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

龍門已失,河東丟了大半,長安門戶洞開,宋金剛一步過河,兵鋒直指長安。

三輔危矣!

長安危矣!

大唐危矣!

新生的大唐不僅僅有外部的危險,還有內部的裂痕。

那就是首席宰相裴寂和次席宰相劉文靜之間的爭端!

這二人都是晉陽首義的功臣,但裴寂因爲和李淵關係好,所以一直壓在劉文靜上面,劉文靜認爲裴寂不如自己,這讓他很是不服。

淺水原戰敗之後,劉文靜徹底被裴寂甩開。

李世民率兵西征突厥,最終和西突厥達成協議,各自退兵。

返回長安後,李世民官拜正一品太尉,李淵又封他爲陝東道行臺尚書令!

如今的陝東道幾乎全不在大唐手中。

李淵封李世民爲陝東道行臺尚書令,相當於給他一個虛銜,讓他自己去打下來,打下來纔有權力。

劉文靜從那一站之後,就站在了李世民這一邊,他在陝東道行臺中擔任尚書左僕射,二人已經結成了政治盟友。

因爲他知道在李淵面前,他永遠不可能爭得過裴寂,所以只能寄希望於冉冉升起的秦王李世民。

但這犯了李淵的忌諱,他再重視親情,也不允許自己的大臣,向另外一個人效忠,一位宰相和一位皇子,這是想要另立中樞!

尤其是裴寂時時刻刻在給李淵吹風,這讓李淵對劉文靜這個首義功臣,愈發的厭惡。

他不捨得對付自己的兒子,但殺起其他人來,他可沒有半點手軟,劉文靜在完全不明白的情況下,上了李淵的必殺名單。

殺劉文靜,同時也是翦除李世民伸在朝廷中的羽翼,結果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李元吉竟然在這個時候丟了河東!

劉文靜暫且被壓在大牢中,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並沒有脫離危險,只等河東戰事結束,無論是勝是敗,劉文靜將會人頭落地。

開國功臣遭遇清算,無論在何時,都將是一件影響極其深遠的事。

讓人心生寒意。

洛氏幾人則毫不奇怪,只是相道一句“果然”。

本該率領大軍出戰的李世民,因爲替劉文靜辯言,被賦閒在家,不可能率軍出征。

蒸蒸日上的大唐,因爲這兩件事,蒙上了一層深深的陰影。

這道陰影很快就擴散到了大唐所難以想象的地步!

……

秦王府。

一衆秦王的臣子皆皺着眉頭坐在府上,洛玄夜走進後,衆人紛紛行禮。

“大將軍。”

“國公。”

雖然大家明面上都是李世民的人,但房玄齡他們都只是秦王府的臣子,而洛玄夜則是真正的大唐高官,正三品左驍衛大將軍,相當於軍區司令,而且李淵給他開幕府的權利,他能夠獨領一軍。

在李世民成爲陝東道行臺尚書令後,劉文靜是左僕射,他是右僕射,這些權力都不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官員所能夠比擬的。

洛玄夜一一回禮後,就坐在左手第一的位置,等待着李世民,堂中衆人紛紛問洛玄夜道:“大將軍,中書令可曾透露什麼消息?”

前些時日,李淵下令改內史省爲中書省,於是李秀寧就成爲了中書令,執掌中樞制敕,知道很多他們不知道的消息。

洛玄夜深深地皺起了眉頭,嘆了口氣,這下衆人更是好奇,這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事。

李世民從庭後走出,他倒是沒有太受這段時間的影響,只不過大唐的形勢讓他有些焦慮而已。

長孫無忌說道:“秦王,裴寂敗軍,朝廷大員出征者,全部敗績,宗室諸王也沒有勝績,大唐岌岌可危。”

李唐從建立以來,還從來沒有這麼慘過,裴寂在內政上還是有些能力,但打仗徹底露怯,前往河東後,猶豫不敢上前,導致大唐損兵折將。

“裴寂大敗,損兵折將,陛下卻不責罰他,也不讓秦王出征,唉,這是心中還有芥蒂啊。”

房玄齡這話一出,堂中頓時唉聲嘆氣起來,皇帝就是皇帝,這讓他們能怎麼辦?

一開始裴寂戰敗李淵沒有罰他,朝廷中自然是不滿的。

當初劉文靜戴罪立功還受到處罰,現在裴寂卻恩寵依舊,甚至待遇更好,這誰能服氣?

