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

夜色如墨,繁星片片,一片寂靜,未聞蟬蟲鳴,在虎牢關外幾十裡。

洛蘇的車輦到了這裡,他望着虎牢關的方向,嘴角勾起絲絲微笑,似乎看到了很有趣的東西。

洛玄星同樣望着那黑漆漆的不可見,有些疑惑問道:“老祖宗,您在看什麼,我什麼都沒有看到。”

洛蘇拍拍洛玄星的頭,輕笑道:“你當然看不到,我看的是未來,天子的冠冕將會從那裡升起,虎牢關。”

天子。

洛玄星肅然。

老祖宗可以如此輕鬆的說出有關於天子的話,但他們卻不行,對於天子保持最大的敬意,這將是家族生存所必須。

至少在家族重新擁有決定生死勝負的神器前,要低調一些。

洛玄星知道洛蘇說的是竇建德和李世民,“老祖宗,秦王李世民和趙王竇建德,在虎牢關拼命。

李世民勝,李淵將進位天子,李建成是太子。

自古以來縱橫沙場的大將,死於權斗的人極多,爲何您認爲李世民一定能最後得勝呢?

如果竇建德勝,大唐還有河東、蜀中和關中,未必會一敗塗地,趙國不一定能奪取天下,這是我所不解的。”

洛蘇聞言嘆口氣,而後輕聲道:“阿星,你讀書太多,卻不曾行萬里路,看看這人世間,於是思維侷限在過往的那些時代中,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

我給你講幾個事,你自己思考一下。

李唐從晉陽起兵,大約八個月的事情,就擁有了河東和關中,這種擁有不只是軍事征服,而是建立了稅收體系,是實控統治。

曾經被西秦薛舉和李軌統治的隴西和涼州,一戰攻下後,就徹底歸順了大唐,而且沒有造反的跡象。

蜀中這樣的天然割據之地,竟然會向大唐投誠,而不是選擇自己割據。

唐軍進入中原以來,大多數的城池不需要攻打,鄭國的刺史紛紛起義,歸附唐朝。

再說劉武周起兵之事,他從馬邑南下,僅僅幾個月就幾乎佔據了整個河東,曾經忠誠於唐朝的刺史、縣令、豪強、望族、士族,又紛紛做了劉武周的忠臣。

等到李世民一戰殺死劉武周和宋金剛後,這些人又做了大唐臣子。

王世充和李密在中原征戰,二人的地盤一直變化,但是那些本地的刺史卻不動,誰來降誰。

竇建德在河北能這麼快就擁有廣袤的土地,是因爲他同樣幾乎不攻城,只要在野戰中佔據優勢、勝勢,那些佔據堅城的刺史、縣令、守將,就會自己起義迎接王師。

天下其餘州縣同樣如此,幾乎每個人都做過好幾個人的臣子,看到這些現象,你意識到你之前的想法有什麼差錯了嗎?”

洛玄星驚愕。

星光灑在他的臉上,他張了張嘴,艱難的說道:“天下人心如同流水,又如蒲葦,隨風搖擺,堅城險關難以守禦,勝者大軍而過,城池洞開,敗者根本沒有重新收拾舊山河的機會!”

洛蘇臉上卻沒有什麼表情,淡淡點頭道:“就是如此,社會風氣已經不同,這些年換了多少次君主?

你殺了楊廣都沒有多少人找你拼命,正相反,他們被伱震懾,爲我洛氏增添了極大的聲望。

換君王對於大部分來說,不算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事,這不是邦周,也不是漢朝,而是經歷了數百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隋朝之後。

雖然我們不跟隨這種思潮,但如果還用以前那種思維來看待天下,那失敗就會是家族唯一的結局。”

洛玄星受教,再不多言。

……

虎牢關外,血流遍佈,屍身橫陳,都是趙軍的屍首,連日強攻,虎牢關卻巍然不動。

關內,感受着日漸炎熱的天氣,李世民知道決戰的時機到了。

他大馬金刀的坐在上首,望着自己麾下的一衆謀臣武將,中氣十足的朗聲道:“如今天氣日漸炎熱,士卒在大日下列陣,不能長久,本王偏偏就要他竇建德列陣。

放出消息,說本王要率兵前往收割黃河邊上的草料,吸引竇建德來戰,他久攻不下,知曉我軍要出城,定會率軍前來。

那時我軍便可伺機進攻!”

