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獅虎兒

“小侄拜見竇夫人!”

言慶一臉平靜。邁步上前恭敬行禮。

可別看他表面上沒什麼波動,但心中,卻是波瀾起伏。唐國公、竇夫人……那豈不就是李淵的老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太穆皇后嗎?在歷史上,對於太穆皇后的描述,並不算太詳細,只有斷斷續續一些篇章。可就是這些篇章,足以讓太穆皇后的形象,勾勒淋漓盡致。

竇夫人是北周皇室,舅父就是北周的皇帝。

當時,北周的皇帝與突厥聯姻,取了一位突厥公主。從理論上將,這算是一樁政治婚姻,所以皇帝對那位突厥公主,並沒有任何感情,甚至不願意在宮中過夜,非常冷淡。時年八歲的竇夫人,卻站出來對舅父說:舅父你既然是爲了突厥和中原的和平而娶了突厥公主,就應該爲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善待皇后。否則的話,你娶了皇后。又不理不問,有什麼用處?

既然你已經做了,那就要盡到責任,不要虎頭蛇尾。

一個八歲的女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的確不簡單。皇帝也因此而善待皇后,改善了和突厥的關係。

竇夫人的父親,是當時的神武公竇威。

而神武公的妻子,就是北周皇帝的妹妹。

楊堅篡周時,竇夫人得知後,極爲憤怒,“很不能男兒身,爲舅父剷除奸妄。”

只嚇得竇威夫婦,捂着她的嘴,不敢再讓她說話。後來竇夫人嫁給了李淵,盡極了賢妻良母責任。李淵男生女相,隨着年紀增長,有些阿婆面,故而每每會被楊廣當衆羞辱,嘲諷。

李淵表面上嘻嘻哈哈,可回家後,忍不住放聲大哭。

也正是竇夫人在一旁鼓勵,安慰,讓李淵重又振作起來,與楊廣周旋。

不過,好人似乎總是沒有好報。竇夫人走的早,膝下四子一女。到頭來又上演了骨肉相殘的一幕……

這是個可敬的女人,只是走得早了!

如果竇夫人活着,李世民那玄武門之變,還能否成功?不得而知。

竇夫人面帶慈祥笑容,看着言慶,如同看自己的孩子。聽言慶自稱子侄,她也似乎更加高興。

“公子不必多禮。

老身早就聽說,鵝公子一表人才,乃當今奇童子。李國公也曾多次在我面前提起你的名字,只恨無緣一見。

今日才知,傳聞果然不假。公子風采,更甚於傳聞。”

言慶本就生得秀氣,以至於李雲秀見他時,說他書卷氣過重,少了些英武氣概。一晃和李雲秀分別,也有三四年之久。鄭言慶的相貌,雖無太大變化,可歷經高句麗一場慘烈搏殺後,身上有多了一絲殺氣。也正是這股征伐之氣,使得言慶看上去,平添了許多陽剛氣概。

聽罷竇夫人誇讚。言慶難得的,紅了臉。

“好了,都別客氣了……姐姐遠道而來,是有事與你商議。”

裴淑英說着話,讓雙方落座。

由於鄭世安身體不好,所以當鄭言慶不在的時候,裴淑英會出來,爲他招呼一下。不過似竇夫人這等身份,即便鄭世安身體安好,也無法與之同席。身份名氣的懸殊,着實太大了。

論輩分,裴淑英要稱呼竇夫人姐姐。

竇夫人落座以後,指着身邊兩個少年,“二郎,獅虎兒,還不見過鵝公子。”

英武少年搶身站出,“世民,見過兄長。”

那病怏怏的少年,輕輕咳嗽着起身,也頗有禮貌的上前行禮道:“我叫李玄霸,見過哥哥。”

世民?

當鄭言慶步入中堂,看到英武少年的第一眼時,就隱隱猜出了對方的身份。可是當他親耳聽到對方自報家門,心中還是掀起了一陣波瀾。他是李世民,這少年……就是太宗,就是那開創了貞觀之治,大名鼎鼎的李世民嗎?

雖則在此之前,言慶曾在腦海中,反覆盤算過各種和李世民相見的場景。可當他真的與李世民相見時。那心裡的悸動,難以言述。他就是李世民,他就是唐太宗,他就是我今後要依持的靠山……

言慶努力讓自己保持平靜,但目光灼灼,聲音也略顯顫抖。

“久聞二郎之名,今日一見,實三生有幸。”

不過,那病怏怏的少年……李玄霸!莫非,他就是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的原型不成?