後面李氏宗室諸王,要麼在河東遭遇失敗,要麼在河北被竇建德擊敗,朝廷中的高官,尚書、侍郎,各州總管,都是唐廷的頂級權貴,都在宋金剛、劉武周面前吃了敗仗,一下子就沒人有興致談起裴寂這件事了。

李世民皺眉望向洛玄夜,見到他一直都沒有說話,便問道:“青陽,你有什麼想說的?”

衆人都望向洛玄夜,只見他緊緊握住拳頭,又緩緩鬆開,而後盯着李世民道:“秦王,如果父皇放棄河東,你要怎麼做?”

“譁!”

堂中頓時沸反盈天,但轉過來一想卻覺得很正常,當初秦國面對強勢的關東時,也是謹守關中,等待關東自己衰弱。

但李世民卻直接站起來低聲沉道:“父皇難道想要做關中王嗎?這絕對不行,河東萬萬不能放棄!

看來不能再待在秦王府,是時候去向父皇請戰了。”

長孫無忌等人張了張嘴,就想要阻止。

之前他們是想要讓李淵開口請李世民出山,這樣就算是李世民戰敗,也怪不得李世民,就如同前面的那些人一樣。

但如果李世民自己請戰,這毋庸置疑是將自己的威望以及前途賭上去!

但他們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有些話心裡清楚,但卻不能說出來。

洛玄夜卻沒有什麼顧忌,他盯着李世民道:“秦王,你不擔心自己輸嗎?賭上一切去拼一個未知的未來。”

李世民一身王服,盡顯貴氣,此刻卻如同義士般,慨然道:“本王不怕做多錯多,只怕做的不夠多!

而且本王不會輸!

有你們這些王佐之才在,本王永遠不會輸!

諸位難道沒有信心嗎?

區區劉武周,就讓我們止步不前了嗎?”

僅僅幾句話,就讓堂中衆人,感覺一股酥麻感從尾脊骨直升而起,這就是秦王啊,這就是他們願意追隨他的原因!

“絕不!”

“從不!”

洛玄夜朗聲道:“秦王,我陪你進宮面見父皇,請戰河東!”

李世民環視衆人,士氣可用啊,他爽朗笑道:“好,讓我們去迎接下一場勝利,大唐萬年!”

堂中衆人肅然齊聲道:“大唐萬年!”

在衆人散去準備出征所需時,一道溫婉的聲音在洛玄夜耳邊響起,而後是沁人的香,“姐夫,留步。”

洛玄夜轉身望向長孫氏問道:“王妃?”

李世民一改剛纔神態,笑意吟吟,想必是知道長孫氏要做什麼,長孫氏柔聲笑道:“姐夫,我聽姐姐說,六郎還未曾有婚約?”

洛玄夜恍然,秦王妃這是結親來了。

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兒。

洛玄夜點頭道:“的確如此,王妃可是有淑女堪爲良配?不若示下,若是合適,我與四哥皆在長安,可以商議一番。”

洛玄夜知道長孫氏和本家的關係一般,當初她的異母兄將她和長孫無忌趕出長孫家,長孫無忌這個小心眼的一直記着,洛玄夜知道等到長孫無忌發達之後,肯定會報復回去的。

那這個姑娘就不可能是長孫家的,那是誰呢?

長孫氏也不繞圈子,直接說道:“我的舅父,姐夫可曾聽過?

他有一個嫡女,我的表妹,亦是我幼時的玩伴。

舅父一向視作掌上明珠,知書達禮,性情淑均,生的花容月貌,養在深閨中,舅父一向憂慮不知爲她許何等人家。

六郎性情能力皆爲上上之選,我實在是找不出比六郎更合適的人選,不知姐夫意下如何。”

長孫氏的舅父,高士廉。

洛玄夜知道,高士廉這個舅父在長孫氏心中,和父親沒有區別,沒有高士廉,長孫氏很可能在年幼時,已經死了。

即便是李世民也很尊敬他,高氏雖然是表妹,但從小一起相處,和親妹妹沒有區別。

長孫氏將高士廉的嫡女嫁給洛玄凌,這就是想要進一步拉近和洛玄凌以及洛玄夜的關係。

先前就說過,在洛蘇降世之後,洛玄夜這一代的洛氏子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婚姻的自由。

不過,自從聖痕出現後,洛氏還沒有婚姻不幸福的,即便是以前的那些政治聯姻也沒有過婚姻不幸福的。

“王妃,待我和四哥商議一番,長兄如父,如今四哥是我們三人中最大的那一位。

不過這件事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王妃你看好的女子,自然是良配。”

