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優勢在我

淮水之畔。

兩軍對壘,數萬大軍雲集於此。淮國背水列陣,嚴陣以待。諸侯聯軍列陣完成,緩緩向前推進,這個時候,正好看到南方天空太陽照射,很是刺眼。衆人忍不住就要側頭遮擋陽光。

只是心高氣傲的鄭侯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直接命令大軍出擊。

看到諸侯聯軍直接進攻,徐茂當即命人用軟弓射箭,箭矢飛出,然後軟趴趴的紮在地上,看到這種情況,諸侯聯軍哈哈大笑,以爲淮軍懼怕,提前放箭。認爲淮國大軍不過是一些烏合之衆。

鄭侯因此更不將淮國放在眼中,大手一揮,直接就命令大軍全軍壓上,準備一鼓作氣將淮軍直接推下水。

看到諸侯聯軍上鉤,徐茂當即讓人換上硬弓,對着諸侯聯軍進行拋射。

諸侯聯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一波接着一波的箭雨直接打懵了。與此同時,諸侯聯軍戰車也橫衝而來,可是到了時候才發現,這裡地處淮河之畔,土地鬆軟,並不適合戰車馳騁,而且淮***陣兩翼幾乎緊貼着河岸,戰車根本無法衝鋒。

中央軍陣大量木板長戟遮擋,戰車撞在上面,瞬間翻倒,然後被箭矢射死或是被長戟捅死。

緊跟在後面的士兵也衝了上來,想要跟隨戰車衝破的缺口進攻,可是衝到陣前才發現,戰車根本無法打開缺口。

這些士兵還沒反應過來,漫天箭矢如雨落下,諸侯聯軍大量死傷。一時間進退兩難,大量士卒只得拼死向軍陣衝去。可是面對如同刺蝟的軍陣,這些士兵根本沒有一點機會,被直接捅死在陣前。

後面的聯軍舉着盾牌前衝,可是剛衝到淮軍陣前,卻看到淮軍大陣遷密密麻麻的長戟刺出,整個軍陣就如同刺蝟一般。

淮國士兵,一人舉盾,一人手持長戟不斷刺敵,還有一人手持銅錘猛烈捶打。遠程有弓箭,中距離有長戟,近身有銅錘,並且依靠車陣大盾,諸侯聯軍撞在戰陣之上,就如同浪花撞在礁石上一般。

無數鮮血如同浪花般揮灑,可是淮國的軍陣就如同礁石一般,不可撼動分毫。

淮國所用這些長戟足有一丈多長,其上戟頭更是淮國匠作司鍛造,鋒銳無比。聯軍還沒有靠近,那些長戟就如同毒蛇一般瞬間刺出,諸侯聯軍身上的盔甲就如同是薄紙片一般,瞬間就被洞穿。

一時間,大量聯軍士卒被絞殺在陣前,甚至有不少長戟直接洞穿了兩三名諸侯聯軍士兵,天空中不斷有箭矢落下,即便是精銳,在這種慘烈的戰場上也承受不住,更何況這支聯軍本就不是精銳。

聯軍之中的將領紛紛指揮弓箭手拋射弓箭,想要打開缺口,可是弓箭手們剛一擡頭,正好被陽光直刺,一時間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射出的弓箭更是歪歪扭扭,不知道落到什麼地方了去了。

而淮軍的弓箭手卻絲毫不受影響,萬箭齊發,大量諸侯聯軍被射成了刺蝟,鄭侯命令戰車衝陣,數十輛戰車猛衝而來,或是直接被箭雨射殺,或是撞在前方的擋板和長戟之上,淮軍大陣幾乎紋絲不動。

大軍進攻沒有任何進展,反倒是自己人一波接着一波的倒下,原本聯軍高昂的士氣在這一刻就如同瀑布一般,一瀉千里,整個大軍都開始崩潰。

看到這種情況,鄭侯大驚失色,他怎麼也沒想到,五萬大軍圍攻兩萬,原本穩贏的局面,怎麼突然之間就形勢倒轉了?