李世民縱橫這麼多年,和韓信那種每每出招宛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兵仙不同,他的戰術攻擊的都是耗,這種耗不僅僅是糧草上,還有心理的疲憊上,以及對未來的惶恐上。

而他自己,是最能忍的那個人。

在洛陽苦戰的過程中,多少人勸他撤軍,屈突通這些老將都勸他撤,但是他認爲還沒有到極限,如果在實戰中,屈突通這些人就絕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在無盡的忍耐後,只要敵軍露出一點點破綻,李世民就會以雷霆萬鈞之勢,將之徹底殺死,不給任何機會。

他滅西秦薛舉,在擊潰後,連追兩百里,這種舉動戰爭史上也極其少見,因爲傳統兵書說的是窮寇莫追。

他滅宋金剛和劉武周,兩天不進食,三天不卸甲,不放過一絲機會,而現在,他要故技重施,在消磨掉竇建德的意志之後,他要一戰帶走竇建德!

在一種謀臣武將紛紛出言後,李世民站起身來作出最後總結道:“竇建德出身暴隋低級軍官,自認爲通曉軍事,但實際上只在河北剿滅過寇盜,從未和我大唐這種精銳對戰過,他強攻虎牢關,就是對我軍輕視,這將是他敗亡的根本。

明日整軍。”

不出李世民所料,隨着攻城不小,竇建德有些急了,他想要和李世民決戰,但是李世民不動,這讓他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選擇是不是有所不妥,在這個時候,終於傳出了虎牢關中餵馬的草料缺乏的消息,這讓竇建德鬆了一口氣。

這才正常!

趙國的謀臣武將或許有人覺得有點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因爲唐軍缺乏草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戰爭中,互相截取消息是正常的。

趙國得到的關於唐軍的消息也不是這一個。

最關鍵的是,這個消息就算是假的,也沒什麼,唐軍不出城,只不過和過去一樣,出城的話,那就正中竇建德下懷。

趙軍在虎牢關外列陣,滔滔黃河和汜水,波浪踊躍,浪花朵朵,驚濤拍岸之聲不絕於耳,卻不若趙軍中的鼓聲陣陣。

所謂擂鼓聚將,以聲攝人,鼓聲向前,鳴金收兵,在通訊完全靠吼的時代,整齊的鼓聲是指揮軍隊最重要的工具。

十萬大軍列陣,兵威果真是盛極,李世民一看就知道自己不出擊是對的,唐軍將領望着頗爲畏懼,他們只有幾千人,而趙軍三十倍於他們,以少勝多,談何容易。

李世民站在山上望着竇建德的大軍,卻沒有絲毫的慌張,反而笑着指着竇建德的大軍問道:“青陽,你說我們怎麼攻破竇建德的大軍?”

洛玄夜隨意說道:“天氣真熱,既然竇建德列陣了,那就讓他曬一曬,出出汗,出完了汗又不能補充鹽,再精銳的士兵,也都變成軟腳蝦了。”

李世民聞言頓時大笑起來,“那就讓他們曬一曬!”

隨着時間漸漸到午時,但是唐軍卻依舊沒有出現,趙軍的紀律本就沒有唐軍那麼強,陣列中已經是一片亂糟糟。

洛玄雲在朝會間隙中帳中走出,見到的便是這一幕,熱浪滾過,卻不能給他帶來一點點的熱量。

幾乎瞬間,一股冷氣就從尾脊骨直衝到他的天靈蓋,讓他如墜寒川,如臨深淵。

他轉身走進營帳中,竇建德正要招呼他,他已經大聲道:“趙王,我軍一片混亂,甚至有士卒爭奪用水。

天氣炎熱,唐軍不動,這是故意消磨我軍銳氣,還請趙王速速退兵,否則定有後患!”