長孫氏聞言笑意盈盈,李世民拍拍洛玄夜肩膀道:“青陽,你回去和姐姐講一下吧。

她畢竟剛懷孕,可能生孩子的時候,我們回不來了。

姐姐可不要怪我,我出征不能離開你啊。”

洛玄夜略有些低落,轉而就振奮起來,“夫人會理解的,她是個奇女子,如果當初鎮守晉陽的是夫人,現在就不會有這麼多事了。

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世民眼睛猛然亮起來。

……

大唐河東的局勢在不斷惡化,在河東的大唐諸軍惶惶不安,彷彿隨時都會迎來滅頂之災般,劉武周、宋金剛實在是過於強悍。

一向引以爲傲的外交一旦失效,李淵終於下詔,試探一下朝野的情緒,詔書的內容大致就是,現在劉武周軍勢頗盛,不如退守關中,以防止因爲河東的失敗,而連累關中。

當這封詔令下達的時候,秦王府一衆王佐之才都知道是時候了。

衆人齊聲對李世民道:“時機已至,請秦王上書!”

既然秦王決定要揹負着大唐走下去,那自然要效果最大化,既然要做大唐的救世主,那就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功成必定有我,功成必定是我!

不做無名英雄!

李世民上書,洛玄夜附名在後。 “河東,春秋時晉國以此而霸,秦國不能東出,戰國時,趙國佔據河東,號稱表裡山河,引爲霸業。

我大唐龍興之所在,氣運之所聚,人傑地靈,物產豐饒,自古以來,英豪層出不窮,若失去河東,我大唐何以振作大業?

現在父皇要放棄河東,兒子深深地以爲不妥,願意向您請命,給予我精兵三萬,就像是討伐薛舉和西突厥那樣,去戰勝劉武周、宋金剛!

光復晉陽,使龍興之地,佑我大唐!”

這封上書一經在大唐朝廷以及長安中傳播,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在大唐國勢艱難到現在的地步,無論是皇帝、太子還是朝臣都噤若寒蟬的時候,秦王這逆流而上的金石之音,是如此的可貴和讓人振奮。

幾乎肉眼可見的,充滿惶恐的長安城和大唐朝廷,有了一股昂揚向上的生機。

李淵非常欣慰李世民的勇敢,父子間似乎已經恢復了當初。

李淵任命李世民爲行軍大元帥,李玄霸爲副元帥,統率大唐數萬精兵迎戰宋金剛。

洛玄夜自然依舊是行軍總管,他統率着數千精銳步騎,和李世民坐鎮中軍。

是時,已經是冬季,長安甚至飄下了些許的雪,天大寒,在這時月出徵,可真是難受至極,李世民卻認爲這是好機會。

李世民打仗,最擅長掌握動和靜,當黃河結冰時,他立刻下令唐軍士卒連夜踏冰渡過黃河,然後進駐城池和宋金剛對峙。

李世民駐守在河東,最大的問題不是應對宋金剛的進攻。

當初和薛舉大戰的時候,李世民能堅持兩個月不出擊,作爲防守反擊戰術的大成者,他絕不缺防守的能力。

但糧纔是兵膽,李世民缺糧!

沒錯,擁有關中以及蜀中的大唐,缺糧!

缺糧的原因很多,先前一次次大敗佔據了不小的因素,落在李世民手中的是一個爛到極致的爛攤子。

而河東因爲連番的戰亂,土地荒蕪,百姓都逃進城中,唐軍難以徵收糧草。

李世民不得不向四方發佈公告,這時他曾經“太原公子”的名聲發揮了作用。

當初李淵成爲太原留守後,不屑於躬身結交士人,只和那些隋朝的高門顯宦交友。

他讓李建成在河東結交士人,讓李世民在晉陽結交士人,這個任務從現在來看,李世民完成的太好。

李世民能真正放下那副貴族架子,能夠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深入基層,去了解民生疾苦。

李淵不願意躬身去做這些事,而李世民願意,於是自然而然的,李世民的聲望就在這其中,一點點增長。

權力是自下而上的!

李世民一封告示,河東四方的民衆聽聞是李世民掛帥而來,當即就有許多人歸附,帶來了大批的糧草!

見到這一幕後,秦王府中對百姓的偉大認知還不夠深的學士們還未曾反應過來,洛玄辰卻直接說道:“秦王在河東得人心至此,我軍此戰,焉能不勝呢?”

李玄霸不擅長衝鋒陷陣,但他深受李世民信任,所以李世民讓他看管糧草。

作爲李玄霸麾下第一重臣,於是這份後勤總管的實際職責就落在了洛玄辰身上,他得以列席參與最核心的參謀。

李世民指着堪輿圖,先指着劉武周的大本營馬邑一劃,再指着晉陽一劃,最後一指宋金剛一劃,問道:“諸位有什麼看法?”

