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王謹遇刺的消息傳遍整個姑蘇,在這個時代還是講究君辱臣死,同時國君也必須給國人禮遇的時代。淮國公室這些年來對於淮國的子民還是不錯的。

特別是興修水利,與民修養生息,不濫徵勞役,輕徭薄賦,淮國的民衆非常擁護公室的。因此專諸刺王謹之後,可以說是羣情激奮。

好在國君有祖先庇護,穿了內甲沒有受傷,吳地百姓紛紛來到軍營想要爲國君效命討伐越國。不過都被王謹勸了回去,此番征討越國現在的大軍足夠用了。

讓人將刺客處理之後,王謹回到內室,這才鬆了口氣,剛纔專諸刺殺的那一瞬間,王謹渾身冰冷,幾乎以爲這下要完蛋了,沒想到那匕首刺中身體的一瞬間,一股力量將那匕首擋下。

王謹這才反應過來,一劍將其胳膊斬斷。

這個時候他突然反應過來,將其衣服上揭開,想要看看剛纔是怎麼回事,結果‘哐啷一聲輕響,從小佩戴在身上的玉佩碎成了幾塊掉落在地上。

看到這玉佩,王謹突然想到,曾經父親告訴的他的事情。每一位王氏嫡子出生,都會有一塊專屬於他的玉佩,乃是老祖宗的恩賜,玉佩不會丟失也不會被搶走。

佩戴這玉佩受到老祖宗保佑,收到危險時候,可以抵擋一次致命攻擊。

想來專諸那一擊就是老祖宗賜下的這塊玉佩救了他的性命。而這枚玉佩也完成了使命,壽終正寢了。

看到玉佩破損,王謹很是生氣,可惜這玉佩卻再也回不來了。命人取來一個漆盒,將這玉佩小心裝好,收藏起來。自從公室嫡子有了這玉佩之後,在其死後玉佩會和屍體一起下葬。

淮國公室的墓葬並不豪華,他們信奉死後會前往老祖宗所在的天國,俗世之物是不需要的,所以淮國公室公族的墓葬中只有陪葬的玉石或者一些記載其生平功績的青銅鼎或青銅簋。

現在玉佩破損,這讓王謹怎麼能不生氣。

原本淮國征伐越國,還有些心虛,現在有了專諸刺王謹之後,淮國伐越的正當性有了。在姑蘇休整了一番之後,王謹果斷命令大軍出征,進攻越國。

這一次刺殺的好處不少,除了名義上無損外,還得到了越國的軍事佈防圖。之前雖然收到了越國地圖,但是軍事佈防圖並沒有,這一次越國爲了讓專諸取得王謹的重視,特意將軍事佈防圖交給他。

結果刺殺失敗,軍事佈防圖落在了王謹手中。

經歷了刺殺事件,王謹心中大怒,大軍快速向越國趕去,雖然得到了軍事佈防圖,但是在得知計劃失敗後,越國上下肯定是要對佈防圖進行一些改變的。

只不過這軍事佈防圖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一旦改不好,留下漏洞,還不如不改的好,王謹就是爲了讓他們來不及作出改變,或者慌亂之下出錯。

戰爭本來就是雙方對比看誰犯錯,或者少犯錯。

淮國大軍很快就來到越國邊境,此地駐紮的越國守軍並不多,而且早就被淮國商隊熟悉了。邊境的幾個城邑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抵抗作用。

更何況越國的卿士貴族這些年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根本不願意作戰,結果就是淮國大軍僅僅一個衝鋒,就登上了城頭,然後大量士兵、民壯直接棄械投降。

甚至還有不少人帶着淮國士兵去抓捕城中的卿士貴族。

再加上王謹命令大軍不得劫掠,不得女幹***女,不得壓榨百姓,並且派出羽林衛維持秩序,結果破城之後,城中百姓秋毫無犯,甚至還派軍醫給百姓治病,開倉放糧。

看到這種情況後,越國的百姓對於淮國更加信服,紛紛拜服在地。更有一些越國百姓自願站出來做淮國大軍的嚮導,幫助淮國大軍運送糧草。

淮國出國作戰,居然體驗到了一次如同在國內作戰的待遇。

王謹特意下令,凡是前來幫助淮國大軍的,所有前來幫助淮軍的越國民衆,都發給錢財或者糧食,那些送來酒肉魚蝦勞軍的也都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收取。

