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

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

天光破曉。

當劉秀騎着馬,身上的甲冑插着數支箭矢,渾身浴血出現在萬軍之前時,那種震撼是難以言明的。

馬蹄的噠噠聲敲擊在每個人心頭,劉秀一夜沒有閤眼,身體上的疲憊從最深處席捲而出,但他的精神卻振奮到了極點。

四年!

多少沐風瀝雨,披星戴月,生死危機,就在今日大功告成了。

他穿行過披甲的精銳,玄色的甲冑,紅色的巾幟,帶着一種莊重的美感,然後高高的舉起染血的利劍,高聲大喝道:“素王在上!”

咚!咚!咚!

戰鼓的聲音響起,無數道聲音齊聲大喝,“素王在上!”

聲音此起彼伏,傳到了不知多遠的地方,劉秀拔劍四顧,將目光放到了千里之外的關中長安。

誰能擋我?

……

朝廷大軍一朝崩潰,死傷者不談,那些戰敗的士卒慌亂到了極點,四散奔逃,一部分被收攏起來往關中撤退。

一部分則往各個郡縣之中而去,洛陽恰好是天下正中,四通八達,可以通行到天下之間。

亂兵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之一,尤其是一羣心態崩潰的亂兵,更不要說是武力極強的精銳,幾乎能把一個穩定的地區短時間內就變成人間地獄。

隨着潰卒的四散而逃,朝廷大敗的消息向着天下傳去。

這一下連鎖反應就太大了!

朝廷大軍雖然敗在劉秀的手中,但這隻能證明劉秀無論是命數,還是能力,都更強。

但漢室鎮壓天下依靠的是關中精銳,現在分崩離析,想要重建最需要的是時間,但它沒有時間了。

這世上有一個詞叫做死灰復燃!

更不要說義軍本就沒死,只不過是勢微而已,農民軍這種組織,只要世道還處於混亂之中,兵源就源源不斷,荊州的郡縣之中有大盜蜂起,侵入南陽郡,關中甚至都有人趁機作亂,火中取栗。

劉秀停留在潁川之間,梳理着迅速膨脹的勢力,雖然擊敗了朝廷大軍,但劉秀的軍力依舊是不足以一人而治的。

然後一個驚人的消息順着伊洛之水傳往四方。

一支出身荊州,名爲綠林的義軍,從武關破入了關中!

那是漢室興盛所在啊,所有的先帝陵寢都在關中!

劉秀簡直要跳起來了,他滿臉殺氣,提着劍就要出兵。

然後就直接被自己麾下佐臣堵了回來。

“將軍,大局爲重,如今我等根基未穩,貿然再起戰端,長驅直入千里之遙,到敵國所在,這難道不是自取滅亡嗎?

況且,不過是盜匪,難道朝廷還能無法剿滅嗎?

羽林衛縱然十不存一但翦滅盜匪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些人中有真心勸劉秀大局爲重的,亦有心懷鬼胎,巴不得關中被義軍攪個稀巴爛,這樣他們就能堂而皇之的要求劉秀將重心放在關東。

敵國所在!

聽到這四個字,劉秀沉默了,他是劉氏的子孫,結果關中長安竟然成了敵國所在,這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諷刺。

……

長安。

幾乎所有人都沒想到,進入長安的不是劉秀,而是賊寇,如果有的選擇,他們還是希望劉秀能夠進來。

畢竟劉秀怎麼說都是漢室宗親,而且據說是個忠厚的講究人。

他們都是漢室的大臣,即便是敗方有罪,最多不過一個失職,只要自殺,全家至少是能夠保全的。

但是賊寇那可就直接是不死不休的關係了。

當洛琪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手中的筆徑直落了下去,大片大片的墨暈染在白紙上。

他說不出來話,一道道消息都好像湊巧一起來,這讓洛琪頗有一種天意弄人的感覺。

從他出仕扶助漢朝以來,就一直拗着一股氣,他不願意做一個裱糊匠,他要真的爲一個王朝續命五十年!

但是一個個雷轟然炸響,證明了他不是先祖那種能挽天傾的絕代人傑。

如果完全由他主政,或許還能成爲一個合格的裱糊匠,但是輔助王莽,這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一道響亮的推門聲響起,趙合德快步走了進來,臉上滿是驚慌,她的手中甚至還帶着一把小小的精美的匕首,見到洛琪便直奔而過,“良人,關東的起義軍進了關中,羽林衛失陷在了關東。”

趙合德受到了洛琪的影響,一直稱之爲義軍,但那些義軍是什麼德行,趙合德是很清楚的,有軍紀的沒多少,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和那些最腐朽的權貴沒有半分區別。

可以這麼說,這些作惡的曾經的貧苦百姓和那些豪門權貴本質上是一類人。

這世上並沒有屠龍者變成惡龍的故事。

因爲屠龍者不過是僞裝而已,那張人皮之下就是一隻醜陋的惡龍,他之所以會被束縛在人皮之中,是因爲力量不夠。

人就是人,惡龍就是惡龍。

聖人之所以爲聖,就是因爲他長着一顆人的心,力量再強大,也不會化身惡龍。

這樣的人極少極少,洛氏千年見到的都沒有幾個,因爲聖人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慎獨。

許多人在良好的環境之中能保持一個較高的道德水平,但聖人能在任何環境中堅持自己的本心!