歷史上,李玄霸死得很早,大概十四歲時就死了。

言慶不曉得那李元霸的形象,是怎麼得來。但想必,也非是空穴來風。只不過,鄭言慶怎麼也無法把眼前的李玄霸,和那位錘震十八路反王,打得各方豪傑狼狽而逃的隋唐第一高手,聯繫在一起。此李玄霸,真是那傳說中的李元霸嗎?他真如小說評書裡,那般厲害嗎?

“玄霸,似身體有疾?”

言慶的醫術並不高明,但畢竟和孫思邈呆了快兩年的時間。

這望聞問切的本事。不說爐火純青,倒也有幾分火候。李玄霸的臉色,白裡透青,目光略顯無神。特別是當他咳嗽起來的時候,言慶可以聽出,咳音駁雜,似是肺上有疾,與觀音婢,長孫無垢當時的病症,頗有些相似。

竇夫人臉色一喜,“言慶。你看出來了?”

“哦,我曾隨聖童孫思邈孫先生學過一些,不過並不高明……夫人,您此次前來,莫非是……”

鄭言慶何等聰明,見李玄霸這等情況,如何看不出端倪。

竇夫人拉着李玄霸的手,讓他坐在自己身旁,輕輕的摟着他。李玄霸好像一隻溫順的小貓,依偎在竇夫人的懷中。那雙細長的眼睛,卻盯着言慶,似是好奇,又好像是在一旁觀察。

不僅僅是李玄霸,李世民也在觀察。

他聽父親提起過言慶,也曾聽姐姐,談到過言慶。

父親說:半緣君文采飛揚,思緒縝密,見識非同凡響,乃當世大賢。

姐姐說:鵝公子的確是有才華,只是有些女氣,略顯陰柔,不夠大丈夫氣概。

李世民從此,就記住了鄭言慶。

他開始蒐集言慶的一切信息,並嘗試臨摹言慶所創的詠鵝體(顏體)。李世民雖出身高門大閥,卻是個長於學習的人。他喜歡琢磨人,也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一開始,他還對言慶並不服氣,覺得言慶只會舞文弄墨,當不得大賢兩字。甚至一度,他認爲言慶,虛有其名。

然則,當鄭言慶一部《三國》問世,令李世民刮目相看。

言慶所發不出來的《三國》,李世民可說是反覆閱讀。越看,他就越發對言慶,感覺高深莫測。

直至言慶征伐平壤,鄭醒構陷言慶投敵時。李世民的第一個反應,卻是:鄭言慶若投敵,高句麗將如虎添翼……後來當他聽說鄭言慶是被誣陷時,頓時感覺輕鬆,還笑着和李雲秀說:高句麗人,要倒黴了!

而事實上,高句麗人,似乎的確倒黴了……

今日一見,鵝公子果然是一表人才。

只是他爲何有些激動?似乎對我,頗有些親近之意?

李世民雖說是李淵之子,但畢竟是次子,論前程,他斷然比不過長兄建成。鄭言慶出身鄭閥,即便是旁支,也未必比他低;論名氣,鄭言慶已隱隱有宗師之名,在文壇享有盛譽,又在高句麗立下赫赫戰功,也非李世民可以比擬。可是他爲什麼,會見到我,如此激動呢?

這心裡面,頓時有幾分驕傲,不過更多的,還是親切。

言慶並不知道,他無意中釋放出來的善意,竟然被李世民準確的捕捉到,並且記在了心裡。

此時,他的注意力,被竇夫人所吸引。

竇夫人說:“不瞞公子,玄霸的身子骨,的確不好。

說來也奇怪,他生下來就有些弱,可偏偏天生神力。我與李國公一開始都沒有在意,想着他力氣這麼大,身體怎會差呢?玄霸年紀越大,力氣就越大,可這身子骨,就顯得越差……

去年入冬後,他的病情就越發嚴重起來。

我找到了巢元方先生,結果巢先生卻說,玄霸是天生氣疾。若剛出生的時候就醫治,說不得會有用,可現在……巢先生只能穩住他的病情,卻無法根治。不過他給我出了個主意,說早年左驍衛大將軍長孫晟的女兒,長孫無垢也得過這個病,後來還險些因此,丟掉性命。

但聽說,她現在病情有所好轉,全賴你當年護送她,去岷蜀尋孫思邈孫先生診治。

我立刻趕赴洛陽,卻不想高夫人帶着無忌,在去年入秋時就去了岷蜀。岷蜀偌大,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她們……後來,還是我兄長出主意,說既然當年公子能帶着長孫丫頭入蜀求醫,想必知道孫先生的下落,而且一定與孫先生交好。我這才帶着玄霸,冒昧前來。”

