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

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

洛川連續的橫空出世,宛如一道刺破黑暗天幕的光。

籠罩在整個漢帝國上空的霧靄沉沉,一切的怨憤悲壯。

豪傑的鮮血,有志士人的吶喊,那種壓抑的政治氛圍,被洛川一劍斬開。

洛川在英侯國中對自己的妻子說道:“皇帝陛下讓我做執金吾壓制士人,那不是我想要的。

天下的士人想要我對抗皇帝,那也不是我想要的。

我是大漢英侯,傳承三百年的大貴族。

先漢創業祖宗有功,後漢中興祖宗依舊有功。

三百年來,問心無愧。

大漢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

這大漢的天下該怎麼走,我是有資格去說的。

皇帝坐在皇位上聽,士人站在朝堂上聽,宦官跪在角落裡聽。”

洛倩從身後環住洛川,沒有說話。

英侯國和昭公國畢竟是有區別的,英侯國有自己的政治目標,那就是延續大漢的社稷。

洛氏獲取氣運點,家族的權力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

只要諸夏王朝還在統治中原,以昭公國的權力地位,就能源源不斷的得到氣運點,數量大致和洛陽這座姬昭所建造的聖城提供的差不多。

但大漢真正獲取氣運點的大戶是英侯國,畢竟漢帝國纔是諸夏的主角,而且曾經的漢帝國繁盛至極。

即便是現在,鎮壓列國也沒有大問題。

以英侯在漢帝國的地位,氣運點的進項雖然遠遠不能和邦周洛國時期相比,但比起昭公國還是多的。

如今天下如何?

一言以蔽之,世道黑暗!

皇帝聰穎卻發自骨子中的壞,宦官愚蠢而且暴虐短視,官員有才能但是卻貪婪。

皇室爭相挖掘大漢的根基,外戚只知道聯合士族弄權,士族豪強在擴展自己的實力。

洛川看來,想要振作世道,依靠宦官是不行的,天下敗壞,找幾個地痞流氓能挽救天下傾頹嗎?

想要挽救天下,只有三類人聯合。

第一,心懷天下的正直士人,比如死去不久的陳蕃。

這些人剛正嚴明,不僅僅是宦官畏懼,就連那些不法的士人都畏懼他們。

陳蕃曾經任職幽州刺史,結果幽州的郡縣官吏紛紛棄官,擔心陳蕃會治罪於他們。

第二,出身寒門有大志的年輕士人。

這些人身世清白,只要及時教導,會是中堅力量,可以用來衝擊那些墮落的士族。

第三,出身邊郡沒有上升門路的武將。

這些武將之中甚至包括世宦兩千石的邊郡世家。

世宦兩千石在天下之間都算得上是豪門望族了,但在洛陽豪門看來,如果一個家族不通經學,依舊是邊郡武夫。

這不是重文輕武,而是另一種歧視。

天下望族之一的淮陰韓氏和安陽韓氏,都是武將世家,但沒人會覺得他們是武夫。

因爲這兩家是兵家魁首,是有正經家學傳世的,就連那些出身經學家族的學子,都希望能拜入韓氏門下。

這些沒有家名的邊郡豪傑,迫切的想要出人頭地,但是卻沒有門路,必須要託庇於洛陽豪門。

世人總有偏見寒門和豪門之間互相敵視。

但是洛川沒有,無論是士人,還是寒門,還是出身低微的庶民,只要有用他來者不懼。

秉持這樣的思想,洛川再次向皇帝上書,這一次的言辭不算是過於激烈,主要是爲皇帝分析黨錮之禍的壞處。

“宦官權傾朝野,聲勢甚至超過了皇室。

天下的官吏都畏懼他們,就像是畏懼虎豹豺狼一般。

即便是兇焰滔天卻依舊有士人前赴後繼的上書,有豪傑義無反顧的去藏匿那些士人。

哪怕是刀劍加身都不感到害怕。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呢?

