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

枯坐在屋內,燭火已經燃盡。黎明的曙光透過窗戶,照進了斗室,也使得房間裡顯得不是那麼昏沉。

鄭言慶靠着牆,怔怔的看着發白的窗紙,思緒萬千。

一夜沉思,他似乎揣摩出了其中奧妙。漢王招攬關東世族,是出於對未來的恐慌。

楊堅有五個兒子,太子被廢了,蜀王楊秀被囚禁了。而這一切,都只是爲了給楊廣讓位。天曉得會不會輪到楊諒,特別是隨着獨孤皇后的離去,楊諒的恐懼,日益加深。

這一點,楊堅未必會了解。

但楊堅不瞭解,卻不代表着楊廣不瞭解,楊素不瞭解。

楊堅的身體大不如前,楊廣登基,只是時間的問題。他登基之後,需要向世人展示他的能力。不單單是行軍打仗,最主要的是一個帝王的威嚴。楊諒這時候湊過來,無疑是給楊廣了一個好機會。莊公克段於鄢的故事,楊廣不可能不知道。

春秋時期,鄭莊公有一個兄弟,名叫共叔段,對莊公的王位,一直虎視眈眈。

莊公明知道共叔段的野心,卻不加以疏導,反而放縱共叔段,令其野心不斷膨脹。

如果說一開始,共叔段只是有一個想法的話,那麼在莊公的放縱之下,那想法就變得越來越清晰,野心越來越大,最後起兵想要奪取王位,被莊公一舉擊潰。

鄭言慶覺着,楊廣和楊諒,與那莊公與共叔段,何其相似?

楊廣如今恐怕是想要效仿鄭莊公,將來再收拾楊諒。而歷史上,楊諒手握幷州精銳,手下猛將如雲,謀士無數。如此雄厚的實力,卻在短短時間內,被楊廣擊潰。

是楊諒無能?

要知道,楊諒也不是初上戰陣的菜鳥。仁壽年間,隋朝數次對突厥用兵,楊諒都參與其中,更出任幷州行軍總管。這牽扯到具體的戰術,無能之輩,豈能領兵?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楊諒從上諫要求加強太原軍備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成了楊廣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了。

好深的心機,好毒辣的手段……

言慶雖尚未見過楊廣,但已經感受到了楊廣的手段。

鄭大士投靠的正是楊廣,既然明知道鄭常的目的,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怕也是得了楊廣的指示。自己冒然行動,卻險些壞了楊廣的事情。若真如此,待楊廣登基的時候,定不會放過鄭大士一家。自己是一片好心,卻差一點辦了件壞事。

想明白之後,鄭言慶不免暗自慶幸。

同時,心中又有一絲傷感,對已經離去的朵朵,生出一份牽掛。

要說起來,言慶和朵朵的年紀,相差倒也不算太多。可在他的幼小的身軀裡面,卻是一個四十年的靈魂,居然會對一個小女孩子生出牽掛?鄭言慶心裡很怪異。

莫非自己就是傳說中的怪蜀黍,居然有蘿莉控的傾向?

前世並沒有表現出這樣的傾向啊?

難不成,重生一次,連口味也改變了……

一想到這些,鄭言慶就開始頭疼。於是乾脆倒在牀上,扯開被子,矇頭大睡起來。

——————————————————————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其實,鄭言慶心裡也很清楚,鄭大士讓他禁足,根本算不上什麼懲罰。雖說自有隋以來,律法較之早先嚴明許多,但奴僕的地位,卻始終沒有太大的提高。楊堅倒是想要改變,甚至派高穎數次普查人口,將世家大族中的隱形人口全都登記。然則,三百年魏晉餘風,奴僕即便是有了戶籍,可這地位,依舊沒能得到提高。