趙合德很清楚自己有多麼的美麗,也很清楚自己的美麗會帶來怎樣的禍患。

洛琪望着趙合德的神情,就知道她在擔憂什麼,他望着妻子的眼睛,認真地說道:“夫人,你不用擔憂的。”

趙合德手中緊緊握着匕首垂淚道:“妾身不擔憂,有夫君在妾身一定會無憂的,但是姐姐該怎麼辦呢?

她是皇太后,是那些義軍最不可能放過的人。

妾身甚至想過代替姐姐住到皇宮之中,反正這世上也沒人能分辨出我們姐妹,夫君帶着姐姐離開,他們一定認爲姐姐是我。”

說着說着趙合德的眼神愈發暗淡起來,“如今敢戰士、羽林衛都不在京中。”

洛琪聽着直接氣笑了,打斷道:“夫人你在說些什麼,你以爲沒有敢戰士和羽林衛,爲夫就無計可施了嗎?

長安還有數萬守衛,伱看着吧,沒有敢戰士,爲夫照樣能殲滅敵軍!”

義軍壯大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但凡經過的地方,很快就會變成新的兵源策動地,就像是蝗蟲過境一樣,對經濟造成的打擊極大。

而且只要是義軍經過,朝廷的統治秩序就一定會崩潰,這是一個極其惡性的循環。

……

遍地都是屍身洛琪擦拭着滴下的血,周圍是一道道敬畏的眼神,洛琪能被允許離開洛氏,就是因爲,他是一個文武全才。

只不過洛氏對於戰將,更喜歡充當一個文官的角色,於是洛琪一直以來都以文職的一面示人。

長安穩如泰山!

長安危若累卵!

這就是洛琪現在的想法,他能一次次的擊潰那些義軍,但是義軍卻能一次次的捲土重來,關中諸郡的子弟要麼在關東,要麼就被義軍所裹挾。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想要重新整理秩序,起碼需要數月的時間,撐得過這段時間,朝廷就能源源不斷的從關中諸郡之中得到力量。

撐不過的話,那就直接暴斃。

未央宮中。

隨着太皇太后的逝去,趙飛燕終於搬進了這座宮殿,如今的王莽和洛琪之間的角色已經漸漸調換了過來。

洛琪走進殿中,滿堂公卿都在這裡,各個臉上的神情都不太好,見到洛琪走進,頓時一羣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問道:“公子,長安周圍郡縣的情況如何了?”

王莽站在角落之中一言不發,洛琪向趙飛燕躬身作揖道:“皇太后陛下。

長安周圍最後一支頗具力量的義軍被剿滅,臣以爲此次混亂,是因爲那些在改制之中,利益受損的豪強,故意放縱作亂所導致。

臣以爲應當……”

洛琪還沒有說完,趙飛燕就直接說道:“全憑公子做主,朕全部支持,如今朝廷危若累卵,全都依賴公子振作,我們這些人才能安坐在長安之中。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朕任命公子爲大司馬大將軍,掌管大漢一切事務,大司馬所下諭令,便如朕親詔。

原大司馬大將軍莽有病,回府休養即可。”

這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卻沒有人說話,就連王莽張了張嘴,也將一番話嚥了下去,他現在人望盡失,士子們當初有多愛戴他,現在就有多麼的厭惡他。

……

洛琪隨着趙飛燕來到太后的寢宮之中,這裡自然是不如長生宮繁華絢麗,但是趙飛燕這些年漸漸也褪去了浮華。

隨着年齡的增長,她卻彷彿是洗盡鉛華一般,愈發的素淨起來,白嫩嫩的小臉之上,就連與生俱來的妖媚和豔麗都弱了幾分。

“文琪,如今天下的局勢,到底如何了?”

趙飛燕的臉上充滿着擔憂,洛琪沉吟一番道:“太后,即便是將義軍徹底平定下去,關中的潛力也會大減,朝廷能控制的勢力會大大減弱。

如果關東的劉秀前來進攻,我們是難以抵擋的,但我們的優勢同樣在這裡。

劉秀爲什麼沒有像趙、楚、樑、膠東四王一樣,直接說要清君側呢?

因爲支持劉秀的是五姓七家,這七家和其他的列侯不一樣,是萬萬不會直接和朝廷作對的。

他們扶助劉秀是因爲劉秀姓劉,又有能力。

只要劉秀在,這大漢的江山就不會旁落到外姓的手中,比如王莽,比如太后你所在的趙氏。”

趙飛燕聞言有些錯愕。

洛琪又道:“既然這些家族承認朝廷的正統,那劉秀就不會直接進攻。

但是這種狀態不會持續很久,因爲劉秀飛速壯大,又有其他的勢力加入。

這些勢力可不管五姓七家的目標,很可能鼓動劉秀,劉秀如果遲遲見不到新的方法,一定會鋌而走險。”

“沒有什麼辦法能抵擋住劉秀嗎?”