鄭言慶聞聽,恍然大悟。

他起身,走到李玄霸的身旁,探手號脈。

可是當他手剛一碰觸李玄霸的手腕,卻見李玄霸猛然一翻手,青筋虯結的大手,化爲虎爪,狠狠抓向鄭言慶的手掌。那速度,快若閃電一般。鄭言慶連忙縮手,翻掌一撩,試圖化解李玄霸的虎爪。可是李玄霸變爪爲掌,蓬的和言慶硬碰了一下。

乖乖,這傢伙的手,簡直和鐵塊一樣。

一股巨力用力,震得言慶手臂發麻,手掌指骨,若同斷裂一般。

“玄霸,不得無禮。”

竇夫人驚叫一聲,李玄霸這才停下手。

“公子,你……”

“玄霸好大的力氣,果然不愧獅虎兒之稱。”

言慶臉上露出無事之狀,手背在身後,卻連連抖動。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如何不知道,自家兄弟的力氣何等驚人。早年間,李淵見李玄霸神力驚人,故而請來名師指點。那一身武藝之高明,莫說同齡人,就是成年人,也不是他對手。

他也知道,李玄霸爲何出手。

蓋因少年氣盛……

整日裡,聽到的全都是言慶的名字,李玄霸怎能服氣?

不過,鄭言慶能硬接李玄霸一擊,看起來這身手也不算差。想想也是,若非這等本事,焉能安然無恙,從數十萬高句麗人殺將出來?這個人能文能武,果如父親所說,是當世之大賢。

“咳咳咳。”

李玄霸出招之後,一陣咳嗽,而後蒼白的臉上露出一抹無邪笑容,“你能接我一招,是個有本事的人。”

說完,他伸出手來,讓鄭言慶爲他號脈。

言慶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輕輕搖頭,伸手爲李玄霸診斷。

竇夫人露出一臉緊張之色,頗爲期待的看着言慶。李玄霸的脈象,和當初長孫無垢的脈象相似,不過遠沒有長孫無垢那麼嚴重。

“夫人,獅虎兒可曾煉氣?”

竇夫人一怔,有些不太明白言慶所言。

李世民一旁開口道:“獅虎兒幼年曾拜武功山紫陽真人爲師。那紫陽真人傳授過他一套功法,數年來一直勤練不綴。但不知,這算不算是公子所言的‘煉氣’?別的,好像沒有了。”

“怪不得!”

鄭言慶說:“獅虎兒若非這套功法,只怕早就病情加重。他肺氣不足,練得又是那種剛猛至陽的功夫……想來獅虎兒所用的兵器,也是重兵器吧。”

李玄霸聞聽,露出好奇之色。

“你怎麼知道?”

李世民說:“獅虎兒天生力大無窮,普通兵器根本就不趁手。

後來紫陽真人教他練錘,父親還專門給他打造了一對大錘,重三百餘斤,當屬於重兵器吧。”

操!

鄭言慶忍不住在心裡罵了一聲:這若不算是重兵器,那還有什麼,算是重兵器?

這李玄霸的年紀,看起來也不過十一二歲,竟然能使得起三百餘斤的大錘?果然是個怪物……

“玄霸今年多大?”

“哦,比我小一歲,業已十三。”

竇夫人對這些事情,是真不太清楚,索性就讓李世民代爲解釋。而李玄霸則靜靜依偎在竇夫人懷中,看上去很是文靜,像個乖寶寶。這乖寶寶,日後怕是會殺人如麻,天下無敵吧。

不過,我若能救了他,日後豈不是又多了一個靠山。

言慶想到這裡,心裡已拿定了主意。

“夫人,玄霸的病情很重,不過比之當初觀音婢的病情,卻是好許多。關鍵就在於他練的那套功法,當屬道家的養生引導之術。我從蜀中離開時,孫先生曾給過我一些丹方和丹藥。

其中就有針對氣疾的丹藥。

如若夫人信得過我,可以暫時住下,待獅虎兒服過丹藥後,我在以丹方調理之,當可痊癒。”

竇夫人聞聽,喜出望外。

“公子此話當真?”

“如若沒有好轉,我就立刻帶他前往蜀中,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

第4章 隋楊安在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56章 入榖第卌九章 二李王爭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2章 李玄霸第81章 鄴城之戰(五)第63章 功過相抵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6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第69章 決裂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69章 末日(二)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17章 長孫大人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廿七章 緣來如此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下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7章 無垢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69章 末日(七)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16章 崔道林(上)第14章 平南十策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58章 天寶將軍第50章 前夜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15章 決戰玄武門(二)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61章 武邑故人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51章 喜盈門(二)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6章 長安好第廿章 割喉禮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61章 風滿樓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廿二章 緣由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76章 危機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廿四章 童環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卅章 坦白第10章 釜底抽薪第73章 身世大白第64章 父女第55章 約定第84章 洛陽城下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卅九章 遇襲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廿五章 招攬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