ωωω_ ttκд n_ C○

鄭大士如果要懲罰言慶,有各種各樣的法子,甚至要他性命都不爲過。

鄭言慶冒然揭開了漢王楊諒的蓋子,很可能破壞了鄭大士,乃至鄭大士被人之人的計劃。所以,鄭大士一定會設法彌補,讓鄭言慶禁足,也是怕他再惹出是非。

言慶倒是覺得無所謂,只是眼看着除夕和春節將至,不能參與其中,也是一種遺憾。

除夕在魏晉南北朝之後,已經基本上形成了風俗。

辟邪、守歲、聚餐,是每年除夕不可缺少的項目。特別是辟邪儀式,最爲隆重。

這時節人們還沒有發明鞭炮,於是以焚燒避瘟丹和香料,來代替煙花爆竹。

似鄭家這樣的世家大族,會在堂前堆積如山柴薪,並在其中放置大量的沉香木根。院落裡,還插着兒臂粗細的巨型火燭,一俟時間到來,點燃火山和巨燭,滿天氤氳,在夜色中猶若五彩祥雲,景色極爲壯觀。只可惜,言慶沒有機會觀賞了……

除夕過後,就是新年。

新年需祭祖,而這一次,可就不是以鄭大士爲主,而是以著經堂的鄭善願爲主,打開祖廟,行祭祖大典。所有鄭氏族人,只要是在滎陽過年,都必須參加儀式。

若是無法參加祭祖儀式,對一個鄭氏族人而言,等同於驅逐家族。

所以,在這一天,鄭家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身穿華美的博領大衫,參與其中。

而鄭言慶在黎明時分,則隨着鄭世安,啓程離開了滎陽。

鄭仁基派人送信,無法參與祭祖儀式。並且催促鄭世安即刻動身,提前抵達洛陽。他將在元宵節後從長安出發,但在他到達洛陽之前,洛陽的一切事宜,必須準備妥當。

於是,鄭大士也就不再讓鄭世安參加祭祖大典。

除夕守歲結束之後,鄭世安帶着鄭言慶,踏着黎明的曙光,隨着車隊就離開滎州。

隨行的還有二十名鄭家武士,以及十數輛車馬。

鄭言慶坐在車廂裡,從車窗向後看去。只見古老的滎陽城,在黎明的曙光裡,越來越小,直至模糊,心裡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悵然。此一去,不知何時能再回來呢?

記憶中,當亂世拉開序幕之後,滎陽城卻是首當其衝。

“言慶,在想什麼?”

鄭言慶本來想提醒鄭世安,可話到嘴邊,卻變了味道。

“爺爺,我以後還能再見到朵朵嗎?”

張揚,不如守中。

經過了鄭常一事之後,言慶發現,這古人並不愚昧,而且思緒縝密,頗有遠見。

有一些事情,不是他一個小孩子能夠阻止。

與其事事出頭,倒不如守中藏拙。天塌下來,有鄭大士頂着,還輪不到他去考慮。可話一出口,言慶就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兒。好端端的,爲何要去掛念朵朵呢?

鄭世安一笑,“如果有緣,自然能夠相見。不過,朵朵的出身不一般,再見面時,能不能相認可就不一定了。”

言慶也知道徐媽母女的來歷不同尋常,但不知道具體的來歷。

忍不住問道:“爺爺,朵朵什麼來歷?”

鄭世安搖搖頭說:“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你也看到了,那天大老爺看完了書信之後,就把它焚燬了。大老爺如此謹慎,就越是說明,朵朵的來歷不尋常。言慶,相見不如遺忘……也許不見朵朵,對你對她,對鄭家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呢。”

言慶沉默了!

他不是不明白鄭世安的意思,可腦海中,卻會不自覺的浮現出朵朵盈盈的笑靨。

相見不如遺忘?

如果自己真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也就罷了,可偏偏……又怎能遺忘的聊呢?

——————————————————————

第一更,求推薦收藏!

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七第4章 隋楊安在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九第4章 海門鎮(二)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82章 河南王(上)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2章 觀音來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3章 暗涌(一)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61章 武邑故人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卌四章 絕境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卅五章 各懷心機第卌九章 屍山血海五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12章 李玄霸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卅九章 遇襲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9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16章 未雨綢繆第57章 漢家兒郎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廿三章 借糧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七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18章 昔日老軍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14章 一封家書第18章 昔日老軍第84章 生當爲豪士第13章 詠鵝(上)第廿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5章 父子情(下)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53章 言慶收徒第70章 贏家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卌二章 新羅七第52章 何爲盛世?第卌二章 新羅七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59章 擒王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57章 東都(三)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3章 海門鎮(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10章 流言第53章 暗涌(一)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2章 禮物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17章 長命鎖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8章 僚亂(一)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57章 東都(七)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廿五章 招攬第56章 入榖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84章 生當爲豪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