竇建德聞言朗聲笑道:“紫雲,我軍有十萬,唐軍只有數千,他秦王李世民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於衝擊我的大營嗎?”

話音剛落,便聽到帳外有鋪天蓋地的馬蹄聲,而後是震雲翻滾的喊殺聲。

竇建德一個激靈,直接從地上跳起來,洛玄雲已經臉色難看到了極點,帳中正開着朝會的趙國大臣,掀開營帳一看,趙國大軍已經是一片混亂。

唐軍騎兵在趙軍中肆意衝殺,趙軍人數雖然大,但是指揮系統已經全部癱瘓,精銳還能夠各自爲戰,其餘非精銳,幾乎作鳥獸散開。

竇建德是萬萬沒想到,唐軍竟然真的敢進攻自己的大營,而趙軍看着又這麼不堪一擊,區區幾千人啊,竟然鑿進了數萬人的大營,甚至就連自己的安危都不能保證。

洛玄雲毫不猶豫的來到竇建德身邊道:“趙王,現在大軍混亂,當務之急是立刻離開這裡,重新整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竇建德想要重新整軍,但是唐軍卻不會給他機會,一千玄甲軍已經殺到,慌亂的朝臣四處躲閃,唐軍將領躍馬揚槊,如同天神一般落在趙軍君臣之前。

身材高大,甲冑凜凜,胯下神駿,顧盼有神,手中馬槊,寒光凜冽,雄渾的殺氣透體而出,馬槊紛飛之間,沒有任何人可以擋得住一招,眉間聖痕,熠熠生輝,來人正是洛玄夜!

竇建德見過洛玄夜,他萬萬沒想到再見竟然會是此時,洛玄雲更是如墮冰窖,他高聲嘶吼着,“趙王快逃,我五哥之勇,不在晉王呂布之下,我擋不住他!”

晉王呂布,漢末列國,除了張角之外的最強者,張角已經成爲神話,呂布就是人間第一,用呂布來形容洛玄夜,可想而知洛玄夜的強大。

洛玄夜自然見到了洛玄雲,他眼中閃過悲痛,而後大吼道:“竇建德,束手就擒,留你一命!”

這不是要留竇建德一命,而是要留自己的弟弟一命,如果竇建德死了,那洛玄雲和洛玄照就難以加入大唐了,只有竇建德活着,洛玄雲和洛玄照才能跟着竇建德入唐。

洛玄雲和洛玄照之所以投靠竇建德這個仁義之主,也是因爲竇建德能容人,即便是得到了天下,也不會殺李世民。

只能說真不愧是兄弟,想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洛玄夜帶着自己訓練出來的禁衛護着竇建德一路狂奔逃竄,身後則是苦苦抵擋洛玄夜的河北義士。

竇建德在河北廣播仁義,終究還是有極大效果的,他麾下多有願意爲他而效死的人。

竇建德在亂戰中,受了傷,但卻沒有一刻敢停下,洛玄雲咬牙道:“趙王,依照如今來看,這一戰大敗是不可避免了,我們必須儘快逃回邯鄲。

二哥在邯鄲經營,我們還有偌大的河北可以作爲依仗,秣兵歷馬,我們還有機會!”

洛玄雲之所以會這麼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身爲主君的竇建德,現在被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根本就不能組織趙軍反擊。

現在趙軍各自爲戰,看起來還能暫時阻止唐軍的進攻,但人心已散,沒有凝聚,敗亡不過是時間問題。

……

李世民身先士卒,他胯下的青騅,身上中了三支箭,卻依舊向前,洛玄夜不在,洛玄凌就緊緊跟在他的身邊,將那些刺向以及射向李世民的明槍暗箭全部擋下來。

秦叔寶、李道玄、徐世𪟝、程咬金、尉遲恭這些人率領着玄甲軍如同離弦之箭,根本就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這些萬人敵的衝鋒。

“青陽在哪裡?”

