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

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

呂雉的攝政對朝情局勢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國家最忌諱的就是有兩個政治中心。

之前劉盈在長樂宮繼位皇帝,但是卻令出皇太后的未央宮,羣臣不知道到底誰纔是帝國的主人,形勢就不免繁雜起來,無數的邪情就會在其中滋生。

隨着呂雉正位攝政太后,整個天下的局勢就明朗起來,帝國的主人就是太后,萬事向太后彙報即可,皇帝年幼,還需要繼續學習如何治國理政,識人用人。

未央宮。

不僅僅是洛新在這裡,蕭何、張良等一干重臣都聚集在這裡,要商量太后攝政之後的國家戰略方向。

蕭何這種老狐狸,隨着年歲見長,對時事發表的意見就漸漸少了,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

之前和洛亦一起擔任宰相,他就不爭不搶,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現在呂后親近東阿侯,之所以自己還能擔任丞相,是因爲威望高,年紀大而已,就是給洛新壓陣的,蕭何就更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張良見識過洛陵這個在智慧層面基本上全面壓制自己的絕世人物之後,對於政治上的很多事情就不再上心,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修仙上,對他來說,只要能保住家族的富貴即可。

羣臣在場,呂雉自然不可能再坐到洛新身邊,她坐在最上首,劉盈坐在她的身邊,小臉有些蒼白,當年他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幼兒的時候,就經歷了太多的顛簸,這導致他身體有些虛弱,但還好不是病秧子。

不論是廟號還是諡號,最關鍵的其實是敬告上天這一步。

這下衆人就明白了,廟號就像是一種額外的加封,這樣的安排就非常的妥當。

是啊。

若是厲王這樣的君王還能獲得血食的供奉,還能得到上好的評價,那些因爲昏君暴君而慘死的忠臣良將又該去哪裡述說自己的冤屈呢?

臣以爲應該重新啓用諡號系統,不僅僅是君王,還有朝廷的重臣,諸如三公九卿以及徹侯,都要納入這個評判體系之中。

邦周經歷了一千年,但凡是經過諸侯反覆確認的諡號,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祖有功而宗有德,廟號便是以祖或宗爲號,作爲對祖宗的一種讚美,它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是,諡號有褒有貶,而廟號則是純粹的讚美祖宗的功績。”

但是伱想要一個好名聲,那是不可能的,讓你遺臭萬年妥妥的。

先帝有大功德,該要如何褒揚呢?留侯,您的智慧高絕,昭公也曾經稱讚您漢臣無二,您先來說說吧。”

周王朝之前的歷史,洛氏最爲清楚,尤其是經過始皇帝焚書,洛氏學術領袖的地位就愈發的凸顯。

洛新施施然從寬大的袍袖中取出一塊布帛,朗聲道:“太后,這是臣的五弟知曉先帝賓天,臣要前往長安時,特意讓臣帶來的。

諡號是極重的東西,這是先帝所認可的。

先帝是第一位擁有諡號的皇帝,應該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諡號,先帝德覆萬物、功德盛大,便諡爲‘高’,稱高皇帝。”

“先帝有開創社稷的大功,自然是後輩子孫望塵莫及的,看來應當是上祖的廟號了。”

“留侯的想法就很好,可以在黎民百姓之中傳播先帝的仁德。”

墨家的天志和明鬼思想,對洛氏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人在做,天在看,就是這一套政策提出的根基。

先是肯定了張良的想法,然後緊接着就說道:“先帝在時,封大兄爲昭公,並且把昭字避諱,甚至就連諡號也避諱,諸如秦昭襄王,燕昭王等,都在典籍之中改爲了成,稱秦成襄王,燕成王等。

但是洛氏提出這一套,自然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會把這些寄託在人的節操身上。

史書上記載,‘諡厲,周人欣然,歌以詠之,十日不止。’

邦周時,天子崩,諸侯薨後,都有諡號評判一生功過是非。

素王就是天,若是有平庸的君王敢於不要臉的給自己上廟號,當場就把他的廟給拆嘍。

難道沒有了諡號,他就不被稱作暴君了嗎?

老天爺發怒了,就問你怕不怕?

這一套至少在家族底蘊還豐厚的時候,都能夠一直穩妥的運作下去,這對於那些顧忌臉面的君王和臣子都是一種震懾。

比如說廟號,或許其餘百家之中也有少許稍微清楚的,但是絕對沒有洛氏這麼清楚,呂雉作出好奇狀問道:“廟號是?”

