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配五國相印

夜半時分,楚侯熊艱突然從夢中驚醒。夢中他再次看到了熊啓那雙眼睛死死盯着他。

驚醒的熊艱擦了擦汗水,又想到熊惲出逃更是生氣。

熊惲出逃除了他自己的原因外,淮國的暗探在這其中也是出了力的。在熊艱發動政變之後,淮國的暗探就將消息告訴了熊惲,然後熊惲不敢猶豫直接逃離。

協助熊惲逃離,這也是淮國的計劃之一,目的就是要讓楚國內亂不斷。不過現在熊惲年紀還小。再過個三五年之後,等其長大後,就可以試試了。而現在這位楚侯熊艱從他的秉性上來看,也不會是個安分的,這幾年楚國肯定平靜不下來。

上一個享受這種待遇的還是齊國。

自從齊桓公薨逝後,齊國公室經歷一番廝殺,公子昭繼承國君之位,可是公子昭並不是一個英明的君主,其在位不過十年,就病逝了。其子舍即位,只是舍年幼,難當大任。

而桓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潘早就虎視眈眈,趁着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將舍殺死,然後自立爲君。

而且這位公子潘可不是什麼厚道人,他殺了自己的侄子後,又給自己的哥哥上了一個美諡。曰:孝。

要知道他的這位哥哥當初爲了爭奪齊侯之位,可是停屍不顧束甲相攻,後來失敗逃走的,桓公的屍體放了六十七天,都腐爛了,他居然給自己的哥哥諡號孝。

此時的諡號可不是隨隨便便給的,而是有嚴格的制度的,想要諡號‘孝可不容易,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大慮行節曰孝;慈惠愛民曰孝;慈愛忘勞曰孝;從命不違曰孝;善事父母曰孝等等二十六個條件。

當然只要能夠做到一兩條,上個‘孝的諡號也是可以的。可關鍵是這位齊侯昭一條都沒做到,並且還幹了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事情,你給他上‘孝,這是在誇他‘孝嗎?這是在說他是個‘孝柄吧。

這可真是一個大‘孝子。

齊國經過這一系列的動亂,國力飛速下滑,已經從一流大國落到了二流,當然了其底子還是不錯的。

只要國君勵精圖治,還是會很快重新提升上去的,但是齊國的這番操作,導致現在公室內亂已經成了慣例。齊國的繼承製度應該要改成梧宮繼承法了....

有同樣後患的還有楚國,連續幾代楚侯都不是正常即位,你讓下面的楚國公子們怎麼看?渚宮繼承法?

楚國和齊國內亂,這也是淮國所希望看到的,這兩個國家也是對淮國威脅最大,至於說晉國,現在距離還遠。

......

淮國在治理了淮河水患之後,糧食日漸充盈,而仲國在淮河上游,同樣也受到淮河的洪水的侵害。王仲在聽說了淮國依靠孫叔敖治水,大獲成功後,就派使者前來請求孫叔敖前去幫仲國治水。

仲國處於淮河上游,淮河上游若是一直氾濫,也會影響到淮國。王雍將孫叔敖請來詢問:「仲侯欲要請卿去治理淮河上游,不知卿可願意?若是卿不願,孤就回絕了。」

「君上,仲國和淮國乃是兄弟之國,仲國也是淮國屬國,更是淮國對抗楚國的關鍵,不能隨意處置。」孫叔敖鄭重其事道。

「而且仲國位於淮河上游,上游不靖,下游能安?臣請前往仲國治水!」

王雍起身上前道:「卿之大功,僅次禹王也!當立廟祭祀!」

「臣不過是微末之功,不敢和禹王比之!」

王雍派遣了三千精銳,以及數十名書院學生跟隨孫叔敖前往仲國,仲侯王仲率卿士大臣十里相迎,並

且任命孫叔敖擔任仲國相國之位,孫叔敖直接一人配兩國相印。

接下來王仲命令抽調國中五萬人交給孫叔敖治水,而蔡國聽聞王仲請來孫叔敖前來治水,連忙也趕了過來,向孫叔敖求教,一番交談之後,蔡侯也被其折服,當即宣佈蔡國也加入治水,並且同樣請孫叔敖擔任相國之位。