李世民左右看去沒有見到洛玄夜,於是大聲問道,洛玄凌高聲回道:“秦王,五哥去追竇建德了!”

追竇建德?

李世民聞言立刻大吼道:“諸將隨我衝鋒,鑿穿趙軍大陣!”

鑿穿大陣是一件相當恐怖的事情,尤其是當唐軍大旗在趙軍之後亮起來的時候,對於已經猶如無頭蒼蠅一般的趙軍來說,幾乎瞬間軍敗如山倒,不要說十萬大軍,就算是一百萬,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潰散。

李世民一刻不停的追擊,雖然唐軍人少,殺不了多少人。

追擊的時候,最多隻有幾千人被唐軍所殺,但李世民的目的已經達成。

整個趙軍的指揮系統徹底被破壞,就算是韓信在世,也不可能再將趙軍整合起來。

李世民所要殺的都是趙軍中的大人物,這些人殺一個就賺一分。

最關鍵的是,要守在黃河渡口,將竇建德返回河北的路斷掉,將他埋葬在河南。

……

黃河岸邊,滔滔不息,宛如金色的巨龍般,裹挾着泥沙流下。

在午後的光線照耀下,彷彿在閃着金光,這條大河孕育了兩岸無數的生民。 河北、河南,由河而劃開兩道,關東最大的平原就在這裡,不,應該說是天下最大的平原就在這裡,關中平原和這片平原一比,就實在是小太多太多了。

但此刻的黃河邊,卻是殺機凜冽,洛玄雲帶着竇建德一路逃到黃河邊的渡口,要渡過黃河回到河北。

但洛玄夜一路尾隨而至,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竇建德受傷,疼痛難忍,卻依舊強行沒有叫出聲來,他不願意在洛玄雲的面前丟掉最後的威嚴。

聽着那波瀾壯闊的黃河川流聲,望着面前的竇建德,洛玄夜只覺渾身的血液都在轟隆隆的流淌。

“阿雲,束手就擒!”

洛玄夜沉聲道,洛玄雲望着騎在馬上,面容嚴沉,氣勢凜冽的兄長,又望了望身邊強忍傷痛的竇建德,他深吸一口氣,縱馬上前,挺槍便刺,大吼道:“五哥!”

“當年是你教我馬槊,當年是你說我天賦勝過六哥,請你檢驗一下,我的天賦到底如何!”

槍出如龍,馬槊橫陳,洛玄雲將自己全部的精氣神都灌輸在馬槊上,這是河北的仁義,讓他心中有神,手中有氣。

請五哥指教!

洛玄夜卻後發先至,手中馬槊如同道道幻影般,要知道就連秦叔寶都要弱他幾分,極其擅長使用馬槊的尉遲恭,對洛玄夜心悅誠服。

洛玄夜在如今的天下,就如同呂布的武力一般。

洛玄雲只覺一陣陣絕望,洛玄夜的馬槊如同密織的網一樣,將他壓制,不知道多少招,他手中的馬槊橫飛出去。

他也橫飛出去。

在洛玄夜身後,一隊隊唐軍騎兵出現,如果沒有洛玄夜,或許洛玄雲能殺出重圍,但這不可能了。

竇建德眼中最後的光消失,他有些苦澀的望了黃河一眼。

望向黃河的對岸,那裡是他的世界,僅僅一河之隔,但卻似乎永遠都回不去了。

“玄夜公子,我投降!”

竇建德心中的痛苦簡直無以復加,他望着難以站立的洛玄雲,以及橫陳的屍體,完全喘不過氣來,他只覺一腳深,一腳淺。

一切都像是一場黃粱大夢,自己這十年的一切奮鬥都是假的,名動河北是假的,建國稱王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現在夢醒了,他該要面對現實了。

這種從極致的巔峰瞬間跌落無底深淵的感覺,讓他覺得無比的痛苦。

洛玄夜讓人上前將竇建德五花大綁起來。

他深深的鬆了一口氣,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這一戰的結果實在是過於完美。

正如洛玄雲說只要竇建德逃回河北就還有機會一樣,當初袁本初如何沒有早死,或許還有機會。

如果這一戰沒有抓到竇建德,大唐還要往河北再發兵一戰,但現在卻可以說是一戰下河北。

當洛玄夜帶着被五花大綁的竇建德前往去見李世民後,李世民笑着說道:“聽到青陽你去追竇建德,我就知道你會將竇建德帶回來。”

依舊頗有少年意氣的李世民望着竇建德調侃道:“我討伐王世充,你來湊什麼熱鬧?