呂雉自然早就知道這件事,作出一副興奮的神色,說道:“東阿侯說的實在是沒錯啊。

先帝功高德厚,應當得到最上等的諡號,朕聽聞,君王皇帝,堯舜禹湯都是諡號。

這一套程序整整延續了一千年,只有諸侯國主纔可以獲得,不是諸侯,就算是執掌大國國政的攝政權臣也得不到。

臣的五弟通曉三代一切典章制度,讀過千萬卷書,乃是能克定律令,規矩制度的大才,他翻閱古代典籍,發現殷商有一套廟號的評價,是用來讚揚古代聖王的。”

等到了始皇帝時,他認爲這是臣子非議君主,兒子非議父親,於是廢除了諡號,這是何等的荒謬啊。

兩方面綜合考量,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一位君王的功業了,但前提是臣子要有節操。

呂雉開口道:“衆卿,先帝賓天,去向素王闡述功過,那不是我們所能夠觸及的,但是人間的事蹟卻需要宣揚,自古明君賢臣都想要名留青史,可見生前身後名的重要。

邦周的諡號,首先是素王挑選了上百個字眼,然後賦予他們解釋,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死後才用的,從文公起,就徹底變成死後的評判了。

沒有廟號,這不就是一種貶低嘛,大家都有廟號,就你沒有,說明你做的沒有其他皇帝好。

這就是明晃晃的說了,洛氏或許不能每次都阻止奸佞之人禍亂社稷。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認爲自己的功績是絕對可以得到一個上諡的,

殿中的這十幾個人,誰不是開國功勳,誰沒有徹侯爵位在身,都是能夠得到一個諡號的。

難道沒有了諡號,他就不被稱作獨夫了嗎?

公卿王侯的諡號則先評定,每隔一年,將逝去的臣子姓名及朝廷擬製的諡號刻在竹簡之上,等到天子祭天之時,一併敬告。”

蕭何和張良這些人都有些振奮的望向洛新,萬萬沒想到洛新竟然會提出這件事,關鍵是還將諡號擴展到他們這些重臣身上。

呂雉又望向洛新,柔聲問道:“東阿侯可有什麼想法嗎?”

現在這個時代的官員在這方面,自然是有節操的,沒人願意因爲要捧一個死去的君王,毀掉自己青史之上的名聲。

這難道是文公乃至於諸多大臣對他不滿嗎?

現在的人還是要臉的,畢竟邦周給起天子惡諡來都毫不猶豫,呂雉聞言皺眉道:“若是一味的褒揚,怎麼能夠警示後人呢?”

洛新笑道:“廟號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沒有功德的先祖,不作貶低,但不上廟號。”

厲王幾乎覆滅了邦周社稷,於是他得到了厲的諡號。

合着這是您二位商量好的,那還先讓我說,張良在心中暗暗吐槽,然後就又聽到呂雉問道:“東阿侯的方法好,可以推行,可還有獻策?”

不過洛新未雨綢繆,雖然劉盈還小,但他已經開始給劉盈關注皇后人選了,等到劉盈加冠之後,就開始給他婚配,早點生孩子,安定呂雉的心。

這倒也是個辦法,而且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出這種不論是士人還是庶民都能夠接受的方法,已經很是不凡了。

當厲王得到這個惡諡時,那些因爲他而慘死的國人的家族紛紛歡欣鼓舞。

敬告上天的諡號若是太過離譜,不論是故意擡高還是貶低,當場就是一小道雷霆將刻着名字的竹簡直接燒成灰燼。

君王的諡號要敬告上天。

張良被點名,稍加思索便道:“不若向各郡國下令,以先帝事蹟作詩歌楚辭,歌以詠之,想必可以宣揚先帝的事蹟了。”

這就合理了。

敬告上天?

諡號!

這世上只有獨夫纔不允許批評,因爲他的過錯罪孽太多,傾盡東海之水也沒法洗刷乾淨。

殿中衆人都是這個想法,沒有壞怎麼能夠襯托出好呢?

正如諡號一樣,沒有桀紂幽厲,又怎麼能夠襯托出文武康昭的偉大呢?

當然,現在諡號沒有昭了,但道理是這個道理。

洛新點點頭道:“是的,廟號最尊貴的一個,即太祖,開王朝創業之基的聖王才能夠使用,先帝理應稱太祖,從此一切典籍,皆以太祖高皇帝稱之。”

太祖高皇帝!

衆人微微唸叨着這個稱呼,只覺得頭皮發麻,這種承載着歷史和功德的感覺,讓人慾罷不能。

————

偉大的長安和洛陽不是一日而建立的,偉大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廟號與諡號體系的重新建立,是漢王朝的又一貢獻,對歷史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從廟號與諡號的變遷中,甚至能夠透露出王朝意識形態的變化。——《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

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票!)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266章 洛陵的計劃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498章 殷商卷末感言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205章 始皇東巡第1章:姬昭攝政 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27章 斥天子第18章 攝政會議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244章 驚變第52章 蒼翼之盟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76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121章 洛墨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圖!桎梏破解!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900章 王朝戰爭!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259章 諫楚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337章 結算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票!)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136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639章 看看人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270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626章 談崩了書友玄都樵子寫的《上戾皇帝治安策》第498章 殷商第296章 廢王第35章 鎬京大戰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73章 孫武與慶忌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347章 回京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推書萬訂超大型py獻祭活動,upup第754章 法正爲劉備畫策!翻版隆中對!