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齊國之謀

淮國和齊國諸侯聯軍在下邳對峙一個月,卻沒有絲毫進展,雙方都在積極尋找對方的弱點。

淮國大營。

王晟問道:「大軍屯於下邳已有月餘,諸君可有破敵之策?」

「君上,齊國諸侯聯軍前來,三十萬人長驅數百里,所需糧草定然衆多,君上,我等只需在此堅守,即便是齊國之富,又能供應大軍到幾時?到時其糧儘自退也!」旁邊的一名卿士說到。

「齊國諸侯聯軍數量衆多,土地廣袤,非我淮國可比,若是其他諸侯國支援,恐怕到時是我軍糧草不濟。另外若是長期對峙,恐怕會影響農耕,到時候國中缺糧。」公羊朔有些擔憂的說到。

齊國諸侯聯軍若是真要一門心思耗在這裡,王晟估計就要拼死用天命神器了。畢竟淮國就算再強,也耗不過這麼多諸侯國。當然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君上,不如分出一支軍隊,出沐陽攻郯國,逼迫齊軍回師救援?」

「沒用的,聯軍三十萬,只需分兵數萬回援,便可擋下。」王晟搖搖頭道。

「爲今之計,只能尋找其囤積糧草的地方。然後放火燒之,逼聯軍退兵。」公羊朔道。

「派出斥候,搜索聯軍屯糧之處!」王晟點點頭,同意道。.

很快,大量斥候就悄然前往聯軍附近收集情報。

......

就在王晟爲尋找破敵之策傷腦筋的時候,諸侯聯軍中同樣在想擊敗淮國的辦法。

齊侯端坐於中央,大帳之中十幾個諸侯分座於左右,和淮國一樣,衆人正在商討破敵之策。

「齊公,淮人善守城,三十萬大軍屯兵在此,有些浪費,不若我等分兵進攻其他地方?」

衆人對於屯兵下邳攻城很是厭煩,下邳經過淮國數十年修繕,早就成了一座堅城,想要攻破難度很高,反倒是損兵折將。

「淮人士卒精銳,若是分兵,恐難勝之。」旁邊一位諸侯說到。

「此番淮國精銳都在此處,其他地方定然沒有什麼兵力守護,大軍只要小心一些,想來能夠輕易獲勝。」

「聽聞楚軍從南進攻,淮國定然兵力緊張,不若分兵奇襲淮安,此戰若成,淮國不存也!」曹劌說道。

齊侯猶豫了一下,然後道:「既然如此,誰可帶兵前去?」

「鄭侯精通兵事,可以爲帥!」

於是齊侯便任命鄭侯爲帥,準備分兵進攻淮安。

「齊公,臣下有一計,或可助齊公破敵。」狐睿上前說道。

聽到這話,齊侯立刻坐直了身體,然後追問道:「狐卿還請直言!」

「君上,下邳城堅固,但地勢並非最高。下邳城附近有沂河、泗河,雖然此時河水不豐,但築堤蓄水後,依舊可用大水灌城,屆時淮軍必潰,然後再大軍攻城,下邳必破!」狐睿一副智珠在握的說到。

聽到此策,周圍衆人頓時議論紛紛,此計毒辣,若是功成,下邳到時定然是一片澤國,死傷十餘萬。不少人都覺得此策毒辣,有傷天和。

「齊侯,當初淮國也曾掘淮河水淹單侯,此番天理輪迴,蓄水灌城,乃是天意!」曹侯說道。

齊侯猶豫了片刻,當即點頭同意,然後將築壩蓄水的事情交給狐睿處置。

齊國諸侯聯軍分兵五萬,然後由鄭侯統帥向南而行,又抽調了五萬民壯,由狐睿統領,前往泗水和沂水準備截斷河道蓄水。

鄭侯統帥大軍南下,然後連破六座小城邑,很快就來到淮水北岸。就在鄭侯統帥大軍來到淮河北岸的時候,迎面撞上了剛剛解決楚國率領大軍北上的徐茂。

徐茂派出斥候,已經提前得知諸侯聯軍南下。於是率

領大軍北渡淮水,此番淮國大軍擊敗楚軍,士氣高昂,正是大戰的好時機。

鄭侯統帥五萬聯軍,其中精銳並不多,當鄭侯發現一隊淮國大軍北上已經渡河,頓時大喜過望。

上一次伐楚之盟,鄭國可是得了不少好處,此番齊國會盟伐淮,鄭侯一直記得齊侯的恩情,準備好好表現一番,以報答齊侯。此番南下,他連續掃平了六座小城邑,大軍獲得了不少好處,士氣正旺。

鄭侯沒有猶豫,當即下令道:「大軍加快速度,將淮河岸邊淮人全部趕下河去!到時孤親自到盟主和天子面前,爲爾等請功。」

「萬勝!」

「萬勝!」

「萬勝!」

看到大軍士氣高漲,鄭侯一揮手道:「出發!」

大軍立刻加速向南而去。

......