最終淪爲階下囚,這不是我的本意,而是上天給予你的懲罰啊。

趙王,你說是不是?”

成王敗寇,到了現在這樣的地步,竇建德還能說什麼呢?

李世民對竇建德並沒有什麼殺意,他現在就已經開始琢磨着用竇建德來讓河北歸附了。

竇建德見到了意氣風發的李世民,深深地望着這個年輕人,說出了一句李世民沒想到的話,“素王上皇庇佑我,但他更庇佑你,這就是我失敗的原因。

我是個天生的王,但你是個天生的皇者,輸給你,不算是冤枉啊。”

這是一句恭維,但似乎又是竇建德真心的,但李世民一聽臉色就微微變化,秦王府衆人眼睛都是一縮。

這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當初的李世民沒有想過,但現在的李世民不可能不對儲位動心思。

如果不能成爲大唐皇帝,李世民怎麼能夠服氣!

晉陽起兵是李淵的功績。

平薛舉,李世民第一次挽救大唐。

平劉武周宋金剛,李世民第二次挽救大唐。

洛陽虎牢,擒獲竇建德,王世充註定敗亡,河南、河北,一戰而定,大唐幾乎已經一隻腳統一天下。

如果李世民不能成爲大唐下一任皇帝,他就算是死,也會憋屈到極點。

李世民短暫沉默了一瞬,而後便朗聲笑道:“天下時運,我的父皇有天命,所以我大唐才能戰無不勝,我籍着父皇之運,所以能百戰百勝,待我將你帶到長安,讓你見識什麼叫做天命之主。”

竇建德被俘虜,唐軍中並沒有任何人羞辱他,雖然之前是敵人,但竇建德講仁義,他的名聲很好。

最關鍵的是,竇建德之前對於李唐的戰俘,都相當禮遇,李神通、徐世𪟝,還有李淵的妹妹,以及竇建德之前抓到李唐高級權貴時,甚至都沒有投入監獄,只是軟禁。

竇建德進入長安後,最多就是被軟禁,這是所有人的想法,甚至竇建德的兒子還會被封一個公侯的爵位,用來安撫河北人心。

等到孫子輩,基本上就可以正常入仕。

不要說竇建德這種沒有稱帝的,蕭瑀這種正兒八經的皇子,都能在隋唐都身居高位,這個時代對這種身份不是特別看重。

李世民將竇建德放在囚車中,用來震懾王世充,見到竇建德被抓後,絕望的王世充,終於出城投降。

至此這一場一波三折的中原大戰終於結束。

……

一直都在關注着虎牢之戰的洛蘇和洛玄星,見到最後的結局,洛玄星有些沉默,而後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一敗塗地到這種地步,這李世民身上若是沒有天命,我是不相信的。”

洛蘇微微眯着眼,他望向了長安的方向,突然說道:“如果李淵殺了竇建德的話,你說會如何?”

啊?

殺了竇建德?

洛玄星順着這個思路想下去,沉聲道:“殺了竇建德,大概就能看到全力爆發的二哥了。

以二哥的能力,會立刻扶持竇建德的兒子登基爲帝,然後盡起河北之兵。

李唐剛剛可能平定的天下,恐怕要再燃烽火,如果阿雲能逃回河北的話,這戰爭還有的打。

李淵不至於這麼蠢吧,把竇建德軟禁起來,給口飯吃,看守嚴一點,並不會出什麼問題。”

李淵不會這麼蠢?

