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吞越

允常站在大船之上,沿着運河駛出一路北上,進入邗溝。在得知這些運河全都是淮國開鑿的之後,頓時爲此感到震驚。

等到他來到淮安的時候,看到那繁榮的城市更是被鎮住了,淮安作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在這裡的人已經超過了二十萬。

這麼多人口已經比得上一些諸侯小國一半的人口了。如此繁榮的城市讓這位越國太子大受震撼。

允常前來爲質子,上交了國書,以及貢品之後,王謹也給與了回覆,認同了越國爲屬國,國書上嚴厲斥責了其與楚國結盟的行爲,要求越國和楚國斷交。

越國君臣連忙同意下來,並且將楚國派來的使者驅逐出越國,同時還接受了淮國派遣使者監督。

看到越國如此恭順之後,王謹這纔將大軍撤離了邊境,只留下了日常巡視的士兵。

大軍撤走之後,越國上下心頭的大山也被搬走,越侯這才鬆了口氣。

越國臣服之後,淮國上下並沒有徹底放鬆警惕,若不是越國現在的環境太過惡劣,道路又難行,淮國根本不會將越國留下來。

不過在越國臣服之後,淮國開始向越國派出商隊進行貿易。

淮國的美酒、美食、精鹽、飴糖、陶器、絲綢、漆器、糧食、粗鹽、麻布等商品都是熱銷貨,被商隊運送到越國販賣,然後再購買越國的犀角、浣紗、大木、皮革、果脯等運送回淮國。

並且在王謹的指示下,販賣到越國的商品都價格都不算貴,收購的商品卻給出了高價。

越國本來地處偏遠,蠻夷之地,看到這些精美商品,怎能不喜歡。以往楚國也會出售給他們這些商品,但是價格都不低,哪像是現在,價格比起楚國低了一半。

喜歡享受,安逸,喜好美食這都是人類的天性,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爲,而越國絕大多數的卿士大夫都不是這種人。

於是這些卿士大夫們爲了獲取錢財享受,就開始讓百姓們去捕獵犀牛、大象,指示民衆去深山之中砍伐巨木。

一時間,越國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加困苦,許多百姓葬身野獸之口。

雖然越國百姓過得很不好,但是越國的稅收卻提升很多,整個國家看上去一片繁榮。淮國商隊的到來,給越國帶來了大筆稅收,這也導致了越侯根本沒有注意到國中百姓過得並不好。

如此過了幾年之後,不知道從哪裡傳來消息說越國道路難行,商隊往返困難,導致物品價格一直偏高,甚至一些物品還出現了短缺。

這一點,越國的卿士大夫們感受的更爲清晰,於是就有士大夫上書,請越侯徵發勞役修整道路。並且還羅列出來了不少修路的好處。

只不過越侯在計算了之後發現,修路花費的代價很高,再考慮淮國強盛的問題,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拒絕了。

不過雖然這次休整道路的提議被拒絕了,但是也在越國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些卿士大夫也覺得應該休整道路,這樣他們就可以將更多的獸皮、浣紗、犀角、巨木等賣出去,賺取更多的錢財。

巨大的利益讓不少卿士大夫都蠢蠢欲動,於是他們開始在自己的封地之中修繕道路。對於這種行爲,淮國是樂見其成的。於是就指示商隊對這些卿士貴族稍加傾斜,而另一些卿士貴族們看到好處後,也開始修繕領地中的道路。

淮國商隊在越國收集了大量情報,甚至就連越國的地形圖都繪製出來,一直都在爲淮國伐越做準備。

經過數年的時間,越國的境內的地形圖基本上都被繪製完成,同時因爲卿士大夫們徵收犀角、獸皮、巨木導致百姓怨氣不斷積累。只不過直到現在這些問題還不嚴重,同時道路沒有通暢,王謹並沒