洛玄夜現在幾乎和李世民同頻,一看就立刻說道:“劉武周在晉陽,宋金剛孤軍深入!”

李世民點頭道:“沒錯,宋金剛孤軍深入,而且我軍先前籌集糧草有多難,諸位都知道,宋金剛難道就能輕易得到糧草嗎?

當初打敗薛舉的戰術,諸位應當還記得,現在本王決定故技重施,等着宋金剛糧草耗盡。”

又用這一招!

衆人都皺起眉頭,這一招的確曾經有過重大效果,但這一招並不是萬能的。

消耗對方的糧草,同時自己的糧草也在消耗。

而且對方不是傻子,一定要待在城中餓死。

時間差不多就會開始撤退,古今多少戰爭最後無疾而終,就是因爲糧草不足,互相撤兵。

真的因爲糧草耗盡而失敗的戰爭,並不多。

李世民擊敗西秦的那一仗,消耗糧草只不過是前提條件而已,最關鍵的是,李世民找準機會,率領輕騎擊潰了西秦軍。

這很難!

李世民見到衆人都不說話,爽朗笑道:“宋金剛孤軍深入,通過劫掠糧草來維繫軍隊,他就像是站在隨時會噴發的火山口,而我軍則立在大地上。

他兵精將勇,想要和我軍決戰,我偏偏不能讓他如願,之後只派出小股兵力襲擾他,讓他分身乏術,等待時機。

傳本帥令,各軍緊閉營盤,宋金剛軍來攻,不得出戰!”

各軍受令,任憑宋金剛如何叫陣,唐軍都安穩守禦,絕不給他任何機會,來勢洶洶的宋金剛軍,頗爲受挫。

雖然大軍不能進攻,李世民卻不會什麼都不做,他這個人打仗的時候喜歡身先士卒,經常讓自己身陷險境,在平時還喜歡自己親自偵查,尤其是戰場環境。

他認爲爲將帥者,如果不能將地形瞭然於心的話,就難以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

……

表裡山河的河東,地形很是複雜,無數連綿的山脈以及水流,讓不太熟悉地形的李世民走的有些疲累。

跟在他身邊的是洛玄凌,相比於年紀比李世民大不少的洛玄夜來說,從洛玄凌身上,李世民更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洛玄凌馬上就要娶他的妻妹,這是典型的自己人。

望着吭哧吭哧爬山的洛玄凌,李世民望了周圍一眼,然後指着一處山坳道:“青玉,我們去那裡休息一下吧,好久沒有這麼累了。”

李世民毫不顧忌的往土凹處一躺,舒展了一下身子,發出一聲舒服的呻吟,洛玄凌同樣坐下,卻不閉眼,而是不斷觀察着周圍。

李世民見狀道:“今日有些累,我準備睡一會兒,青玉伱也休息吧。”

洛玄凌嘿嘿笑道:“秦王您休息吧,這是在城外,要警惕一點,我給您放哨,以防止出現什麼意外。

我小時候經歷過訓練,幾天不合眼也能扛得住。”

李世民聞言失聲笑起來,他能看出來,洛玄凌也很累了,但卻堅持着不睡覺,他很是感動,拍了拍洛玄凌的肩膀道:“你小子,好,你給我放哨,我先睡了。”

說罷倒在旁邊,或許是太累了,還打起了鼾聲,洛玄凌也比較累,但他依舊沒有一絲放鬆,仔細傾聽着周圍的聲音。

李世民的鼾聲很大,氣色卻隨着睡眠而漸漸回覆着,洛玄凌感覺靠着有些不能集中注意力,於是盤膝坐起來。

“咦?”

本來只是例行警惕而已,但突然洛玄凌感覺到了一點不對勁,幾乎瞬間,他的汗毛直立起來,如果沒感覺錯的話?

他緊緊將耳朵貼近地面,絲毫不顧忌泥土和汗水混雜在一起,讓他臉上都充滿了泥。

沒錯!

“馬蹄聲!”

不僅僅是馬蹄聲,還在逐漸停下,凌亂的腳步聲,有敵人,而且發現了他們。

這是洛玄凌的判斷。

這如何能讓他不驚懼。

他連忙將李世民搖醒,李世民有些迷茫的張開眼,他還沒有徹底恢復過來,便聽到洛玄凌滿臉焦急的說道:“秦王,有敵人的遊騎在附近,可能發現了我們!”

