的族老,誰也真個尊重過他?你前腳出事。鄭家後腳就開革了他族老之位。

老太爺當時,對鄭家可是冷了心。

不過,如若鄭家真的把你開革,你日後難保不受連晃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只看你怎麼看。是靜等開革。亦或者是再打他一記耳光?”

鄭言慶一怔”“這耳光。怎麼打?”

“趁他們還沒有開蘋。你立刻去鞏縣府衙,請求自立門戶,從鄭家分離出去。

一個是他們踢走,一個是你主動離開。兩者看似無甚差別,但結果,你若主動分離出來,則鄭家就要背上無容人之量的名聲。結果一樣。可是造成的影響,卻對你更爲有利。只是你這樣做。就等於和鄭家徹底撕破面皮,日後再無寰轉餘地。會是什麼狀況,我也把握不住。”

主動,分離!

就是說要自己,反出鄭家?

鄭言慶想了想,到了這一步,他和鄭家,有寰轉餘地嗎?

連田產都被奪走了,他鄭家。何時對自己有過關懷?

鄭言慶沉吟片刻,“既然如此。那索性撕破面皮吧”反正已經撕破了,倒也不在乎,再撕一次。”

“你自己考慮。”

裴淑英漆然一句。而後目光,又凝注在了茶盞中的茶水上。

鄭言慶知道,這送客的意思。

於是起身告辭,裴翠雲把他送出道觀。

“言慶,姑姑說的雖有道理。但你還要多考慮一下。畢竟與鄭家決裂,終歸不是一件美事。”

鄭言慶點了點,頭。

有裴淑英在,裴翠雲表現的很矜持,把鄭言慶送出道觀後,就立囊

鄭家既然要報復,那他也不能太客氣了。

不過這件事,還需和鄭世安商議一番。好在鄭言慶已經知道了鄭世安對鄭家的態度,多多少少有些把握。

大不了,此生不再歸鄭姓。

反正他原本也不姓鄭,,

言妾可是清楚的記得。他網出生的時候,寧長真曾說過他姓“李。雖然還不清楚,這“李,是哪一個“李”鄭言慶並不在意。實在不行的話,那就回復以前的姓氏。雖說桃李章會對他造成一些困擾,但大隋帝國,又能支持多久呢?

想到這裡。言慶也就放開了心神。

不過,就在他準備去找鄭世安商議的時候,沈光突然來報:“公子,有洛陽來人,求見公子。”

第69章 末日(三)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72章 新年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87章 歸去兮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58章 天寶將軍第11章 僚亂(四)第89章 未來的路第70章 贏家第2章 禮物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64章 李神通(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二)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廿三章 借糧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54章 天下大勢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9章 悍匪解象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17章 長孫大人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第77章 何人死期?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52章 麥子的野望第69章 末日(三)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廿二章 緣由第64章 李神通(一)第7章 遇故人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13章 突厥十不戰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80章 兩駙馬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5章 父子情(中)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卅六章 新羅一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廿四章 孝子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81章 鄴城之戰第卌九章 二李王爭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14章 一封家書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89章 未來的路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卅九章 遇襲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51章 喜盈門(一)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19章 安南都督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第卅六章 新羅一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5章 七學士(二)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13章 突厥十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