有發兵。

而且這個時候發兵攻越,道義上站不住,畢竟越國已經是淮國屬國。另一方面,也擔心齊國晉國或者是楚國插手。

現在這些邦周諸侯們已經深刻認識到了淮國的危險,不敢放任淮國繼續吞併發展。

王謹一邊指示商隊繼續在越國發展,另一邊則是開始給晉國、齊國和楚國找麻煩,牽制他們的精力。

淮國的暗衛經過數年發展,已經在晉國發展出了一個情報網。晉國自從晉文公逝去後,晉襄公又在位時間短,晉國六卿開始漸漸做大。

到了晉襄公的兒子登基的時候,更是一個幼子,國事只能託付給六卿處理。後來晉侯漸漸長大了,但是六卿依舊位高權重,導致晉侯的權利和威嚴都受到了挑戰。.

國君和權臣之間一直以來都不會和平相處,更何況還有淮國的暗探一直在推波助瀾。

淮國商隊運來大量美酒、絲綢、飴糖讓晉侯享受,同時又暗中挑撥晉侯和六卿之首趙盾的關係,這導致了趙盾和晉侯的關係也越來越壞。

特別是趙盾代替晉侯參與諸侯會盟,行使了晉侯的權利,坐上了霸主之位,這進一步侵佔了晉侯的權利和威望。

趙盾和晉侯的矛盾幾乎變成了公開化,只要趙盾懲罰的人向晉侯送錢,晉侯就會讓保護他。如此做法就是在羞辱趙盾,趙盾乃是晉國正卿,執掌朝堂,大權在握。豈會沒有脾氣,任人羞辱嗎?

趙盾和晉侯的關係讓晉國的政治變得混亂,暫時也無力針對淮國。沒了晉國的壓力,僅剩下齊國獨木難支,淮國現在的實力已經可以同時和他們開戰。

越國在驅逐了楚國的使者之後,已經和楚國斷交,並且楚國熊惲現在病重,似乎是命不久矣,即便是淮國動手伐越,楚國也無法牽制淮國。

王謹用了十年的時間總算是將越國的外援一一剪斷,並且以財貨利誘越國主動修路,等到所有的準備都做好之後,王謹這纔開始動手。

不過在動手之前,淮國還需要找一個合適的藉口,畢竟越國現在可是淮國的屬國。很快王謹就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故意將攻打越國的消息泄露給了越國太子允常,允常在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連夜逃離淮安,返回越國報信。

於是淮國就以越國無禮爲由,準備發兵征討越國。

第38章 王晟薨第15章 梅里第23章 雲淵會盟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4章 封邦建國第25章 匹夫之怒第33章 改糧種桑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18章 誘敵深入第70章 晉國暗子第12章 洞天福地第30章 攻城戰第7章 淮水之戰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89章 孔子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84章 秦楚攻晉第72章 質子第6章 齊國會盟第19章 攻城戰第78章 學宮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9章 發展與鹽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1章 撤退第25章 匹夫之怒第49章 褒姒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15章 梅里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70章 晉國暗子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23章 雲淵會盟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7章 招賢令第33章 改糧種桑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47章 招賢令第50章 周室東遷第10章 改革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51章 死不瞑目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2章 淮國伐吳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41章 未雨綢繆第39章 暗流第48章 新王登基第55章 晉國風起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0章 吞併紀國第61章 祭天開大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23章 雲淵會盟第50章 父慈子孝第48章 新王登基第34章 貪婪第50章 父慈子孝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86章 楚國稱霸第49章 褒姒第78章 學宮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72章 質子第36章 泗沂之戰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1章 謀劃邗國第47章 王臨薨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67章 淮國伐巢第42章 什麼檔次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18章 管仲改革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章 邗都之戰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4章 諸侯朝貢第23章 雲淵會盟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22章 勢如破竹第35章 邗國求援第7章 淮水之戰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66章 謀取巢國第50章 父慈子孝第61章 祭天開大第62章 火龍降世第81章 宮室詭譎第77章 西子第19章 攻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