「將軍,將軍!」一隊斥候正快速趕來。然後被中軍護衛攔下,然後帶着其中兩人來到中軍大纛之下。

「將軍,諸侯聯軍五萬南下,距此還有二十里!」

「領軍者是何人?」徐茂鎮定自若道。

「鄭侯,除了鄭侯外,還有邾、向等旌旗。」

「再探!」

「喏!」斥候匆匆離去,徐茂看向周圍的地形,此地寬闊,乃是一處南高北低的緩坡,足有千米,落差在一米左右,此處地形,並不適合北面發起進攻,更何況此時日近正午,太陽位於正南,乃是良好的戰場。

徐茂當即不再前行,命令大軍於距離淮河百步的地方,結成弧形軍陣。陣型兩端靠近淮河,大陣中央突出。並且一反常態的將戰車列陣在中央陣前。所有戰車上全部舉起大盾長戈,後面則是五千強弓手。

大陣後方留下木板木排鏈接於河岸之上,可直入後陣,剩餘步兵在木板休息,等到前軍疲憊了進行輪換。

兩萬大軍背水列陣,很快就準備完畢。

等到淮軍列陣完畢後,鄭侯統帥大軍趕到淮河之畔。遠遠就看到淮人在淮水邊上背水列陣,而且還是一個極爲古怪的軍陣。

剛開始鄭侯還有些奇怪,可是看到淮人背水列陣居然還將戰車放在中軍最前,頓時哈哈大笑道:「背水列陣,兵家大忌,兩翼又無兵車護衛,如此領軍,孤焉能不勝?此戰優勢在孤也!」

「傳我命令,大軍佈陣,此戰要一舉將淮人推入淮河餵魚!」鄭侯大聲命令道。衆人齊聲稱喏。

話音落下,諸侯聯軍立刻開始動作,五萬大軍除了一萬民壯外,很快便擺開大陣,鄭侯佈下的大陣中規中矩,此時邦周常用的軍陣,三軍列陣在前,並留下一路中軍作爲預備隊。

很快大軍佈陣完成,鄭侯指着淮人哈哈大笑道:「我軍佈陣,淮人卻不敢進攻,如此怯戰,焉能不敗?」

「諸將隨孤殺敵立功,封妻廕子!」

第2章 周軍追至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16章 脣亡齒寒第25章 和議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章 水淹周軍第43章 公羊革新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74章 應對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0章第36章 泗沂之戰第76章 狠毒第32章 優勢在我第19章 尊王攘夷第7章 淮齊之盟第3章 邗都之戰第80章 秦楚之盟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62章 火龍降世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48章 新王登基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9章 發展與鹽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94章 伍員奔淮第58章第40章 滑稽記第16章 脣亡齒寒第37章 國人動亂第16章 脣亡齒寒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8章 管仲改革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1章 繼承遺產第43章 公羊革新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3章 吞越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9章 晉侯方伯第10章 改革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74章 應對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1章 征伐萊國第81章 宮室詭譎第66章 謀取巢國第39章 暗流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40章第80章 秦楚之盟第30章 順水推舟第86章 楚國稱霸第28章 王釗薨第1章 季禮使齊第46章 仲國第25章 匹夫之怒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1章 征伐萊國第32章 優勢在我第22章 全軍覆沒第4章 封邦建國第51章 死不瞑目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50章 父慈子孝第1章 繼承遺產第13章 避其鋒芒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5章 挑撥離間第23章 雲淵會盟第22章 勢如破竹第1章 季禮使齊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49章 孫叔敖(2)第62章 火龍降世第28章 王釗薨第72章 質子第63章 淮國稱霸第10章 改革第47章 招賢令第19章 攻城戰第15章 邦周伐淮第83章 徐國覆滅第14章 對陣楚軍第34章 貪婪第40章第38章 王晟薨第81章 宮室詭譎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5章 梅里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