越國原本是什麼之國水平?雖然越侯不算昏庸,甚至還有些明主之相,但是你要看是和誰比。就越國的執政能力,充其量也就不殘民害民,各種賦稅、徭役可是一定都沒少,更何況這十餘年來因爲淮國商隊購買而造成卿士壓榨行爲了。

淮國對於安撫民衆這種事情已經做了很多次了,有充足的經驗,每一任攻滅他國的國君都會留下自己的治理心得,再加上子珏留下的書籍。

王謹對於安撫民衆做的是輕車熟路,於是越國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王者之師。

王謹只是將安撫民衆的三招套路用上,這些越國百姓就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

接下來淮國大軍在越國百姓的幫助下,繼續推進,這些百姓自發的奔走相告,於是每到一地,就有越國百姓前來幫忙。

而失去了百姓基礎後,越國所依仗的防禦不過是土雞瓦犬耳,在淮國精銳的進攻下,很快就潰敗。

「君上仁義,體恤士卒、百姓,越國之人盡知。您是仁慈的君王,而允常卻是背信棄義,陰謀叛逆,壓榨百姓的小人,百姓不選擇擁護您,難道還會擁護允常嗎?如此愚蠢的事情,有人會做嗎?」淮國上卿公羊卻說到。

越國上下看到淮國根本沒有他們想象之中的那樣陷入這泥潭之中。反而是大量越國百姓爭先恐後的去幫助淮國,這讓越侯允常很是憤怒,覺得自己被背叛了。

「爲什麼那些百姓會去幫助淮人?」允常在大殿之中憤怒的吼道。

「君上,淮軍貫會收買人心,他們用糧食、鹽巴、金錢來收買百姓,百姓短視,有利益自然會攻其驅使!」這位越國大夫完全不提他們之前如何逼迫百姓去獵殺猛獸,砍伐巨木的事情,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下令禁止百姓出城!敢於投靠淮軍者,全家罰爲奴隸!」允常當即下令道。

但是這個命令傳達下去,非但沒有禁絕,反而造成了大量百姓逃亡淮軍,淮軍愈發強大,而越國愈弱。

......

莊襄公二十四年,允常叛淮,逃回越國,莊襄公攻越。越侯派遣專諸刺王謹,專諸獻圖得見,既取圖奉之,圖窮而匕首見,莊襄公不查,被刺中,幸有內甲所護。

專諸詫異,莊襄公拔劍斷其臂,專諸廢,侍衛擒之,專諸大呼曰:「見一小民,何負內甲?」

「今有白虹貫日,乃刺於中庭也!」——《史記·刺客列傳·專諸刺王謹》

PS:上一章的,忘寫了補上。

第66章 謀取巢國第32章 姬烈革新第18章 管仲改革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5章 突襲穎澤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67章 淮國伐巢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18章 管仲改革第44章 戰車漂移第18章 管仲改革第1章 季禮使齊第4章 邗都之戰(2)第29章 王權交替第42章 華夏名劍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12章 洞天福地第67章 淮國伐巢第51章 死不瞑目第74章 應對第4章 邗都之戰(2)第9章 晉侯方伯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89章 孔子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94章 伍員奔淮第49章 孫叔敖(2)第13章 避其鋒芒第73章 吞越第38章 王晟薨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34章 死間第16章 攻心爲上第80章 秦楚之盟第89章 孔子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44章 戰車漂移第37章 國人動亂第62章 火龍降世第29章 王權交替第33章 築壩蓄水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1章 齊國之謀第58章第48章 新王登基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70章 晉國暗子第16章 脣亡齒寒第2章 淮國伐吳第29章 離間第21章 撤退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72章 質子第25章 匹夫之怒第22章 勢如破竹第63章 淮國稱霸第5章 挑撥離間第12章 伐吳第86章 楚國稱霸第4章 邗都之戰(2)第24章 霸業之始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80章 秦楚之盟第67章 淮國伐巢第80章 秦楚之盟第19章 尊王攘夷第6章 齊國會盟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16章 脣亡齒寒第84章 秦楚攻晉第49章 褒姒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25章 匹夫之怒第12章 伐吳第47章 招賢令第18章 誘敵深入第89章 孔子第21章 征伐萊國第37章 霸業終結第49章 孫叔敖(2)第66章 謀取巢國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24章 氣運玄鳥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64章 諸侯朝貢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24章 霸業之始第55章 晉國風起第33章 築壩蓄水第81章 宮室詭譎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16章 攻心爲上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35章 邗國求援第47章 招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