李世民瞬間驚醒,噌的一下站了起來,他是上好的神射手,如同鷹眼一般的眼睛掃視幾眼,就看到了那些正在圍過來的士卒。

當見到這一幕時,李世民也不禁一陣後怕,真是太可怕了,若是讓這些士卒近身,他堂堂大唐秦王,可能就在死在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卒手中,死在這荒郊野嶺之地。

他滿是慶幸的望向洛玄凌,幸好啊幸好,陪在自己身邊的是洛玄凌,盡忠職守的洛玄凌,他又回想起洛玄夜每次在戰場上保護自己的身影。

真不愧是洛氏子啊,從不曾讓人失望!

腦海中想着這些,腳下卻不停,李世民和洛玄凌翻身上馬就走。

敵軍發現已經被發現,於是毫不猶豫的追來,李世民和洛玄凌二人邊走邊抽身射箭,幾乎都箭無虛發。

敵軍駭然,又不知道是秦王李世民,畢竟誰會想到敵軍主帥竟然會出現在這裡,於是不再追擊,眼睜睜的看着兩人逃出重圍。

等到徹底甩開敵軍遊騎後,李世民越想越後怕道:“青玉,這次多虧了你,否則後果簡直難以想象。”

洛玄凌展顏一笑道:“秦王,這是我的職責,您不必太過於在意,今日我盡責,翌日、以後的每一天我都會盡責。”

李世民聞言更是感動,“真是誠臣啊,僅僅副典軍又怎麼能體現你的能力呢?

此番征戰宋金剛,你立刻功勳,我會給你請功,你來到長安不久,官職不高,俸祿也不高。

這次我就把爵位、勳位、武散官都給你安排上,雖然都是一些虛銜,但俸祿、待遇是實打實的。

你還要成親,雖然你出身洛氏,但如今天下,尤其是關隴和代北,看重冠冕和貴戚,男兒當世,總是要有尊貴伴身。”

耳邊聽着李世民的言語,洛玄凌現在算是徹底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功高莫過於從龍、救駕!

他有一種強烈的直覺,僅僅今天這一件事,之後自己按部就班的跟隨李世民。

如果有一天李世民能夠成爲大唐的皇帝,或者天子,自己就能達到現在五哥的級別,一位真正的國朝重臣,而自己實際上沒做什麼,只是救了李世民一命而已。

李世民和洛玄凌匆匆返回了兵營中,到達軍營的那一刻,李世民讓洛玄凌趕緊去休息。

到了這裡,洛玄凌也就不再推脫,返回自己房間去休息,他的房間很靠近李世民的房間,如果有兵變的話,他能夠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李世民剛剛走進堂中,就見到房玄齡等幾人都焦急的踱步,見到李世民進來,立刻走過來急聲道:“秦王,大事不好,剛纔傳來消息,永安王全軍覆沒,我大唐河東諸軍幾乎都敗退。

現在河東只剩下我們這一支孤軍,現在該怎麼辦?”

在李世民沒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大罵過那羣廢物,但這對於時局於事無補。

李世民也沒想到這羣人還能給自己增加難度。

這時洛玄夜從外間走進,向李世民行禮後就說道:“打的永安王全軍覆沒的,是宋金剛手下大將尉遲恭和尋相。

這兩個人從戰報上看,很不好對付,尤其是那個尉遲恭,戰報上都說他是萬人敵。”

李世民下令要堅守,但李世民卻不是縮頭烏龜,在發生這件事後,他立刻決定進攻,否則唐軍的士氣會變低,堅守的效果將會極差。

“青陽,立刻整軍,只帶輕騎兵,去汾水畔伏擊這支宋金剛的偏軍,他們一定會從這裡走!”

李世民的腦海中滿是自己這些時日所偵查的地形。

洛玄夜受命離開。

————

武德二年,帝受命徵河東宋金剛、劉武周,時敬德爲宋金剛麾將,悍勇難制,敗永安王、諸部尚書,帝乃使玄夜擊之,玄夜灑然,破敬德於汾水,敬德敗逃,及敬德歸唐,頗服玄夜。——《唐書·周郡王玄夜世家》

第342章 我言第18章 攝政會議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212章 反抗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349章 陵邑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121章 洛墨第191章 天日垂虹第170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5章 鎬京大戰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630章 過府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200章 項羽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192章 落幕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24章 洛蘇薨第135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552章 趙飛燕!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454章 重罪令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313章 長安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172章 秦王政第74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48章 管呂之交第157章 試探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200章 項羽第252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收集意見貼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24章 趙國艱難!後臺一不小心看到了評論。。第544章 皆亡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901章 平陽薨!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