慘重的傷亡讓聯軍再也承受不住,大量士卒開始撤退逃亡。看到這種情況,徐茂當即命令大軍出擊,進行追殺。

早就已經等的不耐煩的大軍立刻出動,戰車隆隆車輪瞬間啓動。本來淮軍所處就是一處土坡,這時候戰車衝鋒起來,更是迅捷無比,無堅不摧。

上百輛戰車一起發動,那些跑的慢的聯軍士

卒直接被撞倒在車下,然後車輪瞬間碾壓而過,那士兵頓時腸破肚爛。上百輛戰車就如同上百柄鋒利的利劍一般,對着逃跑的聯軍士卒追了上去。

聯軍士卒開始倉皇逃竄,可是兩條腿怎麼跑得過四條腿?戰車橫衝直撞,將大量士卒殺死,長戈連刺,一個又一個士兵被殺。聯軍的戰陣徹底被戰車沖垮,緊跟在戰車身後的士兵們紛紛衝了上去。

不少戰車看到聯軍大纛,直接就對着大纛衝了過去,鄭莊公的中軍根本來不及抵擋,就被潰軍衝散。淮國大軍直衝而去,所過之處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直接被擊垮。

「君上快走!」看到大軍山崩,周圍的卿士連忙拉起鄭侯登上戰車逃命。

這些人一逃跑,整個聯軍士氣徹底消散,所有的士兵開始丟下武器鎧甲四散逃走。兵敗如山倒,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逃跑,淮軍根本不用擔心敵人反擊,士兵死傷無數。

剛纔一番大戰,聯軍進攻,耗費體力頗多,淮軍養精蓄銳,追擊起來,那些聯軍士兵很快就被淮軍士卒追上,然後一劍斬殺。

許多跑不動的聯軍士兵紛紛跪下乞降,淮軍饒過投降的士卒繼續追殺,聯軍潰不成軍。

徐茂命令大軍全軍出擊進行追擊,大軍一直追殺三十里,諸侯聯軍一路上屍橫遍野,投降者無數。

只有那些見勢不妙的諸侯們駕車逃離,五萬大軍一戰煙消雲散。

等到天色漸暗的時候,淮國大軍也陸續返回,所有戰車之上掛滿了首級,後面還有一隊隊的俘虜,淮國大軍戰果驚人,聯軍死者枕籍。

一場大戰,淮國大軍死傷寥寥,斬殺聯軍一萬多人,俘虜超過兩萬,只有數千人人逃離,押送糧草輜重的民壯更是被全部抓獲。

整個淮軍大營都是喜氣洋洋,徐茂讓人押送俘虜打掃戰場,所有死亡的聯軍士卒直接焚燒掩埋,防止污染河水。重傷的直接殺死,輕傷可以救治的則被留下。

大軍一戰獲勝,徐茂立刻就派出使者向王晟報捷,與此同時,安排人手將這些俘虜奴隸押送回淮安。

......

卻月陣,步戰軍陣,背水列陣,陣如彎月,乃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之陣。武昭公徐卿與鄭侯戰於淮北,大勝。——《武經總要·戰陣·卻月陣》

第86章 楚國稱霸第12章 洞天福地第23章 雲淵會盟第9章 晉侯方伯第29章 離間第50章 周室東遷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39章 落水而亡第70章 晉國暗子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22章 勢如破竹第81章 宮室詭譎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7章 淮齊之盟第23章 雲淵會盟第89章 孔子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12章 洞天福地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8章 王釗薨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2章 勢如破竹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63章 淮國稱霸第62章 火龍降世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55章 晉國風起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39章 暗流第15章 梅里第20章 吞併紀國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72章 質子第2章 周軍追至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6章 謀取巢國第30章 順水推舟第6章 齊國會盟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39章 暗流第31章 齊國之謀第64章 諸侯朝貢第47章 王臨薨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4章 封邦建國第6章 徐茂使齊第19章 尊王攘夷第25章 匹夫之怒第55章 晉國風起第48章 孫叔敖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48章 孫叔敖第74章 應對第66章 謀取巢國第42章 什麼檔次第14章 對陣楚軍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63章 淮國稱霸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3章 雲淵會盟第55章 晉國風起第72章 質子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46章 仲國第48章 孫叔敖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86章 楚國稱霸第21章 征伐萊國第4章 封邦建國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49章 孫叔敖(2)第29章 王權交替第31章 齊國之謀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58章第64章 諸侯朝貢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50章 周室東遷第7章 淮齊之盟第9章 晉侯方伯第89章 孔子第29章 王權交替第8章 籌謀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1章 繼承遺產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20章 吞併紀國第29章 離間第77章 西子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8章 王釗薨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2章 淮國伐吳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7章 淮國伐巢第63章 淮國稱霸第74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