難道不值得陛下沉思嗎?

這天下難道都是悖逆之屬嗎?

這世上難道還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嗎?

爲什麼那些人如此做?

大概是孟聖所說的,捨生而取義吧。

義在何處?

義在天下之間,卻不在朝廷之中,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敢於反抗宦官的士人,其中大多數都正直廉潔,性格剛強,且卓有才能。

殺死這些人,難道陛下以爲剩下的士人會如何呢?

汲汲於鑽營的會放聲大笑,沒有了這些正直的士人,蠅營狗苟之輩就能登上大雅之堂。

寄希望於朝廷的會心如死灰,徹底失去對朝廷的期待。

放開士人禁錮,選拔正直優良的士人擔任公卿及郡縣守長。

刻印經書教導寒門。

貶斥無能貪暴的宦官。

提拔那些品德良好、卓有才能的宦官作爲常侍溝通內外。”

洛川的這一番上書甚至都不算是改革,因爲改革是陷入困境之後作出的改變,而洛川現在想要做的,只是停止亂象。

如果把漢帝國比喻成一輛正在走下坡路的汽車,那皇帝現在的舉動就是在這輛車上狠狠的踩油門,他什麼都不做,漢帝國的國祚還會長一點。

士人和豪強的聯盟在侵蝕大漢的根基,但士人何其多也?

蠅營狗苟之輩如繁星般,但同樣以天下爲己任、心懷理想的士人同樣不知凡幾。

皇帝根本不必那麼悲觀,將天下士人一棒子打死,認爲所有人都爲自己的一己私利。

這就像是姬昭前世論壇中有一個明朝經典悖論——“第一,科舉制打開了底層上升的通道,科舉制是最先進的制度,遠遠超過那些依靠血統的制度。

第二,科舉制度培養了大批文官。

第三,明朝文官集團完全就是禍國的蛀蟲,文官皆可殺,明朝就是被文官禍害的。

第四,什麼方法能徹底打敗文官集團?

第五,取消科舉制,任用宦官這些皇帝親信,以及勳貴、宗親這些通過血統傳承的貴族。”

到了第五之後,又會轉回第一,又開始了新一輪,姬昭覺得純純有病。

這就是典型的二極管腦子。

洛川的上書,讓天下震動。

洛川這封信實際上不算是偏袒,沒有歧視宦官,沒說直接不讓所有的宦官干政,說的是讓皇帝挑選一些品德良好、有才能的宦官。

但是皇帝很是憤怒,因爲他感覺到洛川這次說的對。

問題是洛川對了,那不就證明他錯了?

皇帝怎麼能錯呢?

於是他沒有多加思考,下旨斥責洛川,還削了英侯國的戶數,來證明自己的憤怒。

————

帝既令錮,天下言者或流或殺,公卿噤聲,各保其位,獨川奮然,上書言閹宦之弊,曰:“皇帝不爲,天下爲之,時權移屬寮,悔之晚矣。”

帝憤然,削英侯戶三百,罰祿米兩千石,川愈激昂,爲士人辯。

天下士人十萬,及諸郡列國,皆語曰:“獨抗帝言,不畏強禦,天下楷模洛子川!”——《後漢書·洛英侯世家》

一個字一個字扣,少點就少點吧,感覺質量還是不錯的

(本章完)

給大家託個底第535章 說劍!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338章 召回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69章 公室求書第643章 互斥!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804章 卷終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457章 朕不允!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74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347章 回京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789章 冉閔?石閔?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643章 互斥!第647章 極於情!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178章 再離間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316章 白刃不相饒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697章 洛氏子女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510章 兩難之地書友玄都樵子寫的《上戾皇帝治安策》第67章 聖人老子第245章 洛亦獻計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170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348章 結束第178章 再離間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書友玄都樵子寫的《上戾皇帝治安策》第324章 念想第564章 劉秀!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71章 孔子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