洛蘇嗤笑一聲,“沒有李世民,李淵在薛舉進攻的時候就要灰溜溜從關中滾出去。

沒有李世民,躲過了薛舉,李淵也擋不住宋金剛。

沒有李世民,李唐也不可能一場中原大戰,平定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

你說李淵會不會這麼蠢?

他不是蠢,他是偏見。

竇建德如果出身名門,他可能還真的不會殺他,但竇建德出身低,李淵看不起他,出身低就算了,還講仁義,李淵很可能會殺他。”

洛玄星聞言臉色大變,“老祖宗,不能讓竇建德被殺,否則二哥和七弟……”

洛玄星沒有說出後面的話,但洛蘇卻知道,如果竇建德被殺,那洛玄照和洛玄雲一生都要奔波於反唐了。

洛蘇沉吟一下後說道:“竇建德在河北行仁義,受到他恩惠的人極多,也算是頗有功績,如果李淵真要殺他,或許家族帶走他是個好辦法。

先給阿照寫信,讓他不要急着入朝,以免李淵發瘋。”

由洛氏帶走,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洛玄星不確定道:“唐皇會同意嗎?”

現在在洛玄星這裡,李淵屬於相當不正常的人。

洛蘇輕笑,“他會的。

現在讓我們去洛陽見見李世民吧,戰爭已經結束了,剩下的人都是苟延殘喘。

我想和他好好聊一聊,看看他這些年變成了什麼樣子。”

……

洛陽已經破敗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現在的洛陽最多隻有五千戶,無數的房子都在守城的時候被拆毀。

城中到處都是倒在路邊的屍體。

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被餓死在城中的。

輝煌的洛陽城,和破敗的洛陽城,同時展現在他的面前。

李世民按照李淵的命令,將洛陽城中的珍寶、典籍等都封存起來,將無數的財寶分給唐軍將士。

他留在這裡處理着洛陽善後事務,洛玄夜匆匆走來,低聲道:“秦王,老祖宗到了洛陽。”

李世民悚然一驚,他已經有好多年沒有聽過洛蘇的消息了,沒想到竟然在這種時候到了洛陽。

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洛蘇是爲了自己而來的!

會發生什麼?

李世民忍不住想着,“文公在哪裡,我要去面見他老人家。”

洛玄夜點點頭,“秦王,您隨我來。”

李世民和洛玄夜匆匆而走,拐進一座小院。

院中有棵樹,很是茂盛。

樹下坐着一個人,古淵沉靜,有巍然之意。

是洛蘇。

————

自古開國之君,皆有神聖文武之大功,立廟以祀,傳以後世,以彰神明天縱。

夏禹治水,商湯放桀,周武伐紂,三代遂定大基。

此皆受天命而臨天下之主也!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宇內,奄有四海,併吞八荒。

楚霸王,承素王上皇之命,奮起誅秦,力能抗山,武足定鼎,推爲共主。

漢太祖高皇帝,草莽縱起,赤霄神助,一統六合。

隋高祖文皇帝,亦平四方,終四百年亂世,堪爲當時之選。

此皆爲皇稱帝,受命於天,周世以後,稱爲諸夏天子者!

及至吾唐,隋末肆虐,羣豪並起,天下傾頹,突厥熾烈,我太宗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又造極盛之世,傳之子孫。

御臨開國之主,若我太宗文皇帝之盛者,近古無及,遠古亦足超邁是也!——《諸夏王朝開國天子祭廟碑文》

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48章 管呂之交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31章 天命在誰?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36章 再幸洛邑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17章 定亂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121章 洛墨第27章 斥天子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450章 神廟軍!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71章 孔子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752章 曹操死兒子了!第3章 三監之亂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314章 宮中第346章 嘲諷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846章 洛氏女子!(等待更新)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18章 攝政會議第732章 戰三英!第344章 洛陽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在秦始皇出來之前先說一下他的人設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236章 爲天下共主加冕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後續可能的調整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807章 洛顯之,三日三遷!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241章 給韓信賜字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646章 美第250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5.1和5.2請假條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856章 最後一擊!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842章 李淵第121章 洛墨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18章 攝政會議第568章 士宦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