洛琪聞言輕聲道:“巴蜀自鎖,武關被破,南陽郡中混亂,南向的退路被截斷,三河之地除了劉秀的勢力,還有諸多其他大大小小的軍閥。

朝廷現在只剩下了一個正在變得殘破虛弱的關中,但抵抗劉秀是足夠的。

臣不僅僅有戰將之才,還有縱橫之能。

能讓劉秀在這重重險關之前,流盡鮮血,畢竟防守要比進攻好做的多,但那又有什麼必要呢?

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只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趙飛燕知道洛琪的意思,這種諸夏之間的內戰,本就不是他所願意的。

更不要提一場付出巨大代價,最終卻依舊會失敗的戰爭了。

趙飛燕有些慘然的笑道:“文琪是想要投奔劉秀嗎?

也好。

帶上合德,我畢竟是皇太后,就讓我留在這裡吧。”

洛琪卻徑直搖搖頭道:“雖然臣承認劉秀是個豪傑,但我絕不會投奔他,就算是剛剛從家族走出也不會。

我和劉秀的理念不同。

雖然王莽和我現在漸行漸遠,但打壓豪強依舊是我要做的,劉秀和豪強妥協換來天下太平的方法是我所不願意的。

這個方法我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

“咚!”

屍體宛如下餃子般,撲簌撲簌的落下,鮮血在其中綻放,又是一波毫無作用的攻城,負責攻城的將領臉色發黑。

他的旁邊有一個士子裝飾的男子嗤笑道:“這洛文琪如何?吾所言可有假?”

黑臉男子聞言狠狠瞪了那個士子一眼,沒好氣道:“速速上報大將軍,怎麼辦?”

怎麼辦?

這同樣是劉秀的問題,那位擔任大司馬大將軍的洛氏子,實在是讓他無處下手,無奈之下只能請來英侯洛衆,問道:“英侯,爲之奈何啊!

難道真要日夜強攻,在和朝廷的大戰之中耗盡鮮血嗎?

這天下還沒有平定,割據者比比皆是,若是在和朝廷的對峙中流盡了血,那可真是親者痛,仇者快了。

秀最擔心的是,若是傷亡過於慘重,麾下戰將憤怒,進了長安之後,怕是做下大不敬之事,若是皇太后有三長兩短,天下人又要如何看待我劉秀呢?”

洛衆微微笑道:“大將軍,雖然衆在家族時間不長,但文琪還是很瞭解的,他現在這樣的作爲,是爲了讓大將軍聽他說話,他恐怕是有了和大將軍和談之心了。”

和談?

劉秀眼前一亮,原來如此,和談好啊!

“還請英侯爲秀說洛文琪。”

三日之後,一封從長安寄出的信件出現在劉秀的面前。

“雙方之間以洛水爲誓,不得違背。

停止戰爭。

劉秀不得以任何手段殺害以下名單共一百四十二人。

神佑皇帝無德廢黜。

劉秀入嗣孝僖皇帝,即大漢皇帝位。

王莽流放遼東大鮮卑山,不得回返。

洛琪封爲南昌侯,闔家遷往豫章郡南昌縣,不襲封,身死國除。

趙太后不得秉政,外戚趙氏一併遷往豫章郡,封海昏侯,世襲。”

對雙方都很寬鬆的條款。

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

————

從漢光武帝劉秀接過漢王朝的皇帝冠冕,到他徹底平定天下然後繼承天子之位,一共十年,一個新的漢王朝出現在了諸夏的土地上。

漢王朝似乎重新恢復到了正軌之中,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舊的漢朝崩毀的原因,被歸結於統治階層的道德問題和能力問題,真正的原因卻被漢王朝的官方忽略,這就是與生俱來的積弊。

被古代史學家所津津樂道的“光武中興”,實質上是開國元從貴族不甘於王朝破滅,家族傾頹,而傾盡全力進行的一場豪賭。

這與“靖難之役”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區別在於開國元從貴族的力量已經大大衰減,並且不復先祖的忠謹和公正。

那個宛如大日煌煌的漢王朝,再也回不來了。——《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

第691章 公子楚!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811章 《士族論》!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626章 談崩了第737章 袁紹死!第713章 災!第85章 定計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322章 孝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831章 操蛋的草臺班子世界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176章 攻魏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25章 新君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諸侯知前計!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425章 驚變第278章 帝崩第228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416章 戰報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387章 大戰第409章 建新郡給大家託個底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3章 合縱扼楚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462章 罪在公卿!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35章 鎬京大戰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17章 定亂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256章 洛新見洛陵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作者君樂極生悲噶了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288章 嶺南行第21章 四姓公卿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一些廢話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09章 建新郡第698章 昭城中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後續可能的調整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後續可能的調整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658章 後事!第863章 諸洛!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