而另一邊的黃國和江國同樣經常受到淮水侵擾之苦,也親自請來請求加入,並且表示願意任命孫叔敖爲相國。最終,孫叔敖竟然一人配五國相印。

仲、蔡、黃、江四國在一起經過商議之後,各自抽調五萬民壯交給孫叔敖來指揮,同時四國準備糧草,聽從孫叔敖的調遣。

在被任命成四國相國之後,孫叔敖得到了極大的權利。接下來孫叔敖就帶領四國二十萬民壯開始進行治水。這一次因爲有了淮國治水的經驗,治理仲、蔡、江、黃四國水患就更有經驗了。

淮水上游因爲多山,水道狹窄,其中灘塗、亂石衆多,孫叔敖在經過一番測量之後,開始疏浚河道,修建溝渠和水庫。

有了衆多書院學生幫忙,淮水上游的治理速度要比淮國快上很多。當初淮國治水很多時候需要大量測算,而且很多人都是從頭開始學。

現在治理淮河上游,很多事測算輕易就能得出來。二十萬人在孫叔敖的指揮之下,開鑿溝渠,挖掘河道,又在地勢較低處修築人工湖,經過三年時間,終於將淮水上游治理好了。

並且在淮河上游構築了一個覆蓋仲、蔡、江、黃四國的灌溉系統,被稱爲安豐塘,也叫芍陂。

整個安豐塘灌溉體系,不僅將連接淮河,同時還將淮河的那些支流也引入其中。水源匯聚成湖,可以用來灌溉四國農田,並且在洪水來臨時候,可以蓄水泄洪,乾旱時期,用來灌溉農田。

四國數十萬畝良田因此受益。原本遭受淮河肆虐的四國也再不用擔心。同樣也因此,仲、蔡、黃、江四國也成爲了淮國堅定的盟友,並且擁有了和楚國抗衡本錢。

......

安豐塘是孫叔敖另一處傑出的水利工程傑作,同樣也是當今世界上年代最爲久遠,一直使用至今的宏大水利工程之一。它充分運用了周圍山川峽谷的地形、水脈,因勢利導,讓其具備了蓄水、灌溉、防洪、排沙、控流等系統功效,千里澤國一朝化爲良田。

實現了孫叔敖的主張‘宣導川穀,陂障源泉,灌溉沃澤,堤防湖浦以爲池沼,鍾天地之愛,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

它的出現,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的走向,讓淮水四國不再受到洪水侵襲,讓洪水氾濫區變成了沃野千里。淮水四國從此之後人口大漲,糧草豐盈,讓淮水四國擁有了抗衡楚國的能力,並且爲淮滅楚提供了重要的力量。.

安豐塘是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在2005年被收錄到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中。——《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孫叔敖》

第15章 梅里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9章 晉侯方伯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21章 征伐萊國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2章 淮國伐吳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7章 淮齊之盟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21章 征伐萊國第30章 攻城戰第19章 攻城戰第42章 什麼檔次第16章 攻心爲上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66章 謀取巢國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1章 季禮使齊第15章 梅里第1章 繼承遺產第10章 改革第63章 淮國稱霸第19章 攻城戰第31章 齊國之謀第6章 徐茂使齊第17章 首戰得勝第42章 華夏名劍第72章 質子第24章 霸業之始第83章 徐國覆滅第80章 秦楚之盟第94章 伍員奔淮第8章 籌謀第72章 質子第19章 尊王攘夷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10章 改革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89章 孔子第48章 新王登基第1章 季禮使齊第56章 周室荒唐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18章 誘敵深入第47章 王臨薨第77章 西子第16章 脣亡齒寒第3章 水淹周軍第49章 褒姒第3章 水淹周軍第1章 繼承遺產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86章 楚國稱霸第63章 淮國稱霸第7章 淮齊之盟第49章 孫叔敖(2)第81章 宮室詭譎第47章 招賢令第58章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9章 落水而亡第1章 繼承遺產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70章 晉國暗子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18章 管仲改革第18章 誘敵深入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77章 西子第40章 滑稽記第94章 伍員奔淮第3章 邗都之戰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6章 齊國會盟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章 邗都之戰第55章 晉國風起第8章 籌謀第7章 淮水之戰第40章第34章 貪婪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2章 華夏名劍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83章 徐國覆滅第50章 周室東遷第47章 招賢令第47章 王臨薨第16章 脣亡齒寒第2章 周軍追至第4章 邗都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